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6|回复: 0

Archegos爆仓令多家银行损失总额超100亿美元,引发一系列监管调查行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9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rchegos爆仓令多家银行损失总额超100亿美元,引发一系列监管调查行动

 Dow Jones 道琼斯风险合规  2021-04-29


3.jpg

瑞士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瑞银表示在Archegos爆仓后损失了8.61亿美元。图片来源:MAURITZ ANTIN/EPA/SHUTTERSTOCK

投资银行在去年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而今年它们却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损失。
瑞银集团(UBS Group, UBS)和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 8604.TO, NMR)近日披露了基金公司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爆仓事件带来的冲击,至此,该事件给华尔街银行造成的损失已累计超过100亿美元。

Archegos是前老虎亚洲(Tiger Asia)基金经理比尔·黄(Bill Hwang)所拥有的基金。Archegos对一小部分股票进行的高杠杆押注爆仓,给华尔街造成重创,导致六家曾向Archegos大量放贷的银行蒙受巨额损失。

瑞士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瑞银集团周二表示,Archegos爆仓后,该行损失了8.61亿美元。这一数字超出分析师预期。

与此同时,上个月曾预警损失约20亿美元的野村损失总额提高至28.5亿美元,导致其录得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差季度表现。

野村表示,已迅速采取行动加强其风险管理系统,未发现与其他客户有类似交易。截至4月23日,该行已退出了逾97%的相关头寸。

去年11月上任的瑞银首席执行官Ralph Hamers称,该行正评估自身风险管理系统,以避免此类情况,但没有计划进行大范围业务收缩。他称,尽管出现上述损失,瑞银当季的资本状况仍有所改善,该行能够承受这一损失。瑞银股价周二跌2%。

除瑞银和野村外,这起爆仓事件还令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 AG, CSGN.EB)损失55亿美元,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MS)损失9.11亿美元,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 8306.TO)警告称受损3亿美元。

Archegos爆仓事件总计造成的损失超过100亿美元,从而成为金融业多年来最严重的交易灾祸之一,并引发了美国和海外国家的一系列监管调查行动。

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与客户进行的交易所存在的风险,一些银行已有多年未曾遭遇严重的交易乱局。一些市场资深人士已警告称,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乐观情绪、个别股票的疯狂交易以及投资者对杠杆(即借贷资金)的使用,已经给交易灾难埋下了伏笔。

人们对于瑞银因Archegos爆仓而受创感到格外惊讶,一方面是因为损失程度大,另一方面则是投资者原本认为瑞银比一些全球性银行更安全,因为瑞银专注于瑞士境内的财富管理和借贷业务。

10年前,在金融危机促使政府出手救助之后,瑞银削减了旗下的投资银行业务。但投行部门仍然运营着庞大的股票业务,其中就包括这次计入了Archegos相关损失的主经纪商业务部门。Hamers表示,瑞银正在审查该部门的客户,以及与家族办公室有业务往来的财富管理部门的客户,但不会退出主经纪商业务。

Hamers表示,Archegos事件是不同寻常的,因为包括瑞银在内的多家银行并没有掌握该基金通过不同银行进行投资的全部情况。但他指出,即便如此,这样的风险仍然应该被事先发现。

Hamers说道:“这算不上一起市场事件,从这个角度看是个特殊的个案。这是一个仓位高度集中的特殊案例所引发的事件。”

瑞银第一季度计入了与Archegos交易相关的7.74亿美元损失,第二季度又进一步计入8,700万美元损失。瑞银表示,该行现已完全退出了与Archegos有关的仓位。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分析师Michael Rohr表示,对瑞银来说,Archegos的违约凸显出瑞银在资本市场上的活动所蕴含的内在风险,令瑞银奉行的规避风险的企业文化受挫。

与其他因Archegos事件而受损的银行一样,Archegos爆仓给瑞银造成的巨额损失被瑞银其他业务部门的丰厚收益所抵消。瑞银旗下承销债务和股票交易的部门(其中包括为空白支票公司提供交易服务)收入猛增了69%。瑞银当季整体净利润增长了14%,达到18.2亿美元。

瑞银旗下规模更大的财富管理业务当季收入增长7%,包括美洲、瑞士、欧洲和亚太财富管理部门的税前利润也有所增长。瑞银表示,客户很活跃,在“积极的市场环境”下交易非常旺盛。

4.jpg

过去15年,野村在欧洲和美国的业务只有两年实现盈利。图片来源:KIYOSHI OTA/BLOOMBERG NEWS

此外,Archegos巨亏事件已促使野村审查如何管理其在华尔街的业务。野村仍致力于继续在美国金融市场开展业务

野村首席执行官奥田健太郎(Kentaro Okuda)说:“我认为我们的整体战略不会有重大变化。”他承诺将升级该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管理,以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首席执行官通常不会出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但该行在会议开始前一小时宣布,奥田健太郎将加入。他表示:“我们给股东、客户和其他有关方面制造了忧虑。”

为了加强管理,野村聘请了摩根资产管理公司(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前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Willcox担任美国两家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总裁,并表示计划增加非日本籍董事的人数。

由于日本国内的增长机会有限,野村在2008年曾试图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契机成为规模更大的国际大行,收购了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在欧洲、中东和亚太地区的一些业务。

然而,野村后来不得不紧缩开支,进行了几轮重组和成本削减。2019年,野村表示将削减10亿美元的年度成本,精简公司结构,并更加重视快速增长的业务。

在海外市场,野村在很大程度上坚持与大型机构交易并为企业提供咨询,而不是为个人投资者服务。该行一直试图专注于在某些特定领域保持竞争力,比如交易美国国债,以及将住宅抵押贷款打包成债务证券。

5.png

野村的华尔街之梦依然遥不可及。围绕亚洲市场树立不那么宏伟、更有利可图的目标或许能更好利用该公司的资源和专业知识。

野村在强劲国内业务支撑下拥有充足资本,上述损失不会让其陷入困境,但令该行数十年来试图转型为华尔街顶级投行的努力面临质疑。

Archegos的灾难只是野村海外坎坷之旅中的最新插曲。该公司两次标志性海外扩张后均进行了商誉减值。这两次扩张分别为2007年收购机构经纪商Instinet,以及2008年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破产后收购其亚洲和欧洲业务。

过去15年,野村在欧洲和美国的业务只有两年实现盈利。曾负责该行北美业务的奥田健太郎(Kentaro Okuda)2019年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但似乎并没有改变该公司的运气。

相比之下,野村的国内资产管理和零售经纪业务一直表现强劲。截至3月的财政年度,这两个部门的税前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逾一倍。该公司在国内撮合交易的能力也强得多:根据Dealogic的数据,野村是日本顶级股票承销商。

亚洲是除日本外野村业务的另一个亮点。上一财年亚洲业务利润同比增长148%。或许,野村是时候把目光投向离家更近的地方了。

6.jpg

瑞信表示,其投资银行和风险主管将离职。图片来源:ARND WIEGMANN/REUTERS

瑞信是受Archegos爆仓事件打击最大的银行,旗下为对冲基金提供服务的部门遭受了重大损失。而就在Archegos危机发生几周前,与瑞信瓜葛很深的英国金融公司Greensill Capital申请了破产,令瑞信蒙受损失。

瑞信报告称,该行削减了股息,并表示投资银行和风险主管将离职。

Thomas Gottstein将继续担任瑞信首席执行官,但首席风险官Lara Warner已离职,投行业务主管Brian Chin将于4月底离职。

Archegos爆仓和Greensill破产对瑞信造成双重打击,这是该行多年来经受的最大考验,而且正值该行领导层过渡之际。一年前,Gottstein接替谭天忠(Tidjane Thiam)出任瑞信CEO,谭天忠因瑞信曝出监听刚刚离职的高管事件而被迫辞职。

本月晚些时候,长期担任瑞信董事长的Urs Rohner将退休。莱斯银行(Lloyds Banking Group PLC, LLOY.LN)首席执行官Antonio Horta-Osorio将空降瑞信,接替Rohner的董事长职务。

近年来,瑞信艰难应对了一系列风波,相关事件导致了多笔意料之外的一次性支出,既拖累了该行的利润,也让其作为全球富人财富安全储存地的声誉受损。Gottstein已承诺,将更为严格地管理该行,避免出现意外。

Steel City Re的首席执行官Nir Kossovsky说:“Greensill事件和Archegos事件的连环冲击完全粉碎了一种幻想,即该行一场接一场的声誉危机是有情可原的反常现象。”Steel City Re通过提供咨询服务和保险帮助企业管理声誉风险。

“问题几乎总是可以归结为知识、权力和责任的分离,以及缺乏围绕声誉风险进行的全组织范围的情报收集和分析,”Kossovsky说。

为了支撑资本状况,瑞信表示将暂停执行一项股票回购计划,还将以资本金和留存收益并用的方式支付下调后的股息。Gottstein和执行董事会的其他成员将不会收到任何2020年度奖金。Rohner将放弃部分薪酬。

7.png

虽然因Archegos危机受到的冲击很大,但该行第一季度在其他方面表现强劲,抵消了部分损失。该行表示,预计截至3月的财季税前亏损9亿瑞郎(约合9.6亿美元)。

瑞信表示,与Archegos和Greensill的交易都需要“大量的进一步评估和审视”。该行称,董事会已成立一个危机团队,并聘请了外部人员协助调查。

这些危机引发了董事会成员和Gottstein对瑞信应该如何运作的彻底重估。调查结果可能会促使该行调整较可靠的财富管理业务和仍不稳定的投行业务之间的组合。

近年来瑞信已经在风险控制和监督上花费巨资,却在这两方面深陷困境,对此调查也将予以审视。以Greensill为例,瑞信近年来曾多次评估双方关系,但仍继续扩大与该公司的业务。

在Greensill负责安排的信用保险到期后,瑞信于3月1日暂停了旗下的Greensill基金。这种保险让这些基金更安全,也让瑞信将它们作为货币市场基金的替代品进行营销,尽管许多标的投资品都属于次级投资等级。

今年3月管理这些基金的资产管理部门主管Eric Varvel被降职,瑞信任命了该部门的新主管。

瑞信近期股价下跌的原因之一是人们担心该行至少要对Greensill基金的投资者进行部分补偿。这些基金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从保险公司和相关的Greensill借款人那里收回资金。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银行内部初步估计,基金损失最高达15亿美元。

在Greensill危机发生三周后,瑞信又传出了Archegos爆仓的坏消息。

8.jpg

瑞信投行业务主管Brian Chin(图左)将于4月底离职,首席风险官Lara Warner(图右)已离职。图片来源: 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 NEWS; MIKE BLAKE/REUTERS

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瑞信是最后一批撤出的银行之一。

瑞信表示,曾长时间任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Christian Meissner出任其投行负责人。该行去年聘请了Meissner,领导一个将最富有客户与其投行业务联系起来的新部门。该行还让前首席风险官Joachim Oechslin暂时恢复旧职,并任命了一位临时合规主管。

根据《华尔街日报》看到的一份备忘录,瑞信股票销售主管、Archegos帐户的关键连络人Paul Galietto也于本月离开该行。

Keefe, Bruyette & Woods Europe分析师Thomas Hallett表示,对瑞信的长期影响可能包括监管大幅收紧,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该行进入新业务领域,或限制其股息和股票回购。他说,还有一种风险是,客户“可能将业务转移到其他银行”。

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和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纷纷将瑞信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

Hallett表示:“虽然有关对冲基金损失规模的问题已经明朗化,但围绕瑞信高风险、集中化策略的争论才刚刚开始。”

9.jpg

尽管受到了来自Archgos的冲击,瑞银的有形股本年化回报率仍达到了14%。图片来源:STEFAN WERMUTH/BLOOMBERG NEWS

尽管Archegos爆仓造成意外损失,但瑞银集团(UBS Group, UBS)业绩依然强劲,这与受此危机打击的同行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 CS)形成鲜明对比。从表面上看,这两家银行情况相似,但投资者可以预期瑞银会保持领先。

瑞银是全球最大的财富管理公司。周二该行公布,计入了7.74亿美元与美国对冲基金Archegos爆仓相关的损失,这出乎市场的意料。不过投资者应着眼于瑞银的整体状况:该行收入、利润和管理资产规模都有所增长,有形股本年化回报率为14%,非常稳健。

初看之下,瑞银和瑞士信贷似乎很相像。这两家银行既有盈利的瑞士全能银行,又有规模可观的财富管理业务为客户提供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服务,尤其是在庞大的美国和亚洲市场。只是瑞银1.1万亿美元的总资产规模略高于瑞信的0.93万亿美元。

但瑞士信贷表现得更加愿意冒险。这一点从该行公布的数字,及其在Archegos和最近其他爆仓基金中不成比例的高敞口中可以看出。

瑞士信贷虽然总资产规模较小,却拥有更高的“风险加权”资产,也就是监管机构认为风险较高的那些资产。此外,瑞士信贷第一季度的“风险值”(VAR)为6,700万美元,而瑞银仅为1,100万美元;风险值是估测某一天可能出现损失金额的指标。不可否认,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置信水平使得直接比较风险值变得复杂:瑞银使用95%的置信水平,而瑞士信贷是98%。

稳定是瑞士银行品牌的关键。许多国际客户主要将瑞士银行业视为存放现金、为自己和后代保存财富的安全所在。风险较高可能会吓跑瑞士信贷的一些潜在客户。

过去几年,瑞银管理的资产规模几乎是瑞信的两倍。这种规模差异转化为盈利能力的不同,这很可能也是自2012年底以来瑞银股票一直显著跑赢瑞信的一个原因。

2011年,受丑闻影响的瑞银全面整改业务,重新专注于财富管理,并砍掉了风险较大的业务。瑞士信贷2015年宣布了类似的战略,但最近的一连串危机事件表明,瑞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瑞信新董事长将于下月走马上任,投资者期望该行届时能有大的改观。最终,他们可能会奖励瑞信的果断行动,一些人将会看到复苏的戏码。

Margot Patrick / Quentin Webb /Jacky Wong /Rochelle Toplensk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5 11:03 AM , Processed in 0.0310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