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9|回复: 0

[新闻] 政府应“从容赶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5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estina lente(从容赶急)是我们从古罗马人那里继承来的忠告。西方政策制定者们现在应该把这句话放在心上。面对巨额财政赤字,许多人得出结论,他们应尽可能快地收紧财政,以期对经济产生扩张效应。那么这些结论正确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我认为很小。此外,还有一些比这更好的选择。但这些选择的弊端在于,它们是非正统手段:唉,许多“理性的”人宁愿选择正统的衰退,也不想要非正统的复苏。

为何大规模的结构性财政紧缩有可能促进复苏?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艾尔波托•艾莱斯那(Alberto Alesina)和西尔维亚•阿德格纳(Silvia Ardagna)在一篇颇有影响力的论文中指出,减少预期赤字,可能会提升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增加消费,降低风险利差。*与此同时,在供应方面,财政紧缩也许能增加劳动力和资本供应,促进创业。该论文的宽泛结论是,“相比基于增税的财政调整,基于削减支出和不增税的财政调整更有可能减少赤字,降低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此外,从支出方面而不是税收方面调整财政,不容易导致衰退。”这一论点坚定了英国新任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的意志。

这种观点有说服力吗?一个词:没有。两位作者综合了1970年至2007年间各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数据。但财政紧缩的效果要取决于具体情况。

财政赤字的缩减,必然会为私人部门及外汇收支余额的变化所抵消。要让财政紧缩具有扩张效应,就必须实现净出口的增长和私人部门支出的增加,或者说是私人储蓄的减少。因此,在不同情况下采取财政紧缩措施,结果会大相径庭:是在几个小国施行,抑或是同时在许多大国;财政部门状况良好,抑或是困境重重;私人部门没有负债,抑或是债台高筑;利率水平高企,抑或是接近于零;外部需求旺盛,抑或是疲弱无力;实际汇率骤降,抑或是保持固定。

简言之,如果是像现在这样,受到脆弱财政部门影响的经济体占到了全球经济的一半(实际上,算上仍然疲弱的日本经济,比例接近60%);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大国——中国信奉重商主义;利率水平接近于零;企业和家庭信用受限,那么认为及早收紧财政具有强大扩张效用的观点,无疑是在说大话。我希望情况真能如此。但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相信这一点。

美国尽责联邦预算委员会(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探讨了加拿大、丹麦、芬兰、爱尔兰和瑞典的情况。研究证明了外部需求以及有几次汇率大幅下跌的重要性(见图表)。这些成功的范例对现在的美国和欧盟真的有意义吗?我对此深表怀疑。

还有另一个办法,就是找到一种与目前的确非常类似的情形。就全球经济受危机影响的范围、低利率水平和反通胀的背景而言,最类似的是上世纪30年代——只是当时不是反通胀,而是通缩。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经过验证,财政刺激措施是有效的。**报告由此得出结论,当时若收紧财政,会起到收缩作用(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当前形势下,说得委婉点儿,那种认为整个发达世界协同收紧财政能带来扩张效应的观点太乐观了。眼下,人们必然会问我:有什么其它选择吗?如果这些巨额赤字继续下去,市场会恐慌,利率将骤升,债务状况将变得异常糟糕。

对此,我有两种答案。

我在一周前给出了第一个回答,即去杠杆化周期正在整个发达世界生成巨额私人部门财政盈余。除非我们期望转向总外部盈余(新兴世界出现相应赤字),否则这部分盈余现在必然会投入政府债务。这就解释了为何相对较安全政府的债券收益率依然如此之低。

第二个答案是,如果在私人部门衰弱的情况下,政府必须靠赤字来支撑需求,它们总是可以向央行借钱。没错,这就是“印钞”。这也是疯狂的激进主义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1948年建议的疯狂的激进政策。他认为,政府可以在衰退时期扩大货币供应,在随后的繁荣时期收紧银根。因此,一个实行法定货币和浮动汇率的国家,可以在不破坏信贷市场稳定的情况下,使经济企稳。这一建议的好处在于,人们无需决定是由财政政策还是由货币政策来担当重任: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目前仍有有力论据支持积极的货币扩张,尽管由于广义货币和名义GDP的增长仍很疲弱(见图表),各国的呼声有高有低。弗里德曼所谓的“定量宽松”政策仍有积极意义。难道我是在倡导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的经济理论?不是。正如其它所有问题一样,重要的是内容。目前,我们正用“太少的钱去追逐太多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必须大胆。在经济复苏后,再凭借通过长期控制支出而获得的预算盈余,来消退货币政策的影响。在短期,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能够抵消掉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增加对货币扩张的影响。实际上,由于货币供应更多地受到信贷需求的推动,而非储备,这一举措或许是多此一举。

传统观点认为,各国协作施行、致力于支出的强有力结构性财政紧缩,将促成无数的私人繁荣之花茁壮成长。我希望这会是事实。但我表示怀疑。政府应从容赶急。如果它们全都仓促行动,那么它们(还有我们)可能很快就要后悔。

* 《财政政策大变化》(Large changes in fiscal policy),工作论文15438,www.nber.org

** Almunia et al,《衰退期间财政和货币刺激之效用》(The effectiveness of fiscal and monetary stimulus in depressions),www.voxeu.org

译者/陈云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5 12:56 PM , Processed in 0.0359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