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6|回复: 1

[教育漫谈] 豆瓣8.7,这部口碑佳片,把最敏感的“性别教育”说干道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2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豆瓣8.7,这部口碑佳片,把最敏感的“性别教育”说干道尽

 Douban编辑部 豆瓣电影  2021-03-22

“他戴上面具之后,然后渐渐的他就成了面具的脸。”
----乔治·奥威尔《1984》

我们每个人童年时,都曾经历过外界对我们的“性别教育”

像是女孩不要剪短发,要温柔,要乖。

男孩不要留长发,遇事不能哭,不能示弱。

一些内向腼腆的男孩经常会被取笑是“娘娘腔”,很多人因此遭到校园霸凌,甚至失去生命。

2000年,台湾少年叶永志就是因为“娘娘腔”被霸凌至自杀,后来被称为“玫瑰少年”,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5岁。

0.png

近年来,很多人开始讨论如何去除女性身上的标签。

而男性成长过程中背负的“标签”,以及部分男性在性别问题上遇到的迷茫和困境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不少电影都曾表现这一现实问题,比如小雀斑主演的《丹麦女孩》等等。

1.png
《丹麦女孩》

在现实中,从男孩时期起,来自长辈和社会的声音就不断提醒:

别娘娘腔、别像个娘们、别流泪、别哭、别感情用事、别让人瞧不起、冷酷无情、别让女人支配你的生活、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泡妞、像个男人……

2.jpeg

很多家庭里总有个沉默寡言,很少流露感情的父亲,有时强硬得让人感觉无法相处。

你可曾想过,他可能就是这种刻板性别教育的受害者。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纪录片《面具之内》,聚焦于男性成长过程中是如何被塑造,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遭受的隐形暴力。

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不仅会理解“直男癌”从何而来,还会对“阳刚之气”有全新的认知。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 ... 0?wx_fmt=jpeg"); background-size: 150px 150px; background-repeat: repea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面具之内

The Mask You Live In

导演: Jennifer Siebel Newsom
编剧: Jessica Congdon / Jennifer Siebel Newsom
上映日期: 2015
片长: 97分钟

3.png

这部纪录还非常的戳泪点,片中有小男孩、青年、中年人、乃至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们对着镜头说:我觉得孤独,我把我的感情藏起来,我很少能交到知心朋友。

那一刻,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切到底是何必?

就为了“像个男人”?

4.png

无论是媒体还是家庭教育,总是反复宣传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然后全社会都来监督你有没有达标,看看谁敢不像个男人,方法可能就是靠其他男人的恐吓和嘲笑。

5.png

片中采访了一群被判无期徒刑的少年犯,关于他们小时候是如何认知男子气概,回答普遍是:不许哭、不要表达情感、一切向钱看、玩弄女性没关系、男人要说了算、男人用武力解决问题……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11.png

看到这,不免要惊呼这些思想不就是传说中的“直男癌”吗?!

原来这些令人反感的特质,是被当做男子气概灌输给他们小时候的。

在美国,关于男子气概有三个典型的谎言:

一、运动能力等同于男子气概

这就给所有男孩带来强迫运动的压力,如果不擅长运动就会低人一等。
这其中有些人可能更擅长写作、音乐、戏剧或电脑。

但因为不够男子气概,不得不压抑真正的爱好。

12.png

二、男子气概等同于致富

很多人把财富、地位和男子气概联系在一起。

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拥有的比你多,攀比心理只会导致所求无度的空虚和挫败感。

13.png

三、男子气概等同于性征服力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社会文化,都在向男孩传递:男人就该征服很多异性。

忠诚是没出息的表现,风流浪子才是真男人,而不用在意那些被玩弄和伤害的女性。

14.png

而那些不符合“男子气概”要求的人,往往成为被同性欺凌的对象。

有些男孩就因为长相清秀或不擅长运动,就可能被同学嘲笑是娘娘腔。

15.png
16.png

他们面对来自男性群体的压力,不得不设法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证明自己不是娘娘腔。

17.png

疏远那些被称为娘娘腔的人,哪怕对方原本是自己的朋友。

18.png

而性别歧视也是男子气概的一部分,娘娘腔这样的贬义词,意味着你像女人,所以你很差劲。

就连在运动场上,如果说一个男孩打球像女孩,他会崩溃。

我们到底教了这个男孩怎样看待女孩?

19.png

而现在的性别分化越来越极端,男性就要极度阳刚、女性就要极度柔弱。

女孩的商品越来越粉,男孩的商品越来越迷彩。

20.png
21.png

男孩的玩具越来越暴力,女孩的玩具越来越小公主。

这样简单粗暴的划分,使得少男少女都倍感压力,需要去适应成见。

那些喜欢娃娃屋的男孩和喜欢航天模型的女孩,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性别定义呢?

22.png

“男子气概”的狭隘定义,导致男性从幼年起就压抑自己的情感。

12岁的男孩如果在公共场合哭就会被认为有问题。

20岁的青年如果还会当众哭,可想而知会遭到什么样的羞辱。

23.png

也没人鼓励男孩跟其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

24.png

男人之所以缺乏同理心,难以表现脆弱,是因为他们被社会教化成这个样子。

25.png

在男孩的世界,亲密感总是跟性挂钩。

所以男孩们之间也因为害怕被认为是同性恋而无法发展亲密的友谊。

为了装样子,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

26.png

而越是父亲执掌大权的家庭,越是容易造成扭曲的男子气概教育。

那些成长在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长大的男孩在这方面就好得多。

可当他们离开家庭来到学校,就会担心没人教自己如何“像个男人”。

27.png

面对这些压抑真实性情的规则,很多男孩都在青春期时染上了酗酒和吸毒的恶习。

喝醉之后可以忘记烦恼,可以肆无忌惮地袒露心声,可以和朋友亲密无间,而不用担心被人看不起。

数据显示,在美国34%的男生12岁时就开始饮酒,尝试毒品的平均年龄是13岁。

28.png
29.png

一位老师找来班里的几个男孩,做了个游戏。

每个人拿到一张纸做的面具,在面具的正面写上自己希望表现给别人的样子。

面具的背面写上不愿让别人看到的自己。

大多数人正面写的都是友善、快乐、有趣。

背面写的几乎却都是愤怒、痛苦、恐惧……

30.png

有相当一部分男性在青春期内患上抑郁症,与通常的抑郁症状不同的是,患有抑郁症的男孩反而变得爱表现,具有攻击性。

当他们最痛苦的时候,依然要压抑自己不能向他人寻求帮助。

31.png

青春期时的男孩自杀率是女孩的5倍。

患有精神疾病的成年或未成年男性中只有不到50%的人寻求帮助。

32.png
33.png

美国有很多男子气概的样板,无论是体育界、军界、警界、娱乐界那些所谓的男人的模范。

教导的几乎都是支配、侵略,他们无一不是硬汉。

34.png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卓越男性,全部都是强壮沉默、永远胜券在握的男人,而且铁石心肠。

还有一些不那么硬汉的喜剧角色,就靠贬低女性来体现男子气概。

35.png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美国人喜爱的饶舌音乐和街舞文化中,宣扬的成功男子汉的形象,同样是暴力和危险的刻板印象。

主题无非是毒品、滥交,一切为了金钱和权利。  

36.png

而电脑游戏中的男人形象更是暴力的代名词,很多游戏中的男性角色唯一的情绪就是愤怒,悲伤都是一带而过。

这进一步巩固了“什么是男人”的固有印象。

孩子们会崇拜游戏中的角色,然而他都是无法表达情感的人。

37.png

游戏中的暴力元素使得很多男孩都沉迷其中,游戏商会一步步加码设计更加暴力的刺激来吸引玩家。

久而久之,沉迷游戏的男孩会对暴力逐渐麻木。

38.png

18岁少年平均在屏幕上观看过20万次暴力行为,其中包含4万次谋杀。

这些渲染暴力的电影音乐游戏,对男童造成深刻的影响。

他们逐渐对他人的痛苦麻木,对世界充满恐惧,同时也变得更有攻击性。

39.png

除了暴力,还有色情信息的包围。

很多男孩在五六岁时就能接触到色情影像,34%青少年在网上收到过垃圾色情信息。

40.png
21%的青年每天观看色情出版物。

41.png

由于缺乏性教育,人们耻于谈论性。

黄片成了大多数人的性教材,很多青少年以为那就是正确的与异性交往的方式。

42.png

这导致男性的思维被训练为,将女性身体物质化、商品化。

无论是直接买春还是间接的买色情片。

43.png

黄片中充斥着大量暴力和强迫的行为,这是把残忍和性别歧视宣扬成正当行为。

44.png

在美国,由于接触色情物,增加了22%的性侵案件。

45.png

年轻男性被教导男人应该浪荡,男人应该有攻击性。

无论有意无意,这个过程其实是在教导他们别把女人当人。

46.png

很多年轻男性完全不会考虑女性的感受,他们甚至觉得女人就是为了和他们上床才存在的。

47.png

令人震惊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确定可逃脱惩罚的情况下,35%大学男生有强奸欲望。

48.png

男性的成长过程就是一直在拒绝女性化,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不会把女人当作完整的人。

因为这些言传身教,让他们从本质上就不尊重女性。

49.png

更糟糕的是,当暴力性侵案件发生时,很多男性又会为了兄弟义气互相包庇。

面对良知的拷问依然选择不作为。

50.png

而很多暴力犯罪的根源,是来自童年从父亲那遭到的暴力对待。

这就像是一种循环,被暴力对待之后,自己也变得更加暴力。

51.png

在美国,94%的恶性凶杀案罪犯为男性。

52.png

面对男性高居不下的犯罪率,人们很少反思当下的主流文化,是如何塑造刻板的男性形象。

以及电影、音乐、游戏中那些暴力色情的混乱信息。

53.png

是时候打破那些压抑扭曲的陈旧观念了。

越来越多的男性站出来反思“男子气概”带来的伤害,这并不意味这要让男孩变成女孩,

而是希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最初的感受力,包括同理心、关心他人、对他人抱有同情心。 

这些并不是女性专有的特质或行为模式。
54.png

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发现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从何而来。

李银河曾说:性别刻板印象不仅是对女性的压迫,同时也是桎梏男性的枷锁。

要扭转这个局面,需要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的共同参与。

教导男孩们,不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不轻易定义任何人。

尊重自己的内心,勇于表达,以及保持善良。

不必戴上面具,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

55.png

*本文作者:RAMA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6 07:09 AM , Processed in 0.0514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