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1|回复: 1

[新闻] FT社评:中国“向前向前向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顺风前进,在十一庆祝成立60周年(这是中国日历上最重要的一天)之际,人们很难不对一个伟大文明跃跃欲试的壮观场面感到敬畏。不久,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还有人预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0年内中国将超越美国。同样重要的是,中国恢复了自信,在长达150年的殖民耻辱、内乱和贫穷中,中国曾经失去这种自信。中国主办了奥运会,它正让全世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抢购全球石油储量,并对亚非洲众多国家施加影响。中国提出了结束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想法,这显示在中国看来,美国优势地位的日子不长了。

60年前,很少有人相信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会取得如此成就。共产党的生存归功于它的适应能力。毛泽东曾数次把国家领进死胡同,大跃进期间,饥荒造成数百万人死亡,文化大革命期间,数百万人遭到残酷迫害。邓小平放宽了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中国释放出非凡的潜力。但是,共产党从来没有放松对权力的控制。当天安门广场学生示威有可能引发大范围反叛时,邓小平毫不犹豫地派兵镇压。

十一的庆祝场面令人敬畏,但也散发出一种自负的意味。在反复播出的歌颂伟大中国的歌曲中,一首歌词包括:“向前向前向前!我们是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然而,中国领导层知道,外表是不可信的。中国经济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稳固,它靠政府投资推动,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稀缺的能源和水资源。在释放致富能量的同时,中国仍有几亿人被抛在了后面,形成持续的、对社会稳定的威胁。

中国共产党也凭借爱国主义获得了合法性。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毛泽东在1949年的宣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毛泽东没有想到的。然而,凝聚国家的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引发7月份新疆暴力事件的,既有维吾尔分裂主义,也有大汉族主义。

过去的60年说明,小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愚蠢的。出于同样原因,对中国共产党来说,适应形势的需要与以往任何时候一样紧迫。如果低估面对的艰巨挑战,同样是愚蠢的。
发表于 2009-10-3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原文后的一些评论

匿名来自陕西省铜川市2009-10-03 12:52:05你是不是想说中国的共产党政权统治真是残酷!?中国的老百姓真是愚昧和懦弱?!为何中国还不爆发革命!?
如果是这么想的,那你们这些虚伪的无耻之徒真是太弱智了!!!
愚蠢的八国禽兽!回复 支持(0) 反对(0)

michaelhx89来自重庆市2009-10-03 10:39:16 这篇文章对中国讽刺的手法可不可以在高明一些,你们的文章带有太多的偏见。简直就不能见人,还说客观,你们这些英国人还是在镜子面前先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吧!回复 支持(0) 反对(0)

松松 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 2009-10-03 09:28:39 美国和欧洲减少消费,中国的出口市场大规模萎缩,大家就在这未来的4,5年中看看中国能否面对大环境的改变,进行壮士断腕的结构性改革吧。现在国内国外的人们都在看呢。回复 支持(0) 反对(0)

h1963g 来自北京市西城区 2009-10-03 05:08:34 只有研究中国历史的人才会对中国今天的成就坚信不疑,就象阿当你研究奥运,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美国,英国;以及法国,德国,日本的表现,就知道谁是赢家。回复 支持(0) 反对(0)

lhl1985111 来自黑龙江省 2009-10-02 19:01:56 的确,本文比较客观啊回复 支持(0) 反对(0)

kerease 来自英国 2009-10-02 18:01:49 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中国人,你说中国有强烈中华民族主义我倒承认,我从来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Han chauvinism(汉沙文主义?我想汗你一下),更不知道啥叫大汉族主义,这种来自盎格鲁萨克森人的"高尚"种族主义,或许现在还存在于西方社会,但在从清朝开始实行民族融合政策的中国,从来就没有什么汉沙文主义。我不知道谁写的这篇社评,但是去补补课吧回复 支持(0) 反对(0)

yang_zhi_ping 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 2009-10-02 16:33:58 过去的60年证明,小看改革带来的变化是愚蠢的;同理,认为不再改就能应对现有的形势一样也是愚蠢的。回复 支持(0) 反对(0)

Never-never 来自北京市 2009-10-02 14:32:01Dear FT authors,
I wonder when can you give up those cliches--potraying a country with only historic fragments and incidents rather than logical reference and inference, constructing your stories and comments with those same old phrases and frames.
I really hope to see some new-or at least creative- mode of writing, if you are really a respectable observer--even also driven by annual balance sheet and rely on financial behemothes.回复 支持(0) 反对(0)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2 02:52 PM , Processed in 0.0267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