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师傅:
您好!
外甥女(表姐的孩子)今年过了重点线,问我如何报志愿。
文科,我看有的人说应该先挑985,专业差一点也没关系;有的人说应该先挑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学校;有的人说应该优先看学什么专业。
我自己也晕了,当初自己就是没想好学什么,后来学了英语,现在应该怎么去跟这孩子说呢?
苦恼的W
W:
你好。
这件事的关键不是你外甥女该报什么专业。
而是你应该如何应对高考报志愿的咨询,正好也是季节,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吧。
有一个大原则,就是:
只给有限的、有用的信息。
先说有限的信息
就是只说你真正了解的信息。
别去转述别人的观点,尤其那种宏观形势,如果不是职业研究者、观察者,那我们的推测就是一文不值的。
昨天还在短视频上看见一个中学没毕业的播主在瞎分析,今天就贩卖给别人,这叫误人子弟,表姐家的孩子,更不能这么坑她。
也不要迷信自己喜欢的博主,一个人再渊博,也不可能哪个领域都精通,哪怕是大学校长,也没可能熟悉学校里所有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动向。
我是2000年高考的,那时候我爸有不少朋友爱发表意见,有的说,学国际贸易,你看马上要加入WTO了,有的人说,不对,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还有的建议说,应该当官,报行政管理最好。
提这些建议的人都没参加过高考,你没法跟他们说文科生不能报生物和计算机,顺便说一句,国际贸易和生物,好多报的人都后悔死了。
而重要的领导干部,几乎没有行政管理出身的,省部级是理工科很多,也有经济、法学出身,地市级的,中文、哲学出身的也不少,你细看,他们其实都是各高校里最聪明的人分布的专业,恰恰不是那种名字里挂着官印的专业。
后来我跟他们说,我决定报人大新闻系了,这是中国最好的新闻系,他们就都不说啥了。
当事人有了意见,下定了决心,嘁嘁喳喳的噪音就消失了。
那年之后,我发誓一定不做这种不懂装懂的成年人,不去评价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
再说有用的信息
你可以给你的外甥女提供的有用信息如下:
1.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
2.这个专业需要什么性格特质或者职业技能;
3.这个专业学历学位是否重要;
4.这个专业的收入待遇如何,上升难度、成长曲线如何。
这一点解释两句,比如法学就是一个晚熟的行业,年轻的时候非常辛苦,首先是司法考试通过率比较低,但是能考上名校法学院的人,一般不成问题,新手律师助理可能会又穷又累,但是有了经验,走进了收获期的时候,就不用太担心钱了。
《李狗嗨》,古美门律师挣得很多,但名声狼藉
金融是一个早富的行业,一些投资机构,可能二十几岁新人的收入就和别的行业三四十岁的老员工相仿。
这固然是给人才难得的报酬,但同时也是为忠诚和青春损失支付的溢价,你必须要为你的企业保守秘密,还要忍受加班,可能还有侮辱欺凌和复杂的职场关系。
《半泽直树》,银行职员风险很高
程序员待遇好、工作忙,择偶上有优势,但是有失业的风险,中年时会面临转型。
《逃避可耻但有用》里的程序员夫妇
大家可以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用这四个问题分分类,对方一定会觉得你提供的信息有用,而且又耐心又体贴。
在别人报志愿的时候,与其当一个指导者,决策者,不如当一个导游、一个介绍者。
有年轻人问我填报志愿的事情,我就会告诉他新闻、传播、出版类专业未来的出路、前景、主修课程,需要的能力,这是我能做的。
我不会去给他分析什么专业好,什么专业不好,但是我会告诉他:
如果你真的在意你的未来,想要挑自己喜欢的行业为之终身工作,那就应该多去拜访、请教几个人,了解一下这些行业到底是做什么的。
说实话,我看不起那种让爸爸妈妈带着跑来请教别人,自己一点想法都没有的年轻人,我见过的最优秀的高中生,全都是那种早早就想好了未来想做什么的。
在这里也劝各位父母一句,应该鼓励孩子说出他们的所欲。
我看好多父母,教孩子从小分享,这是很好的,孩子会有教养、有礼貌,但是敢说出自己的所欲更重要——你想做什么工作、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说出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不要多年之后留下遗憾,觉得“当初一直想做什么什么,可惜爸妈不支持”。
有时候小孩子谈到自己的梦想,会显得很幼稚,他们可能想要去做“演员、电竞选手、游戏主播和足球运动员”。
千万别笑话他们,认真地拿那些专业的相关新闻报道、纪录片、教材给他看看,他可能就会真正明白那些行业是什么样的,意味着什么,如果他发现自己不擅长、不是真的喜欢,会去寻找新的梦想。
这个过程当中,许多孩子都收获了分析利弊、研读资料,做出判断的能力,在寻找终身事业的路上迈出了初始一步。
孩子越训练越聪明,你永远让他听你的,他最多跟你一样聪明,考虑到可能还有另一半拖后腿呢,这个形势不容乐观,还是让他形成思考能力比较划算。
孩子开口说出一个奇葩梦想并不可笑,对自己想要做什么一无所知,甚至都懒得想,那这一辈子才真的可惜了。
十八九岁就有自己喜欢的行业,是非常幸福的事。
电视剧《小欢喜》里的乔英子,重点中学年级第一,按一般的看法,就是清华和北大两家选一个,但是乔英子想上南京大学天文系,全国最好的天文系,而且她是长期对天文充满兴趣,才做了这种决定的。
她妈对这个选择不甘心,女儿被刺激一场,病倒了
我有位朋友,是一位媒体界的前辈老师,去年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太行,你帮我推荐几个Switch上的游戏吧。”
我大吃一惊,这位老师怎么想起来玩游戏了?
“不是我玩,是我的女儿要玩,她也不是单纯为了玩,她考上了国外一所大学的游戏设计制作专业,现在开始,她要去熟悉这个行业、所以我来请教你,什么游戏比较好。”
我当时就跟他分享了我喜欢的游戏类公号、推荐了几个我觉得优秀的游戏,他不仅转给女儿,而且真的自己也去研读这些公号了。
说真的,我觉得这位老师是个特别特别好的爸爸。
孩子越早确定自己的所欲,你就能越早帮实现梦想。到高三出分了才去盲人摸象式地去琢磨报什么专业,未免就有点被动了。
如果高二前后已经定下来,后面的每一分,都是瞄着这个目标去提高、去考的,这样考完了就可以放心娱乐,没有迷茫和困惑。
有些父母愿意孩子内向一点、埋头苦学,觉得这样好管。
其实啊,一个孩子要想强大而丰富,需要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比如旅游、社交、运动,也需要探索自己的内心,去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爱的兴趣和爱好。
早早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会有大成就,比如毛主席就是。
毛主席年轻的时候当过湖南新军,半年左右,后来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教书先生”,就去了湖南一师上学,他后来虽然投身革命,但是一直都以“教书先生”自居,到老乡家里,都说自己是“毛先生”。
《古田军号》,好看用心的主旋律电影,推荐给大家
这就是早早明白了自己努力方向的。
也有一直在探索好多年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鲁迅先生先学水师学堂(海军),又学了三年开矿,然后再去学医,期间学各种外语,最后开始写杂文和小说,当了作家。
《觉醒年代》里的鲁迅先生,“不干了”
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
不过真要没想好,也不要太纠结,读一些比较基础的高分学科,把数学和外语学好,未来转型也是可以的。
比如数学、物理、医学,都是可以的,未来要转别的专业也容易。
最后,希望你表姐的孩子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
为什么我强调喜欢?
喜欢是最好的生产力,各行各业做到头部,都不会缺钱。
所以让孩子不要太纠结于毕业后头三年的工资,优先挑选自己喜欢、擅长的工作去做吧!
永远支持你的
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