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8|回复: 0

[哲史艺丛] 吴越钱氏末代贵公子的拧巴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3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越钱氏末代贵公子的拧巴人生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1-13 05:00 Posted on 北京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菊斋 Author 轩辕敬城


10.jpeg
本 文 约 34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彻底结束政治生涯的钱惟演谪迁汉东,黯然写下了这首《玉楼春》。其阁中歌姬见到这首词,十分惊讶,说道:“当年先王辞世,预先为自己作了挽歌《木兰花》,辞意与这首词很相似,难道如今相公也将要去世了吗?”是的,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文坛大家,曾位处国家中枢的显赫名臣,他的生命也随着政治生命的终结而走到了尽头。

景祐元年(1034),钱惟演溘然离世,享年五十八岁。



 

不论是当世还是后世,对于钱惟演的评价都是颇有争议,毁誉参半。

寇准评价其“丁谓、钱惟演,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却盛赞他“命宾曾授简,开府最多才”。当然,这两人一个与钱惟演政见不合,互相倾轧,一个又是钱惟演曾经的下属,深得其厚遇,言语之间,或失偏颇。相比以上二者,可能下面这个人的评价更加准确、公允。

钱惟演敏思清才,著称当时,然急于柄用,阿附希进,遂丧名节。钱氏三世制科,易、明逸皆掌书命,时人荣之。惜乎易以轻俊,明逸以倾险,并为时论所憾云。
——元·脱脱《宋史》

11.png
元 钱选 十八学士图局部

或许这才是那个真实的钱惟演,有其才华横溢,有其敏思慎行,亦有其急于柄用,有其趋炎附势,遂为后人所称道、所诟病。



 

太平兴国三年(977),在吴越国的皇宫之中,一位婴儿呱呱落地,钱惟演出生了。作为吴越王钱俶的第七子,钱惟演可谓是出身显赫。然而,可能是他的运气全部用在了出身上,此后,他便开启了自己看似顺利、实则坎坷的仕途。

钱惟演刚满一岁,他高贵的出身就迎来了史诗级“贬值”。这一年,他的父亲钱俶按照规定,“被迫”前往开封朝见。然而这一去,钱俶就再也没回来。史料记载,从三月进京,宋太宗赵光义就热情接待了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的钱俶,并且好酒好肉的招待着,但就是绝口不提让钱俶返回吴越的事。就这样一直招待到了四月,焦急不安的钱俶没有等来赵光义“放行”的旨意,却等到了另一个人的进京。

12.png
元 钱选 十八学士图局部

太平兴国三年977四月,割据漳州泉州的将领陈洪进意识到自己地少兵稀。为求自保,陈洪进主动进京,献出两州土地,换来了武宁节度使加同平章事的头衔和一张京城的“养老券”,史称“漳泉纳土”。陈洪进的进京让钱俶彻底看清了自己仅剩的一条道路,同年五月,吴越归降,从一方割据势力彻底变成了大宋的领土。而当时年仅一岁的钱惟演,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惨遭“身份贬值”,从堂堂皇子变为了普通的贵族公子。

这里再补一句后话,钱惟演11岁时,他的父亲钱俶过六十大寿,在喝了宋太宗御赐的御酒之后,当夜暴病身亡。这或多或少给年幼的钱惟演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造就了日后的那个负面的自己。



 

尽管身份贬值,但钱惟演依然有着雄心壮志,他渴望能够凭借自身的才华和能力大展身手,最终青史留名。

有着远大抱负的钱惟演自幼好学,年幼时曾充当牙门将,并且赋诗明志,诗中有“高为天一柱,秀作海三峰”句。钱惟演还博识多才,尤其善写文章,应试学士院时,以笏板起草诏令,援笔立成,深得宋真宗赏识。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让钱惟演彻底坐上了过山车。无需多言,这里把《宋史》的原文摘引供各位感受:

“改太仆少卿”,“命真秘阁”,“除尚书司封郎中、知制诰,再迁给事中、知审官院”,“大中祥符八年,为翰林学士,坐私谒事罢之”,“寻迁尚书工部侍郎,再为学士、会灵观副使。又坐贡举失实,降给事中。复工部侍郎,擢枢密副使、会灵观使兼太子宾客,更领祥源观。累迁工部尚书”。

这一大段的官职名可谓让人眼花缭乱,钱惟演就这样宦海浮沉,最终爬到了工部尚书的位置。

我们无从得知钱惟演内心所想,我们也不知道钱惟演这些年的摸爬滚打使他发生了怎样的心态变化,或许是他内心太急于去把握权力,又或许是年幼时父亲的死带给他的恐惧一直深深地烙在心里。钱惟演变得急于柄用,趋炎附势。

13.png
元 钱选 十八学士图局部

首先是,在寇准与奸臣丁谓的政治斗争中,钱惟演站在了丁谓一边,开始排挤寇准。最终,寇准失势,被贬到了雷州(现今广东一带)。在此之前,宋朝当过宰执的官员还从没有被贬到这么远过。这还没完,后来有人提议在枢密院内立一块石碑,刻上历任枢密直学士的名字以勉励后人。统计名字时,钱惟演把寇准的名字删了,理由是,寇准结交匪人,意图谋反。寇准作为名臣,历史影响很大,也正是因为对寇准的排挤,使得钱惟演在政治方面背上了很大骂名。

真宗驾崩后,太后刘娥主持朝政,因不满丁谓的独断专权,开始清算丁谓。而钱惟演见风使舵,再次站在了刘太后一方,将丁谓赶出了朝廷,贬到了崖州。为了巴结刘太后,钱惟演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太后的哥哥刘美,这也使得钱惟演的风评再度下滑。

然而,刘太后为了便于自己专政,扶持起了工作能力低下的冯拯作为领导核心,钱惟演再次被轰出朝廷,被“发配”到洛阳,担任西京留守。后来为了回京,钱惟演又让长子钱暧娶了郭皇后的妹妹,次子钱晦娶了仁宗的表妹郴氏,小女儿钱珊嫁给仁宗的堂兄赵允迪,但是最终没有如愿。

虽然在政坛上有一点点“声名狼藉”,但是在洛阳的那段时光,奠定了钱惟演在文坛的地位。



 

钱惟演怀着郁闷的心情来到了洛阳,在这里,他遇见了未来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六一居士”欧阳修以及一众文人。

钱惟演作为“西昆体”诗人,文学成就斐然,著述颇丰,与杨亿、刘筠齐名。而且十分喜好读书,家中藏书颇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于文人墨客往往厚待有加,常常奖掖后进。他与欧阳修相识后,两人情谊深厚,钱惟演也非常照顾欧阳修。他减轻了欧阳修部分工作负担,让欧阳修有了更多的精力学习。欧阳修在洛阳时常常流连于青楼,还多次耽误工作,钱惟演也是多次劝诫,而不加责罚。

14.png
元 钱选 十八学士图局部

有一次,谢绛、欧阳修等人一起登嵩山游玩,到达龙门的时候下起了雪,两人正在观赏山景,忽然看见有使者骑马冒雪渡河而来,原来是钱惟演派来的厨子和歌妓。使者传达钱惟演的口谕说:“登山辛苦,两位可以在山上多留一阵赏雪,府里公事简易,用不着急忙赶回去。”

钱惟演多次宴请洛阳诸多文士,诗词唱和。后来钱惟演被贬随州,欧阳修为他临别践行,两人席上当即赋词,令歌姬演奏,在场之人无不落泪。欧阳修后来在他的《归田录》里记下了钱惟演的话:“钱思公生长富贵,而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后来欧阳修总结读书时间的“马上、厕上、枕上”,多半也是受钱惟演的启发。

《归田录》中还记载了钱惟演的一件趣事:钱惟演向来俭朴治家,法度严谨,家中子弟们往往拿不到足够的零花钱。钱惟演有一个珊瑚笔格,十分珍爱,常常放置在几案之上,子弟们有谁想用钱了,就偷偷拿走笔格藏起来,钱惟演找不着笔格自然着急,于是在家中贴出寻物启事,悬赏十千钱。这时子弟们再假装找着了献给他,钱惟演一高兴,果然将十千钱如数照付,且屡试不爽。



 

钱惟演离开洛阳后,不论他怎么努力,再也没能返回朝廷。他先后又历任许州通判、武胜军节度使、河南府通判、泰宁军节度使等职。期间钱惟演屡遭弹劾,四处奔波,宦海沉浮,最终被贬随州,并在那里去世。

钱惟演死后,有关他的谥号争议很大。

15.png
元 钱选 十八学士图局部

朝中大臣张瑰请赠钱惟演谥号“文墨”。根据《谥法》,“敏而好学称为文,贪而被撤职称为墨”,第一个字夸他学术造诣很高,而后一个字骂他品格低下。钱惟演的家属当然不服,于是宋仁宗命章得象等人重新议定,因为钱惟演没有贪污等劣迹,而且晚年忠于职守,有悔过自新、谨慎从事之意,改谥为“思”。到了庆历五年(1045),刘、李两太后一起配享真宗,钱惟演之子钱暧提出这是他父亲先前的建议,于是再次改谥为“文僖”。

“僖”意为小心谨慎、忧讥畏忌。这或许是对钱惟演最精准的评价了吧。作为前朝旧裔,父亲的死使他不能忘怀。他想有所建树,同时又担忧恐惧。他之所以急于柄用,阿附权势,或许也出于一部分自我保护。我们用跨越千年的眼光不可能看清他的内心,但是他走过的这条道路,或许是他的经历和出身所注定的。文坛领袖也好,政坛失意也罢,俱往矣。

今人去回望这段历史,去探寻钱惟演的足迹的时候,留下的或许也只是一个无声的叹息。

a.png END

作者 | 轩辕敬城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张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7 12:21 PM , Processed in 0.0341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