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人世间] 月薪10万,三甲医护扎堆转行医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7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月薪10万,三甲医护扎堆转行医美

Screenshot 2025-11-27 at 11.21.46 AM.png


IMG_1908.JPG

越来越多临床医护人员,开始跻身医美赛道。这背后是近年医美行业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公立医院纷纷设立医美科室,将其视为医疗改革下的新增长点,与此同时,增多的民营医美机构也在加速瓜分市场。

 

在医美的火热赛道上,转型的医护人员们有着不同感知。有人站在沸腾的中心,实现薪资飞涨,有人徘徊在温吞的边缘,也有人困于新的寒冬,仍在寻觅超越当下的可能。机会

Screenshot 2025-11-27 at 11.23.52 AM.png


早上九点,推开医美诊所的玻璃门后,张清禾第一件事是给几盆绿萝浇水。刚来几天,她还有些不习惯:一天的工作略显清闲,除去检查药品、养护器械,记录台账等杂活,每天最多准备三四台顾客预约的手术。傍晚六点,张清禾准时走出诊所大门,直奔健身房锻炼。

 

这与她两年前在公立医院当护士的生活天差地别。在骨科医院手术室,张清禾的时间被无数次手术的“上台”与“下台”精准切割最累的时候,一天16台手术,做到凌晨两三点。而现在,她慢悠悠吃着自己做的饭菜,空闲时看书。她感觉过上了曾经遥不可及的生活。


IMG_1909.JPG
图丨张清禾带去上班的午饭


像张清禾一样,在四川某县级市公立医院,耳鼻喉科的周瑞也萌生了转行医美的念头。站在面试的一家医美机构停车场时,他感受到强烈的冲击:眼前停着两辆劳斯莱斯和保时捷。大G排成一排,宝马在其中都显得普通。

 

对一个小县城出来的年轻医生来说,眼前景象仿佛是电视剧照进现实。后来,周瑞选择加入一家门口停的车最好的机构。

 

近几年,医美行业规模正在扩大。据《2025医美行业白皮书》,自2020年起,医美市场规模以17.4%的年增长率快速扩张,2025年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700亿,预期仍能保持13.2%的年增长率。

 

大众对医美的认知也在转变,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尝试“轻医美”。2025年数据显示,医美现有用户平均年龄为32.8岁,其中26-35岁人群合计占比达60%,光子嫩肤、水光针、玻尿酸等可持续叠加的轻医美项目,从2022年占比47.7%上升至2024年55.3%。

 

张清禾了解到,光她所在的宁波市,市面上大大小小的民营医美机构就有300多家。与此同时,各地公立医院也在加速进军“医美圈”。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200家三甲医院设立独立医疗美容科室,较2019年增长320%。

 

这两年,公立医院营收波动较大,临床医护们的绩效工资也随之普遍下降。拓展医美服务不仅顺应市场需求,更成为医疗改革背景下,补充公立医院营收的重要途径。

 

曾在公立三甲医院工作八年的刘雪,对此深有感受。她发现,以前医院的整形科、皮肤科大多是边缘科室,但现在已经成为全院奖金体系最高的科室,还在规划设立整形中心。有认识的同学因此从私立机构回到了公立医院。

 

促使周瑞从公立医院转行的直接原因,便是能望见天花板的薪资。周瑞最初对医生收入的想象,源于一支价值100元的药膏。高中有次踢球摔伤膝盖,医务室的医生只花了五分钟清创上药,最后递来一支小巧的药膏,收了他100块。

 

这个数字在他脑海里发了酵,直到穿上白大褂,他才知道,那一百块里,医生能拿到的只有区区几块。

 

2022年本科毕业进入医院后,周瑞在现实中看到落差。他曾看过科室主任的工资条,月收入勉强过两万。而作为科室最年轻的医生,他起码得先熬过5-8年到手几千的日子,才有可能达到较为宽裕的薪资离职前夕,他听闻薪资可能继续下降30%~40%。

 

在工作繁重,收入缩水的困境下,越来越多一线医护人员正在重新规划职业路径,试图转向医美赛道。


目前市场上整形美容类服务价格自主制定,大多不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有医美行业从业者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工资条:单月基本工资1万,提成超过10万。一些医护人员在其中看到一种更好前景的可能——薪资变高,工作安排合理,压力较小。

 

刘雪转行的契机出现在几年前。医院派她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修整形外科。听着专业整形医生分享手术案例,她看见了另一种可能。那段经历意外成了她的人生分水岭。

 

离开之前,她经历了漫长的犹豫。她在市三甲医院奋斗十年,凭借扎实的努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一步步成长为外科主治医生。家人起初也对她的想法表示不理解,不愿她放弃这份“安稳的体制工作”。


考虑两三年后,刘雪顶着巨大的压力递上辞呈,“医院基本没有休息,这是最受不了的,我想拥有自己的时间,也不想要一成不变的生活。”



Screenshot 2025-11-27 at 11.24.00 AM.png


2023年底,决定辞职的那一刻,张清禾刚献完血,感到头晕目眩,几乎站不稳。她向领导请求休息,得到的回复是:“后面还有5台手术,没人能顶你,你必须得上。”


出生于2000年的张清禾,父母在浙江老家做服装生意。从大专的护理专业毕业后,2021年她通过考试进入一家公立三甲骨科专科医院当手术室护士。


在父母眼中,这曾是份不错的工作,“用我爸妈的话来说,没有风吹雨打,只需要配合下医生完成手术就可以。工作3年就可以继续往上升。”


然而工作两年多,张清禾坚持不下去了。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岗,最晚会工作到凌晨三点。站在手术室时,她一度不敢喝水。因为上一次厕所意味着重新进行一套繁琐的无菌流程——脱手术衣、洗手、再穿手术衣。


生理的疲惫尚可忍受,精神的压力却无处遁形。走到单位门口,心率会飙升至160,手表频频报警,下班回家,还要准备各种培训考试。


哭泣成了常态。工作两年后,心理科医生诊断她处于“抑郁状态”,建议她换个环境。最终,连一开始坚决反对的父母,看到女儿日渐憔悴的状态,也松了口:“你离职吧。”


同样备受煎熬的周瑞,辞职决定做得更加决绝。2022年他从西南医科大学毕业,工作才半年,初入职场的热情已经被无休止的“大夜班”磨得所剩无几。


晚上十点,周瑞查完房回到值班室,和衣躺下不到半小时,一位卡鱼刺的患者急匆匆将他喊醒。处理完不久,凌晨一点,给刚打完架的伤者脸颊缝血口。两小时后,一位高血压的老头因为蹲厕用力过猛,引发严重的鼻血,周瑞只能再次打起精神,拿起鼻镜和纱条,“一晚上睡不了觉”。


夜班三天一轮,他偶尔感到心脏不适,不禁担忧,“别到时候钱没挣着,人先垮了,那才无福消受。”


科室里一位女医生悄悄加了很多医美交流群,筹划着转行整形医生。周瑞起初也想在工作之余尝试,但很快发现,光是应付临床工作已经精疲力尽,根本抽不出时间。


下定决心前,周瑞咨询过医务科科长对医美的看法。科长直言:“看你想要稳定的生活,还是挣快钱,这几年医美发展前景不错。”随后他又向一位在私立医美机构工作的朋友打听,对方反馈“挺好的”,这令他心动。


点燃这一切的导火索是一次开会,领导不经意敲打他:“现在有份稳定的工作该知足,不要想着东跳槽西跳槽。”这句话像一根针,精准刺破周瑞心里所有积压的委屈与不甘,“我的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能受这气?”第二天,他上交辞职报告,收拾东西离开。


刘雪同样在30岁出头的节点,下定了离职的决心。那段时间,她清晰感受到体力跟不上急诊的强度,经常晚上值班抢救完一个患者后,缓不过气。她的离职申请被领导卡了三个月。医院不愿放弃一位培养多年,才升不久的主治医师。但迫切希望换一种生活的她,最终坚持从公立医院出走。


像刘雪一样在医院待过多年的医生,转行医美通常有两种出路。一种是转到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另一种是跳槽到私立医院或连锁机构。


随着医美行业逐步规范化,进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与医美有相通之处的外科专业相对方便,比如眼科、耳鼻喉科、骨科等。但如果关联不大,即使原先是主治医生,想转型都得重新考证,具备执业资格。


耳鼻喉科的周瑞接连面试过几家大型连锁医美机构。他清楚记得,在他入职前一年的2022年,一些机构的学历只要专科以上即可。2023年入职时,学历要求提升至全日制本科。而他工作一年后的2024年,新同事已经是清一色的硕士。


重启新赛道,往往会经历一段不适应的时期。从医院辞职一个月后,张清禾打开AI,输入了那个在脑海里盘旋许久的问题:“如果护士不干传统临床工作,还能转型什么方向?”其中一个答案引起她的兴趣——医美护士。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清禾打开招聘软件,发现类似岗位要求恰好符合:具备护士资格证书,执业证书,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于是她向当地一家民营医院新设立的医学美容科投递了简历。


原先张清禾忙起来昼夜颠倒,但转到医美手术室后,一天闲得连玩手机都腻。入职一周受不了太过清闲的状态,跳槽去了皮肤和注射科,顾客明显增多,打光子、玻尿酸这类项目,一小时左右就能结束,流程短、效率高。


更大的变化体现在薪资。工资确实上涨了,打一支玻尿酸提成7元,遇到大部位的注射,一次用20支,单台手术收入就抵得上一天的工资,奖金也比之前在公立医院高。


除了底薪和手术配台费,她还担任产品销售的角色,需要熟悉琳琅满目的医美产品,“品牌是什么?用的什么材料?作用于哪些部位?”必要时向顾客推销适合的产品,增加业绩。


IMG_1910.JPG
图丨张清禾为医美手术配台

Screenshot 2025-11-27 at 11.24.11 AM.png


到底要不要转行?入职后,刘雪时常收到医院同事或后辈的询问。


起初,刘雪转行最大的顾虑,也源于医美自带的“销售性”。“我并不怀疑自己的技术,只是担心无法融入。”她清楚认识到,在公立医院,医生护士面对的是“患者”,掌握着专业话语权,而在医美机构,服务的是为美丽付费的“客户”。


但后来她发现,对于自己这样有多年外科背景的医生,深厚的解剖学功底可以化身为优势,“我可太熟了”。新的难点在于,面对顾客,她从前在医疗领域积累的专业水平会受到质疑,不被尊重。上周她遇到一个面部做过手术,要求重新填充的顾客,“我告诉她不能再碰,她不听,认为没关系。”


周瑞有过同样的遭遇,“有位大姐上来就说要整成刘亦菲,被我直接劝退了。”在这行,医生要做的不仅是技术,还得学会维系客户,管理预期。医美从业者有个普遍的共识,所有人都有颜值上限,在个人基础上可以适度提高,但要将容貌从60分直接跃升到90分,很难做到。


在不少医美人士看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自身审美水平。周瑞深有体会:“你的针打得好不好,可能跟技术关系不大,和你的美商关系很大。”这难以通过某套标准化的课程速成,而是更加依赖天赋与悟性,“比如打针,某个点位注射0.05毫升是正确,打0.1毫升能变好看,打0.2毫升又显得臃肿。”


周瑞认为,正是这种极细微的差异,区分了行业的平庸与卓越。有的医生干了七八年依旧不温不火,有的才入行一两年就快速出名,客户源源不断。


临床医护人员一边面临转型困难,另一边行业风向的变化之快,更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近两年,医美赛道变得格外内卷。2018年刘雪刚接触医美行业,喊表弟考整形外科的研究生,表弟嫌弃太小众,还是选择了更热门的骨科。


今年,表弟即将博士毕业,又发消息问她,要不要转入整形外科?刘雪的答案变成了否定。


转型两年多,周瑞已经感受到了行业的波动。他先后在成都、西安的医美机构待过,现在是机构的主推医生,重点做面部微调项目。周瑞服务的大多是高净值人群,一次性消费50多万并不稀奇。转折发生在去年4月:他记得那个月工资降了6000块钱,之后很少再回归原先水平。


经历几年摸爬滚打,如今身处头部医美机构的刘雪,也领悟到属于这个行业的残酷。在公立医院的体系中,医生能受到保护,团队风险共担,即便个人能力有欠缺,也能寻求帮助。可进入医美行业,如同单枪匹马作战,“今天有能力会把你捧得很高,明天能力不行就让你立马走了。”


机构内部医生竞争激烈的同时,今年不少整形外科和皮肤科专业出身的医学生开始抱怨,很难碰到适合新手的机会。刘雪发现在医美行业求职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由于客单价高,顾客体验极其重要,医院和机构都不愿意冒着试错风险,培养没有经验的医生练手。


在这条火热的赛道上,处于不同纬度的人,对现实的冷暖感知截然不同。张清禾后来追随一位医院外科副主任出来创业,他们计划“五年之内开分店”,现实却是“诊所并不好开”。


她很快看出问题核心:这位医生偏保守,欠缺销售意识。若认为一个项目“可做可不做”,便会基于个人审美劝顾客放弃。“好不容易来个客户,还可能被他‘劝退’。”而在其他机构,同情况的标准话术往往是:“做了也没坏处,那就做吧。”


此外诊所尚未积累稳定的客户资源,也没有平台的运营推广,整体收入相比医院上班骤降,看不见希望。几个月前,张清禾再次选择离职。


能否在医美行业立足,刘雪认为,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底色”和综合能力。她本人便是一个例证:从小爱美,形象好的刘雪,在医美行业有天然优势。十年头颈外科的扎实训练,给她过硬的技能储备和实在履历,又令她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跻身头部机构前10%的医生序列。


当医院的手术刀换成注射针头,刘雪内心的价值坐标也在变动。至今,她依然怀念在公立医院的那些“高光时刻”:“曾经抢救回一位死刑犯的生命,他苏醒后向我深深鞠了一躬,旁边的狱警惊讶地说,没想到再坏的人也懂感恩。”


远离惊心动魄的生死一线,在医美机构,职业的成就感显得更加细微具体。听到顾客反馈,“做过那么多次,跟着你是我最漂亮的半年”,她同样喜悦。刘雪的下一个目标,是实现时间自由,出去旅游一两个月,可以随时停下工作。


IMG_1911.JPG
图丨刘雪转行5年后的变化


这两年在医美行业打拼,周瑞一点焦虑都没有了。看到身边还在读研的同学,没钱,不好找工作,再反观自己,他感到更加知足。这个月他提前干完工作,休假十多天,想去哪儿,开着车就出发了。


几番浮沉,25岁的张清禾在医美行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医疗销售。她从小耳濡目染父母卖服装,对销售颇为擅长,业绩靠自己争取,干得多赚得也多。

 

踏入医美行业的短短两年,张清禾收获了一种未曾体验过的踏实感。以前她困在“只能干护士”的思维中,现在她坚定相信,可以大胆尝试,倘若做不好,“回到医院依然是我的退路。”


*应受访者要求,人物信息有适度模糊


-END-

撰文|陈婧瑄
编辑|罗方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7 02:10 PM , Processed in 0.0921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