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时评] 加沙战争两周年,特朗普再提和平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7 08: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加沙战争两周年,特朗普再提和平计划

Screenshot 2025-10-07 at 8.00.29 AM.png

IMG_5711.JPG

两年的加沙战争造成了数量庞大的流离失所者。

文丨黄瑜珊

编辑丨漆菲

新一轮以哈冲突两周年之际,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势介入下,加沙局势迎来转机。

当地时间10月6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针对特朗普提出的“20点和平计划”进行谈判。各方针对人质交换囚犯、占领军撤离、停火机制等关键问题磋商,并以“间接谈判”的方式进行。新华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作为东道主的斡旋方埃及先与哈马斯代表团会谈,再与以色列代表团会谈,之后将两边会谈结果提交给美国特使。

IMG_5712.JPG

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存在与军事活动。来源:ACLED,2025年3月18日-9月12日

虽然谈判重启,但双方仍在许多关键点上存在深层分歧:哈马斯条件性地接受了释放以色列人质的框架,但对解除武装、组织角色及加沙治理等核心条款仍持保留态度;以色列虽支持整体原则,但对安全边界、士兵撤离、过渡安排等细节尚未公开表态。

特朗普9月底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晤后,白宫公布了上述和平计划,呼吁立即停火、释放人质,并在加沙设立美军主导的人道走廊和粮食分发中心。该方案强调以色列撤出加沙、重建国际托管机制,并通过美国斡旋推动巴勒斯坦未来建国进程。

IMG_5713.JPG

9月29日,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在白宫会面。

内塔尼亚胡在计划宣布后表示接受,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也表示欢迎。多个阿拉伯及伊斯兰国家迅速响应该方案,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欧盟领导人也表达了对该计划的支持。

这场历时两年的战争,似乎正接近尾声。然而,战争不只是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对抗,它在过去两年深刻改变了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两方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格局。要理解特朗普方案能否奏效,首先要回顾这两年中巴勒斯坦所经历的代价与转变。

IMG_5714.JPG

加沙已成人间炼狱

在特朗普提出和平计划之前,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与巴勒斯坦人的整体处境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两年的战争不仅是一连串的军事打击,更是一次全面性的社会崩塌。

从无休止的空袭、炮火到严格的封锁,从医疗体系的瘫痪到粮食、水电的匮乏,从大规模人口流离失所到学校关闭、失学儿童增加,巴勒斯坦社会在方方面面都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根据哈马斯控制的巴勒斯坦卫生部10月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自2023年10月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7万人死亡(包括近2万名儿童),近17万人受伤。

持续的轰炸和封锁,让加沙的基础设施几近瘫痪。对平民而言,生存条件不仅恶化,而且陷入长期化、结构性崩坏。住宅区大面积被摧毁,学校、清真寺和难民营同样成为打击目标。国际救援委员会(IRC)发布报告称,加沙超过90%的房屋遭到破坏或摧毁,近190万巴勒斯坦人失去了永久安全的住所。另据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估算,加沙约九成居民在战争期间被迫迁移,许多居民平均每两个月就要迁移一次。

当地医疗体系在战争中全面崩塌,大量医院在轰炸中受损或被迫关闭,幸存的医疗机构则面临药品短缺与医务人员流失。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加沙地带原有的36所医院中,仅有19所维持部分运营,许多只能提供基本的紧急护理,所接收的病人远超医院的承载力。其中,北部地区不再有正常运转的医院。

医疗条件恶化的同时,饮用水与卫生设施也难以为继。半岛电视台指出,自冲突开始以来,超过85%的水与卫生基础设施(包括大多数市政水井和处理设施)遭到摧毁或损坏。燃料短缺使得水处理、淡化和排水设施难以维持运作。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OCHA)在9月的报告中指出,加沙89%的水与卫生相关设施已遭到损坏。

燃料短缺源于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实施的全面封锁措施。2023年10月9日,在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以方宣布对加沙的“全面封锁”,切断所有电力供应,禁止燃料、食品和水进入,加沙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状态。以色列军方同时封锁了所有陆路口岸,仅在国际压力下允许有限的人道车队通过埃及的拉法口岸,而进入数量远远无法满足230万居民的基本需求。

IMG_5715.JPG

加沙地带北部城镇拜特拉希亚,人们正在领取援助物资。

随后的两年间,这一封锁措施加剧了人道危机。战争期间进入加沙的援助货车量从战前每天约500辆减到不同阶段每天30-120辆不等,实际到达与分发亦遭到大量阻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指出,长期的电力与燃料禁运导致加沙水厂与污水处理厂大规模停摆,食物储存和医疗救援能力严重受限。

水与食物安全成为加沙人民日常生存的核心危机。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9月发布的报告称,96%的加沙家庭经历了水不安全。缺乏清洁水和卫生服务导致疾病激增,腹泻和其他感染病例急剧增加,尤其在儿童当中。由于污水处理系统遭到破坏,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拥挤的临时避难所和帐篷,进一步传播疾病。

饥荒成为近几个月来的新问题。近东救济工程处截至9月上旬的调查显示,加沙地带的总体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11.9%,其中加沙城的营养不良率已达27.9%,且近三分之一为儿童。加沙卫生部的数据显示,该地区因营养不良死亡的总人数达到455人,包括151名儿童。自8月22日联合国确认加沙地带发生饥荒以来,死亡人数激增,迄今已有177人因营养不良死亡。

IMG_5716.JPG

加沙地带一名严重营养不良的女孩。


IMG_5717.JPG

哈马斯遭遇重创

在加沙全面的人道与社会灾难之外,在2023年10月7日发动突袭的哈马斯——这一核心政治与军事力量——也遭受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其既要面对军事力量的巨大消耗与组织结构的损毁,又要在政治上维系其在加沙的统治合法性,同时还面临帮助其维持财政与外交生存空间的外部支持者的力量枯竭。

以色列对于哈马斯的集中打击造成后者大量人员损失,其武装网络、隧道体系和部分指挥链条均遭遇重创。

根据以色列官员今年6月的估算,其打击行动已造成2万多名哈马斯武装人员被击毙。另据美国研究机构“武装冲突地点与事件数据项目”(ACLED)统计,至少有40名哈马斯军事部门的指挥官和关键人员在以色列的空袭中丧生,使得哈马斯前军事委员会中仅剩一名高级指挥官仍在指挥。

今年1月19日至3月18日以哈之间有过一段停火期,双方进行了多轮人质交换。但当冲突重新爆发,以色列当局在缓冲区内广泛且系统性地拆毁民用基础设施,并持续扩大其控制区域,迄今控制了加沙地带约75%的领土。

IMG_5718.JPG

哈马斯释放第6批以色列人质的画面。

尽管如此,分析普遍认为哈马斯尚未被彻底消灭,而转向更为分散、地下化的生存与行动方式。ACLED称,哈马斯放弃直接对抗,将大多数战斗人员疏散到以色列控制之外的地区,以限制伤亡、保存能力——他们认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哈马斯的战斗方式也逐步转为游击战:今年3月中旬到9月中旬,巴勒斯坦武装团体与以军的战斗次数与停火前的六个月相比减少了约65%,哈马斯自身参与度也大幅下降;同期的爆炸性和远程暴力事件也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小,约为35%。自战斗恢复以来,哈马斯及其盟友造成约50名以色列士兵死亡。

在面对以色列攻击的同时,哈马斯还面临其他内外困境。随着死亡与破坏不断增加,加沙民众对哈马斯的态度变得复杂:一方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强化了部分居民将哈马斯视为“抵抗象征”的认知;另一方面,持续的高额伤亡和人道危机也削弱了其作为统治者的正当性,使其在提供安全、服务和生存保障方面日益捉襟见肘。

而哈马斯的外部支持主要来自伊朗、卡塔尔、土耳其等国家与组织,但在战争持续两年后,这些外部援助亦面临瓶颈。一方面,区域调停者如卡塔尔、埃及在谈判中日益强调“政治解决”,对哈马斯的无条件支持有所收缩。虽然在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其态度有所变化,但当特朗普提出新的和平协议后,卡塔尔方面发表声明:内塔尼亚胡已对侵犯卡塔尔主权表示道歉,并承诺今后不再针对卡塔尔领土发动任何攻击。

IMG_5719.JPG

9月15日,卡塔尔多哈举行阿拉伯-伊斯兰领导人紧急峰会。

另一方面,黎巴嫩真主党、伊朗等哈马斯的长期支持者,也在以色列的连续空袭与定点打击中被大幅削弱,不仅人员与设施遭到损毁,跨境支援能力也明显下降。这种外部盟友的衰弱,使哈马斯在军事与外交上的支撑基础进一步动摇。

这使得哈马斯不得不审视特朗普的提案,以在外交空间上展现某种灵活性,以防止被彻底边缘化。一位熟悉哈马斯与其他派系之间商议内情的官员告诉路透社:“接受该计划是一场灾难,拒绝它则是另一场灾难;这里只有痛苦的选择,但该计划是特朗普阐述的内塔尼亚胡计划。”

这让哈马斯陷入前所未有的外交困局。一方面,加沙持续的封锁与战争令其急需争取国际援助与政治空间;另一方面,特朗普的提案被广泛视为以色列立场的延伸,接受与否都将削弱其在巴勒斯坦内部的合法性——随着特朗普的“20点和平计划”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哈马斯若拒绝将可能被视为和平的最大障碍,接受则意味着其或将被排除在“巴勒斯坦未来”的区域与国际谈判之外。

从哈马斯的立场来看,这一方案实质上被视为一份投降要求,而所能获得的回报仍不明确。因此,哈马斯在回应中并未提及解除武装,仅是强调愿意“按照特朗普提议中的交换机制”释放所有以军俘虏(包括生者与遗体),并表示“愿通过调解方立即展开谈判,讨论交换细节”。

同时,哈马斯提出,若有巴勒斯坦各派共识及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支持,愿将加沙的治理权移交给一个由独立技术官僚组成的临时机构。这表明,哈马斯对美国方案的接受是有限的,核心争议仍未解决。

IMG_5720.PNG

以色列显现战争裂痕

两年的加沙战争中,以方普遍认为其军事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军宣称,通过持续空袭、定点打击以及地面行动,削弱了哈马斯的武装力量、破坏了其地下隧道网络,并暂时遏制了跨境火箭袭击的威胁。同时,以色列在情报、监控和无人机作战能力上展现出较高效率。这些成就被以色列当局用以向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证明其安全策略的合理性。

9月26日,内塔尼亚胡在纽约的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强硬讲话,肯定了以色列在战争中的成果。他宣称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并表示“必须完成任务”,继续打击哈马斯。

IMG_5721.JPG

9月26日,内塔尼亚胡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许多国家代表离场。

然而,这些军事“成功”的背后,是沉重的代价。长期的战事消耗了大量财政资源,社会基础设施面临压力,民众生活受到冲击,经济增长放缓。两年的战争使得以色列内部显现出社会经济压力与政治分歧,为政府的国内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特朗普提出“20点和平计划”的同一天,以色列政府批准额外拨款约93亿美元,用于支持加沙战争及与伊朗的相关军事行动。这一举措将其2025年预算赤字上限从4.9%提高至5.2%,并将年度支出上限提升至约1968亿美元。

此外,以色列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再投入约75亿美元用于加沙的军事行动。这些额外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以上,而以色列在过去两年中针对加沙战争的总开销已达约2040亿新谢克尔(约合617亿美元)。

新的军事投入显示出,以色列并不打算立刻结束针对加沙的战争,即便后者已对其经济造成显著冲击。根据以色列中央银行的报告,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受私人消费、出口和商业投资下滑影响,以色列GDP年化增长率暴跌21%。尽管2024年初经济出现一定复苏迹象,但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7%,远低于过去几年3%以上的增长水平。

IMG_5722.JPG

以色列最新公布的军费支出。来源:彭博社

征召预备役军人参战导致国内劳动力市场紧张,同时抑制了私人消费。前往以色列工作的巴勒斯坦人减少,也拖累了建筑业发展,而游客数量骤减进一步影响了服务业收入。此外,欧洲国家在加沙战事背景下加大对以色列的压力,警告将可能采取贸易制裁并实施武器禁运。

以色列银行行长阿米尔·亚伦(Amir Yaron)警告说,长期战争与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对投资与经济复苏构成压力,将进一步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持续的军事投入和经济压力不仅考验着以色列的财政和社会承受力,也在政治层面引发连锁反应。随着战争持续,内塔尼亚胡政府面临越来越多争议,国内政治格局出现微妙变化:政府内部各派系的权力博弈加剧,反对党和部分联盟议员对战争政策提出批评。公众对战争成本、伤亡以及生活压力的关注日益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受到明显影响。

反对派斥责内塔尼亚胡将加沙战争作为自身政治工具,转移公众对其腐败丑闻的关注。多名议员指出,他在联合国演讲及媒体中强调“军事胜利”和对哈马斯的强硬立场,却淡化了国内的经济问题和社会压力,试图塑造自己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从而削弱对其司法案件的关注。这一观点在民间也有所呼应。在以色列各地近期的示威中,抗议者高举标语批评政府利用战争制造“民族紧张”,掩盖政治腐败和政策失误。

以色列反对党领袖亚伊尔·拉皮德(Yair Lapid)批评内塔尼亚胡的联合国演讲,形容其为“疲惫和抱怨”,质疑为何经历了近两年的战斗哈马斯仍未被击败。另由于内塔尼亚胡严厉谴责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建国,导致多国代表集体起立离场,拉皮德认为内塔尼亚胡的讲话“加剧了以色列的外交孤立”。

以色列国内对战争的支持度亦在下降。根据以色列民主研究所9月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66%的以色列人认为是时候结束加沙战争了,其中60%的犹太人和93%的阿拉伯人持此观点。在支持结束战争的犹太人中,约50.5%的人认为继续战争会危及人质安全。此外,64%的以色列人认为内塔尼亚胡应为战争承担责任,45%的人认为他应立即辞职,19%的人认为他应在战争结束后辞职。

越来越多以色列人走上街头反对战争。例如今年8月17日,数以万计的民众参与了全国范围的罢工和示威。抗议者举着人质照片,高喊“让他们都带回家、停止战争”等口号,人质家属和一些前官员亦参与其中。

IMG_5723.JPG

以色列街头的抗议游行越来越多。

可以说,内塔尼亚胡对于特朗普新和平计划的回应既是被动妥协的结果,也是一种策略性的利用。在强大外部压力与国内不满情绪的双重夹击下,他选择有限度地接受美国的方案,以此在国际舆论上展示“务实姿态”,并将责任部分转移给哈马斯和调停方。不过,他在关键条款上仍持模糊态度,与极右翼盟友之间的内部博弈使他得以在不彻底丧失政治与军事主动权的前提下,为自己争取更多政治喘息的空间。

IMG_5724.PNG

打造“非主权自治体”?

过去两年,国际社会对哈以冲突的态度经历了明显变化。战争初期,多数大国保持谨慎观望,呼吁双方克制,但避免直接介入军事或政治对抗。随着冲突持续、人道危机加剧,许多国家逐步对巴勒斯坦表达支持,并开始关注战争罪与人道主义问题。

这其中,立场变化最显著的是欧洲国家。爱尔兰、西班牙与挪威最早表示出对巴勒斯坦的支持。2024年5月,这三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是独立国家,并呼吁其他国家效仿。

包括英国与法国在内的欧洲大国,在战争初期的立场相对中立,但随着人道危机加剧,欧洲大国开始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苏纳克先后表示,支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强调两国方案的重要性。法国还呼吁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军事行动,保护平民生命安全。

近来加沙饥荒的爆发成为欧洲国家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许多评论人士指出,相较于复杂敏感的“主权争议”和“边界问题”,以饥荒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灾难更容易被公众理解,也更容易让各国政治人物予以表态。谴责“饥荒”不仅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且政治成本相对较低:它不必直接触及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长期冲突的根本矛盾,却能展现对人道原则的捍卫,推动欧洲多国在政策上作出更明确的调整。

在9月26日的联合国大会上,多个西方国家陆续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法国、摩纳哥、比利时、卢森堡等。至此,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超过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而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只剩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

仅仅过了三天,特朗普便抛出针对加沙的“20点和平计划”。该方案由美国中东问题特使维特科夫与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拟定,与年初的“驱逐加沙居民”设想不同,该计划强调“没人会被迫离开加沙”,主张立即停火,以军暂时撤退,并以人质交换释放囚犯为前提。

IMG_5725.JPG

此次美方派出前往埃及的代表是美国中东问题特使维特科夫和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

战后安排上,哈马斯被彻底排除在治理之外,其军事设施将被摧毁,成员若解除武装可获赦免或离境。加沙的重建与治理交由一个由巴勒斯坦人与国际专家组成的非政治委员会,在“和平理事会”监督下运作,并由国际稳定部队维持秩序。美方称,待加沙重建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改革到位后,将推动巴勒斯坦民族自决与建国。

埃及、约旦、印尼、巴基斯坦、土耳其、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发表联合声明,欢迎美国提出的和平方案,并表示“相信特朗普有能力找到和平之道”。

作为长期调停者,卡塔尔与埃及一直在以哈之间斡旋,致力于推动加沙问题的政治解决,并将该方案转达给哈马斯。埃及外交部长巴德尔·阿卜德拉蒂透露,埃及正与卡塔尔和土耳其协调,积极劝说哈马斯接受这一方案,并强调解除武装是实现停火、避免以色列持续采取军事行动的必要前提。

该方案提出前不久,以色列9月初在多哈空袭哈马斯高层一度引发卡塔尔的强烈谴责,并激起阿联酋、沙特、科威特等海湾国家的集体声讨。但随着内塔尼亚胡向卡塔尔道歉、美国介入调停,这股愤怒得到平息,海湾国家的立场随之转向支持方案。

IMG_5726.JPG

以色列空袭多哈,引发海湾国家的强烈不满。

从表面看,这份新的和平计划比过去两年内的任何提议都更可能促成停火,因为它不仅获得了中东多国的支持,也得到了内塔尼亚胡的初步认可。他直言,本周可能宣布释放被哈马斯关押的48名以色列人质(其中20人据信仍活着),这提振了外界的预期。

不过,该方案更像是一份概览性的计划而非具体可行的和平路线图,其实际执行效果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例如,关于中东国家在加沙去军事化中的角色——是否派遣部队或仅提供资金支持——目前尚未明确。

此外,哈马斯即便在外交上表现出有限让步,其拒绝彻底解除武装的态度仍将成为谈判的最大障碍。这意味着停火或交换协议相对容易达成,但真正的权力重构、治理与安全安排将成为长期博弈的核心。

但在“两国方案”遭到现实挤压的格局下,它依然预示着巴勒斯坦问题将进入新的阶段。假如该方案能得到部分执行,中期趋势或转向“技术官僚治理+国际监督+阶段性自治”的模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主权国家构建。诚如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所言,即使在最理想条件下,建立一个真正独立、功能健全的巴勒斯坦国家在可预见的未来几乎无望。

这种技术自治加外部监控的混合模式意味着巴勒斯坦未来极可能成为一个“非主权自治体”——哈马斯被排除、治理结构弱化、关键安全控制仍在以色列或国际力量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7 10:20 AM , Processed in 0.0649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