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段三角恋情,坊间各有各的观点,有人抱着猎奇的心态,有人是真心被感动,也有人皱皱眉头骂一句神经病。
那么,这样的婚姻形式到底是对是错?
我认为,本着一个公认且合理的感情原则,即“成人、私密、自愿”,这样的形式是允许存在的。大千世界花花万物,总有人会选择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路来走,只要她\他开心,且不伤害别人,我们愿意去理解。
在这段三角关系中,每个人都是自愿加入的,甚至是毕生捍卫的,他们的孩子也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
况且,他们没有伤害别人,也没有触犯法律(台湾地区的法律对于妻和妾有比较宽松的裁定,纳妾不会办理结婚登记,因此不属于”重婚罪“;而在配偶(妻)知悉并同意情况下,与他人同居,这也无法构成”通奸罪“,是不犯法的)。那么,为什么大家看待这种婚姻关系依然是别别扭扭的?因为它总是代表着陈旧和落后。它虽然披着“大爱”的外衣,但它的内核却是在旧思想的禁锢之下,女人的自我献祭与男人的坐享其成。虽然当事人并不承认,但事实是,三个人中,只有两个女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主动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而那个唯一的男人自始至终都在享受轻易得到的胜利果实。他们口口声声地说着“为了这个家”,然而这个家看起来是王玫和刘立立苦心孤诣经营出来的,钱是刘立立赚,而照顾家人是王玫的责任,一女主外,一女主内,男人董今狐呢?他或许只负责颁发证书和奖状吧。
可能有人会问,这个董今狐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一不帅、二没有傲人的事业,看起来也不是体贴顾家的男人,为什么两个女人甘愿为他奉献到如此境地?
这就是旧思想下男女关系的核心,用小说家毛姆的名言来概括——“每一个女人都想结婚”。
在旧时代,女人的价值是通过婚姻来体现的,一个女人是不是有价值、是不是好女人,在于有没有人要她、娶她。
有男人娶自己是第一关,下面还有更多关卡,要恪守妇道,不要让男人休了自己;要生儿子,保证传宗接代;要侍奉公婆,在婚姻中全须全尾地走到最后,才算是完成一个女人的全部使命。
千百年来,这已经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有各种古籍和规训来支撑其论点,比如《仪礼·丧服》中就归纳概括了女人”七宗罪“,包括无子、淫泆、不事姑舅、口舌、妒忌等等,可以说非常具体,这种思想也代代流传。
在这样的理论体系下,所有的好女人都长着差不多的样子,她们是懂得牺牲的女人,她们压抑自己的个性和需求,为了服务丈夫、子女、公婆。谁压抑得最狠、牺牲得最多,谁就能享受世人最强烈的赞颂。
刘立立和王玫身上都有这些女人的影子,她们忠贞不二、识大体顾大局、不添乱、不作妖,为了维持和谐之家,不惜放弃自己的诸多本性……
而这一套理论发展下来的最终结果,是所有的好处都让男人占了,他们可以凭着“结婚证”躺赢。
是啊,手握结婚证,就等于握着大令牌,如果他还知情识趣,温柔体贴片刻,于是就可以让两个旧思想的女人服服帖帖,这也未免太讽刺……
如果说古代的女人大部分都是这样活,那么到了现代社会,这种婚姻形式已经成了奇葩,为什么他们三个人却能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依然过得那么稳固呢?
董今狐一直把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冠以“爱”的名义,但我更愿意把这种爱形容为三个人的“各取所需”。
其实,细细想来,他们三个人都在这桩婚姻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董今狐的需求在于要享受作为男性的极致资源和便利,家里有人管,赚钱有人代,他且自逍遥没人管,运气太好了。
王玫的需求在于“认命”之后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王玫是个传统女人,她信奉女人的贞节和忠诚,生是董家人,死为董家鬼。在这样的婚姻观念里,当老公有了婚外情,自己只有“认命”一条路可走,不然还能离婚吗?
聪明的王玫选择了一条对自己最有利的道路,她享受了刘立立的钱,足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她享受到另一个女人对自己孩子的付出和爱,她甚至还享受到了“最伟大原配”的功勋章,从现实的角度看,王玫好像也不亏。
▲董今狐和刘立立先后去世,世间只留下王玫一个人。王玫大张旗鼓地为刘立立办了纪念影展,得到刘姐生前的好友的慰问。
那么刘立立呢?她的需求是什么呢?
这个看起来最吃亏、最可怜的女人,当然也有自己的需求,那就是女强人也需要亲密关系和亲情的滋养。
男性社会的深层潜意识没有给强大的职业的女性家庭幸福的机会,比她们弱的男人她们看不上,跟她样差不多的男人觉得找她们就成了小白脸,心理压力太大,比她们强的男人太少,而且他们的机会太多。
在过去的年代里,强大的职场女性其实没有机会做普通女人的,她们繁忙的工作日程也让她们无法像普通女人一样步入平凡普通的婚姻,于是乎,跟一个自己欣赏信任的男人保持长期的亲密关系,享受难得的家庭时光(因为忙她们的家庭时光所要的也不多)进而放弃对于名份的追求,看起来也是十分现实的选择。
而付出的只是钱而已,反正她们一个人也花不完。
必须实事求事地说,在这段三角关系中,刘立立是受剥削的那一个,但是那是她自愿的,并且她也得到了她想的——那就是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滋养,不然一个有强大工作能力的聪明女人有什么动力可以“自虐”四十年呢?
只能说,她早已放弃了幻想,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最容易操作的一种现实模式。
这是男性社会婚恋思想围攻下,过去职业女性无奈的选择,确实卑微,但也现实。
她不再去寻找普通的、符合世俗常理的婚姻关系,因为她没时间去经营婚姻;而这时她遇到了爱情,让她不那么孤独;又遇到了一个可以“共情”,甚至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原配,那么,想开了吧,就这样吧,在漫漫人生路中,就我们仨携着手走下去吧……
无论怎样,这段爱情故事早已画上了句号,故事中的两个人已经离开,剩下一位耄耋老妇独坐于家中,似此星辰非昨夜,四十年里的恩爱纠缠,随风而逝,所有的是非也一并消散于遥远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