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消息,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对RCEP落地进行了相关部署工作。目前协定条文司法审查、货物贸易关税减让承诺表转换方案制定已完成,原产地累积规则实施技术准备取得实质进展,对协定涉及的701条约束性义务85%已做好履行准备。据商务部透露,中方从去年12月起就已经启动RCEP协定国内核准程序,协定核准和实施准备工作将在6个月内完成。与此同时,商务部表示,目前中方正在就加入CPTPP相关事项开展积极研究。(综合商务部官网)|点评| 自从去年年底RCEP正式签署后,外界对该协定的具体进展一直非常关注。毕竟只有等落地后,很多协定里的政策才会生效,也才能产生实际的经济推动力。因此,虽然85%的进度确实已经很快了,但何时能到100%,才是市场关心的问题。
另外,在扩大对外开放的道路上,除了RCEP外,其实还有一些协定或组织,也是中国正积极参与加入的。比如昨天商务部提到的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它和RCEP在区域上恰好形成互补关系,加入CPTPP长远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是比较有利的。
2月4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平稳,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1000亿元,利率为2.35%。同此前保持一致。因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单日零投放零回笼。自1月下旬以来,央行结束了此前20亿元、100亿元等小量的操作规模,其中,1月27日开展逆回购1800亿元,2月2日800亿元,1月28日和29日、2月1日和3日均开展逆回购1000亿元。另据Wind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3840亿元逆回购到期。(综合央行官网)|点评| 近期疫情影响了外界对国内经济复苏劲头的判断,再加上春节假期的临近,这都需要大量流动性来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而1月大部分时候,央行在逆回购等方面的操作又处于地量,所以市场难免会出现对流动性缺口的担忧。
此次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虽然量不算大,但可以当成是央行要加大投放力度的一个信号,短期内类似操作应该会逐渐增加。同时除了逆回购外,MLF也是释放流动性的一种方式。只不过,在“稳字当头”的货币政策大背景下,如果没有黑天鹅的发生,降息或降准的可能性并不大。
2月4日,上海市住建委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实施意见》,从加强住房租赁市场主体管理、加强房源信息发布管理、加强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管理、加强住房租赁交易资金监管等9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意见》明确,要严控租金贷款业务,禁止增量、压降存量;建立住房租赁企业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提示,坚决遏制“高进低出”和“长收短付”行为。(综合新京报)|点评| 和此前深圳、北京出台的住房租赁新规相比,上海市对租金贷产品的监管更为严格,“禁止增量、压降存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把这条路给切断了。
另外,随着一线城市逐渐加强了对租房市场的调控,其他有类似风险隐患的城市大概率也会有所动作。不过,目前各地规范租房市场的做法限制了平台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可能,那么居民的租房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又是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挑战。
2月3日晚,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心声社区就注册姚安娜商标事件向全体员工道歉,该说明称,“社会上有些公司或个人恶意抢注姚安娜商标,我们不得已为之……任总是第一次公权私用,为此向全体员工道歉。”据悉,自姚安娜出道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多条“姚安娜”“姚思为”等商标信息,国际分类涉及教育娱乐、机械设备、科学仪器等,申请日期为2021年1月25日,目前商标状态显示为“商标申请中”。(综合证券时报)|点评| 昨天,任正非因为一则道歉上了热搜,这还真不多见。而对于华为注册姚安娜一事,有人感慨“77岁的老父亲为女儿的前途操心”很不容易,可以理解;也有人认为不管怎么说,拿公司来处理家里人的私事,还是有些不妥。
不过,既然任正非已经知道这是件不对的事情了,那是否可以趁现在赶快寻找其他能够替代的办法呢?毕竟,如果商标被华为抢先注册下来,再由姚安娜的工作室支付费用后转让过去,可就真的无法摆脱“公权私用”的事实了。
2月4日消息,据外媒综合报道,苹果即将与现代起亚达成协议,在美国乔治亚州西点的起亚装配厂生产苹果品牌的自动驾驶汽车,该车计划2024年推出。苹果将向起亚投资4万亿韩元用于建立生产设施和汽车开发,报道称协议签订日为2月17日。不过,消息人士也表示,目前两家公司之间尚未达成任何协议。此外,他们强调,苹果可能最终决定与另一家汽车制造商合作。(综合澎湃新闻) |点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苹果造车的很多细节就开始被媒体陆续曝出。虽然苹果官方一直没承认,但开辟造车新赛道这事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和手机一样,无论和哪家车企合作,苹果造车选用的也是代工厂模式,这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在制造环节的薄弱经验,同时还能降低成本。不过,哪怕开足马力抓进度,“苹果牌”汽车离最终量产落地都还有几年时间,这期间内,其他车企早就步入正轨了,苹果后起直追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2月4日,快手科技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快手科技香港IPO定价为115港元/股。按发售价计算,经扣除包销佣金及公司就全球发售应付的其他估计开支,公司估计自全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412.76亿港元。公告显示,快手香港IPO面向散户的公开发售部分获1422977份申请,认购合共10994587800股股份,超额认购1204.16倍,冻结资金超1.27万亿港元,均刷新香港纪录。(经济观察网)|点评| 快手打新的火热程度,早在其第一天开始认购时就已经注定了。随后,在各方的推波助澜下,资金涌向快手的速度有增无减。当然,这也要得益于近期市场对港股中科技股的大力热捧。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根据媒体的报道,机构投资者正以2倍IPO的价格在暗盘收购快手股票,这也意味着等快手正式上市后,其股价仍然有充分的上涨空间,一场资本盛宴马上就要来了。
2月4日,贵州茅台股价大幅拉升,盘中最高报2330元/股,再创历史新高,最终报收2320.85元/股,上涨5.98%,站稳2300元关口,总市值达2.91万亿元。在贵州茅台的带动下,多只白酒股跟涨,A股白酒指数上涨0.46%,其中皇台酒业涨停,老白干酒涨幅超8%。至此,贵州茅台股价2021年已上涨逾15%,远远跑赢三大指数。值得注意的是,据Wind统计显示,目前贵州茅台的投资评级最高目标价为2739元/股。(综合中新经纬)|点评| 昨天A股在一片惨绿的情况下,“股王”茅台却异常强势,完全不受大环境影响,成为最亮眼的那个“仔”。虽然从基本面上看,飞天茅台的热销可以被看作是其股价上涨的因素之一,但仅仅有这点还不够。
或许更重要的是,在资金没有找到合适投资标的物之际,茅台被当成是抵抗风险最保险的“硬通货”,于是乎机构纷纷入场加码,保证了茅台的股价只涨不跌。再从券商对茅台的目标价评级来看,A股“喝酒”的行情恐怕还会持续下去。
2月4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低开。盘面上,注册制次新股领跌,稀土永磁、游戏板块跌幅居前。盘中,指数弱势盘整,游戏板块受到重挫,白酒概念继续领涨,茅台站上2300元关口,市值逼近三万亿。临近午盘,三大指数集体跌逾1% ,沪指失守3500点。午后,指数持续下行,深成指、创指一度跌逾2%。临近尾盘,指数小幅回暖,白酒概念逆势上涨,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拉升冲高。截至收盘,沪指报3501.86点,跌0.44%;深成指报15105.94点,跌0.84%;创指报3200.55点,跌0.72%。(新浪财经)|点评| 昨天A股的表现有多惨?看看个股的表现就知道了,盘中翻绿的个股一度达到3600多只,哪怕收盘时也有3300只。不过,由于有银行和白酒板块的护盘,如果单凭指数是看不出来的。这样的情况,真的难言乐观啊。眼下投资者的做多情绪已经出现降温迹象,就连机构之间也出现了一定的分歧。沪指的3500点,有可能是一个心理关口,若是能守住,年前或许还有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