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3|回复: 0

[哲史艺丛] 为了去云南找爸妈,他花了三年,走了足足两万五千多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7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去云南找爸妈,他花了三年,走了足足两万五千多里……

国家人文历史  2022-09-07 06:21 Posted on 北京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博物馆丨看展览 Author 薇薇安


IMG_0418.PNG
本 文 约  3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0 min
那一年的冬天,大雪封路,天寒地冻,凛冽的风像锋利的刀子。然而却有一个人背着行囊,独行于苍茫的天地之间。

他是谁?他要去哪里?他又将面临什么?

IMG_0419.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651年,也就是顺治八年,黄向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独自踏上这条艰辛的寻亲之路——徒步行经浙、赣、湘、桂、黔等地,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至滇(云南)

迫使黄向坚作出这个艰难决定的,是他对家人那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牵挂。

黄向坚,字端木,生于明朝(1609)。他的父亲黄孔昭任云南姚州知县,母亲携弟弟一同前往,独留他一人在苏州。

IMG_0420.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谁料,仅一年即逢“甲申之变”,(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随后清军入关),在风雨中飘摇的明朝走向了覆灭。黄父一家为躲避战乱流寓云南,自此,黄向坚与家人彻底失去联系。

数年来杳无音讯,他思念成疾,最后毅然决定——孤身去云南寻亲。

IMG_0421.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接下来,就让我们追随黄向坚的脚步,探索这次行程万余里的“徒步”之行。我们将一路经过险象环生的崇山、峻岭,九曲回环的山涧、峡谷,既欣赏美景,也体会“九死一生”的感觉。

当然,我们也必须全程带着一个疑问:在完全没有交通工具、条件匮乏的古代,黄向坚究竟能不能成功抵达终点与家人团聚?

Image

出行第一步:规划路线。此次行程的起点为苏州,终点为云南。黄向坚在研究地形和线路后,决定从苏州坐船至杭州,先走水路,经富阳、过贵溪、抵邓家埠,然后再换行陆路,进入云南境内。

IMG_0422.PNG
黄向坚 滇南金沙江景轴。来源/故宫博物院

规划好路线不等于万事大吉。黄向坚需要面对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恶劣的天气。

黄向坚出发的日子是腊月,天到底有多冷呢?他用了四个字来形容:“严寒苦耐”。每天不是刮风就是下雨、下雪,小舟在冰天雪地里飘摇着前行。早上起床,黄向坚一走出船屋,就要迎接“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刮”,只有因苦难流下的两行眼泪带着些许余温。

IMG_0423.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最惨的还要数黄向坚的脚趾头。遇到不能行舟的地方必须步行,路面的霜结得厚厚的,还覆盖着雪。黄向坚的脚趾因为寒冷冻得裂开、流血、痛楚难耐,一个踉跄,他便倒在了风雪之中。

艰难地起身、前行、又倒地,不过多久,他就变成了满身伤口的“泥”人。

IMG_0424.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Image

如此一来,黄向坚就不得不面临第二个大问题——疾病。

到了湖南地界,因左足血瘀肿赤,黄向坚几乎痛得不能直立行走;再加舟车劳顿,还患了失眠的毛病。眼看着就要“挂”了,幸得土家医的妙法“瓦针刺血”。这是一种古老的急救止痛方法:打破细瓷碗并取较为锋利的一块,用臼酒烧炙后在特定部位迅速闪刺。黄向坚用此法简单治疗后,竟神奇地恢复了。于是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IMG_0425.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Image

但是老天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他,他要面临的第三个挑战,是胆量的考验——强盗、猛兽与尸骨。

黄向坚途径的一路多是荒郊野岭,四顾之下只有连绵的群山和齐人高的杂草。这些地方人迹罕至,却是野兽最爱光顾的地方。每每入夜,黄向坚都要听着虎啸、狮吼、狼吟惴惴不安地入眠。就算安然躲过了危机四伏的黑夜,白天他也免不了要目睹一场“群虎逐鹿”的血腥之战。

IMG_0426.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黄向要和人类的尸骨“相拥而眠”。

因广西、贵州一带久无人管辖,山里的小道驻扎着苗蛮的巢穴,放眼望去遍野皆是骇人的白骨。黄向坚的每一步都像踏在鬼域,“奇山妙水”变成了“鬼域山水”。他仿佛感到死亡正向他迫近。即使已经到了如此凄惨的地步,黄向坚还要的提防强盗、流寇,一不小心他就会变成满地尸骨中的一员。

IMG_0427.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Image

所幸啊,黄向坚战胜了心理的恐惧,也躲过了意外和灾难。但是第四个挑战又在朝他无情地挥手——险恶的地势。

黄向坚走的路,不是悬崖峭壁,就是“百步九折”的羊肠小道。有时候树木高得遮天蔽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绝路。

IMG_0428.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黄向坚在数十丈的瀑布下筏渡,没被淹死;走过峭壁的万丈悬崖,没掉下去摔死;半截身子陷在被大雨“洗劫”过的泥泞路,眼看着摇摇欲坠,但最终没有沉底闷死。

IMG_0429.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历经一路的千难万险来到滇境,黄向坚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盘江”。这是入滇的必经之路,也是一处险隘,江上波涛汹涌,岸边是陡峭的山壁,只有一条约80米的铁索桥横跨江上。

疾风骤雨之中,黄向坚一鼓作气向前冲,湍急的河流从他脚下呼啸。然而得到命运眷顾的他,竟再次奇迹般地渡过了盘江。

IMG_0430.PNG
黄向坚 盘江图 纸本设色 美国(私人)藏 十二开册页之六

Image

拥有了天时与地利,黄向坚此行还必须达成的关键一点“人和”。这就牵扯出第五个问题——战乱。

由于时局动荡,西南战乱,黄向坚在途中多次遭遇士兵突击检查。这些士兵手持着矛,张牙舞爪,每次受盘问时他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好在他一遍遍苦口婆心地解释是去寻亲的,士兵才肯饶他一条小命。但是进入了黔(贵州)境内,士兵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IMG_0431.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不,正巧遇到大西军沿途排兵布险,凡是闲杂人等都必须经过大军严查。黄向坚想偷偷溜过去,然而远处的炮声震耳欲聋,烽烟四起,一个个严防死守的兵士立于城墙,提醒着他,连个苍蝇都休想飞进去。

可怜的黄向坚被当成了奸细。走投无人的他只得放下脸面跪地求饶,一把鼻涕一把泪眼地哭诉道:“各位大人行行好吧,我爹爹母亲都在云南等着我呢……”

IMG_0432.PNG
黄向坚 白日坡 纸本水墨 美国藏 十二开册页之七

看着黄向坚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士兵们予以放行。他向着滇的方向继续义无反顾地前行。

Image

行程至此,黄向坚基本克服了所有的障碍:气候、疾病、猛兽、地势、战乱。但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始终如影随形,那就是——心理的孤独。

对于黄向坚来说,这也是最难战胜的。因为家境贫寒,黄向坚出发时只带了必要的盘缠,没有购置车马,也没有仆从随侍。这导致了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必须独自一人面对困难。

IMG_0433.PNG
黄向坚 寻亲纪程图卷(五)局部。来源/南京博物院

遭遇风雪时,他:“自顾堪怜,往往僵卧道旁。”

遭遇酷暑时,他:“暑甚,几渴死道旁。”

面对遥遥前路,他茫然无措:“孤身逆旅,回念家乡,日去日远,未知何年得与二亲还家,事难前期。”

有时,他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南望云山层叠,江流淼渺,坐篷底不觉热泪淫淫下矣 。”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一想到家人还在等待,他便重振旗鼓:

“予无退志,无惧色,强与行。”

支撑他的是寻亲信念下的大无畏。

IMG_0434.PNG
黄向坚 巉崖陡壁图轴 局部。来源/故宫博物院

除了有孝心,黄向坚也是一个乐观的人。善于从逆境中寻找乐趣、发现美景。在山间行走,他赏花听,写出了“残叶盈尺,落花相衬如层褥”这样颇具诗意的文字。他登上鸡足山观云海,在苍山、洱海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或许上天总是眷顾乐观之人,所以他一路都能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IMG_0435.PNG
黄向坚 滇南胜境坊雪景轴。来源/故宫博物院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中,黄向坚已走了万余里路。这期间他“风餐雨卧,断尽草鞋”,好在,小命还在。

IMG_0436.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说来也巧,黄向坚入滇后,便遇到一位与父亲共事的官吏。他告知黄向坚,双亲都还健在,此刻正在白盐田。听闻这个消息的黄向坚感动涕零,还说了一句十分违心的话:“我走了这么多路,一点也不感觉到累呢!”(是凡尔赛没错了)

至此,黄向坚的寻亲之路告一段落。他的坚持与孝举创造了奇迹。那是一场伟大的相逢,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却真实地发生了。

顺治十年(1653)6月18日,黄向坚将父母亲人从云南迎回苏州,总历时3年,行程2万5000多里。

IMG_0437.PNG
明 黄向坚 《万里寻亲图》 局部。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回归故乡后,黄向坚砚田耕耘,课徒教授,并撰写了《寻亲纪程》《滇还日记》,以及创作多幅“寻亲图”,记录下自己传奇的经历和旅程。

最后,让我们一起采访一下主角:

“请问黄先生,您认为此次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若得到家,斯岂人力之可能哉,惟祈天地鬼神默佑而已。”(摘自《寻亲纪程》)

注:
黄向坚“万里寻亲”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黄向坚从苏州只身前往云南寻找亲人;第二部分为黄向坚接到亲人后将他们从云南带回苏州。

在黄向坚撰写的《寻亲纪程》和《滇还日记》两篇长文中,详细记述了寻亲途中的所见所闻和颠沛流离的经历,此文主要根据《寻亲纪程》,讲述了第一部分的寻亲之旅。

参考资料:
[1]刘泊君.孝著丹青 神留宇宙——黄向坚及其《万里寻亲图》[J].艺术品,2017(02):50-59.
[2]毛文芳.黄向坚“万里寻亲”纪程与图绘之探析[J].人文论丛,2009(00):369-388+6.
[3]刘泊君.明末清初画家黄向坚及其《万里寻亲图》研究[J].美术大观,2019(07):70-74.

0.png END

作者 | 薇薇安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7 06:29 PM , Processed in 0.0360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