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6|回复: 3

[教育漫谈] 当我把孩子送入私立高中后,才发现越是富有的家庭越不“减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2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我把孩子送入私立高中后,才发现越是富有的家庭越不“减负”

搜狐 教育
2019-08-12 07:14
b525.jpeg

文 | 程毅

美国材料科技公司科学家,两个孩子的爸爸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前分享过一篇文章《美国顶尖精英大学招生史上最大舞弊丑闻》,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的反应除了震惊,就是同理化的评论:“哎呀,美国的家长也一样啊”、“天下乌鸦一般黑啊”......

b526.jpeg

甚至还有一个同学评论说:“美国大学那能叫舞弊吗?人家是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啊!” 我苦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知道吗?在美国,就是从小通过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来完成阶层的划分和筛选,不相信?继续往下读。

我自己是在国内接受的初等教育,觉得在中国国内,学生都太辛苦,填鸭式教学、唯分数论、参加苦逼的高考,不像欧美,提倡宽松、自由、快乐、平等,讲究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可是等到我有了孩子,才明白......

b527.jpeg


美国的”快乐教育”——痛并快乐着

我们在美国算是普通的中产阶级,属于典型的教育改变命运,通过出国留学和自己的奋斗立足美国。

b528.jpeg

开始的时候,因为在美国接受的高等教育,对美国的中小学初等教育并不了解。和很多境遇相似的中国同胞一样,有了孩子以后,就随大流买学区房,送孩子进公立小学。

b529.jpeg

按照对中国学校的认知和逻辑,公立学校肯定比私立的好吧?我当时天真的以为,大多数人都上的主流公立学校,总不会差吧?

另外一点,我的父亲在70-80年代就作为第一批公派来美的访问学者,对美国公立学校是非常推崇和肯定的。确实也没错,那个年代的美国公立系统还是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

b530.jpeg

我的孩子去了一年本地的公立小学,很快就意识到问题了......

首先,学校的学生以及家长的人口组成很复杂。学校里的50%以上学生是非洲裔,和墨西哥裔。在这样的大熔炉里面,我家的孩子难免沾染一些不良语言和行为。

b531.jpeg

家长对教育的参与和重视程度,和中国家长完全不在一个水准。仅仅是收入的差别吗?我觉得不是,那所公立学校的家长,有开着保时捷接送孩子的,我觉得是对于教育的投入和期望值不同。

b532.gif

是种族的差别吗?也不是,这所学校黑人白人同学的家长普遍都不太重视教育,孩子放学以后从小就是看电视,或者自己玩儿,很多孩子的学术水平其实很低,很多孩子上小学2年级了还不会写自己的英文名字,而到了初中数学水平还保留在小学水平。

其次,孩子在学校格格不入。由于学习的内容相对比较容易,我家老大上课很容易分心,老师不断重复他已经领会了的内容。而老师的时间精力都放在管理不守秩序的孩子,和保证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孩子不掉队,如何有时间精力来提高那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孩子呢?

b533.jpeg

美国的common core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高,就像以前小布什总统的no one left behind 的初等教育的政策。原来美国的公立系统只是满足基本需要,是给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上的。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有学习障碍,譬如自闭症啊聋哑啊智力问题之类的,那么公立学校提供的不收费的特殊教育确实是得天独厚,在这一点上私立学校是无法匹配的。

b534.jpeg

最后,每个学期的家长会我得到的反馈和评语都是,你的孩子很棒,很好,就是上课时要集中精力。我回家和儿子仔细聊了聊,问问他的感受, 才发现他之所以不遵守纪律很多时候是因为课堂上的内容对于他没有挑战性,特别容易感到无聊,所以容易分心和打岔。

当然我知道我的孩子其实毛病也不少,但是在这样的情况对他的提高实在是没有什么帮助。这样温水煮青蛙的“舒服”模式,非但不能激发我儿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扼杀了他的提高的可能性。

后来我通过和其他家长聊天才知道,大部分本地公立中学学生的出路,要么是去普通州立大学,将来找份普通工作;要么是读两年社区大学,当个护士、秘书、修车技工;还有些高中毕业,直接去和父辈一起,继续当工人、餐厅服务员。

b535.jpeg


我很困惑,我们第一代移民,接受高等教育,辛辛苦苦打拼,在美国立足,这就是我的”美国梦”??逃不出阶层固化局限性的底层求生?总觉得我追求的远不止这些。

西方社会用“快乐教育”完成社会分层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直到我们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

在我体验了美国私立精英教育以后才知道,西方的“快乐教育”都是愚民的宣传。越是富有的家庭,越是注重孩子的培养。

b536.jpeg

首先,我的第一个体会是,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很高。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老师的教学上,也体现在纪律和规矩的遵守上。

不再像公立学校的老师那样,满嘴都是“你真棒”、“非常好”。每学期的家长会我会得到老师给出的建议,提醒我儿子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

b537.jpeg


说实话,我和太太有两次还被请进校长室,就是因为儿子这里那里不小心触犯了某些规定(我们私下可能觉得也许无伤大雅的)。在提心吊胆之余,我们也不得不尽量加强家里的行为规范教育,给儿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开始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从早期在公立学校时的"把孩子的教育托付给老师和学校"转变到“对孩子教育的身体力行和独立思考”的状态。也造就了我这个理工科博士后,拿起笔杆子以公众号原创文章的形式,分享在美国做爸爸的育儿体验。

随着小学过渡到中学,学业压力开始变大,管理严格。高中时期的作业、论文可能有时候要写到半夜。我太太说,她经常有学生凌晨12点交作业。学生在考试紧张阶段也会抱怨每天睡觉不到四个小时。

b538.jpeg


私立学校招生,不是有钱就收,父母不仅要支付昂贵的学费,孩子还必须争气。我们家孩子所在的私立学校的小学部,每年有一个学术综合测评,如果有其中一项不通过,那么学校就会建议孩子重读一年,其实就是中国的“留级”。我儿子的班上就有一个美国同学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过关,而被学校建议重读,即使家长抗议仍然不能升级,最后家长只好给孩子上课外辅导班,希望孩子可以在该项测评达标。

b539.jpeg

纪律和道德约束很严格,对不合适的言论和行为动不动就是停课和警告。对不当行为和校园凌霸也是零容忍,对校园内的学生的着装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曾经有高中生,因为在万圣节穿上了和有种族歧视的三K党的类似服装,做出不当手势,而被学校严厉惩罚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8-12 08:57 AM 编辑

我儿子的学校对学生的艺术,音乐,和体育有很高的要求。学生的日常时间表排的满满的,几乎所有同学放了学,都背着书包、扛着乐器、抱着练习册,一个个地赶场去训练,排练,课外兴趣班。

所以虽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书本里,但是高中的学生们很多时候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忙碌。

b540.jpeg


这里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穿着、谈吐、眼界都和之前完全不一样。我有一次接孩子提前到了学校,和一位中学生聊天,我问她周末会做什么活动,出乎我的意料的,她说她的周末一般是去马场上马术课度过的。

b541.jpeg


第二个体会是,家长的群体完全不一样。

以前公立学校的家长什么职业的都有,这边的家长大多是公司高层、医生、律师、飞行员、企业家,甚至还有参议员和政界人士的孩子。甚至很多家长是祖孙三代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legacy,对学校有相当深的感情。

有钱的家长就不必说了,曾经学校有活动要求孩子带点心来学校分享,结果孩子把家里的私人厨师带到学校来的现场作甜点的。

而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些美国父母的从容、优秀、和眼界。

私立精英学校的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中国父母,但是从他们的身上我却很少看到中国父母特有的那种焦虑,我把它归结和定义为“阶层的优越感”。

b542.jpeg

以前和公立学校的家长聊天,当我说我是从中国来的移民,我能隐隐的感到一种美国人特有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节,他们大多没有离开过美国,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很落后,外来移民都是来抢美国人饭碗的。

而私立学校的家长,不仅会如数家珍的告诉我中国近年来的高速发展让美国政府多么的坐立不安,更是会和我攀谈他在中国商务旅行的经历,或者他的中国的商务伙伴,原来他们的着眼和视野,早已超出国家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b543.jpeg

越是富有的家庭,越是努力。最让人不能容忍的就是,一个各方面都比你更优秀的人,却比你更努力的在奋斗和拼搏。有一次我去参加我孩子的同学的生日聚会,遇到他的爸爸,是做律师的。在和他聊天时,他告诉我,为了支付法学院昂贵的学费,他当时申请了学生贷款,是前不久工作了3年以后才偿还清的。他从一个法学院刚毕业的学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成为本地一个商业诉讼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b544.jpeg


私立学校的对于家长的归属感看的很重。就是让你有一种为学校自豪和以学校这个团体为荣的感觉。学校不仅经常组织孩子们的歌唱表演、舞台剧,校庆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学校还经常在学校的拍卖会上拍出和学生相关的个性化的物件,譬如,去年拍卖会上一件有小学3年级小朋友一起制作的一件大型手工陶艺作品,由该班上的一位家长最终竞价获得。

学校还动不动地组织家长参加各种活动,加强家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家长和学校的联系,譬如班上的妈妈们会组织相约一天,去纽约百老汇观赏歌剧,不知不觉之间加深了关系,这些人脉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不可谓不重要。

b545.jpeg


他们不光物质上富有,重视教育,还占据最好的教育资源,鼓励孩子奋斗和拼搏,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格局。很难想象他们会培养出怎样优秀的后代,我没有理由不为我的孩子将来面对的竞争对手而感到一丝的不安。

b546.jpeg

在这里,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父母的经济实力,所属的阶层,眼界和格局,都牢牢的把孩子定义在了他们的起跑线上。

第三个体会,对孩子上大学的准备,从小学就开始了。

你很难想象一个5岁孩子的父母,会预约一个大学的升学指导,请教有什么可以为孩子将来顺利进入斯坦福而作准备的。

这种未雨绸缪的战略性眼光,说实话,让我不寒而栗,觉得有时候是否我原来的无知也许是一种幸福。

b547.jpeg

最让家长难受的,就是那种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又不知道具体该做些什么的无奈。

有些公立学校的学生,很多人放了学就在街上鬼混,去朋友家看一下午电视,甚至有些人沉溺于性、酒精和毒品,一到暑假,要么留在家里看电视,要么跟同学打电子游戏,最懂事的就去麦当劳或者Chick-fil-a打个工,帮邻居割草,或者做保姆看小孩赚点零花钱。

b548.jpeg


而纵观现在私立学校的同学,放学了以后不是音乐就是体育,从小就开始上课外班;暑假不是和父母去外国度假就是参加夏令营,学习新技能,新知识,交新朋友;父母希望孩子将来从事法律行业的家长,高中就开始安排孩子在本地法院的实习;想考顶级艺术学院的,家里出钱,开个人画展和音乐会;高中的孩子暑假会申请哈佛,哥伦比亚等名校的夏校;有的去非洲做志愿者;有的出国去参加考察和支教......

b549.gif

每年高中生毕业私立学校的学生,除了那些出了很多美国政要的文理学院,有的去了哈佛、耶鲁、宾大,有的去了康奈尔、布朗,最差的也至少去了州立大学。而有些公立学校的学生,最优秀的可能才是去的州立大学,还有不少根本不会参加大学的学习。更有很多孩子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后,决定延迟一年入学(很多大学允许)体验间隔年,花费一年的时间去旅行、体验、寻找人生的意义。

当然私立教育下的孩子,也不是不存在问题,虽然他们能更多的受益于比较前列的文化课程教育。但是相比较于公立系统毕业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受教育环境的“多元化”比较差,与单一阶层的长期接触,使他们缺乏接近真实世界大熔炉的多元化多种族的环境,也缺乏和其他阶层人打交道的能力,特别是在了解和适应真实的美国中低层平民百姓及他们的生活。很多时候即使你很优秀,你仍然需要在这个人口结构复杂的社会中操练生存的能力。

b550.jpeg

我们常说不要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美国老百姓的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快乐”之后,就是艰难的一生。不要把孩子的痛苦建立在“快乐教育”的假象上。

精英阶层孩子的起点,是普通孩子的顶点

美国老百姓的孩子奋斗的顶点,常常只是精英阶层孩子的起点。是的,欧美国家早就通过“快乐教育”,实现了阶层分类和阶级固化了。想读名校吗,去私立学校吧!

美国排名前三、加州排名第一的惠特尼中学,2016年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b551.jpeg

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的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和。

b552.jpeg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在欧美,不去私立中学、不花时间精力去学习才艺、没有拿得出手的课外活动,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很难进入顶尖大学,更难跻身精英阶级。这就是在美国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和面对的残酷现实。

美国顶级大学,用“素质教育”筛选阶级

经济基础才是硬道理,虽然大多数私立高校的招生是need-blind admission, 也就是不管学生是否负担得起学费,择优录取。

可是你不要忘了,私立学校是自负盈亏不受政府拨款的,它不是慈善机构。美国顶尖大学的入学要求,看似“素质教育”,实质上都是有钱人家孩子的专利。

b553.jpeg

在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中,偏爱校友资源已经渐渐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很多美国大学都承认“校友资源”,也就是家庭和大学有关的学生录取率比其他申请者都要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8-12 09:17 AM 编辑

前不久,哈佛大学对2021届新生进行了背景调查,内容包括学术、生活以及家庭情况。

超过一半的新生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近30%的2021届新生,其父母或亲戚,都曾是哈佛校友。这个就是legacy admission,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是校友子女可以优先考虑录取。

b554.jpeg

公平吗?为什么美国大学会有这样的录取倾向呢? 事实上,主要还是美国大学“向钱看”的原因。这些人通常被视为是校友捐款的可靠来源。

b555.jpeg


2017年公开数据显示,在美国有四分之一豪富家庭的学生在精英大学就读。该数据来源于一个迄今为止对大学校园学生财务背景最全面的调查。

5所常青藤大学在内的38所大学里,家庭收入排名前1%的学生数量超过了后60%的学生。在美国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家庭中,只有不到0.5%的孩子上过精英大学。

在哈佛大学,校友资源学生录取率是33%,而整体的录取率却是6%。无数有权有势的美国人跟着他们的亲戚进了名牌大学。

b556.jpeg

所谓的美国梦,其实都紧握在美国中上层家庭的手中。美国阶层固化比英国还要严重,但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阶层固化,教育还能改变命运吗?

美国精英大学看中的体育、才艺,不仅需要花大价钱上课外兴趣班,家长更是要花时间接送和陪伴孩子训练,排演,比赛。精英大学录取看中的推荐信,需要有分量的推荐人,譬如西点军校的录取,需要议员推荐信,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去认识?

b557.jpeg

而证明对所申请专业的激情,科研经历,专业实习,开个人艺术展、演奏会,创业,慈善募捐,国际化公益活动,哪些是穷人家玩得起的?而这样的“素质教育”背后需要的大量的人力财力关系网的支撑,普通人家的孩子玩得起么?

b558.jpeg

美国的学校也提倡给学生减负,政策落实的也很到位。小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也是和小朋友说,这是可选项,也就是可以做也可以不做,老师只是“希望”孩子们完成作业,但这是“个人选择”,不做也没关系的。

上次看到一个在刚来美国的中国妈妈,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学,分享了自己“快乐教育”的体会,说自己的孩子下午很早就放学,说美国学习氛围好,学业轻松,孩子回到家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作业都是想写就写,还有时间玩电子游戏,完全不像国内的累成狗。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美国的快乐教育下,孩子压力小,成长没有压力

b559.jpeg

免费的公立学校,对孩子要求低、天天傻玩儿、老师满嘴“你太棒了”,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顺利完成任务,凭什么指望这样快乐、轻松的玩咖,能上最顶尖的大学、成为社会中的精英呢?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呢?

不管在哪个社会,西方还是东方,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都需要高度的自律、长远的眼光和目标、艰苦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付出。


表面上,中国教育是高压、唯分数论,而美国教育是快乐自由、轻松愉快。

b560.png

而美国教育是在快乐、素质的表象下,通过看起来快乐又宽松的公立教育,和价格不菲的私立教育,已经实际上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大多数老百姓的孩子,在这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淀了下来。

欧美老百姓家的孩子,去公立中小学,去社区大学/州立大学,继续成为老百姓,继续付不起孩子私立学校的费用;

精英阶层的孩子,去私立中小学,去精英大学,继续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继续支付孩子私立学校的学费。

b561.jpeg


美国鼓吹的减负、快乐的教育,最终压缩的只是中产阶级和以下的后代的生存空间。为什么像我们这样的美国中产这么拼教育,因为我们很清楚美国教育的“游戏规则”,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美国的快乐教育vs素质教育,家长们,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

留言互动|您为孩子上学做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欢迎您在文末“写留言”把您的观点分享给大家。我们将在今晚(8月12日)24:00前,随机抽取5位幸运儿,每人赠予给孩子的世界名校通识音频课一门。

入群享福利丨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家长群,领取学习资源,更有不同教育主题内容分享。本周分享:「心理学主题」,从青少年的成长入手,围绕心理健康、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能力这四大方面,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更加从容。识别二维码即刻进群,每日限额100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4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1 10:30 PM , Processed in 0.0585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