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达董事长杨敏德表示,溢达重视且尊重新疆所有员工的尊严。 图片来源:ANTHONY KWAN/BLOOMBERG NEWS
香港纺织服装生产商溢达企业有限公司(Esquel Enterprises Ltd.)周二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称其在中国新疆地区的一家工厂因被指依靠强迫劳工而失去了美国主要客户。该公司否认该工厂存在强迫劳工。
溢达在诉讼中要求一名联邦法官将上述工厂从美国商务部的出口黑名单中删除,该名单上的企业被认为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美国官员2020年7月 将这家名为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Changji Esquel Textile Co.)的纺织厂列入黑名单。 据周二向华盛顿特区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提起的诉讼,Michael Kors、耐克(Nike)、Banana Republic、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等品牌已经停止或表示将停止与溢达的业务往来。该诉讼称,以2019年为例,与上述品牌的交易“在当年代表着数亿美元收入”。
上述起诉书中称,溢达通过多年努力建立起了可持续纺织制造业全球领军企业的声誉,但特朗普政府不计后果地给该公司贴上“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标签,严重损害了溢达的这一声誉。
美国商务部一位代表称,该部门不对诉讼发表评论。
溢达的诉讼标志着对美国商务部及其实体名单 认定的一次罕见挑战。此前鲜有公司因被列入该名单而提起诉讼。
溢达董事长杨敏德(Marjorie Yan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溢达重视且尊重新疆所有员工的尊严,并积极努力创造一个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或恐吓的包容性环境。
图片来源:溢达网站(“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
根据起诉书,溢达成立于1978年,在越南和斯里兰卡以及中国都有生产服装的工厂,自1995年起在新疆地区开展业务。起诉书还显示,截至5月份,该公司在新疆地区经营着几家工厂,有约1,000名工人。
溢达表示,该公司在2019年总计有约54,000名工人,供应了约1.1亿件服装。2019年是溢达上述中国工厂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前的最后一个完整年度。
被列入该名单以来,溢达已经关闭了毛里求斯的两家工厂,并削减了其它地方的业务。根据法庭文件,该公司员工人数5月份缩减到36,000人。起诉书称,一家大银行撤销了一笔贷款。该公司没有透露这家银行的名称。
该诉讼指称,此外,一出版商曾向一位教授施压,要求其在一本讲最佳公司的书中放弃关于溢达的一章,因为担心如果溢达被列入书中,人们会如何看待这本书。
包括两家美国计算机和服务器供应商在内的其他外国供应商切断了与溢达的联系。美国公司若继续与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上的公司做生意,可能招致巨额罚款或牢狱之灾。
溢达高管表示,多项第三方审计均未发现可证明存在强迫劳动的证据,其中一些审计是应其客户的要求开展的。该公司表示,一些审计包括实地考察和保密的员工访谈。
自2020年9月以来,溢达集团一直积极、透明地回应有关指控,并向美国商务部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The End-User Review Committee)提交多份商业文件以力证指控不实。然而,美国政府至今尚未对此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回应,或提供相关证据以支持其将昌吉溢达列入实体清单的决定。
该公司律师表示,他们已经与美国商务部分享了这些细节,但还没有收到任何关于何时会将其移出实体清单的信息。
该公司提请一位美国联邦法官下令美国商务部将其移出这份黑名单,理由是美国官员行事超出了他们的权限范围。诉讼指称,这份名单受限于旨在防止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遭到损害的法律。该公司还要求查看美国商务部作出这一决定所遵循的行政程序和记录。
洛杉矶港口,今年1月,海关官员在这个港口扣押了几批优衣库的货物。图片来源:DAMIAN DOVARGANES/ASSOCIATED PRESS 与此同时,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简称CBP)官员加大力度执行对涉及强迫劳动的产品的进口禁令,这引发因货物暂扣而起的争议,并招致进口商对相关延误以及缺乏透明度的抱怨。 据海关数据,过去一年里的执法力度已加大,其背景是美国政府发布了多项命令,禁止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棉花和番茄产品等。
美国这项行动让零售商优衣库(Uniqlo Co.)等服装公司以及其他棉花产品进口商处境艰难,它们必须证明其通常为多层的供应链不涉及强迫劳动。今年年初,优衣库有一批男式衬衫被扣。按照规则,进口商在货物被扣后有三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被扣产品不涉及强迫劳动,否则货物就得运走或丢弃。贸易律师和行业团体表示,相关规则规定了很高的举证责任。
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律所Miller & Chevalier供职的贸易律师Richard Mojica称:“我听说一些货物已被放行,但大多数货物要么被拒绝入境,要么悬而未决。”
贸易律师和商业团体预计,随着美国在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更加强调人权,以及CBP加强执法力度,将有更多进口禁令出台和更多货物陷入争议。
针对棉花和番茄产品的禁令是由特朗普政府发布的,拜登政府的“光伏制裁计划 ”把用于太阳能板的某些新疆原料硅及这些原材料制成的产品列入了黑名单。一个参议院小组还通过了名为《防止强迫维吾尔劳动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的两党立法,该法案可能将进口禁令扩大到其他产品。
一位官员表示,CBP还计划增加人手并改进处理案件的方式,他承认,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该机构在与进口商打交道方面遇到了困难。 CBP强迫劳动部门执行主管Ana Hinojosa说,即使是许多本意良好、有好的社会合规项目的进口商,也没有对供应链进行足够深入的追踪以了解风险所在。
根据CBP的统计数据,自去年10月当前财年开始以来,美国海关已查获1,255批、价值4亿美元的抵美货物涉嫌由强迫劳动的工厂生产。其中近一半、即623批货物被扣留,其余货物最终未进入美国港口。与2020财年扣留的324批货物和前一财年的仅12批货物相比,这一数字陡然增加。
CBP没有提供被扣货物的原产地或内容物等细节。贸易律师们表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对棉花和番茄产品的禁令出台后,被扣留的货物有所增加。这些禁令被称为“暂扣令”(withhold release order)或“WRO”。
各方认为,问题之一是CBP的人力不足。
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在去年10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说,人员短缺限制了CBP进行强迫劳动调查的能力。在3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该国会监督机构敦促CBP在修改和撤销扣押令时使用的标准和证据方面更加透明。
随着预算增加,CBP或许会提高执法能力,包括将审查强迫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增加一倍,并向公众提供更多有关其扣留和释放命令的信息。
对优衣库而言,洛杉矶和长滩港口的海关人员在1月份扣留了一批男士衬衫。这家日本服装巨头在全美各地都设有零售店。根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CBP内部文件,海关人员怀疑这些衬衫违反了去年12月的禁令,部分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生产。 CBP的文件显示,优衣库已提出抗议,并提交了一批文件来表明,制作这些衬衫的原棉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而不是中国。虽然CBP的官员接受了这一点,但仍拒绝放行货物,该机构的文件称优衣库未能证明这些衬衫的生产没有使用强迫劳动。这些衬衫缝制地是远离新疆的中国东部地区。
优衣库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提交了所有相关文件,而且CBP以前曾允许进口通过相同工序制造的商品。优衣库称:“在我们产品的供应链中没有发现强迫劳动的情况。”
CBP称,优衣库提交的文件中存在“许多缺陷”,包括难以辨认的采购合同和未签名且未注日期的中国海关申报单。CBP曾要求优衣库提供采摘棉花的工人的计时卡和工资存根等文件。
服装行业代表称,CBP在没有给出明确指导的情况下,将不适当的举证责任强加给进口商。
“这颠覆了美国的法律体系,以往都是在无罪推定,现在则是有罪推定,”美国服装鞋类协会(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负责政策的高级副总裁Nate Herman说:“企业不知道自己要证明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货物的哪一部分触发了扣押,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违规。”
Katy Stech Ferek / Yuka Hayashi
2021年7月7日10:50 CST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