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就职的幼儿园,有个念大班的小男孩,叫做泽泽,他家跟我娘家是邻居,彼此的阳台只有一墙之隔,但属不同楼道。
两家人算是普通的点头之交。
有一天临近放学时,他妈妈来办公室找我,说给泽泽办了转学手续,因为想尽快转学,所以拜托我帮着加急处理。
我解释这块事务学校有具体的流程安排,且不归我管理,但我可以帮忙催一催。
接着我问她:「怎么又想着给孩子转学?他在园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因为我记得,泽泽中班时刚从另一个幼儿园转来,这才过了半年多。
泽泽妈妈答道:
「是 XX 国际幼儿园,你也知道,它的名额有多紧张,不管是在那儿就读的孩子,还是他们的父母,个个是精英。我也是求爷爷告奶奶的,才讨到名额。现在有机会去上,肯定得赶紧。」
我表示理解,但又委婉劝了一句:
「新学校是好,我们学校也不赖,频繁换学校,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一定有利,如果孩子难以适应新环境,反而得不偿失。」
泽泽妈妈摆摆手:
「嗨,不会不会,孩子还那么小,忘性大,到了新学校,有好玩的课,有趣的老师,待几天就适应了,再说,明年念小学,不也一样要换环境的嘛!而且,我已经跟新学校约好明天就让孩子过去上课了……」
「明天?」我有点惊讶,「再怎么迅速,手续也不可能今天就办完,让孩子明天就转的……」
「嘘!」泽泽妈妈挤挤眼,「关系我都打通了,明天去没问题的,手续晚一点点跟上就好……」
我仍有些不放心,问道:「事先带孩子去新园转了吗?孩子怎么想的?」
「没有,还没告诉他呢,」泽泽妈妈摇摇头,「就我家那小人精,叛逆得很,他指定得大闹一场,还不如晚点说,他还能少生气少伤心几天,反正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世上什么事都可以等,就是孩子的教育大事等不得,对不对?有更好的环境,更好的资源,那必然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
我没再说什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巧的是,那天我爸妈有事找我,晚上下班后我就回了娘家。
夜间在阳台晾衣服时,刚好就听见泽泽冲到阳台的哭闹声。
隔着墙,我看不到发生了什么,猜测他妈妈也在阳台晾衣服,所以泽泽跑到阳台。
他带着哭腔大喊:
「你们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为什么每次都这样?都不给我一点时间?你们知道不知道,我还没有跟最好的朋友晨晨告别,还没有跟最喜欢我的林老师告别,他们突然看不到我,肯定会很难过很担心的……我好恨你们呀……」
要不是亲耳听到,还真不敢想象一个5岁多的孩子,能说出这些话。
之后泽泽家里的大人们都笑了,他们有的说着「小人精,这话都是哪里学来的」,有的说着「这些有什么好在意的」,有的说着「你再长大点就会明白去更好学校的好处了」,唯独没人说句安慰的话。
不知那夜是不是只有我一人,感到有点心酸。
在幼儿园工作,常能看到听到很多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夸张的做法。
同样为人父母,我很理解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奔波,甚至不惜代价要给孩子最好资源的做法。
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该如何争取某种教育资源,外人也没有权利过问。
但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孩子,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教育的规律。
我们不是不能为低龄的孩子做决定,而是至少,试着了解一下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身心需求,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倾听倾听他们的想法,去体会体会他们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陪他们一起面对各种困难,尽量把一些决定结果所带给他们的伤害降到最低。
而不是一边骄傲地说着「我都是为了你好」,一边又痛斥孩子叛逆不懂事。
另外,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态,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远比着急忙慌地频繁硬塞给孩子好学校来得强。
教育不是追求一剂又一剂的猛药,而是所作所为的「润物细无声」。
慢慢来,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