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线教育、医疗等服务业
教育这件事情标准化的可能性非常低,相对而言,K12领域更容易标准化。比如学而思,找一大堆人研究刷题技巧,家长们对这种方式也比较买账,但这导致标准化的成本很高——好未来现在已经是北大学生择业中,排名第十的雇主了。当时上海有好几家在线教育机构做点对点上门辅导,现金流极好。但这个模式不适合做平台,因为家长认的是能给孩子提分的好老师,而不是平台,这导致老师对平台有绝对溢价能力,因此平台不能抽成太多,可以做工具,但要薄利多销。所以,在教育这条赛道上,你要做出选择:你是想做一家赚钱的公司,还是想做上市公司?你是要规模还是要利润?要规模的话,你要很谨慎地选择教育赛道内的细分领域,而且标准化的机会也大概率属于头部企业。另外,从个人择业的角度看,教育赛道肯定是有潜力的。首先,溢价高;其次,人力资本是高度累积性的,医生、教师这类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工匠”“手艺人”,职业经验和技能会随着时间累积,溢价更高。一方面,你可以看房价和收入的比例。比如,北京和上海收入相对较高,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没有那么高,大部分钱都买房子了;但是像长沙、成都这类准一线城市,实际可支配收入高,但房价偏低,人们的消费特别强劲。另一方面,可以看人口和消费习惯。比如东北人口超过1亿,加上国有经济体制特别发达,奢侈品在东北就特别有市场,溢价很高。从做生意的角度讲,抓住有效用户,比如100万、200万的忠实用户,就是一个稳固的市场了。近几年营销创意的升级比较多,产品研发仍有待加强,从产业角度看,仍然有机会。具体分析可参考《香帅财富报告(2020-2021)》职业行业篇。
最近大家讨论最多的是“通胀预期”。有人觉得美国经济复苏很超预期,但是看一下数字就会发现,美国经济复苏跟中国完全一样。
中国是去年7月份开始经济复苏,内需大概在9月份到顶,此时国内工业增加值已经开始往下走了。
紧接着,11月份疫苗出来,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但是供给侧一点都没有恢复,导致对中国工业品需求的一波强刺激,所以10月、11月工业增加值又上去了,主要是外需拉动的,此时开始了“V型”反弹的大V字,然后反弹过程中又刺激中国需求往上走。
你可能听过一个说法,叫“中国调控全球”,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体量太大,增速快,又有工业生产能力,所以中国生产起来后,我们需求量大,但对方供给能力没有恢复。
再加上现在全球通航没有彻底解决,中间摩擦成本很高,所以全球原材料价格开始往上涨,导致通胀,货币贬值,最近又开始加息,以致大宗商品大涨了一波。
这波上涨有没有道理?短期内有,但是长期看,取决于需求上不上得来。过去几十年,全球的现实是两点:
第一点,工业化进程导致供给的弹性如此之大,以至于工业品价格一直下降,没有稀缺。
第二点,全球社会财富分化的背景下,高收入家庭的需求弹性低,而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上不去,只有提高低收入家庭的财富水平,才有可能大规模刺激需求。
中国的需求分两块:居民需求、政府需求。因为我们仍是中高增长国家,居民需求能刺激上去,政府需求也存在,可以修楼、修桥。
但是,欧美国家没办法用政府需求来刺激。所以,现在的情况是“V”还没到底,没有哪个国家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那么,“V”会持续吗?结论是不会,上面提到的需求产生的条件还不充分。目前,唯一一个可能被改变的就是财政政策,原来欧美国家的财政没有办法搞政府支出,现在因为疫情的冲击可以搞财政政策,拜登出了一个“两万亿”,所以大家赌美国政府基建会起来。
但真熟悉美国流程和体系的人都知道,短期内美国的生产能力会快速恢复,供给侧的短暂冲击一定会慢慢恢复过来,经济随着疫情被逐渐控制而往上涨,但是需求侧没有重大变化,支撑不起长期的增长。
另外,从CPI的角度来看,全球都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中国也没有可能大规模上调。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温和通胀,没有太多要防的地方。
当时市场都在赌周期股的上涨,实际就是赌通胀要起来了。但实际上,通胀起不来,炒作周期股的风潮也基本被证伪,最近已经回落了。
关于A股的走势,我的基本判断跟今年年初一致,今年的钱很难挣,市场上涨和下跌的空间都很大,你可以做价值投资,找到有亮点的个股或者价值投资型的基金,在K型市场上,做对选择很关键。除了选股选基,择时也很重要。做投资,如果一年操作频率太多,很容易亏钱。我认为比较理性的择时是,一年最多1-2次,哪怕只做对一次,30%-40%的收益足够了。另外有一个小提醒,虽然金龙鱼、海天酱油都是被大家热炒的消费类价值股,但一瓶油的动态市盈率达到70多倍,比茅台都高,也是要慎重选择的。
4. 房产:最重要的是租售比
首先,我们坚定地支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在此前提下,我们来讨论买房这件事。
熟悉我的同学都知道,房子相当于“城市的股票”,它的利润增速取决于房子的基本面,包括城市人口增速、区域人口密度、周边基础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商场、地铁)等。
和股票一样,房子也有PE,就是租售比。在同样的情况下,要找租售比相对较低的地方,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租售比相差很大,不同城市也要具体分析。
比如宁波,整个城市的PE估值和基本面相比偏高,所以你要尽量选低租售比的;在北上广深中,上海目前的租售比在大城市里是比较合理的,相对被低估的是广州;成都在中部城市里相对比较高,但是租金偏低。
另外,基础设施的距离也很重要。把每个城市分成很多区域,每个区域离基础设施的平均距离越短,意味着城市生活越便利,溢价也更高。
还有两个关于买房的小tips:1.90-140平米是流动性最好的,毕竟是受众最大的市场;2.买房不要买装修,但别墅是特例,别墅的装修是值钱的。
5. 比特币、国债和黄金
对于比特币,除了以前课程里的分析,我的想法有一点变化。比特币在灰色经济中有存在的逻辑,而且占着数字化的概念,未来有很多可能。但印度已经宣布比特币非法,目前60%的交易量在中国大陆,未来仍有很大的监管风险。总之,比特币波动较大,忽上忽下可以让你快乐地喘不过气,也可以狠狠地把你踢倒在地,就看你的选择是什么。黄金和国债的逻辑不会变,中美关系缓和或摩擦加大都会导致波动较大。现在债市处于低谷,后续有上涨空间。最后,无论投资金融产品还是投资房产,本质上都是投资自己的过程。你要寻找两点:第一、寻找最大化未来现金流的赛道,从个人角度让现金流可以持续上涨;最后你会发现,投资的逻辑都是一模一样的,就是找准趋势,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