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0

蚂蚁集团与国有企业商议共享数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蚂蚁集团与国有企业商议共享数据

Dow Jones 道琼斯风险合规  2021-07-03


0.jpg

蚂蚁集团2015年推出了芝麻信用,此后芝麻信用快速扩张。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据知情人士透露,蚂蚁集团(Ant Group Co.)正在与中国国有企业商议创建一家信用评分公司,这将把这家金融科技巨头的消费者数据置于监管机构的管辖之下。

上述新实体可能最快在今年第三季度成立,此举或导致蚂蚁集团放弃其掌握的海量中国民众金融消费数据的部分控制权。超过10亿人使用蚂蚁集团的支付宝(Alipay)应用来消费、借贷或投资,而蚂蚁集团所收集和使用的信息正是该公司近年来成功的秘诀所在。

由亿万富翁马云(Jack Ma)控制的蚂蚁集团与中国国有企业之间的谈判很可能催生一家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将获得许可成为一家信用评分公司。据知情人士称,蚂蚁集团和监管机构也一直在讨论该合资公司是否应该由蚂蚁集团或国有企业来运营和控制。

据一些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透露,中国监管机构正推动潜在国有股东在这个新实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便对该实体的运营方式拥有更大发言权。潜在股东包括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金融集团。知情人士还表示,关于新实体将收集哪些类别的数据以及由此产生的信用评分将如何匹配中国建立全国性数据库的广泛计划,也已展开磋商。

知情人士称,上述讨论正在继续进行,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蚂蚁集团发言人对信用评分业务的相关计划不予置评。中国央行未回应置评请求。眼下蚂蚁集团正在中国央行的督导下进行全面整改。

六年前,蚂蚁集团自有征信品牌芝麻信用正式上线,蚂蚁集团多次尝试率先在芝麻信用品牌下打造全国性的信用评分体系。与有政府背景的投资者合资组建新公司将推翻蚂蚁集团先前的尝试。

尽管中国在移动支付和金融科技方面的进展在全球领先,却一直没有类似于美国FICO的强大国家信用评分系统。FICO的评分依据是从各种来源获得的个人借款和还款记录,许多贷款机构使用FICO评分。

中国央行有一个征信中心,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收集个人和公司的信用信息。但很多人没有资格获得传统银行贷款,征信中心缺少这部分人的数据。

过去十年中,蚂蚁集团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向中国大量人口扩大贷款投放,但他们收集的个人信息主要保存在自己的系统中。

今年4月,蚂蚁集团表示,将全面整改业务,转型成为一家受中国央行监督的金融控股公司。该公司承诺,支付、贷款、财富管理等业务将受到全面监管,并表示将成立一家公司,申请个人征信业务牌照。

近日,蚂蚁集团成立了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股东包括几家国有和私营企业。新公司将改变蚂蚁集团开展某些短期贷款业务的方式。

多年来,蚂蚁集团收集了大量消费者数据。截至2020年6月的一年,该公司旗下支付宝平台处理了价值超过17万亿美元的支付交易,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人促成了贷款。

蚂蚁集团2015年推出了芝麻信用。蚂蚁集团表示,中国有数亿消费者和企业要么很少有信用记录,要么没有正式的记录,芝麻信用服务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在商业环境中建立自己的信用度。

1.jpg

蚂蚁集团的总部。马云2016年造访此地时,第一站就是芝麻信用。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马云是支付宝原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9988.HK, 简称: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他对芝麻信用寄予厚望。2016年初,马云在春节后现身蚂蚁集团杭州总部时,第一站就是芝麻信用。据当时在场的一位人士透露,在对员工发表动员讲话时,马云宣称要让芝麻走进千家万户。
芝麻这个名字的灵感同样来自民间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在这则故事中,“芝麻开门”这个咒语可以打开盗贼藏匿宝藏的山洞洞口。

当时,央行还邀请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0700.HK, 简称﹕腾讯)等八家民营企业试点各自的信用评分系统。这些公司竞相建立数据库,并希望自己的数据库最终被采用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信用监测数据库。

芝麻信用积极扩张,以建立一个可以与银行、消费者金融公司和在线贷款机构等数千家金融机构连接的风险评估和评分系统。

芝麻信用评分指标在评估中纳入的不仅仅是借贷和还款历史,它还分析了个人在线社交网络和购买习惯等替代性数据,这些数据被视作汽车贷款和按揭贷款信息的补充。

据知情人士称,在当年6月至9月期间,芝麻信用与300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了联系,比如当时在中国各地大量出现的P2P借贷平台。上述人士说,芝麻信用还向几十家商业银行提供信用评分,相应地其中一些银行会向它提供贷款数据和违约信息。

业内人士当时预计,试点项目结束后,中国央行将发放信用评分许可证。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017年,监管机构加强了对P2P借贷平台的打击,因为其中一些平台本身就是骗局,另一项缺乏适当的风险控制。

中国央行还决定,不再需要一个由具有盈利动机的私营公司运营的全国性信用评分系统。一位央行官员当时告诉一家国有媒体,这些公司不愿意分享信息,存在利益冲突,而且对如何进行信用评分理解不深。

而央行在2018年初向一家名为百行征信的政府主导的新公司发放了为期三年的许可证。之前被要求建立自己的系统的八家公司被告知暂停相关努力,并且每家都被授予百行征信8%的股份,其余36%的股份由一个政府关联实体持有。他们都被要求将数据提供给百行征信,帮助建立一个国家信用评分数据库。

这次努力仍以失败告终,因为一些公司不想贡献出可能让竞争对手从中受益的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前中国部门负责人、康奈尔大学教授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蚂蚁集团不可能与一家自己仅持股8%的公司分享所有这些数据,这样的话,数据的大部分好处可能流向其他公司。”

随着野心受到抑制,芝麻信用的影响力开始减弱。蚂蚁集团改变了芝麻信用的使命,让它更像是支付宝用户的忠诚度计划。芝麻信用分较高的用户可以享受免押金预订酒店以及租赁汽车、自行车和移动电源等福利。据知情人士称,芝麻信用团队缩编,远远不及以前的规模。

知情人士透露,芝麻信用不会成为蚂蚁集团可能与国有企业成立的新信用评分公司的一部分。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新的实体将能获得芝麻信用使用的相同数据,而且在新实体成立后,蚂蚁集团将退出百行征信的持股。根据一份监管文件,百行的信用评分许可证于1月到期。百行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金融学教授何治国说,蚂蚁集团将不得不与其他机构分享其部分消费者数据,因为“这是一个公共利益问题”。

今年1月,央行发布了一项规则草案,旨在加强对信用评分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央行说,这类公司要合法经营得有许可证。

2.png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信息)

Jing Yang / Xie Y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5 01:39 AM , Processed in 0.0281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