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7|回复: 0

[大学时代] 不愿举债读本科,Z一代还有什么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4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愿举债读本科,Z一代还有什么选择?

 AARON RASMUSSEN 财富FORTUNE 2022-11-14 07:03 Posted on 上海
5.jpeg
在与此前几代人相比,Z一代学生并不愿为了完成学业而大量举债。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拜登政府取消高达2万美元学生债的计划受到了众多借贷者的欢迎。然而,此举并未解决最基本的问题——美国高等教育的成本。一些人预测,五年后,学生债规模将重回1.6万亿美元大关。

大学教育的投资回报已经崩塌,美国民众对此心知肚明。超过半数的成年人认为,大学学位的经济效益还赶不上为此付出的成本。在过去几年中,大多数大学出现了新生数量下滑的现象。与此同时,超过90%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称,他们十分重视替代资质的崛起,因为这类资质会教授与工作相关的技能,而此时此刻,各大公司也开始相继自豪地宣布,取消对就职申请者大学学位的要求。

因此,学生们应该放弃大学吗?如果想要赚更多钱的话,那么答案就是否定的。总体来讲,大学依然是通往高薪职业的最佳途径,大学毕业生的终身收入要比那些最高只有高中文凭的人士高84%。在我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沟通时,他们也表示,公司政策的改变并不一定就是说它们会聘请没有学位的求职者。

上大学的“回报”十分明确,但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投资”。为了解开大学生投资回报的这个方程式,我们必须让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更加平易近人。现实在于,数百万美国人已经拿到了免费大学的入场券,但这里只限于两年期的大学学位。

两年制的副学士学位通常由社区大学授予,而且往往被视为四年制学位的跳板。然而,这一学位在美国高等教育版图中应被赋予更加重要的位置。

第一个原因便是成本。社区大学对于那些最需要支持的人来说基本上都是免费的。自2009年以来,平均来看,首次就读两年制大学的全日制学生获得的资助足以支付所有学杂费。在两年制大学里,平均学杂费为3800美元/年,而日常用品和教材开支约为2400美元/年。对于那些拿到佩尔助学金(Pell Grant)最高档6895美元资助的学生来说,那么联邦助学金便足以支付这两个类目的费用,而且还剩余695美元的生活费。如今,这对于学生来说便是全额资助的大学,而且还远不止如此。

两年制大学毕业生数十年的收入数据显示,两年制大学学位能够轻松通过投资回报的考核。那些最高学位为副学士学位的毕业生的收入比没有大学学历的高中毕业生高出51%。一些学生在谋生的同时并不想放弃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取学士学位的机会。两年制学位的机会成本对于他们来说便更好管理。

两年制大学于150多年前起源于美国,其初衷是扩张公共高等教育的受众渠道。如今,美国有1000多家社区大学服务于这一目的。然而,我们不应将社区大学看作是通往学士学位的通道,而是应使用当前这一遍布全美的基础设施来重构学士学位,并将其作为一种有助于职业提升的独立资质。

随着劳动力要求的变化并朝着学士学位以上的教育通道发展,副学士学位明显成为了下一个选择,因为很多美国人都已经在免费接受这一教育,而且事实证明它能够提升终身收入。随着学位计划更好地结合劳动力需求,两年制学位的收益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们需要社区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设计更多以工作技能培训为诉求的副学士学位。从社区大学毕业的学生在获得副学士学位的同时,还应拿到雇主认可的职业认证,例如分析、编码或营销。

重新设计两年制大学学位不仅会让学生们为就职做好准备,同时还能拯救众所周知的文理综合教育。副学士学位将继续成为通往四年大学的通道,并帮助众多学生降低其教育的总体成本。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的儿子,我只需要转入我的社区大学课程便可以就读波士顿大学。

大多数学生就读社区大学的目的就是转入一个四年制学位计划,然而,仅有13%的学生在6年之内先读完社区大学然后又继续读完了学士学位。很明显,4年制大学学位对于大多数美国民众来说没有什么效果:3900万成年人已经开始了四年制学业,但却没有获得任何资质。

数据是毫无争议的:我们应停止向高中生宣传,举债念学士学位是进入中产阶级甚至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随着传统大学的投资回报江河日下,Z一代不会像此前几代人一样盲目地举债念书。最近的研究显示,在14-18岁学生当中,有近半数认为中学后教育应为两年或更短的时间。

在当前这个时代,人们意识到四年制大学学位是宝贵的(如果你有时间和资源),但两年制大学才是很多人在求职时的需求,这样,他们便可以在养活家庭的同时无需背负债务负担。(财富中文网)

亚伦·拉斯穆森是Outlier.org创始人兼MasterClass的联合创始人。Fortune.com评论文章中的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财富》杂志的观点和立场。

译者:冯丰

审校:夏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6 06:14 PM , Processed in 0.0452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