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文娱冒险
2016年4月,阿里完成对优酷的全资收购,10月,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成立。随后,时任阿里影业董事局主席兼CEO的俞永福发布内部信,宣布成立大优酷事业群。
阿里大文娱成立,古永锵也彻底淡出。此前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张勇曾表达过焦虑,他把视频行业三巨头之争比作打三人麻将,阿里先是在旁边看着,后来实在忍不住,于是索性请古永锵下来,换成俞永福来打这局牌。
优土被阿里买下后,古永锵并未进入阿里战略决策委员会,依旧深耕着优土这一亩三分地。其实还有一个关于并购的真相是每一次组织架构的调整,都是一次新的权力更迭。
2016年5月10日,古永锵发出内部信,对其组织架构做出了调整。
合一集团总裁刘德乐将出任合一创投董事长,分管影业、集团投资、财务、法务、市场和政府事务;杨伟东担任合一集团总裁,全面负责优酷、土豆、来疯、来玩的相关平台业务;优酷土豆BG联席总裁魏明将赴美进行6个月的学习,其间负责VR的投资;而合一影业CEO朱辉龙则开始了新的创业。
但这些变化与阴谋论无关,这一切在并购那一刻应该是已经写好的。毋庸置疑,杨伟东成了这场全力更迭中的胜出者。
这次角逐中杨伟东的胜出跟俞永福的青眼有加相关。俞永福还曾经说过自己与杨伟东共进退,“伟东下课之时就是永福退休之日”。
在当年6月俞永福任阿里文娱大板块事业领导小组组长之前,杨伟东已经在一系列密集的人事调整中脱颖而出,俞永福则给杨伟东的权力版图内加上了阿里音乐CEO的职位。
有猜想是二人均在联想系工作过,2000年到2002年,杨伟东供职于联想,负责联想昭阳笔记本的公关,后加盟了诺基亚,而俞永福则是在2001年到2006年供职于联想投资。
胜出的杨伟东在优爱腾的角逐中,走的依然是激进的线路。优土在2016年拿下了5档王牌综艺的独播权以及15档(除湖南卫视外)王牌电视综艺版权中的11档,其中就包括《中国新歌声》和《极限挑战》第二季。
在自制综艺上与汪涵合作的《火星情报局》也达到了近10亿的播放量。“在版权购买上杨伟东会比魏明更有魄力一些,他的风格是:我给你一个亿,你去给我把这个买回来。买砸了算我的。”一位优土的员工曾在接受腾讯科技的采访时说。
一位投资人也曾透露过,杨伟东进入阿里做事情,也需要处理好以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优酷土豆国内综艺版权合作高级总监鲁洁在接受《芭莎男士》采访时评价杨伟东:“他情绪很外露,像个大男孩似的。但是在为人处事上,他知道怎么圆融地处理一些事。”
阿里大文娱板块中,优酷作为核心业务,杨伟东需要配合俞永福完成整合。2017年优酷秋集上,俞永福就公开宣布“一个大文娱之下,新优酷整合成功”。“协调性强,情商很高”,这是星空华文传媒CEO、灿星总裁田明对杨伟东的评价。
如此激进的杨伟东,再次赢得自己职场上的幸运。2017年底,阿里内部一封公开信中,宣布俞永福卸任,而阿里大文娱将实行班委基础上的轮值总裁制,第一任轮值总裁选中了杨伟东。
杨伟东为什么能一路走到现在?
对于这个问题,杨伟东曾在接受腾讯《深网》采访时表示,“做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必须具备一定的情商、智商,这是必然的,但是这个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更应该具备的能力,第一是学习能力,应对不同的业务类型、不同的市场状况。学习能力背后是学习欲望,有些人年纪越大学习欲望越弱,所以要保持旺盛的学习欲望。”
“第二是执行,市场竞争最终还是要看结果,所以对执行力要求很高。没有执行力,光有策略思考,光有情商搞好关系,光有学习能力,但是没有做出来,也很难赢得大家的尊重。”杨伟东解释。
阿里对文娱产业的决心,是用金钱堆出来的。在2017年上海的优酷秋集活动上,俞永福和杨伟东都先后表态:阿里文娱对内容的投入不设上限。而在2017年底张宇(语嫣)掌管阿里音乐并成立现场娱乐事业群后,也放言“音乐要富养”。
毫无悬念,“砸钱”的宣言后一年不到,俞永福和张宇先后去职。
而2018年,优酷在内容上的投入尤其令人炫目,除了“这就是”系列、“吧”系列综艺外,也在疯狂推网剧和网络大电影。对2017年曾誓言“亲手抓综艺”的杨伟东来说,巨量的内容背后是天量的资金投入。
据悉,阿里内部对于杨伟东的调查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杨伟东此次涉嫌贪腐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优酷于2018年推出的“这就是”系列综艺,主要是关于综艺项目的收支问题。该系列综艺以《这!就是街舞》打头阵,后陆续推出了《这!就是对唱》、《这!就是铁甲》等。
对阿里大文娱来说,以海量资金撬动整个市场,因此,轮值总裁位置上摆了一把魔性的椅子,巨大的荣耀和巨大的风险仅仅是一念之间,而杨伟东的离开没有视频业盈利难力不能及的悲怆,只是因为人性在巨大诱惑前难以克制的贪婪。
戛然而止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