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7|回复: 0

国常会核准两大核电项目,苏州取消外地人限购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4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常会核准两大核电项目,苏州取消外地人限购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  2022-09-14 18:00 Posted on 浙江

国常会核准漳州二期和廉江一期核电项目


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举措,助力经济巩固恢复基础;确定优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会议决定,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缴的所得税等五税两费,9月1日起再延迟4个月补缴,涉及缓税4400亿元。同时对制造业新增留抵税额即申即退,2个工作日到账,今年后4个月再为制造业退税320亿元。会议还决定,核准已列入规划、条件成熟的福建漳州二期、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要求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央视新闻)


|点评| 本次国常会颇有“干货”,在当下疫情出现反复的背景下,进一步“加码”对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的扶持力度,无论是缓缴税费,还是对留抵税额即申即退,都是为了让相关行业有喘息的机会。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讲,税费压力过大,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存活艰难。


另外,核准两个核电项目,或与今年夏天的电力紧张有关。四川在今年夏天出现供电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地过于依赖水电,这说明能源供应多样化的重要性。从全局来讲,中国不缺电,但在相对条件下,难免会发生类似的电力供应问题。在水电、煤电之外,风电、光伏发电乃至核电,也应得到充分重视。


8月汽车出口超过30万辆再创新高


9月14日消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8月,汽车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历史上首次超过30万辆。2022年8月,汽车出口30.8万辆,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65%。1-8月,汽车企业出口181.7万辆,同比增长52.8%。

其中,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环比增长53.6%,同比增长82.3%,呈现高速增长势头。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中新财经)

|点评|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201.5万辆,稳居全球第三。今年以来,汽车出口不断创造佳绩,按照目前的节奏,前9个月汽车出口数量将毫无悬念地超过去年全年,而且有望突破300万辆。20年前,中国整车出口量才2万辆,而如今却跻身前三,在不远的将来还有望成为全球第一。这一方面是说明了国内已形成完备的汽车生产产业链,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吸引外资、持续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汽车生产目前仍然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一些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仍然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上,只有保持合作,国内汽车产业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国内汽车出口数量剧增,也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高度相关,这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宝贵契机。所以,像上海、深圳等地,都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发展规划。

深圳欲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


9月14日消息,近期,深圳欲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消息在业内悄然流传。日前深圳一场“政情通报会”上透露出的消息算是“官宣”此事:深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打造“全产业的汽车城”。据悉,深圳正抓紧编制汽车城项目规划。

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长何志梅在上述“政情通报会”上透露,深圳建设“全产业的汽车城”,要从汽车的整车到电池到三电关键零部件,甚至到其他的相关配置,打造一个综合产业链条的汽车城,涉及链条包括整车、电池、三电、汽车后市场、智能网联等,这是一个高技术引领的方向,在全国来说深圳这方面的优势最大。(证券时报)

|点评| 深圳是通信设备、计算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制造重镇,这些行业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放缓,让“深圳速度”驶入了慢车道。布局新能源车赛道,有望使深圳重回高质量且快速发展的轨道。新能源车上下游产业链规模巨大,深圳在此方面也有雄厚的先天基础。比亚迪将在深圳的汽车城规划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腾讯、华为等深圳本地企业也早在汽车产业有所布局。

深圳想要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也有其不足之处。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第一城的名头非上海莫属,合肥等其他城市也在积极追赶。相比国内汽车重镇上海、长春等,深圳缺乏传统的汽车制造工厂,汽车零件供应链基础薄弱。后续深圳还需与其他城市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整合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能源产业链。

苏州外地居民购房无需社保证明


9月14日,根据苏州市住建局、苏州当地中介与部分售楼处工作人员介绍,苏州六区(苏州市区包括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六区)对外地人购买首套房政策进行了优化,不再需要出示社保证明或个税证明。相关人员强调,此举并非取消限购,而是仅针对外地人购买首套房取消相关约束条件。

有业内人士评价称,苏州此次政策调整,可以看作是全国楼市新一轮政策优化的一个信号。此前召开的国务院专题会议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因城施策运用政策工具箱中多项工具。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9月上旬,202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发布稳楼市政策数量已超过740次,同比增长超七成,继续刷新历史纪录。(财联社)

|点评| 外地居民购房无需社保证明的政策并不是苏州市首创,此前,苏州市下辖的昆山市以及太仓市就已经开始实行相关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将有效地释放外地居民刚性住房需求,激发当地房地产市场活力。居民需要一定年限的社保证明买房,主要是为了遏制炒房的投机行为,但也给真正需要住房的外地人带来了阻碍。现在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期,炒房的投机者较少,放开该政策也较为合理。

在房地产市场处于过热或过冷的阶段,政策需要进行逆周期调控,以维护房地产市场整体的平稳运行。部分城市为了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调整首付比例等政策明显欠妥,类似无需社保证明买房的政策则更为温和。政策的调控不能只是为了解决眼下问题,还要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

星巴克:中国门店三年后将达9000家


9月14日,在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星巴克公司正式发布2025中国战略愿景,至2025年,星巴克中国总门店数量将达到9000家,员工将新增3.5万人,超过9.5万名,并实现净收入翻倍,营业利润为当前四倍的增长目标。投资约11亿人民币(1.56亿美元)的星巴克咖啡创意园将于2023年夏天正式建成投产。届时,星巴克中国将完成对咖啡全产业链的本地化覆盖。

过去十年,星巴克中国内地门店数增长了近10倍,即将在2022财年底达到6000家。公司计划至2025年,以平均每9小时开出一家新门店的速度,新增开3000家门店,覆盖中国300个城市。根据星巴克公布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2年4月3日)业绩,星巴克中国市场净收入则下滑14%。在同店销售环节,星巴克也表现黯淡,由于同店交易量下降20%、平均客单价下降4%,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下降23%。(综合界面新闻)

|点评| 中国作为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场,对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过去三十年,星巴克以“第三空间”为营销手段,在中国几乎成为现磨咖啡的代名词。不过,受疫情影响,近两年来星巴克在中国的表现并不如人意。尤其是在星巴克的核心市场上海,更是受疫情影响严重。这直接拖累了星巴克的业绩。

本土玩家的崛起也给星巴克带来了新的挑战。瑞幸咖啡在度过“造假风波”后,转型发展,凭借更为平价和口味独特的咖啡东山再起,在中国门店的数量已经超过星巴克。目前中国咖啡市场,社交商务属性极大减少,咖啡重归饮品行列,星巴克的营销思路,或许也该发生改变了。

年内A股IPO和再融资合计破万亿元


9月14日消息,今年以来,A股IPO和再融资规模合计逾万亿元,已达1.137万亿元。具体来看,截至9月13日,今年共计268家公司上市(不含重组上市和转板上市),合计募资4423.688亿元,同比增长22.42%。与此同时,年内A股公司再融资募资合计6944.39亿元(含配套融资),定增、配股和可转债融资分别为4379.23亿元、567.18亿元和1997.98亿元。

从募资流向来看,更多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年内上市新股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有249家,占比92.91%,上市募资3934.29亿元,占比88.94%;从上市板块来看,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新股数量和募资金额占比较去年进一步提升。年内共188家公司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占比70.15%,较去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合计募资3163.3亿元,占比71.51%,较去年同期提升17.67个百分点。(证券日报)

|点评| 今年的股市行情表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新股的上市步伐受到的影响较小,再融资也在有序进行。随着A股推进注册制改革,企业上市的条件相对来说更加宽松,一些尚未盈利的科技、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中的公司,也可以具有上市资格。再加上北交所、科创板的陆续推出,企业上市的渠道更加丰富,使得A股IPO数量稳步增多。

让更多有价值的企业在A股上市的同时,A股退市机制也在日益完善。毕竟,股市的设立不是为了追求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而是要建立起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吐故纳新必不可少。股市不仅有企业融资功能,保持投资价值才是维持股市健康运作的根基。

港交所拟为大型科技公司上市开绿灯


9月14日,香港交易所新闻发言人表示,港交所正研究在上市规则中新增一个章节,以满足产品商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融资需求。如有任何新的发展,我们将适时通知市场。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此前就在传媒发布会上表示,港交所的上市制度一直在优化,并一直在研究和学习如何欢迎这些初创的优秀公司来到香港上市。 

知情人士称,目前就两类公司提出的具体实行方法包括,一是公司预商业化(Firms pre-commercialization),此类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时的市场估值要求将超过20亿美元。二是商业化公司(Commercialized firms),其收入要求为2亿港元至3亿港元(或约2500万美元),而目前的要求为5亿港元,市场估值要求至少为10亿美元。(澎湃新闻)

|点评| 港交所是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窗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跻身世界级证券交易所。不过,相比纽交所、伦交所等老牌证券交易所,港交所在制度上仍有不足之处。港交所修改对大型科技公司上市的规则,一方面有利于提振港交所今年低迷的融资氛围,另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具有潜力的科技公司来港上市,进一步增强港交所的综合实力。

对于一个证券交易所而言,其上市公司的品质决定了交易所的价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虽然总体市值排进了全球前十,并拥有腾讯、阿里等一批优质企业,但其中的成分股良莠不齐,甚至有相当一批股价长期低于1元的“仙股”存在。除了积极接纳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回流外,港交所也在尝试不同的方法,以提高成分股总体质量。

周三三大指数低开弱势震荡沪指跌0.8%


9月14日,受外围影响,三大指数开盘均跌超1%,沪指一度小幅回升,临近午盘再度下行走弱,创业板指跌幅扩大至2%,宁德时代跌近5%。午后,沪指弱势震荡,创业板指一度跌超2.5%,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板块持续走低,次新股异动。临近收盘,三大指数跌幅小幅收窄,汽车板块拉升。总体来看,两市超3600只个股下跌,成交额7228亿,再创阶段新低。

截至收盘,沪指报3237.54点,跌0.80%,成交额为3065亿元;深成指报11774.78点,跌1.25%,成交额为4163亿元;创指报2503.82点,跌1.84%,成交额为1328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4.14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 周二美国8月CPI数据高于预期,外围市场大跌,对A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开盘,全天市场仍延续原有运行轨迹,继续保持缩量震荡。实质上,A股在周三完成了一次面对突发利空的压力测试,从结果上看,市场对于利空反应较为平淡,即便是大幅低开也没能使两市放量,大部分投资者依旧心如止水。

周三个股整体在挂单上将市场“佛系”的心态体现得淋漓尽致,委买单大幅多于委卖单,这就导致少量抛盘出现,无法有效打压股价,而市场中的主动买单也较少,即使上方压力不重资金也缺乏上攻的想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6 09:50 PM , Processed in 0.0395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