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3|回复: 0

[男女之间] 为什么有人对自己很抠,对男/女朋友却很大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3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有人对自己很抠,对男/女朋友却很大方?

知乎高赞 2022-06-13 07:00 发表于吉林


有知友发现自己在消费时常常会产生这样的心理:

 
给女朋友买东西的时候,没有任何思考,点击鼠标,坐等快递。

给自己买东西,各种纠结,酝酿好久,舍不掉钱,在买和不买之间纠结。 

不考虑经济条件的前提下,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情况普遍吗?



 为什么同样的东西,给自己买比给男/女朋友买更纠结? 


答主:温义飞(知乎十年新知答主)2065 人赞同了该回答)


对不起,我来晚了。如果题主还能用下巴点开这个答案,希望我至少还能为你解释失去双手的原因。
 
因为我跟你一样,在给女朋友花钱的时候会喜极而泣的欢愉,在帮她改论文的时候有情真意切的快乐,事实上,只要见到我女朋友我就会无与伦比的幸福。
 
先从一些不相关的事情说起。大家认为金钱跟幸福有关系吗?根据定义,幸福是指「更多的正面情绪,更高的自我满足以及更少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对如何获得幸福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现在普遍认可的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如下图,其中个人选择占了 40% ,目标设置占了 50% ,而客观环境只占了 10% 。
 
因此,金钱确实能带来幸福,但是比起那些,个人的选择对幸福感有更大的影响。
 
643BC4DB-75B2-4CCC-9300-AC2036096260.png
 
举个例子,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更高的年收入会为美国人带来更高的幸福感,然而,这种相关性只持续到大约 75000 美元。
 
在超过这个数字之后,人们得到的快乐就不足以弥补成本了。当然,这是美国的平均值,在各个地方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纽约,人们需要每年赚 163000 美元才能得到最高的收入幸福,而在偏僻的普韦布洛,这个数字只有 62000 。
 
由于人类对客观条件的强适应性,多收到的钱带来的快乐很快就会消失。
 
也许你现在幻想着中彩票之后如何狂喜,但实际上等你发财之后,你会很快习惯富人的生活,因此改变的喜悦不会持续太久。
 
这就好比我都帅了一辈子了,难道你现在夸我帅,我还是会偷笑?(我会
 
相比起收入高低,如何使用自己的金钱才是幸福的关键。相信大家都有过体会,同样的钱,有时候就花地舒坦,有时候就不舒服。
 
几位心理学家在 Happy Money: The Science of Smarter Spending 中提到了几种让人感到开心的花钱方法。
 
比如,买体验比买实际物品更快乐,比如当下付钱,延迟到以后使用会更快乐,又比如应该主动限量买你最喜欢的东西,而不是一次用腻。
 
其中还有一条,就是为其他人付钱让人更快乐。
 
这个结论是 2008 年 UBC 的心理学家收集了 632 个调查样本 ( 55% 是女性)做出的,问卷中询问了在:
 
1. 付账单
2. 给自己买礼物
3. 给家人买礼物
4. 捐给慈善机构
 
这几项选择中带来的快乐。
 
之后,他们分别还在收到奖金的员工和收到 20 美元的大学生中做了分组调查,结果也是一样。
 
虽然我个人觉得这个研究里的数据的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都比平均值( mean )要大得多,而且这种主观调查可能需要更大的样本,不过这篇论文既然被 Science 发了,我也只有磕头的份。
 
分享能产生喜悦的原因是,在我们使用资源的时候,我们身体里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会产生变化。
 
这种激素的作用是抑制身体的应激反应,避免过敏和炎症,然而一旦过多,它也会削弱免疫力。
 
当我们只为自己消费而忽略亲密关系时,这种激素就会更多的分泌,带来消极和羞愧情绪。我个人猜测,这大概是人类进化过程里为了种群繁衍形成的进化策略吧。
 
而且不光是美国人这样,上面的研究显示世界人们都是这样喜欢与人为善的。下图中越绿的地方越是喜欢与人为善,毕竟被绿了还能感到幸福,确实需要很善良。
 
E0035306-24F1-44C9-B239-9417F61AB6FB.jpeg
灰色是没有统计数据的地方
 
你看,金钱是可以买来幸福的,特别是在女朋友需要花些时间去挑选礼物,而没空理你的时候。
 
那个地图里我们中国虽然比较浅,但是好歹还是绿色,有些地区宗教虽然是绿的但是……
 
 
 答主:窦泽南(心理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866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因为钱要花在刀刃上。
 
这句话不仅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古老智慧,也是现代西方行为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心理账户( Mental Accounting )。
 
心理账户的意思是说,我们会对不同的消费任务,在心理上进行独立的记账、编码、估价、预算等经济决策过程,就好像是我们的钱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消费所带来的心理效用也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来说,你兜里揣着一张 50 元钱的电影票,高高兴兴地去电影院看电影,走到影院门口,一摸兜,发现电影票丢了。
 
这个时候你有两个选择:再花 50 元买一张票,或者回家。你会怎么选?
 
换一种情况,你兜里没揣电影票,想去看电影,电影票还是 50 元。走到电影院门口,一摸兜,发现哎呀妈呀,少了 50 元钱,这个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掏钱买票看电影,或者回家。你会怎么选?
 
研究发现,在第一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选择回家,而第二种情况下,则有很多人选择掏钱买票看电影。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呢?明明两种情况下你都丢了 50 元钱不是么?
 
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下,你的 50 元钱已经买成了电影票,这就记在了电影票的账户里,如果再花 50 元补这张电影票,那电影账户的花费就达到了 100 元,这已经超出了这一账户的预算,而你不愿意为一张电影票花费 100 元,所以就会打道回府。
 
而第二种情况中,你的 50 元还储存在现金的账户中,虽然丢了,但是并不影响到电影票账户的预算,所以你愿意继续花 50 块钱看电影。
 
具体到这个问题上,题主送礼物的花费和自己的开销也是保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上的。所以虽然花的钱,买的东西是相同的,但带来心理上的感受是不同的。
 
具体来讲,通常我们在考虑自己开销的时候,更在意这个物品的使用价值,这个东西我花了多少钱,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如果作用相同的话,肯定会去选那个更便宜的商品,也就是性价比为导向的消费。
 
在给自己买东西的时候,我们不太会去选贵的东西,而是买「好」的,实用的。
 
但送礼物则不一样,送礼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我们送礼物的时候,更在意这个物品的交换价值,所谓交换价值,就是这个礼物中我投入了多少钱和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投入的钱和时间越多,礼物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越多,说明我们对对方越重视。
 
所以我们在选择礼物时,常常不太考虑使用价值,而是会去挑选一些「贵」的、纯粹装饰性的东西,比如鲜花,首饰。
 
自己消费的预算即使砍掉了,还是能买到勉强能替代的东西,但礼物的预算如果砍掉了,那礼物就一文不值了。
 
所以说,现阶段,把钱用在男/女朋友身上,就是用在了刀刃儿上,这钱花得值。
 


题图: 《花束般的恋爱》

编辑: 鑫鑫向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4 10:48 PM , Processed in 0.0371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