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回复: 3

[史地人物] 中国最后的温柔贵公子:一生沉迷画裸女,作品被卖出天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最后的温柔贵公子:一生沉迷画裸女,作品被卖出天价

Screenshot 2025-10-16 at 10.47.06 PM.png

10月16日,

为纪念常玉诞辰130周年

《因为常玉》在一条艺术中心开幕。

姚谦策展、衣淑凡担任学术顾问,

一条艺术联合出品。

IMG_0062.JPG

IMG_0063.GIF

《因为常玉》展览现场


借由逾30件常玉原作及版画作品,

以及超90件展品,

阅读这位中国最早的留法艺术家,

从巴黎最受欢迎的翩翩贵公子

到潦倒无人问津的画家,

跌宕起伏的人生与创作历程。

64.jpg

Robert Frank《SANYU 11》照片 1950

展览首次呈现多件摄影大师罗伯特·弗兰克的常玉照片原作,

云集曾梵志、王玉平、郑在东等当代艺术家,

以及时装设计师JUDYHUA、传统工艺家汪豪、张蕾、范建军、邱凡芝、音乐人陈粒,

他们用各自的创作和常玉对话。

IMG_0065.PNG

策展人姚谦在《因为常玉》做开幕导览

姚谦是金牌音乐创作人,

和李玟、王菲、庾澄庆、林忆莲、刘若英都有合作,

30年前开始,姚谦投入艺术收藏,

从那时起便喜欢常玉到痴迷的程度,

7年前他和衣淑凡合作了《细看常玉》展览,

在常玉的画作被拍出惊为天人的价格背后,

挖掘出更深邃更本真的常玉,

如今《因为常玉》再续前文,

一百多年后,我们再次遥望常玉。

自述:姚   谦
撰文:洪冰蟾

IMG_0066.JPG
IMG_0067.JPG
IMG_0068.JPG

《因为常玉》展览

常玉对我来讲,我就是他的大粉丝,从我开始收藏到现在从来没改变过,甚至对于常玉的阅读,影响了我在收藏上很多思考与判断。

说起《因为常玉》这个展览,应该算是一条促成的。我和一条结识太久了,自己就是一条的粉丝。一条对文艺作品的阅读感是很深刻的,所以这几年只要有一条需要我参与的,我都愿意。

IMG_0069.JPG

衣淑凡在《因为常玉》开幕现场

她曾任苏富比拍卖行台湾区董事长现任立青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研究常玉30多年,是全球最权威的常玉专家之一

衣淑凡小姐把半辈子都投在常玉身上,常玉拥有如今的地位,衣小姐功不可没。去年的《常玉:生平与油画全集》在一条刚上架,除了法语版销售一空,超出小姐的想象如果一条愿意做和常玉相关的事情,她也欣然应允。

IMG_0070.JPG

一条合伙人、出品人王淑瑾在《因为常玉》现场

一说起常玉,大家都讲卖个几个亿要么是拍场的巨大数字,要么是从公子哥到穷困潦倒的戏剧化人生,网上的消息都是片段式的。但我在大陆碰到很多单纯喜欢常玉美术风格和其中情感的人,想深入了解他的需求是很澎湃的。

去年我和衣小姐说,要是有一个常玉爱好者可以聚集和对话的地方多好啊。衣小姐说,那好啊,我们再做一个常玉展,正好一条参与进来,姚谦你来策展。

IMG_0071.JPG

《因为常玉》开幕

IMG_0072.JPG

陈粒在《因为常玉》,她的专辑《在常玉的房间里》以声音形式出现在展览里

其实去年我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里如果病好我就再做一次常玉展。运气很好,治疗很顺利可以出院,是老天答应让我做虽然身体还要很长时间恢复,但是我想做这件事儿

因为常玉》延续了我对常玉的阅读。除了展出常玉的作品,还有漆画瓷器苏绣等手工艺创作者,以及当代艺术家在喜欢常玉的前提回应常玉而创作的作品展览位于一条艺术中心,在西溪湿地的两栋百年徽式古建里,隔小院相望。展出超过30幅常玉的原作,包括素描、水彩、油画其他各种形式的作品加起来90

IMG_0073.JPG

《因为常玉》复刻了衣淑凡的工作墙

IMG_0074.PNG

衣淑凡在立青基金会的工作墙

我和衣小姐常常聚在一起聊常玉,她有公开征集和常玉有关的一切,如果有人找到常玉的照片,她都愿意买过来。她都会跟我说,我上午跑去看了一张新的照片,佐证到是哪一个年代发生了什么事。她收集一个个历史的小点,像拼图一样阅读艺术家的内心和他所在的时代。

这次我们将首次系统性呈现“常玉研究谱系脉络”通过衣淑凡多年工作的梳理, 文献、手稿、照片中,展现研究艺术家谱系史的工作。

IMG_0075.JPG

Robert Frank《Friends Now Gone Forever》照片 1972

当年常玉从巴黎到纽约推广乒乓网球的新运动,和纽约的摄影师Robert Frank交换艺术家工作室。那时候常玉家里破产,非常落魄Robert Frank拍了一系列常玉的照片。后来Robert Frank小姐认识了,小姐受了他的影响,更发觉华人艺术家的考证研究没有很规范,决定辞掉台湾苏富比董事长的工作,专心研究常玉。

Robert Frank离世的时候他拍摄的常玉照片赠予给衣小姐,交给继续保管这次展览现场有超过10幅照片原作,此前从未展出过。

IMG_0076.PNG
IMG_0077.JPG

展览空间设计:非有山设计事务所

我以前没有在这样的场地里看过展,也激发了我新的思考。常玉的创作里常使用东方传统手工艺的技法,他用西方的材料,骨子里藏着民族基因的部分。东西方的融合是我们展览很重要的线索,在清代古建筑里看1920年代巴黎文艺圈风流气候里的常玉,我都感受到特别的缘分共振。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078.JPG

因为常玉》这个想法一出来,很多艺术家主动来问,可不可以拿他们和常玉有关系的作品来展。

IMG_0079.PNG

曾梵志《无题》油彩画布 2021

IMG_0080.JPG
常玉《木下双豹》油彩 纤维板 1940/1944
曾梵志特别喜欢常玉我以为他可能会裸女或者花,,结果在黑底上画树最近他特别喜欢树,甚至为了拜访一棵树做了一段旅行。这幅画不是那种宏大强烈的风格,倒有一种抒情感。

常玉晚年画动物,动物画得非常小,豹子停在枯树上艺术家在中年,在怎么再往前和自省之间思考,在绘画里面可以读得到

81.jpg

曾梵志(右)和王淑瑾(左二)在《因为常玉》

IMG_0082.PNG

常玉《白瓶婚礼花盅》油彩画布 1929/1932
边上是张蕾的苏绣作品
IMG_0083.JPG
汪豪的陶瓷作品

当年在巴黎大茅屋里面常玉用毛笔画素描这件事情让他名声大噪,也让他女人缘好得不得了。这一次展出的作品里面有常玉用毛笔的素描

IMG_0084.JPG

常玉《斜倚裸女》纸本水墨与炭笔素描 1920-30s

IMG_0085.PNG

常玉《坐姿浅黄外套女士》纸本水墨水彩 1930

手上收了一张小的常玉,最大的乐趣就是像中国的书画一样,在手上仔细慢慢看在其他美术馆里看西方油画,没办法靠太近,但我们这里,你可以凑得很近看一看线条,感受到艺术家情绪跟呼吸

IMG_0086.PNG

画面正中为刘建华作品《迹象》

刘建华用烧的瓷像水墨的线条一样流淌呈现出类似感叹号的形状,仿佛在回应常玉那幅著名的感叹号。

IMG_0087.JPG

常玉与四折屏风《莲花图》

IMG_0088.JPG

《因为常玉》复刻了遗失的屏风

常玉晚年生活潦倒,在餐厅打工,帮人家修大漆屏风那时候法国特别迷恋东方的漆。常玉画画的时候,把漆器的技术转化成创作的方法,先画白再画粉再画最后出线条。

前两年衣小姐找到一张常玉的照片,他站在一个大四折屏风前。这面《莲花图》屏风已经找不到了,只剩这张很久发黄的照片

IMG_0089.JPG
常玉《盆中粉莲》油彩 纤维板 1930s/1940s

屏风上的画一看就是他画的,因为当年帮张大千做图录时,常玉画了好几次荷花,接近于古典荷花的当代诠释我们这次在展览现场复刻了这面遗失的四折屏,还用亚克力的四折屏展墙

IMG_0090.JPG
常玉《粉帘立姿双裸女》油彩画布 1929
IMG_0091.PNG

王玉平《花桌布》布面丙烯 油画棒 2018-2021

粗略分的话,常玉的创作分三个时期前期在1920年末到1930年初,很短暂,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粉红色

那时候他意气风发,到巴黎留学,家里给他读美术学院,他不干,要在大茅屋里画画。富家公子哥,不愁钱,女人缘又好。

我感觉那时候他画的任何画都是在歌颂女人,即使画了一盘水果,都觉得他在歌颂女人那么愉快而真诚歌颂女人,同时歌颂自己的生命。

我一直很喜欢他粉红色时期,常没有一张粉红色是重复的。我自己收的三幅作品都来自这个时候,我阅读这些画的时候是明亮的自在自如的诚实的。

再加上在常玉的展览或在拍卖场里,粉红色时期出现的频率是偏低的美术馆收的大部分晚期的作品,颜色比较浓重的,可能早期的画作有人收藏后,就很少拿出来,流动很少,所以大家看粉红色的机会不多。

IMG_0092.JPG
常玉《椅子上的小猫》油彩 纤维板1931/1934
93.jpg

王玉平《包》布面丙烯油画棒 2023

IMG_0094.JPG

王玉平在《因为常玉》现场

很悲伤的说,在大陆一直没有找到这个时期的原作,但是我还是想把粉红色的气息传递出来。

王玉平说怪不好意思的,像我这种大老爷们还喜欢粉红色,这么多年喜欢粉红色

IMG_0095.JPG
常玉《沙漠中的象》油彩 纤维板 1950s/1960s
IMG_0096.PNG

郑在东《荒野中的石象》纸本丙烯 2025

目前考证到常玉人生最后一张画画了一只特别小的象,像浮在空中一样,底下是黄色的干枯的像沙漠的一样的土地。他把庞然大物画得那么渺小,隐隐约约对应他个人的生命很多人在其中读到一种悲伤的情绪。因为煤气事故,他在睡梦中离开,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最后一幅画吗?

旅荷兰的中国艺术家王伊芙玲稻程画了一对象她在阿姆斯特丹动物园看到一对母子象,问当年常玉有到过阿姆斯特丹动物园吗?常玉当年真去过阿姆斯特丹办展览,卖得无比凄惨,只卖了几张素描。他不得不开始被迫卖一点自己的东方身份,来迎合西方的想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097.JPG
常玉《鹿》水墨 水彩 紙本 1920s/30s
IMG_0098.PNG

王伊芙苓韬程《仿常玉<荷兰记忆>和临摹的阿格涅斯·马丁》 书法墨 矿物颜料 绢本 2025

伊芙玲临摹了常玉的画,在边上题字,西方人觉得这个小作品不是painting,而是drawing,就像草稿一样,不一个画作其实也对应到她一个来自东方的艺术家在西方情境,似乎感受到常玉当时的落寞。

IMG_0099.JPG

IMG_0100.JPG
IMG_0101.JPG

《鸳鸯谱》册页及完整版在现场展出

常玉旅居国外多年,只回国两次,一次是1927年到上海参加邵洵美与盛佩玉的婚礼,在《鸳鸯谱》上留下一幅水墨的绘画。

《鸳鸯谱》是一个收藏家特意借展给我们,非常稀有整个册页上的名字超乎想象,称得上上海名媛绅士的豪华文艺圈,呈现了当时圈层的风貌我们在《细看常玉》曾经展过一次,没有像这一次一样完全摊开,这算是完整版的首次展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102.JPG
IMG_0103.JPG

Robert Frank《SANYU 08》照片 1950

IMG_0104.JPG

Robert Frank在《常玉安魂曲》中写:我在做一个关于你的故事、关于你的寓言、关于你的追忆,一首常玉之歌

我开始收藏艺术品是偶然。20多年前,我和朋友本来约在诚品书局见面,结果对方要迟到,跟我说书局那边刚好有一个苏富比的展览。当时我如果没有去苏富比,我真的知道常玉。

IMG_0105.PNG
IMG_0106.JPG

《因为常玉》现场

偏偏就看到了常玉,我就念念不忘。一年之后终于有机会买了一张小的常玉,当时我的预算不高,就这么巧可以说是缘分。我也不是有钱人,正好在常玉知名度不高的时候,比较合理的价格收藏到。

7年前,衣淑凡小姐和施俊兆先生和我,在台湾诚品画廊办了《细看常玉》。我们三个人的组合,一个是常玉最严肃的研究者,一个是最大的藏家,一个是粉丝,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艺术家。

《细看常玉》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常玉作品的方式,我们问世界各地的藏家,借了百余件常玉不超过50厘米的小幅作品,常玉的笔触从他们的书房、卧室、楼梯口来到我们面前,希望大家暂时忘掉艺术市场昂贵的数字,忘掉外界不停滑动的信息。

IMG_0107.JPG

大众认识我,起初是音乐人的身份,后来才知道我喜欢艺术品。我做流行音乐除了音乐本身,包装和行销要经营概念当时做《细看常玉》,我就想我们旅行的时候,喜欢躺下来仰望天空,坐下来听周遭的响动。那看展的时候可不可以躺下来?要不要加上一点声音辅助?于是就和陈粒合作了一张专辑《在常玉的房间里》在展览里呈现。

IMG_0108.JPG
常玉《陶潜诗选》 1930

到了《因为常玉》,依然用了陈粒的音乐,作为背景音铺垫着。又多增加了一个气味一些影像的东西比如说,那时候陶潜诗集要出法语版,就找常玉画了三幅画。除了原件以外,我们把它做成电子书方便大家翻阅。

这几年我年纪比较大老是眼花,变成听书比较多。当你翻到电子书最后一页时,能听到一首法语版的诗。希望大家在阅读展览的时候不只眼睛,有感官联合起来的感觉。

IMG_0109.PNG
大漆艺术家邱凡芝、范建军在《因为常玉》

IMG_0110.PNG

苏绣非遗传承人张蕾在《因为常玉》

其实收藏艺术品挺长的时间了,我看到一件有名的昂贵的,或者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会在心里对比常玉的,常玉在他差不多的创作阶段,创作思维和眼前这位艺术家相比如何,然后来决定要不要收藏。


IMG_0111.PNG
姚谦和一条团队在布展

我已经到了六十几岁,我觉得活到现在最好最有价值就是对于文艺创作的阅读我又做音乐工作,常常借由文学美术来补足在音乐上干枯的思考喜欢一个艺术家阅读他们的创作,你生命的体验就多了一重。

一首歌,即使是一首老的歌,再唱一次就创作一次。我乐此不彼你都不晓得哪一天会产生出一个更好的火花来。

部分图片摄影:寂莱

 支持/赞助单位 

IMG_0112.JPG

樂藝居(ARTIN SPACE)2010年创立于中国香港,专注于亚洲现代艺术的收藏与梳理。核心收藏聚焦于二十世纪华人艺术史,包括林风眠、刘海粟、常玉、赵无极、朱德群、沙耆、丁雄泉等;同时涵盖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现代艺术,旨在通过跨文化的比较与收藏,全景式呈现亚洲现代艺术的多元面貌。与国内重要美术馆、美术学院及学术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协作关系,积极参与并推动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及公共教育项目。

IMG_0113.JPG

闻献相信,嗅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奇妙馈赠。通过体味中国文化之精粹与智慧,闻献开创「禅酷」美学风格,以香为媒,传递品牌所坚信的「真、勇、善、美」之力量,闻献之香愿能为您和世人提供令人回味的中国香,世界礼。


展览《因为常玉》
时间:2025年10月16日-2026年2月6日
地址:一条艺术中心 杭州市余杭区邬家湾问溪路89号
导航定位:邬家湾停车场
IMG_0114.JPG
IMG_0115.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8 04:11 PM , Processed in 0.0973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