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8|回复: 1

[我爱我家] 安徽姐妹造500㎡的家:女人一起住,太养眼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3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姐妹造500㎡的家:女人一起住,太养眼了

 搜索下载一条 一条  2023-03-12 18:55
一条 
https://dldir1v6.qq.com/weixin/c ... 11533a600.png");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赞 8173 

37岁的女设计师杨玮利,

在结束上一段婚姻后,

为自己和孩子打造了一个新家。

家在安徽合肥,500㎡的联排,

设计改造花了整整两年。

2021年,杨玮利和姐姐、两个侄女、自己的儿子,

一起搬入新家。

0.gif

IMG_0023.GIF

“我们家一共五口人,但有四个女性,

所以这个家主要是由女性经营的,

是一个极简而轻盈的住宅。”

在这个家,功能为审美让步:

空间线条纤细,全屋奶油色,

薄、透的家具陈设,温柔的织物软装,

最大程度保持视觉上的纯粹。

且家中有三个孩子,仍能保持井井有条。
IMG_0024.JPG
一家人在一楼互动的日常

2月底,一条来到合肥,

探访这个温柔的、轻盈的、女性共居的家。

自述:杨玮利

编 辑:秦  楚

责编:陈子文

IMG_0025.PNG

IMG_0026.GIF

一楼廊道空间,规律的廊柱有序约束了光影

IMG_0027.GIF

一楼餐厅,落地玻璃让空间显得通透、明亮
小区里总会有散步的邻居问我:你这个是住家吗,是不是图书馆?还有说是不是咖啡厅、展览室?

因为跟原本开发商统一的欧式风格不同,我们家从外面看,好似一个纯白色的盒子,非常轻盈。

IMG_0028.GIF

杨玮利和姐姐、孩子们在外踏青
我是一名软装设计师,37岁了。结束上一段婚姻后,我带着孩子出来住,开始是租房子,但空间的美学、功能都不能满足需求。于是2019年买下这栋联排,在安徽合肥,500平,4层,设计、改造总共花了两年。

我们家一共五口人,但有四个是女性——我和姐姐、两个侄女,还有我的儿子。所以这是一个主要由女性经营的家,整体空间的风格是轻盈而纯粹的。

IMG_0029.JPG

IMG_0030.GIF
外立面框架延伸出去,视线上进行延展
房子原始的外立面特别厚重,大理石外还有一层一层的波打线、罗马柱,就像女孩子穿一个有防水台的鞋,上面再镶点钻,很繁琐。

改造的第一步就是把这些装饰敲掉,只保留基础框架。再向外做出60公分的白色框景,从视线上延展到户外。

IMG_0031.PNG

加砌四个廊柱后,廊道空间更加有秩序感
IMG_0032.PNG

在廊道空间的生活日常

入户廊道是朋友们炙手可热的“打卡点”,朋友来都会先在这里拍上几张照片。

改造前廊道里只有一个廊柱,很突兀,是承重墙又不能打,大部分邻居都索性两边加上滑轨做成推拉门。但我选择加砌了四个廊柱,重新分割后,空间变得规律而有节奏。

IMG_0033.GIF
0.gif
白天、夜晚廊道不同的光影状态

晴天的时候,一缕一缕阳光斜打着进来,光影有乐动的节奏感;晚上院子里的灯投进来,树叶的影子在房间里面波动,也很美。

IMG_0035.JPG

IMG_0036.JPG

进入室内后,从天花板到地面、墙面,甚至是柜子都是奶呼呼的,人在空间里面的感知是柔和、宁静的。其实这是一种矿物质涂料,在不同的光线下有不同的折射,有时是象牙白,有时偏米色,更多时候是奶油色。

我希望无论是我繁忙的工作结束,还是孩子放学回来,在这个空间,人的情绪能得到抚慰。

IMG_0037.JPG

1.gif
负一楼的画廊、休闲区、茶室空间
2.gif
负一楼以竹子为景观的户外地下庭院
负一楼做了挑高,一进来相当于小画廊,展示我收藏的一些画、装置。

中心空间是一家人放松的影音区。旁边还有个小茶室;一个地下的户外庭院,竹子是我去竹林里挖回来的,四季常绿。

IMG_0040.GIF
IMG_0041.JPG
一楼是客厅、厨房、餐厅,相互连通。原始的层高做完地暖、吊顶空调,只有2米6,于是我在室内开了很多竖向的洞口,纵向排列,使得视觉上空间是瘦高的。

搭配的地毯和沙发也几乎都是棉麻的材质。自然的织物是优雅、温柔的,特别符合女性的感性的那一面。

IMG_0042.GIF

家具陈设上主要选择纤细、简约的形体。茶几,大家一般优先选带储物功能的,或选大理石、木头材质,但我选了一个镜面不锈钢和玻璃的,在空间里存在感没有这么强,非常轻盈、没有钝点。

IMG_0043.JPG
里特维尔德Zig-Zag椅
IMG_0044.GIF
柳宗理 蝴蝶凳
IMG_0045.GIF

夏洛特·佩里安 OMBRA TOKYO靠背椅

使用单片胶合板通过切割、折叠和弯曲而成的凳子

灵感来源于日本的折纸艺术
我们家坐具比较多,都是薄、透,又有趣味性的。

家里我最喜欢的一把椅子是设计师夏洛特·贝里安的OMBRA TOKYO靠背椅,椅脚翘着有种女生的俏皮感。在当时装饰主义盛行的时代,她做出了简约但富有力量的设计,是一位超越时代的前卫女性,对我从业也有很大影响。

IMG_0046.GIF

孩子们的卧室也简洁、有秩序感

二楼是姐姐、两个侄女和小儿子的生活空间。两个侄女正是爱美的年纪,希望自己卧室有公主范;小儿子天马行空,想得比较梦幻。

IMG_0047.GIF

IMG_0048.GIF
三楼卧室和户外露台花园连通
三楼是我的私密空间和一个露台花园。

三楼的洗手间,其实是整个家改造的起点。我一直想做出一个有度假感的洗手间,有充足的采光、放松的尺度,让人在里面感到愉悦。

IMG_0049.GIF

IMG_0050.GIF

改造后的洗手间,营造出度假感

但施工时砌了砸,砸了砌,到最后停工了。后来一次机缘巧合,公司邀请了曼谷HAS事务所的建筑师来合肥讲座,我向他请教,他在平面上用铅笔一画——洗手台做成单独的岛台竖在中间,两侧用一面墙隔开洗浴间和马桶间。那感觉一下就对了。

现在我特别爱在那待着,卸妆也好,化妆也好,还是在那边试衣服,特别愉悦的。

3.gif

室内外植物多以颜色清雅的为主

4.gif

每买来一个小盆景,杨玮利会将植株移出花盆,根据植物根茎形状用苔藓皮裹成圆形或是锥形,再用透明的鱼线缠紧,放到玻璃花器上
植物也是我们家重要的“家庭成员”,大都是线条柔美,颜色清雅的。室内一般以白色、淡蓝、绿色系的鸢尾、郁金香、白蝴蝶兰为主。

虽然植物多,但在室内是找不到一个花盆的,都是利用玻璃花器。没有厚重的盆、托水盘,植物也变得很轻盈。

IMG_0053.GIF

IMG_0054.GIF

春夏时分的户外花园,绿意十足

室外花园里我种了很多爬藤、茉莉、白木香,它们的花特别小、密集,枝条是纤细、柔美的,就跟我的家一样。

整个春季一直不停地会有不同的花卉爬上去,再从玻璃一缕一缕垂下来,坐在餐厅里就能感受季节的变化。

IMG_0055.JPG

IMG_0056.PNG

杨玮利镜头下的花园
当体验了其他空间后,家里的这种轻盈感更为强烈。之前过年我和家人出去度假,住商务酒店,过年人吃得又多,一周时间我就感到烦躁,当下想得赶紧回家。当回到家,的确是整个人会轻松下来。

有时候男性朋友来参观,会觉得我们家的沙发不够庄重,压不住,没有大理石背景墙,一点不奢华,不匹配别墅的装修……但对我们来说,刚刚好。

5.gif

孩子们偶尔会在负一楼用投影看电影

在我们家当功能和审美之间有冲突的时候,会优先选择“美”。

比如我们家没有电视,总觉得装上后宁静感全无,会破坏空间的整体美感,它的视觉信息由手机、iPad都可以带来;家里也没有开窗,把窗户的金属结构埋在墙里,视觉上才更纯粹。

IMG_0058.JPG

左:无边框的窗户;右:没有花洒、顶喷的淋浴空间

这种美学“战胜”功能的细节在家中随处可见,天花没有开筒灯、吊灯,用落地灯、隐藏灯带等辅助光源;淋浴空间没有花洒、顶喷,全部和天花的水泥预埋在一起,只留下一个小小的五金开关……“美”是第一重要的。

IMG_0059.PNG

IMG_0060.GIF

我之前会看日本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的一些分享,但最近看到她有了三个孩子之后放弃了整理、收纳。
很多人也惊讶,你们家有三个孩子怎么还可以井井有条?你是不是一天到晚在家里打扫卫生、时刻都在收拾?

我喜欢保持生活空间的简约和秩序感,但不是收纳狂魔。其实我们家是“前置化”管理了收纳这个事情。

IMG_0061.GIF

部分廊柱内做了隐藏式收纳,拿取物品到岛台也十分方便
IMG_0062.GIF
孩子们养成了随时、随手整理的习惯
首先,搬进这个新家之前,三个孩子就存在。改造时,根据他们的行为需求,对收纳系统进行了预想、预留。
客厅、餐厅里的廊柱不是简单的装饰,有些柱子里是嵌入式冰箱;有些是拉篮,打开就是孩子们的零食柜;也有些是放咖啡器具的,把生活用品隐藏在柜子里面,完成日常收纳。

同时,对孩子提出要求:使用完东西一定要归位。培养他们养成随手收纳的习惯,一旦形成习惯,他们就不会觉得困难。“举手之劳”的收纳才是可持续的。

IMG_0063.JPG

侄女们对自己的穿衣搭配有自己的审美
反过来,这个房子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两个女孩现在穿衣服会挑素雅、简约的进行搭配,还一度带动了班级上的“风潮”。小儿子会在你坐了一下他的床后马上拉平,不能有皱褶。

它不仅影响到自家孩子,还影响到朋友的孩子。侄女的同学寒假来我家做客后,回家就跟她妈说,我不要盖花被单了,我要盖阿姨家的白色被单;小儿子的同学来我家玩,出门之前,跟他奶奶说,去阿姨家不能戴这个帽子,这不符合阿姨家的环境.......

IMG_0064.GIF

IMG_0065.GIF
一楼是家里的“社交中心”
孩子们都喜欢来我们家玩,他们觉得在空间里非常自由,因为功能区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

一楼是家里的社交中心,常常孩子们在餐厅写作业,姐姐在岛台做饭,我在沙发上看书,在空间里可能不交流,但是家人之间微妙的互动感很好。偶尔孩子们需要问作业问题,交流起来也非常方便,就省得咚咚咚再跑到楼上。

IMG_0066.GIF

模糊室内外界限,让空间更贴近自然
室内跟户外的边界也没有做明显区分。

合肥春天非常短暂,冬天和夏天又非常漫长,适合待在户外花园的时间不长,用玻璃墙打通室内外的界限后,不管是在餐厅读书、吃饭都能看到花草,靠近自然。

IMG_0067.GIF
IMG_0068.JPG
早晨,为家人准备早餐
家里没有配置别墅的智能系统,没有什么自动开关、电动窗帘,非必要不使用智能,不赶流行。

对我来说,每天早上用手把窗帘拉开,自然光、室外景观进入视野,标志着一天的开始,是生活中比较微妙一个节点。

IMG_0069.GIF
现在的电子、网络信息是泛滥的,过多的信息对生活感知是有干扰的。把刷短视频的时间,用来给植物浇浇水、看看书,更能让人获得宁静。
部分图片提供:杨玮利

 楼主| 发表于 2023-3-23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姐妹造500㎡的家:女人一起住,太養眼了

37歲的女設計師楊瑋利,在結束上一段婚姻後,為自己和孩子打造了一個新家。家在安徽合肥,500㎡的聯排,設計改造花了整整兩年。這個家主要是由女性經營的,是一個極簡而輕盈的住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5 05:11 PM , Processed in 0.0410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