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7|回复: 1

[史地人物] 逝者 | 李舒:原节子与小津,一生无关风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6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1-26 李舒 大家



摘要ID:ipress

观众们还是不相信,原节子和小津之间,什么也没发生过,大家一厢情愿地编织这个童话故事,不惜添油加醋。


老戏里有句词:“江湖子弟颜色老,红粉佳人白了头。”虽然算是句“水词儿”,每每听来却刺心。


白了头的佳人,鸡皮鹤发,最令人忧伤。


就像在《面包、汤和猫咪好天气》里客串的岸惠子,虽然看不出八十二岁的年纪,还是让人吓了一大跳——想起她在《早春》里演那么风情万种的“小三”,穿一件深V开扣的裙子,被当时的媒体评为“最暴露镜头”,实在唏嘘。


幸好,在我心中,原节子是永远不会老的。


▲《晚春》里出嫁前的笑容


即使在昨夜,听到她以95岁高龄去世的消息时,想起的,还是她《晚春》里穿着白无垢,对笠智众演的父亲娇羞一笑的样子——在现实中,她一辈子没有出嫁。


一提到原节子,小津安二郎似乎成了永远的话题。其实,在和小津合作之前,原节子早已在影坛出名,她主演黑泽明的《我于青春无悔》,连大岛渚都着迷其中;她也并不是传说中的“小津电影出现最多的女主角”,田中绢代才是。田中7次主演小津的电影,超过了原节子的6次。


但奇怪的是,无论是黑泽明还是成濑巳喜男,原节子在他们的镜头里总是有些呆板的“傻白甜”,只有在小津电影里,她才是灵动的。就像小津电影开头的那匹麻布,初看并不瞩目,却是“润物细无声”的,隔着遥远的时空,隔着绵长的电影史,在万籁寂静的深夜里,原节子一个微笑,忽觉暗香浮动,最吸引人,是《晚春》里,她骑着脚踏车结珮冶游,微风吹着她的发,看着那一幕,你和这个世界就这样和解了。董桥在《小风景》里说过,在他五十年代成长的黑白岁月中,原节子是纸窗上一枝颤抖的梅影。


荧幕上的原节子是不折不扣的“大和抚子”,但1920年6月17日生于横滨市的会田昌江(注:原节子的本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父亲是公司职员,有两个哥哥和四个姐姐,昌江是家里的老幺。她长得又黑又瘦,眼睛格外大,从内眼角到外眼角约有五公分,所以有“五公分眼睛”的绰号。童年时的昌江好抱打不平,据哥哥们说,她最喜欢爬树,也会打架。最大的理想和女演员一点关系也没有——她希望将来做个外交官夫人,她向往外国生活。


1934年8月,刚从日活京都制片厂调至多摩川制片厂任导演的二姐夫熊谷久虎来横滨看她,觉得她可以做演员,这个决定改变了昌江的一生。从外形来讲,昌江和高峰秀子、岸惠子那些美得眩目的女演员相比,并不占有优势。田阪具隆导演在看了她的照片后说:“正面看太瘦了。实在……”在没和小津合作之前,她甚至被嘲笑为“大根”(形容她的演技生硬,看起来蠢笨)。


但小津对此的解释是:“有的导演在安排她的戏时挫伤了她的个性,因而才有‘大根’之类的说法。”


▲《小早川家之秋》拍摄时的两人


他们是珠联璧合的一对,至少在荧幕上。


在小津的电影里,原节子总叫纪子——《晚春》、《麦秋》和《东京物语》甚至被影迷称为“纪子三部曲”。她总是端坐着,动作幅度也不大,用小津一贯采用的固定机位及略微仰视的拍摄角度来看,她简直像个观音。原节子总是微笑着,哪怕是在《东京物语》和《秋日和》里,凄楚盈然在心底,仍旧对你一笑,“笑在脸上,哭在心里”,这是小津在片场常常教导演员的话,原节子做到了。


“依我看,她不是夸张的表情,而是用细微的动作自然表演强烈的喜怒哀乐的类型。换言之,她即使不大声呵斥,也能够表现出极度愤怒的感情。原节子这样的表演能够轻松展现细腻的感情。”“我拍了二十多年的电影,像原节子那样能够深入理解角色并展现精湛演技的女演员非常罕见,实际上,这不是恭维,我认为她是日本最好的电影女星。”


这样“护犊子”的小津,当然会被人猜疑他和原节子的关系。我曾经读过小津的日记,提到原节子的不算少,但多半都和电影拍摄有关,只有一条:“最近人们总是一直传闻我要和原节子结婚。”这个传言被人们津津乐道,但其实不过是松竹电影公司为了宣传原节子主演的《饭》而进行的炒作罢了。


在日记里,最有可能和小津结婚的应该是被简化为“荣”的艺妓森荣。小津在和荣见面之后,都会写日记,并且后面常有他即兴写的诗句:独自一人,手持着你落下的舞扇,打开了看,合上了看“一吻非梦境,春雨落纷纷”。


▲东京物语工作照,原节子与小津安二郎


有人说,小津没和原节子在一起,是因为他害羞又保守,这亦属猜测。私生活中的小津和公众眼前的小津,完全不同。事实上,小津的风月轶事真不少。17岁上中学的时候,他因为向低年级的美少年写情书受到停学处分。1950年圣诞夜,他邀请了茅崎馆艺妓多福一起乘船过圣诞。多福的名字不止一次被提及,我曾在茅崎馆问过当年见过小津的老板娘,她也记得艺妓多福:“小津导演经常和这里的艺妓打交道的,除了多福,也叫过别人。他们喜欢在屋子里吃寿喜烧,喝酒。”


但观众们还是不相信,原节子和小津之间,什么也没发生过,大家一厢情愿地编织这个童话故事,不惜添油加醋。虽然原节子是在1962年拍完稻垣浩的《忠臣藏》后宣布退出影坛的,但人们还是愿意把息影时间推后到1963年——那一年,小津安二郎去世了。


▲小津晚年


原节子最后一次在公众场所出现,确实是在小津的葬礼上。她哭得很厉害,说着“最近我还开玩笑地说:‘我成了老太婆之后,如果是先生的电影,要让我出演配角哟。’但一想到先生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就悲伤不已”这样的话,也为小津守了夜——但事实上,小津的御用编剧野田高梧去世时,原节子也为他守了夜。


在小津的葬礼签到本上,没有原节子的名字,她签下的是自己的本名会田昌江。之后,她隐居在镰仓——小津电影里最常见的地名。她不见媒体,不见影迷,独身一人,安静地生活着,一直到辞世——她其实早在九月就去世了,侄子说,之所以隐瞒到今天,是尊重她的遗愿。


▲当年去寻访时的地图,作者供图


2014年麦秋时节,我在高人指点下,曾去镰仓,专门寻找原节子的隐居地。在妙净寺的西侧,古木参天,穿过幽径小路,有一座民宅,围篱繁密,庭院深深。门口写着“熊谷”的名字——原节子晚年,住在姐姐家中,偶尔出来买菜,也被媒体拍到过,我始终不去看那些照片,在我心里,原节子是不会老的。


所以,那一天,我也没有去冒失地敲门。我就那样,在门外,静静地,站了一会儿。




本文原标题《原节子,我们不说再见》




作者:李舒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著有《山河小岁月》《方召麐》等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克飞:没有小津就没有原节子最好的时光

 2015-11-27 叶克飞 大家



摘要ID:ipress

无论是德国人还是美国人,对原节子之美的认知都浮于表面。如果没有小津安二郎,原节子的微笑不会永恒。


在《东京物语》中,老夫妻的东京之行,虽被亲生儿女所漠视,却在寡居多年的二儿媳处收获温情。后来,老人微笑着说:“多么盛情的款待啊,让我睡在自己死去儿子的床上”,这是生者之间的温情脉脉,却一语道尽生死。

那是最好的小津安二郎,也是最好的原节子

《东京物语》里最好的小津安二郎和原节子


年轻时,我常有彻夜煲碟之举。那时认为DVD已是最好的储存方式,浑不知几年后便资源满天飞,因此迅速淘得数千张,也从不在碟架前流连,只是随手抽个六七张,便挨个看下去。

那时偏爱悠长隽永的片子,选择晚上看,也是因为那夜凉如水的气氛恰恰与片子的铺陈契合。最早喜欢侯孝贤,尤其是《风柜来的人》。后来见到侯孝贤的一句话:“最喜欢的是《晚春》,小津四十六岁时拍的,透彻极了,厉害”,方知他那静默的长镜头承袭自小津安二郎。

小津的隽永味道,同样最适合在夜里体会。缓慢的节奏看似催眠,却总有台词让你于无声处听惊雷,突然洞悉人生中的各种温暖,当然,也会有疏离。

有一个晚上,我在碟架上顺手抽出了一张达明一派的《为人民服务演唱会》,那是一场三个多小时的盛宴,至今仍被我视作黄耀明状态最好的现场演出。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刘以达用他的破锣嗓子和一贯的走音所唱出的那首《晚节不保》。

那个晚上还属于小津安二郎的《秋日和》,依旧是简单剧情和平淡叙事,未亡人送女儿出嫁,自己留在寂寞中。饰演母亲的原节子,那年刚好40岁,纵使天生丽质,也不免有些年华老去的痕迹。她对为了陪伴自己而不愿出嫁的女儿说:“可这就是人生,我的母亲也曾经历过”,她总是一脸微笑,还带着微笑并未遮掩的一丝愁苦。一向被批“无演技”的她,只需这样静默地对着镜头,便能达到小津的要求。



在《秋日和》里,即使青春不再,原节子依旧美丽,明朗温婉。我想,在1960年,大多数《秋日和》的观众都会认为,原节子会继续演下去,没几个人会想到,那已接近她演艺生涯的尾声,不到三年后,她便会突然息影。而在那个晚上,对原节子经历尚不熟悉的我,也只是将她当成小津惯用的演员,同样未想到这一点。

可到了今天,再回想那个让我沉醉于黄耀明迷人唱腔与小津悠长镜头的夜晚时,《晚节不保》就如预兆一般。在这首歌里,林夕写道:“忘了告诉你,我的路途看不到你苍老”。

原节子这样的大美人,也是抱着“不许人间见白头”的心,不让别人见到自己的苍老吧。生于1920年的她,1935年退学从影,二战期间无法摆脱日本国内的狂热气氛,接拍了大量政治意味极浓的电影。她的演艺巅峰,在二战后才真正开启。1946年,她出演黑泽明的《我于青春无悔》,坚强独立的形象成为日本战后新女性的理想。

1949年,她与小津安二郎结缘,在《晚春》中合作,此后又出演《麦秋》、《东京物语》、《东京暮色》、《秋日和》与《小早川家之秋》等。她还与成濑巳喜男屡屡合作,包括《饭》、《娘、妻、母》和《骤雨》等。

1962年,原节子在拍完稻垣浩执导的《忠臣藏》后,突然宣布息影,到小津电影中多次出现的镰仓隐居。在之后的岁月里,她仅仅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她一生独身,绝不复出,也不出席各种活动,仅有的露面似乎就是隐退一年后,出席小津安二郎的葬礼。甚至旧日同事和友人找她拍纪录片,她也不近人情般地拒绝。有人说,她的隐退是个谜。那么,她的逝世,也意味着这个谜永远无法解开。只是,相比这个谜,她在银幕上留下的笑容,似乎更有永恒的吸引力

原节子在银幕上留下的笑容


我喜欢的迈克,曾这样描述原节子的美:“她的存在使人安心,尤其因为经过微微的惊讶,更形矜贵:是这么一个永远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人,再优雅也难保不会碰伤手脚,可是不知道怎样,竟然毫不费力就与天地取得默契。明明是血肉之躯,却踏着莲台似的,凡间的七情六欲,影影绰绰罩上仙家的超然。

“毫不费力就与天地取得默契”,这是多好的形容。这种默契多少也是大时代的默契,因为原节子的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日本女性或说东方美,而是宽额头、大眼睛、大鼻子和大嘴巴的西洋式明艳之美。

想来,也正是因为这种五官,才使得她被阿诺德·范克相中吧。这样一个符合西方审美的女性,身穿东方式和服,在欧洲观众眼中毫不突兀,也因此成为德国在二战期间的“东方形象大使”。这当然不光彩,但二战之后,她的大转型得以成功,同样源于符合西方式的审美,那摆脱传统桎梏、闪耀着民主光辉的独立女性形象,与二战期间的形象完全相反,却让美国人惊叹。

当然,无论是德国人还是美国人,对原节子之美的认知都浮于表面。如果没有小津安二郎,原节子的微笑不会永恒。

最能展现原节子之美的当然是《东京物语》。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每十年都会举办一次影史最伟大十部电影的排行,在1992年、2002年和2012年的三次评选中,它都位列前五。在《电影旬报》评选的百部伟大电影中,它也曾排名第一。它的舒缓节奏与平淡叙事,不掩内心寂寞和大时代的变迁。在它的空镜头中,日本传统家庭的分崩离析被缓缓解开,但老人们似乎并不悲切,反而坐在海边淡淡说道:“东京游览过了,热海也来过了,回去吧。

那时的日本,正在摆脱二战阴影,经历体制转变和文化冲击。小津以影像表达各种失序与重建,以家庭的疏离表达大时代的变迁,小农式的社群生活被大都市的喧嚣取代,传统的熟人社会被西方式的市民社会取代。当然,小津最大的长处在于克制,而他作品的所有张力,几乎也都来自于克制。即使在时光流逝中,亲情渐渐疏离,老人逐渐故去,镜头仍从容安静,并适时以温暖安抚种种暗涌,化解一切的人世苍凉。

在《东京物语》中,原节子如完美化身,温婉灵秀,却未落入高大全的桎梏。而在《晚春》里,她饰演的女儿纪子笑容灿烂,浑然不知世界,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也不愿改变老父的生活状态。就在这矛盾情结中,故事走向新的生活。

这并不是原节子第一次扮演名为“纪子”的角色,小津喜欢用同一批演员,起同样的名字,讲类似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北镰仓——后来,那是他自己的埋骨之所,原节子的隐居之地。

在《麦秋》中,原节子的角色也叫做纪子,同样到了适婚年龄,在别人的着急和操心中,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以至于“什么都未想就嫁过来”的大嫂也感叹她的了不起。片尾的乡间麦田,平缓安静,一如剧情。

还有我极喜欢的《小早川家之秋》,片中也有一位纪子,但这次饰演者却不是原节子,而是司叶子。不过,原节子的角色仍是轻车熟路,又是儿媳,仍然寡居,无意再嫁。这部片子的克制表达,即使在小津作品中也是一等一的。从黑白片过渡到彩色片,反倒可以看出小津对色彩的感知,明朗温暖的色调恰到好处,毫不俗艳。

有人说,小津电影中所描绘的,几乎都是重复的生活,唯一不可重复的是死亡。原节子的演技也是如此,有人因为她的重复而批评她没有演技,但小津对演员的要求就是如此。小津不喜欢大喜大悲式的表演,他曾说:“高兴就又跑又跳,悲伤就又哭又喊,那是上野动物园猴子干的事。笑在脸上,哭在心里,说出心里相反的言语,做出心里相反的脸色,这就是人,看不透”。原节子也正因为这一以贯之的克制,成为最适合小津的女演员。当她不再重复与小津合作时,所选择的便是彻底离开。

电影《饭》剧照,该片描述的是大阪郊区低下阶层的日常生活。


相比之下,与成濑巳喜男合作的原节子,那些多半含辛茹苦的妇女形象,既与二战时的明朗少女不同,也与黑泽明镜头里的独立女性不同,更不同于小津电影式的温婉女子。

在成濑巳喜男的《饭》里,原节子身心俱疲,眼角眉梢都是厌倦,招牌式的笑容也难遮掩平淡乏味的生活。感情在日常琐碎中消磨,甚至阴云遍布,她却只能委曲求全,一再拉低身段。成濑的冷酷不仅仅体现于电影中,也在于他无意利用原节子的笑容,并不打算使之为电影添色。

不过也正因此,才显出原节子与小津的绝配。从《晚春》中的青涩女儿到《小早川家之秋》的寡居儿媳,从黑白片到彩色片,原节子在小津镜头里的转变并非呈线性,毕竟,她在其间还演过寡母之类的角色。但笑容中的眼角细纹,眉间的爽朗或愁苦,仍是岁月见证。

这样多好,一个最好的导演,拍出你最好的时光,然后,看不到你苍老。

本文原标题《我的路途看不到你苍老》




作者:叶克飞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17 04:41 PM , Processed in 0.0699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