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经济日报╱编译叶亭均/综合外电】
 
 2013.06.03 03:21 am
 
 
   
 美国的萨瓦德(左图)和意大利的希雅伍里(右图)都上网找工作。
 (美联社、欧新社)
 
 经济学人杂志报导,随著线上人力中介市场--又称「人才交易所」的网站涌现,在全球媒合远程的工作,所撮合的工作价值规模五年后可望上看50亿美元,势将改变全球劳动力市场。
 
 若要把一段22分钟长的英语影片翻译成西班牙语,纽约专业翻译公司7Brands报价约1,500美元,但人才交易所Elance.com迅速吸引来自15国的「个体户」,提出25个报价,其中一个哥伦比亚会员开出的报价为每小时16.44美元。
 
 另个网站oDesk.com也出现来自阿根廷、巴西、印尼和菲律宾等地的报价,每小时约22到33美元不等。
 
 庞大的价差有助解释这些人才交易所快速成长。Staffing产业分析公司估计,这类线上工作的价值去年首度突破10亿美元,预估明年倍增至20亿美元,2018年达50亿美元。oDesk去年媒合3,500万小时的工作,较2011年增加逾50%,任务达150万件,花费雇主3.6亿美元。
 
 oDesk与Elance宣称各有50多万家企业在他们的网站张贴工作机会,注册的自由工作者也分别达300万与250万人,但收费模式不同,oDesk会直接从完成的工作中抽成,Elance另向自由工作者收取额外费用。
 
 人才交易所媒合的工作种类迅速增加,除了网络程序设计、行动App、翻译、文案,还有向来很难外包给远程人才的装修与跑腿等工作。
 
 业界对于人才交易所改变全球劳动市场的程度看法分歧。但随著愈来愈多人选择以自由工作者或约聘的方式工作,人才交易所的模式将大幅受惠。
 
 批评人士认为,人才交易所只是为压低工资而把富有国家的工作转移至穷国,但业者坚称工作的流动是双向而非单向,且工作者报价也会随评级调整,例如oDesk上的工作者每小时收费第一年平均调涨约60%,三年涨幅约达1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