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2-6 08:22 AM 编辑
腾讯图片 2016-02-01
广州火车站风雨40年
广州火车站曾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国经济的温度计;是打工者的淘金地,更是冒险家的乐园。它制造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季节性人口迁徙——中国式春运,也见证了铁路王国野蛮生长和狂飙突进的黄金时代。微观的中国在这里呈现,它是这个时代的站台。
文字来源:《南都周刊》等媒体报道
图片编辑:西西
高度集中的人口流动,给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春运期间,广州站往往会出现堪称世界最大规模的排队。图为1995年,在广州火车站排队买票的外省农民工。为了防止有人趁乱插队,大家都紧紧地贴抱在一起,有时要这样排五到十几个小时才能买到票。安哥/视觉中国
丰富的商品物资也让“倒爷”和“老板”们看到了发财的机会。他们借着出差等各种名义,从南方进货运回内地转卖。而广州站就成为了中转的必经之地。图为1982年,两位外地出差者在广州火车站广场背着采购来的物品去托运。安哥/视觉中国
作为经济开放的窗口,外企广告和稀罕商品在这里随处可见。图为1994年春运,广州火车站外准备回乡的民工,身后是美国沙龙香烟霓虹灯广告。刘博智/视觉中国
1991年春节刚过,南下的民工如潮水般涌入广州火车站,西广场的女厕因此“爆棚”。为了上趟厕所等个把小时是常有的事情,图中排到最前面的女孩脸上挂着欣喜的笑容。这张照片后来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广东改革开放的一个见证。叶健强/视觉中国
1995年,在广州火车站出站口外举着牌子接老乡的外省人。安哥/视觉中国
据统计,1986年,珠江三角洲的外来人口已达185万人;到1988年时,增加到320万人;到1990年代初,当地劳动力已接近400万人。当年曾有一本杂志登出“百万盲流扑岭南”的标题,可见南下的民工潮之汹涌。图为1986年,广州火车站广场,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广州的外省打工妹先睡上一觉再说。安哥/视觉中国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国内最早引进外资,也最早允许外省农民流入打工的省份。图为1992年春运,从广州火车站出来的农民工涌向广东各地。叶健强 摄
时代和列车一道轰隆向前,广州火车站广场的人潮却似乎永不落幕。这里记录的一段段草莽江湖和人世悲欢,也将成为历史的见证。图为2015年春运,广州火车站广场,准备乘车的旅客。视觉中国
图为2015年春运,广州火车站站前广场,两名“杀马特”头型的旅客。新文化报 白石/视觉中国
而今,新一代农民工仍在源源不断涌入,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图为2011年夏天,广州火车站月台上,只有6岁的小女儿谢美玲在父亲谢明中脸上深深一吻,小小年纪的美玲知道和爸爸这一别就要等到寒假才能相见。每年这个时候,广州火车站都会出现许多“小候鸟”的身影。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