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0

[哲史艺丛] 一句“戏言”引发的血案:李存勖太入戏,伶人却认真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1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句“戏言”引发的血案:李存勖太入戏,伶人却认真了

 刘志斌 国家人文历史  2022-08-19 07:32 Posted on 北京


IMG_1763.PNG
本 文 约 5600 字
阅 读 需 要 16 min


公元926年5月15日。


这正是刚刚立夏的时节,河南的大地上,绿油油的麦子正在茁壮成长,每一片舒展的叶子都贪婪地吮吸着空气中的养分,一粒粒麦穗日渐饱满,似乎预示着又一个好年景的到来。


只可惜这般景象,当朝天子、后唐庄宗李存勖却都看不到了。因为一句“戏言”,他所宠信的伶人叛上作乱,领兵杀入宫中,在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之后,李存勖身中流矢,伤重不治。此时李存勖的身体正在洛阳的皇宫中慢慢变冷,这位曾经威震河朔、纵横天下的一代枭雄,最终死在他所宠信的伶人手上。在确认他的生命已经彻底消逝之后,一个伶人捡来了几具乐器,丢到了他的身上,然后以乐器为引,纵火焚尸。


IMG_1764.PNG

后唐庄宗李存勖画像,故宫南熏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他的那句“戏言”究竟是什么?一句话竟然引来杀身之祸,难道李存勖在说之前,就不能先过过脑子么?


其实这事还真怨不得李存勖。


李存勖虽然武功赫赫,骑射过人,却也精通音律,热衷戏剧艺术。更要命的是他不仅喜欢看戏,更热爱演戏,时常亲自上阵,与伶人们同台献艺。而唐末五代时所流行的戏剧,乃是“参军戏”。


参军戏,又称“弄参军”,结构简单,一般只有两名演员出场,一名演员自然就是“参军”,出场时多做小官打扮,颐指气使,不可一世;而另一名演员名为“苍鹘”,多为参军的仆从,前期出场时唯唯诺诺,却在后面戏弄参军,令他出丑。而既然参军戏以插科打诨、一角戏弄另外一角为主要表现形式,那角色之间没大没小、互相打趣自然也是意料中事。按《新五代史》所载,李存勖曾为自己起过一个艺名,叫作“李天下”。有天他照例与伶人厮混,登台演戏,在戏台之上大叫“李天下何在”,结果不料一个伶人冲上前去,狠狠地甩了他一耳光。众人大惊失色,结果这个伶人却理直气壮道:“李(理)天下者,一人而已”——你怎么能瞎叫呢?李存勖大笑之后,竟然重赏了这个伶人。


只可惜李存勖对伶人的肆意妄为不以为意,却不代表伶人也会对他的口无遮拦不以为然。自灭梁平蜀之后,李存勖沉湎声色,宠信伶人,天长日久闹到满朝文武离心离德。其中有一个名为郭从谦的,虽是伶人出身,却因军功而升任李存勖的亲军指挥使。后来朝政动荡,郭从谦的侄子与养父一死一囚,他本人正战战兢兢的时候,亲军中一名军士在宫中宿卫,心怀不满,起事谋反。虽说这次谋反很快就被扑灭了,但李存勖见到郭从谦时,却一时戏瘾上身,逗他说你的同党负我,部下又谋反,你还有什么招数,不妨尽数施展——结果这一句话让郭从谦以为李存勖杀心已动,退下后果断串联将士,起事谋反,这就是著名的“兴教门之变”。也正是这次谋反,最终要了李存勖的性命。


果真是人生如戏,戏命人生。


李存勖之死让唐末五代的其他统治者对伶人充满警惕,后晋、后汉与后周三朝时伶人一旦受宠,往往要引起公愤。后汉乾祐三年(950),隐帝除丧,赏乐取乐,赏赐伶人锦袍玉带。然而中书令史弘肇对此却愤愤不平,表示将士守边苦战,尚未赏赐,你们这些伶人何德何能,竟然也敢拿这些东西?到底是逼着这些人把赏赐又给退了回来。


在上层的刻意打压之下,五代后期伶人的地位一落千丈,盛唐时依赖宫廷官府进行艺术表演的各种曲艺表演也受到严重打击。似乎中国戏曲的第一次衰落,已经是无可避免了。


0.png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局部),纸本设色,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画面表现了流行于宋代的勾栏瓦舍。所谓瓦舍,乃是宋代对庶民娱乐场所之称谓,而“勾栏”则是瓦舍中的基本组成单元,艺人在瓦舍中划出一块场地,以栏杆隔开,前半部分为表演和观看的场地,后半部分为演员化妆更衣的空间,杂剧演员便在勾栏之中进行表演


然而塞翁失马,又焉知非福呢?


从宫廷走向市井


五代的乱世,很快便走到了尽头。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随后他收荆楚、灭后蜀、扫南汉、平南唐,十几年下来,北宋欣欣向荣,重建礼乐制度这事也终于提上日程。

北宋沿袭五代风气,朝中上下对伶人颇为轻视,开国之后虽然重建礼乐制度,又从后蜀与南唐搜罗了不少伶人充实教坊,却始终没能复现天宝年间梨园中争奇斗艳、百家争鸣的盛景。更要命的是北宋一朝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乃是儒家士大夫,专以道德文章为晋身之阶,对伶人那是嗤之以鼻——宋真宗曾下诏在蜀地挑选伶人,补充教坊,结果被大臣硬怼回来,说是“贱工不足以辱诏书”。

那么不让下诏挑选伶人,若是遇上盛大典礼,官方艺人数量不够,又要怎么办呢?比如说按宋代制度,皇帝乃至官员出行都有鼓吹仪仗,其中大架鼓吹要用1530人,负责这项工作的“鼓吹署”中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手,那么难道要违反礼制,削减鼓吹数量吗?

当然不用,大家很快就想出了折衷的法子:北宋百万禁军,军中自然有长于乐器之人。大架鼓吹平时难得一见,那么就不如等到需要的时候,从军中拣选乐工提前练习,来充门面。若是军中找不到这许多乐工,那么还可以从开封府中临时雇佣人手,反正总有解决的法子嘛!

对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来说,以音乐为主的各种曲艺表演,不仅是其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汉有乐府,唐有教坊,官方机构往往搜罗最顶尖的伶人乐师,其创作能力与表演技艺都远超民间,一旦艺人进入教坊等官方机构,往往便不能再去民间出演,官民之间,泾渭分明。可眼下这大宋朝廷不按套路出牌,宁肯模糊官方与民间艺人之间的界限也要缩减编制,着实是让许多艺人大失所望。

不过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唐末以来街坊制度逐渐解体,城市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尤其是在经济重心南迁之后,汴梁以其在渠运中的独特地位,取代洛阳,成为后周乃至赵宋的都城。而汴梁城人物喧闻,间巷隘陋,宋初人口便已超过百万之数,一个全新的“市民阶层”,正在逐渐兴起。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传统小农社会背道而驰,据说汴梁城中的市民甚至家中不备菜蔬,“只于市店旋买饮食”,而这样一个新兴的阶层,正渴望着新的娱乐活动。因此大批流落民间的伶人也终于接受了自己命运的变化,变侍奉天子,为娱乐大众。

各路艺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杂剧艺人们琢磨出来一些法子,比如讲故事。

讲什么故事呢?那可太多了,讲帝王将相,讲才子佳人,讲家长里短,讲因果报应,总之,什么抓眼球就讲什么,后世家喻户晓的《西厢记》,便是根据这时期的故事辗转演变而来的。

IMG_1766.PNG
河南许昌禹州白沙宋墓壁画(局部),画中女子(左二)手持拍板正在演唱

这些艺人并不知道,“讲故事”这个法子无意中使杂剧成为宋代的百戏之首。至于原因,那非常简单:既然要讲故事,那么必须得有剧本,而一旦有剧本流传,那么杂剧创作便脱离了纯粹的插科打诨,而渐渐靠上了文艺创作的边。

不过光是干讲故事,未免还是有些单调。尤其是同样一个故事,你也讲来我也讲,又要如何打响个人品牌呢?

艺人们的目光,重新投向了官府。

重返宫廷:未曾设想的挑战


对宋代杂剧艺人来说,他们的“江湖地位”,大抵可以分成三等。

最低级的杂剧艺人没有固定表演场所,四处流窜,被称为“打野呵”;而高级一点的杂剧艺人则多半要找来一间瓦舍勾栏,进行固定演出。

IMG_1767.PNG
陕西韩城宋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北宋时期杂剧演出的场景,画上共17人,分别为乐队和演员。北宋的艺人也分“三六九等”,最低级的杂剧艺人没有固定表演场所,四处流窜,被称为“打野呵”; 杂剧艺人则在瓦舍勾栏进行固定演出;最高级的则是宫廷演员

而最高一级的艺人,当然便是宫廷演员了。在宋代以前,音乐与舞蹈,乃是宫廷曲艺表演的绝对主力,而参军戏,不过是道小菜而已。盛唐煌煌气象,宴飨歌舞无比繁盛,宫廷宴饮突出一个“大”字——比如说经常举办宴会的麟德殿,动辄一次宴会“廊下可坐三千人”,与这等盛宴匹配的,必然得是盛大辉煌的歌舞表演。这从唐太宗亲自主抓的 “秦王破阵舞”便可窥得一斑:秦王破阵舞号称“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竟然要乐工120人方能演绎。而宋代不同唐朝,皇宫由宏大宽广转为细致富丽,朝中宴饮时想要复现唐代那种大型歌舞剧,颇为难办。因此宴饮之际多用杂剧助兴,变相提升了杂剧的地位。苏轼在《东坡乐语·勾杂剧词》中曾经提道:“欲佐欢声,宜陈善谑。金丝徐韵,杂剧来欤。”因此宋代教坊之中,自然也有不少优秀的杂剧演员,这些演员有时也有出入瓦舍,让普通市民开开眼界。

IMG_1768.PNG
杂剧图册(打花鼓),南宋,绢本设色,现藏故宫博物院。图中白衣女子腰系一布,背后插一扇,中开,上书“末色”二字。北宋后期形成了分工明确的“脚色”制度,“末”就是其中之一

从存世的两宋文人笔记来看,宋代不仅君臣宴饮时会有杂剧助兴,甚至在春秋圣节的三大宴飨活动,乃至宴请外国使臣的庄重场合,也有杂剧的身影。因此一个问题自然而然被提上了日程:你这个杂剧,格调够高么?

众所周知,宋代与之前的大一统王朝有所不同,在他的北边,还有一个“兄弟之邦”——辽国。在对外交往之中,辽国也颇以“中国”自居。因此在宴请外国使臣时,杂剧光是诙谐幽默,显然大大不妥,必须还得体现出大宋深厚的文化底蕴。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翰林学士钱惟演上疏表示:“伏见每赐契丹、高丽使御筵,其乐人白语多涉浅俗,请自今赐外国使宴,其乐人词语,教坊即令舍人院撰。京府衙前,令馆阁官撰。”

馆阁官,乃是宋代皇帝的书袋子。真宗对此大以为然,马上批准施行。不过真宗肯批,馆阁官却不肯写。此时北宋的天下文宗乃是晏殊,他对写剧本这事敬谢不敏,最后愣是亲自带人上疏,要求真宗皇帝免除馆阁官的这项任务,改为教坊司的艺人自己写剧本,交舍人院审查了事。

宋代舍人院负责起草诏令,规格极高,让这些人审查杂剧内容,显然对剧本作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在舍人院参与剧本审查之后,这些艺人的风险也相应地小了许多。中国戏剧史研究先驱王国维曾翻阅文献,发现宋代伶人在宫廷内宴上因言获罪的记录几乎没有,偶尔有一点过火表演,也往往注意分寸,不会过于激进。

IMG_1769.PNG
杂剧图册(眼药酸),南宋,绢本设色,现藏故宫博物院

众多艺人在瓦舍中相互竞技,天长日久,使得杂剧的艺术形态愈发成熟。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有三个。

一个,是形成了分工明确的“脚色”制度。由于杂剧中的故事情节愈发复杂,原来参军戏简单的“参军”与“苍鹘”已经不能满足表演的需求。因此戏弄参军的“苍鹘”由于多需化妆涂抹,而逐渐演变成了“末”;参军则因为不需要太多装扮,被称为“副净”;而根据“末”角分工不同,又可分出“末泥”与“副末”。有时场上临时再加一个由演员装扮的女性或是别的什么角色,则被称为“装旦”或是“装孤”。此外还需要一个人,专门引导观众,普及背景,维护秩序,所谓是“掌礼仪,司赞导”。这种角色分工,最终演变成了京剧中的不同行当。

其次,则是将音乐融入杂剧之中。今天我们早已无法探知宋杂剧的具体内容,但从剧名+曲调的命名方式来看,当时的一部分杂剧已经将叙事故事与歌舞表演相结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全面的艺术载体。河南温县西关墓出土的北宋末期杂剧及乐人砖雕,有力证实了北宋杂剧伴奏乐队的存在。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以及表演综合而成的中国戏曲艺术终于走出了漫长的发育期,宋杂剧也就此成为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

IMG_1770.JPG
IMG_1771.JPG
IMG_1772.JPG
IMG_1773.JPG
杂剧人物砖雕,北宋,陶质,均长37 厘米,宽17 厘米,1991 年出土于河南焦作温县西关三街宋墓,现藏河南博物院。四个杂剧人物形象从左至右依次为副末(负责滑稽表演)、装孤(扮演朝廷官员)、引戏(负责领舞)、末泥(在杂剧中引领带队)

南戏VS院本:杂剧的分流


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神器蒙尘,二帝北狩。曾经繁华的汴梁城在金军铁蹄的蹂躏下,早已不复昔日模样。北宋水平最高的一批教坊艺人,随二帝一起被掳北上,成为金人的战利品,而更多的民间艺人则辗转南下,随朝廷偏安一隅。

宋代杂剧之分流,就此开始。

辗转南下的杂剧艺人所要面对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巨大的文化隔阂。

宋室南渡之后偏安一隅,连绵不断的战事使得朝廷开销捉襟见肘,因此官方教坊时有时无,最后索性只保留了一小部分顶尖的乐师,彻底解散教坊,将艺人抛向民间——若是宴会等场合需要杂剧,那么到时候再从民间雇人也不迟。

对杂剧艺人来说,他们必须要在动荡的时局中,用自己的本事,赚到一碗饭吃。这让从东京汴梁南下讨生活的杂剧艺人们犯了难。

临安地处江南,在语言文化上不仅与汴梁差异巨大,甚至与其相邻的地方也有很大差异。众所周知,浙江号称“七山二水一分田”,省内方言种类之多,冠绝天下,以南部吴语的代表温州话为例,其声母有35个,韵母有30个,声调8种,组合之后发音千变万化,而流行于温州一代的本地小戏,更是以唱腔多变而著称,跟以科白为主的杂剧比起来,这种艺术形式实在是过于复杂了。

生活在宋元之交的文人刘埙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把“永嘉杂剧”叫作“永嘉戏曲”,这是“戏曲”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上。

永嘉杂剧最大的特点,乃是在保留宋杂剧大量科白与诙谐表演的同时,加入了唱腔。此前北宋末期的杂剧表演中虽然也有音乐伴奏出现,但那大多只是在表演前后进行衔接而已。温州一带在宋朝乃是著名的“尚歌舞”之地,坊间小曲传唱不休,为了让江南民众更好地接受杂剧的存在,艺人们不得不学唱小曲,并将其加入到表演之中。而为了将唱腔与科白更好地融合到一起,艺人们又必须强化戏剧的故事性,好将不同性质的表演以故事为主干,穿插到一起。天长日久,唱念结合的永嘉杂剧渐渐取代了宋杂剧的位置,成为南宋杂剧表演的主流形态。

那么此时这些艺人在北方的同行,又在干吗呢?

金人根基浅薄,文化落后,因此对宋辽的先进文艺作品,基本上都秉承实用主义,来者不拒。教坊艺人沦落北方之后,虽说在物质条件上受了点委屈,却更多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宋代杂剧面貌。

IMG_1774.PNG
山西平定城关吴村1 号金墓壁画(局部),现藏中国工艺美术馆

南宋与金国之间打打合合,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存在,因此南北杂剧演员经常能看到对方修改之后的剧本。北方杂剧艺人对自己南方同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颇为头疼——您这唱段,我来不了啊!于是痛定思痛之下,转而大肆宣传自己的“正宗性”,将自己所演戏目冠名为“院体”。

《杂剧形成史》的作者刘晓明认为,所谓“院体”,乃是专指皇家教坊演出的一种格范。

北方杂剧艺人们意图通过这种方式,标榜正宗,与南边的同行们展开错位竞争:正经人谁在杂剧里加唱腔啊!只不过艺人们文化有限,在书写时往往省略偏旁部首,因此“院体”渐渐变成“院本”,这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金院本”。

不过批判的武器终究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蒙元连灭金宋之后,以北为尊,以南为卑,对南方形成了持续性的地域歧视。昔日北方艺人自夸正宗的“院本”摇身一变,与北方诸宫调相结合,演化形成公认的中国戏剧之雏形:元杂剧。而永嘉杂剧则被冠之以“南戏”之名,有元一代不绝如缕,被杂剧盖过了风头。

IMG_1756.PNG
END
作者 | 刘志斌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张斌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8月下,原标题为《庙堂与江湖的互动 “戏曲”为什么诞生在宋代?》,有删节,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0-20 10:10 AM , Processed in 0.0449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