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影乐之声] 影视丨如何看待王家卫疑似在录音中对多位明星嘲讽、算计和不尊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8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视丨如何看待王家卫疑似在录音中对多位明星嘲讽、算计和不尊重?

Screenshot 2025-11-08 at 8.50.02 AM.png


近日,《繁花》剧组流出一段私密录音,编剧秦雯被曝在与导演王家卫交谈时,多次调侃曾提携自己的前辈陈道明,指其「爱装」、在饭局上故作高深。王家卫在录音中以「他和靳东是不是一类人」回应。此外还涉及到对唐嫣、金靖等明星的嘲讽言论以及秦雯「打警察」等不当行为,此事引发热议。这场风波也折射出娱乐圈背后的复杂生态。



如何看待王家卫疑似在录音中对多位明星嘲讽、算计和不尊重?










答主:猴姆

300+ 赞同



我还是保持我之前的判断,哪怕这么多新的录音放出来了,对王家卫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影响大的是秦雯,之前说陈道明的部分只是暴露了她的人品不正,但侃侃而谈自己「打警察」、「托关系走后门放出来」的事,只能说自寻死路


王家卫其实没说什么,说游本昌,说唐嫣,借着说金婧的身材来性骚扰秦雯(那句话的语境其实类似于一个猥琐男跟对面的女的说,「如果苍井空长了你这样的脸,拍 AV 我肯定看」,那很明显这句话里的性骚扰目标不可能是苍井空),都没有背离他一贯给人的感觉。起码给我的感觉。


王家卫以前给我的感觉,就是虚伪,不尊重人。


而私下里评价一下老艺术家、后辈女演员,都能给这些特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他捏着鼻子把他跟张嘉佳一起搞的《摆渡人》硬拉关系在微博搞病毒式营销,就可以看出他要么是真坏愿意把观众当傻子(当然这未必没有成功过),要么是没什么实际水平。我倾向于前者。


至于他有什么文艺片大导演的滤镜,并不影响对他个人的界定,作品有格调,导演本身未必很精致优雅。长得丑还打老婆的厨师,也不妨碍能做出刀功精细食材入味的好菜。只有文青跟三低网友才会把文艺作品跟产出者等量齐观。前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作品崇拜癖,给热爱的文艺作品找一个实体的爹进行代入。后者更简单,是见不得人好,仇视一切文艺作品,希望人塌房了作品也得下架,如果电影局的新规是剧组里送盒饭的剧务杀过人,全剧组都得跟着吃狗屎作为惩罚,他们也一样愿意乐见其成。


如果说有什么影响,可能就是这件事稍微加速了王家卫的事业困境。


中国现在不需要国外的电影奖认同,因为跟有点艺术品味的国家关系都普遍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普通网友对这些国家的敌意更要高于官方,跟三十年前陈凯歌能拿金棕榈内地敲锣打鼓破格上映、二十多年前王家卫戛纳拿最佳导演,全港本来恨不得砍死他的电影人一下子对他都变得友好了的情况,都完全不同了。


现在的情况是,得奖还是好事,但已经不到逆天改命的程度,只是小圈子里会对你高看一眼。达不到以前那种「得了国外三 A 大奖,国内票房火线飘红」的盛况了。而国内目前又没什么可自给自足,有公信力有面子的电影奖(只有在骂金马奖跟金像奖的时候,才会捏着鼻子吹捧一下金鸡,但你让他跟着金鸡奖去选好片他又不会认同),可以说王家卫最后的辉煌就是《一代宗师》从《重庆森林》、《阿飞正传》之类都市苦闷文青的自恋油腻宝典,变为了眷村、调景岭老人吹牛指南。


不得不说,路子选的对,拍的也很好,而且借助时代光彩跟身份加持,把票房跟奖项维系在了一个较好的平衡——那时候的内地市场蒸蒸日上,老百姓也都想玩点情调,对于这样一部动作 + 文艺的民国怀古片有颇为心驰神往的态势,票房成绩还可以。


香港能产生王家卫,是有几个前提条件的:


1. 香港本身体量很小,想多挣钱,必须依靠外埠市场(包括所有除香港以外的电影市场)。


2. 外埠市场原先对于香港电影的需求,集中于猎奇的神怪片、设计考究的功夫片、浪漫主义枪战片等类型片片种,喜剧基本走到东南亚就是尽头,日本韩国得需要周星驰、许冠文十年碰大运才能撞进去一次,爱情片更是难突围。


3. 香港明星及香港电影,当年独步东南亚,也想有出去见见世面的心。


4. 内地市场难以开发,没有正版意识及观影习惯,唯二好处是包容度高,好骗(而现在这两个优点没有了)。


5. 几十万到几百万美金的区域买断发行,对电影本身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换句话说,只有香港的巨星们片酬没有那么高,国外的电影节很有吸引力,欧洲片商的钱很金贵,内地市场骗不到钱的时候,王家卫的电影才有生存的价值


因为他跟一般的文艺片导演不同,他拍戏必须用明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种从小养成的观影习惯,电影要很多大明星才好看。而这也成为了王家卫后来赖以成名的法宝之一,他的独特审美跟拍法,以及相对于当时香港同行来说,更精准的识人能力,都让他对明星具有极强的爆改天赋,挖掘出明星原本有,可是没完全定型的魅力潜质,让这些人各司其职,演好一个王家卫叙事宇宙里的角色。这个能力直到《一代宗师》时,还是具备的,赵本山虽然拍完电影都不知道自己演的是什么角色,但那短短几分钟的戏,确实是本山传媒甚至何庆魁崔凯努力一辈子也无法设计出的本山枭雄面缩影。


那在大明星赚钱变得容易,内地市场早已被打开,大家都注重合同与时间成本的当下,我上面说的五个前提条件,已经一条都不占了。虽然王家卫偶尔也能很快拍出《重庆森林》这样的电影,但没有人能确定他这一次是什么样,我觉得王除了拍电视剧,更适合的是去日韩继续试水,虽然木村拓哉跟宋慧乔跟他的合作体验都不是很愉快,但小市场、自虐心理、急需要欧洲认可的三大要素,还是勉勉强强能符合。那才是王家卫的市场。


繁花只是一现,他不可能一直拍这么看似纸醉金迷实际正能量的电视剧,仍然要回到自己的舒适区。


换个角度,这次他在内地的形象彻底破功,也许对他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不破不立嘛。


我从来都肯定他是非常有才华的,甚至勇气、决断力、市场观察能力都要高于绝大多数电影人,只是较为特别,也较为不符合人性,周星驰的电影拍起来累,但起码养活一些配角之后继续在别的片子里消费被周妙笔丑化后的形象。


可王家卫的电影其实能成就的人极少,这么多年拍下来,成就了三四个人是最多,最成就的其实还是他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家卫其实有点类似于以前热衷于给人照片打分的留几手,那些拍了几年,累得半死,最后被剪剩两三个镜头(像《东邪西毒》里的王祖贤甚至一个镜头都没有)的明星,就像是求留几手打分的女网友,总觉得自己这一堆一块儿,在毒舌(毒眼)的大人物面前,肯定与一般庸脂俗粉待遇不同。王家卫也借此得到了其他导演从未获得过的权力感,因为导演往往拍下来的镜头,留用大部分,也是对自己负责。


王自己不嫌费事,也不嫌不负责,白拍就是白拍,溜你就是溜你,人肉反复在镜头前消耗的过程就是灵感的培养皿,这种邪修成全的是自己,难为的是别人,其实也是很多文青难以言说的真实,就像吃软饭还搞破鞋、杀老婆的文艺祖师顾城一样,是高度自我,高度自恋的,吸血别人,成全自己,在利己主义者眼里只是一种发达的捷径,在这种人心里,却会被赋予甚至近似于投射化的宗教崇拜意味。


但文青喜欢没什么用(就像我不觉得原本喜欢王家卫的文青这次会不喜欢了一样),因为文青只是领头的,得无数想高人一等过过文化人瘾的无知群众捧臭脚,才能三七分账。


现在的问题是捧臭脚的都太穷,智商税都收到 2046 年了,真不好办。说说艺人闲话,相比之下根本不算得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9 02:50 PM , Processed in 0.0770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