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1月29日,拼多多的股票市值首次超过阿里巴巴。作为一家成立只有8年,上市只有5年的公司,拼多多的市值超越阿里巴巴,算得上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奇迹。
拼多多的市值之所以能够超过阿里巴巴,一方面是因为拼多多自身的持续增长,同时也是因为阿里巴巴最近几年表现疲软。此消彼长之下,拼多多的市值得以首次超过阿里巴巴,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中概股。
图|视觉中国
从拼多多自身来看,今年11月28日,拼多多公布了截至今年的三季度业绩,三季度营收688亿元,同比增长94%,不仅再创历史新高,比市场预期的高出了100多亿元,净利润也是大幅增长了4成左右。
拼多多这份远超市场预期的财报公布之后,公司股价当天大涨18%,市值快速接近阿里巴巴。随后几个交易日,拼多多股价继续上涨,截至12月1日,拼多多市值1930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1882亿美元,拼多多市值暂时实现了对阿里巴巴的超越。
拼多多之所以实现业绩高速增长,被投资者送上电商新龙头的宝座,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在国内电商红利见顶的背景下,拼多多成功开辟出了新的增长空间。
拼多多自2015年成立以来,通过低价和拼团的策略,在用户拓展上,实现了超高效率的人际传播,吸引了许多对价格极度敏感的群体,包括农村用户和老年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甚至不是电商用户。伴随着开拓新用户的一路高速增长,尤其是2018年在美国上市以来,拼多多的市值快速超越了百度和京东,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变得越来越不可忽视。而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首次超越当年阿里巴巴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年度活跃消费者7.79亿。
图|视觉中国
但最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拼多多是有过瓶颈的。比如对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用户量,越是爆发式增长,意味着距离天花板越近。2022年一季度,拼多多的活跃用户数达到8.82亿,同比增长7%,增速放缓到只有个位数。拼多多用户增速放缓完全情有可原,因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是10.51亿人,也即是说,当时拼多多的活跃用户数量,距离国内互联网用户总量的差距,已经只有16%了。
这一方面说明拼多多的增长之快,同时也意味着拼多多已经将用户拓展做到极致,增长空间变得非常有限。毕竟,在移动互联网普及近10年后,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总量增长就已经变得非常缓慢。不同的电商平台定位和战略选择固然不同,但对这些辐射量已达亿级的超级平台来说,用户增长和总量就成了最主要的市场指标。
而伴随着用户增长放缓、用户总量见顶到来的,还有低价策略带来的负面名声开始显现,以及中国互联网监管日趋变严。一系列背景之下,2021年2月,拼多多的股价在达到212美元的高点之后就开始一路下跌,截至2022年一季度,拼多多股价最低跌到了23美元,一年时间跌去了9成。
但就在很多人以为拼多多大势已去时,拼多多再度找到了新的增长点,那就是跨境电商。2022年9月,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Temu在美国上线。当初拼多多在国内以9.9元特价商品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Temu在美国采用了类似的策略,大量商品以0.9美元定价,让很多美国人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去年美国正处于历史性的通货膨胀之中,横空出世的Temu成为很多美国普通人的救星,迅速俘获了大量美国用户。在美国推出一年多时间,Temu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成为亚马逊的最大对手。不仅在美国,Temu已经风靡全球40多个国家,对很多外国人而言,呼朋唤友“砍一刀”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
拼多多对于Temu极其低调,虽然在海外已经大火,但在国内并没有太多人了解。而敏感的资本市场早就看到了Temu对于拼多多的战略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拼多多的市值实现了对阿里巴巴的历史性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在海外极其成功的不只是拼多多旗下的Temu,另外一家跨境电商希音(SHEIN)在海外也是极受欢迎,这家主打女装的快时尚公司,目前也在寻求美国上市,据悉估值水平已经达到了900亿美元,公司创始人许仰天在胡润富豪榜上的身家也达到了500亿元。和Temu一样,希音也是主攻海外市场,在中国境内非常低调,这家起步于南京的公司,近年来已将公司总部搬到了新加坡。
随着Temu、希音等新势力崛起,曾经的老牌巨头开始放慢了脚步。以阿里巴巴来看,2023年财年的收入增长仅有2%。去年10月至今,阿里巴巴的股价从319美元下跌到75美元,给了拼多多最佳的反超机会。
图|视觉中国
过去很多年,无论从市值、用户体量还是影响力,国内互联网都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家领先,但是这种格局这几年已经被撼动。比如最近几年在海内外大火的字节跳动,在2022年的利润就达到约250亿美元,超过了腾讯和阿里。如果字节跳动将来上市,张一鸣的身家甚至有望问鼎全球首富。
而综合来看,和阿里巴巴、腾讯这些过去的巨头主要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实现版图拓展不同,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崛起的新秀,比如拼多多、希音和字节跳动,其发展历程中,无论海外业务是主要部分还是拓展部分,后来都成为相当重要的业务支撑。
中国经济一向引以为傲的优势就是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但在网民总数见顶、增长趋缓的趋势下,庞大的中国市场,以后还能再度孕育出新的互联网巨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