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7|回复: 0

[转贴] 最新版历史教材,终于删掉了错误的「人类进化示意图」 | 腾讯新闻短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4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新版历史教材,终于删掉了错误的「人类进化示意图」 | 腾讯新闻短史记

 陈慕谭 短史记-腾讯新闻  2021-09-24


作者丨陈慕谭

编辑吴酉仁


这两天翻看人教社最新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2021年7月第6次印刷),发现有一处相当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在历史教材里存在了数十年的那张“人类进化示意图”被删掉了

具体如下图所示。图一是2021版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图二是2018年(8月第1次印刷)版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

IMG_4947.JPG
♦ 图一。2021年版

IMG_4948.JPG
♦ 图二。2018年版

按笔者的理解,新版教材之所以要删除“人类进化示意图”,是因为该图存在问题,并不符合人类进化的实际情形。

首先,这张“人类进化示意图”并不完整。它的原型是1965年出版的科普著作《早期人类》(Early Man)中的一张插图,题为《进化的历程》(The March of Progress)。该书作者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弗朗西斯·克拉克·豪厄尔(F. Clark Howell),插画绘制者是古生物艺术家鲁道夫·扎林格 (Rudolph Zallinger)。原图自左至右,共计绘有15个灵长类动物,因页面极长,实际上是折叠纳入书中的。折叠后只显示了其中6名灵长类(详见图三)。旧版教科书里的“人类进化示意图”,便是以折叠后呈现的内容为依据。

IMG_4949.JPG
♦ 图三。《早期人类》一书中的插图完全版和折叠图,引自维基共享

其次,即便是《早期人类》一书中的完整版插图,自问世以来也长期遭到学术界的批评。普遍的意见认为,该图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误认知,误以为人类便是按照图中的15个灵长类物种逐次进化而来。但是,人类进化的实际情形从来就不是线性的

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起源研究的负责人克里斯·斯金格(Christopher Brian Stringer)的话说,人类的进化是一团乱麻。如果非要将其绘制成图形,那么它可以是一颗树,而且是一棵非常复杂的树,它不是从树干一路直上来到单一的树梢,而是一种网状结构,它的树枝不断混合、不断交叉,最后才来到树梢,也就是成为今天的人类。比如,非洲大陆上的智人,欧亚大陆上的尼安德特人,亚洲的丹尼索瓦人及其他人类,便相当于曾同时存在的“树枝”。虽然智人是最后的胜出者,但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的DNA并没有消失,它们仍然存在于今天的人类基因组当中。这意味着不同的人类曾发生过杂交,一个现代人的身上可能同时具备若干种古人类的基因。这种杂交,便是一种网状结构下的混合交叉。

IMG_4950.JPG
♦ 图四。左,Ernst Haeckel于1897年绘制的人类谱系图;右,Benjamin C. Gruenberg于1919年绘制的动物生命谱系图。这两张图都对进化存在误解,认为进化存在固定的方向。

美国古生物学家史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Gould)也曾批评过《进化的历程》这张插图。他将人类进化的真实情形形容为“灌木丛”。这种灌木丛枝繁叶茂,存在着大量的分支,然后不断遭到死神的修剪。这个修剪过程中有许多的未知数,有许多的交叉,不存在一条明确的线性进化之路。此外,古尔德还指出,进化既不是线性的,也未必是从简单到复杂。为了适应环境,或者遭到环境的强行改变,进化也有可能是从复杂走向简单,甚至有可能是在简单与复杂之间来回摆动。他将这种情况形容为“站台上的酒鬼”,该酒鬼有可能进入到火车站的酒吧里,也有可能掉进火车轨道并卡在那里。酒鬼的行为难以预测,进化也不存在某种必然的方向。

此外,插图《进化的历程》还有一个饱受诟病之处。那就是将类黑猩猩者放在了前排,给人造成一种认知,以为现代人类是从类似黑猩猩那样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实际情况是,人类与黑猩猩可能有着共同的祖先,但黑猩猩并不是人类的祖先。

IMG_4951.JPG
♦ 图五。亚马逊上关于Early Man一书中人类进化插图的一条前排评论,该评论指出了人类进化并非线性,认为插图会给人造成误导。

其实,鲁道夫·扎林格绘制那张插图时,并无将人类进化说成线性演进的主观用意。他只是将当时的研究成果综合到了一起,然后为每一种已发现的古人类标注了活跃时间。他为插图撰写的文字说明也提到,图中的某些灵长类只是人类进化的支线;或者已进入死胡同,与现代人类并无血缘关系。问题是,这张图的线性结构如此简洁明了,使得每一个阅读者都会不经意间将图中的15个灵长类物种,皆视为人类进化中的环环相扣。这种结果,曾让该书作者克拉克·豪厄尔无奈感慨道:“插图压倒了文本,它的误导性实在太强大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既然插画的文字说明显示,绘图者已经意识到了插画中的15个不同时代的灵长类物种并非一条环环相扣的线性进化链条,为何插图最终仍被绘制成了从左到右、极具误导性的线性图?原因可能是惯性——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物种的进化便被想当然地视为一种线性模式,寻找“缺失的链条”长期是古生物学界最重视的工作。所以,尽管绘图者了解图中的15个灵长类并非环环相扣,有些只是旁支,有些不幸消亡终止了进化,但整张插图仍选择了线性结构。另据鲁道夫·扎林格之女(Lisa David)披露,他的父亲当年是分别绘制图中每一个灵长类物种的,且担心将这些物种排列在一起呈现为一个连续的系列,会让读者对进化产生误解。

IMG_4952.JPG
♦ 图六。赫胥黎1863年便在Evidence as to Man’s Place in Nature一书中使用线形图来介绍人类的进化。

综而言之,旧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人类进化示意图”,其实是一张学术界早有定论、存在错误且会对读者造成误解的学术插画。此次新版历史教材将该插画删除,是一件好事。(来源:腾讯新闻)


IMG_4033.PNG
①Jai Bolton:Fake News: The Lies About Human Evolution And That Cartoon.
②Kat Arney:The Mythical March of Progress.
③Jordi Paps,Cristina Guijarro-Clarke:Evolution: that famous ‘march of progress’ image is just wrong.
④Brian Switek:Breaking our link to the "March of Progress".
⑤ANDRé GUNTHERT:This is not a narrative, or how images tell a story.
⑥Jennifer Tucker:What our most famous evolutionary cartoon gets wrong.
⑦Kevin Blake:On the Origins of “The March of Progress”.
⑧RILEY BLACK:The March of Progress Has Deep Roots.
⑨Richard York,Brett Clark:Stephen Jay Gould’s Critique of Progress.
⑩John Rennie:What Neandertal DNA can teach about race, autism, and more.
⑪Geoffrey Giller , Richard Conniff:Iconic. Almost by accid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8 07:33 AM , Processed in 0.0349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