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0

[哲史艺丛] 《三国演义》中的“藤甲”,对汉中有多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9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演义》中的“藤甲”,对汉中有多重要?

 潇湘水冷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9-18 23:09 


0.png

本 文 约 41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分 钟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兵出乌戈,七擒孟获。此“乌戈国”据言有“藤甲军”,“其藤生于山涧之中,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


对战时,蜀军箭弩难以穿透盔甲,“刀砍枪刺,亦不能入”。最后还是诸葛亮以诱敌深入之法,于盘蛇谷火烧破之。


1.png

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虽然这是明代的罗贯中在小说中虚构的情节,但藤编作为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依旧活跃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从战争甲具到居家日常,这根生于中华大地青藤,是如何攀爬过祖先的手心,蔓延于泱泱千年时光的?


一藤一世界


藤编,我国古老编织技法的一种,主要以各类藤本植物为原材料。因藤条柔韧、具有弹性且中心多孔,相比于竹编、木编等其他材料的编织品,藤编产品要更轻便、透气且有弹性。我国藤编历史悠久,早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器物上,就能发现编织物留下的印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区铜绿山古矿井中,出土了多件藤篓,且在矿井两壁背板后发现有藤编的“蓆”,用以封闭井道。可见当时的古人不仅已熟练掌握了编织技术,还着意利用藤的特殊性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利用。


2.png

铜绿山古矿井遗址中的“蓆”。来源/《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2期。


虽然藤编对藤的种类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所使用的藤蔓必须足够长且有韧劲,而这类藤本植物大多生长在湿热地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藤编制品都只出现在有关南方地区的记载里。而在古代,南方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些藤编物便也多少带上些异族色彩。《北史》记载,当时的流求国(今中国台湾及琉球群岛区域),“所居曰波罗檀洞,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树棘为藩”,即住在山洞里,营地周围有流水,以树木和荆棘为藩篱。这里的人们还会“织藤为笠,饰以毛羽”,也就是用藤编帽子,用羽毛装饰。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又记有一个位于今天越南地区的小国“林邑国”,这个国家的军队“以藤为甲,以竹为弓,乘象而战”,用藤编织成铠甲,用竹子做弓箭,乘着大象作战。


是不是觉得这些描写很眼熟?是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的“七擒孟获”,只是出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一段极简短的记载:


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而此间诸如“火烧藤甲兵”的情节,其实都出自罗贯中个人的想象。或许《北史》中住在山洞、以流水护卫住所的流求国,以及《旧唐书》和《新唐书》中“以藤为甲”的林邑国,正是罗贯中笔下“其洞无宇舍,皆居土穴之内”“又有桃叶恶水”,还有三万藤甲精兵的“乌戈国”的原型吧。


3.png

影视剧中的藤甲兵。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在唐代,史册可见的藤编物品极大丰富起来。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岭南道广州南海郡、宾州岭方郡、循州海丰郡等地都有藤编制品进贡。其中广州南海郡进贡的是“藤簟”,也就是藤席;循州海丰郡和振州延德郡进贡的是“五色藤盘”;宾州岭方郡、象州象郡等地进贡的则是“藤器”,可见当时藤编物的种类要更多样。虽然藤编物的产地依旧是当时尚属偏远的地区,但藤编物早已走进唐代贵族生活。武则天及唐中宗时期的宰相韦嗣立,在得到唐中宗的封爵和为住所赐名后,便进献“木杯、藤盘数十物”,以做承领圣恩的回报。如此重要的场合,“藤盘”却赫然在列,足见藤器已是一种贵族生活中常见的奢侈品了。


到了宋代,藤编物甚至已成为皇家礼仪中的一部分。《宋史·仪卫志》中,便记有一种叫“驾头”的帝王出行仪仗,又名“宝床”,为一种礼节性坐具,主体由香木制成,但坐面部分需要“用藤织云龙,四围错采,绘走龙形”,不仅要用藤编织坐面,还要有精美的龙纹和丰富的色彩。这足可见宋代的藤编技艺已发展到极高的水平。


4.png

(明)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床面编藤屉。以此可管窥宋代“驾头”的形态。来源/故宫博物院


除了“驾头”以外,帝王舆驾中还出现了一种“藤舆”,即用藤编织的轿子。《北史》中尚属少数民族服饰的藤编帽子,也走进了宋代士民的生活。旧时已有的貂蝉冠和幞头,在宋时都以藤编织成骨架穿戴,真可谓人人“织藤为笠”。不过后来人们发现只需以漆处理就可使幞头牢固,因此藤幞头逐渐废弃,而以铁代替做必要的支撑了。


5.png

西园雅集图》中穿戴幞头的文人学士。作者/(南宋)刘松年(传),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藤器不仅在宋地位显要,同时期的辽政权同样对藤器有独特的偏爱。《辽史》记载的皇家仪仗中,有一“四望车”,需织藤为油壁。大约也是知晓辽皇帝对藤器的重视,宋末童贯出使辽时,便投其所好地搜刮了“两浙髹藤之具”,辽天祚帝果然满意。新罗向辽的进贡记录中,也有“藤造器物五十事”,足见当时藤编工艺之精。不过,天祚帝并不能洞明世事,那些由江南水乡不辞万里而来的精美藤器最终在宋金的联手绞杀下,随着辽一起灭亡。而大费周章向辽进送藤器的宋,也很快倾颓于昔日盟友金发起的“靖康之乱”。藤器,无形中又成了这段历史的沉默见证者。


明清时期,藤编制品更加多样。藤编坐面和床面几乎成为坐具和床具的标配,一些精致的藤编物,也被作为生活用品和摆件使用。民间藤编技艺的发展也相当迅猛。如今已经成为非遗技艺的汉中藤编,就是在这一时期得到一次发展。


一藤一古今


据《陕西工艺美术史》,清初,陕西地区的民间藤编作坊便已有良好的发展。从地理位置看,陕西相较于云贵、闽粤等传统的藤编产区纬度较高,气候也不够湿热。但汉中地处陕西南部,深居秦岭、巴山山脉环抱之中,气候湿润、山高林密,有非常丰富的藤本类植物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藤编的条件。随着各地经济交流的频繁,藤编技艺终于跨越千山万水,自四川、湖北一路北上,来到这一地区生根发芽。陕南地区是陕西藤编产业的主要聚集地,而汉中藤编又是陕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2022年,汉中藤编获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产品畅销国内外。


6.png

汉中博物馆展出藤编实物。来源/《新闻联播》截图


生长于汉中地区的汉中藤编,却并不完全是百分百的“中国血统”。传统的汉中藤编材料主要以秦岭常见的过山藤、大青藤等为主,辅以竹、木,用以制作骨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自东南亚地区,产量更高、透气性更好的大型黄藤逐渐成为藤编的首选。这些远道而来的黄藤虽非汉中地区“原住民”,却经由汉中藤编艺人的妙手,重塑成符合当地所需的一筐一椅、一篮一屉,无声融入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中。


汉中藤编工艺复杂,技法精湛。以汉中南郑地区的藤编为例,光是编法就有100余种,一件藤编物的完成需要经过36道工序。单是藤条的处理就有选料、打藤(平整藤面,削去节疤)、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刨藤)、削藤、漂白、染色十余道工序,需要在自然长成的藤条中按照粗细、颜色分类,同时剔除表面质感过于粗糙的藤条,保证藤编产品的整体性和舒适性;再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使用于编织的藤条更加坚韧耐用。之后还需由专门的师傅“做架”,也就是为大件藤编物制作基本的骨架。大部分藤制家具,都需要以竹、木或粗藤提前制作骨架,一件精美藤器的产出,同样离不开做架师傅对尺寸及工艺的精细把控。藤条和骨架确定后,下一步才是藤编。在这一步,藤编师傅会用各种各样的编织方法,兼以不同粗细、颜色的藤条相互配合,利用藤条的天然特性,制作出各类花纹和图样。编织完成后,还需由专人对藤编物进行打磨和上漆,保证藤器的表面光滑、持久耐用。如是繁复的工艺之下,才能产出一件藤编制品。这不仅考验编织匠人的技艺,更是人手与藤条间的相互配合,是人与自然的交感与共通。


走过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今天的汉中藤编拥有了新的意义和使命。汉中藤编早已不仅是家家户户的生活用品,更是汉中地区的文化名片。藤编产品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藤椅、藤席,而是发展出旅游纪念品、生活装饰品等多个门类。在当地政府与藤编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藤编还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通过合作社、生产实践基地、技能培训学校的建设,使许多无可谋生的贫困户拥有了一技之长,尤其是帮助一些残疾人群体自食其力。目前,许多藤编工厂采取的都是“按件计酬”的方式,由工厂提供原材料和订单,匠人可以自己带回家制作,完成后交由工厂核检发货。位于藤编中心区域黄官镇的一家藤编公司,能够带动760余户农户,3000多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384人)增收。


7.png

汉中藤编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来源/陕西卫视新闻栏目《丝路新周刊》截图


虽然如今的汉中藤编仍面临着学徒老龄化、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愿意学习藤编技艺的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在藤编产品的迭代上也较显乏力,但在守护中华文脉、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号召下,汉中藤编自有广袤天地。通过校企合作、研学产业,汉中藤编越来越多地走近年轻人的观念和生活;同时开发更广阔的市场,激发产业内部创新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根生长过千年历史、韧劲十足的青藤,会凝聚更强大的力量。


小小青藤,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75(02):1-12+98.

[2]“藤”飞富民产业 “编”织幸福光景[N].中国青年网,2023.8.19

[3]黄俊编著.编织[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01.

[4]罗贯中著.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06.

[5]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6]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1

[7]叶隆礼撰;贾敬颜,林荣贵点校. 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06.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a.png
END
作者 | 潇湘水冷
编辑 | 詹茜卉 张田阳(实习)
校对 | 李栋 张斌 苗祎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6 01:06 PM , Processed in 0.0637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