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市场正在用脚投票。相比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的连续涨停,工业富联三个涨停即开板,堪称A股“最弱独角兽”。
6月22日,鸿海精密股东大会,面对投资者对工业富联低迷股价的质疑,郭台铭显得不甚在乎,“股价现在多少钱,我都不晓得。从A股上市到有所产出,至少需要三年时间。预计最快到2020年,工业富联的投资者才会取得收获。”
从工业富联近些年各业务收入和利润结构来看,通信网络设备业务是其第一支柱,云服务设备系第二大支柱,精密工具和机器人规模虽然利润颇丰,但营收占比仅为0.27%。
富士康的手机代工长期依赖苹果等品牌厂商,处于产业链末端。
郭台铭在多个场合表示,希望通过工业富联在A股上市,横向市场拓展机会,借助上述2B类业务打造出全球最大的工业互联网,站上产业链顶端。
“他想抓住大陆云服务器设备井喷机会,由此前OEM代工模式继续向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深度转型,在此基础上,再抓住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领域的新机会。”《财经》杂志在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后写道。
OEM和ODM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由委托方提出产品设计方案;而后者从设计到生产都由生产方自行完成,在产品成型后被客户买走,意味着更强的技术设计能力和更大的利润空间。
不过,至少自前两大主营业务来看,暂时看不出工业富联利润回升的迹象。
2018年上半年,通讯网络设备实现营业收入920.17亿元,同比增长28%;云服务设备实现营业收入663.05亿元,同比增长21%。
一位通信行业分析师对腾讯新闻《棱镜》分析,尽管工业富联主营业务增速不错,但净利润在过去三年,一直都没能超过5%,严重受制于全球通信设备市场逐渐萎缩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