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最后努力
雷曼破产的冲击,远超过保尔森的预计。此时,美国五家最大的投资银行中的三家(美林、雷曼、贝尔斯登)都已消失,要么破产,要么被并购;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破产了(新世纪金融);两房被政府接管,金融系统仍然在运行,但还能支持多久?
在挽救了AIG、房利美、房地美之后,信贷市场仍然冰封,保尔森和伯南克需要一整套方案,来激活金融市场,而且尤为重要的是,这套方案必须得到华盛顿政治家的支持。
而在纽约,盖特纳尝试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合并的方式,来组织雷曼悲剧在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身上重演。于是,他写了若干张纸片,开始“拉郎配”式的撮合,让人想起了我们央企同行业巨头合并成“中国神x”的那会儿。
毕竟盖特纳不是国资委主任,各大银行的CEO们又相互看不顺眼,花旗银行的CEO克拉姆·潘迪特(Vikram Pandit)用一句简短有力的短句,总结了华尔街对盖特纳“拉郎配”的看法。
在华盛顿,保尔森的团队正在紧密研究能够被国会批准的一揽子救助计划,Plan A是向国会申请7000亿美金,直接购买银行的不良资产;Plan B是对银行进行注资,但这是实质上的“国进民退”,在美国可是大忌,因此团队准备先试Plan A。
为了让国会通过7000亿美金的法案,保尔森认为:“让法案通过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吓得他们(指国会议员)屁滚尿流!”对此,诚恳的伯南克表示:
这不难,我自己都要被吓出屎来了。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是研究大萧条的学者,他继承了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的观点,认为大萧条的发生,是因为美联储没有立刻向整个经济体系注入足够多廉价的货币,来刺激经济,而后面想这么干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因此,在08金融危机时,文质彬彬的伯南克却异常果敢。
面对国会议员对7000亿美金的质疑,伯南克引用大萧条的例子,警告如果不能做出明确的决断,美国将会重演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而且这次会更糟。最后,他来了一句:如果我们现在不果断做这些,我们的经济在周一就没了。
伯南克打“恐吓牌”,保尔森打“温情牌”,他在议案进行投票前,向身为民主党的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下跪,求民主党不要毁了议案(保尔森是共和党人),旁边的巴尼弗兰克一脸嫌弃地看着他。
但恐吓牌和温情牌最后都没管用,法案没有通过。最后证明,没有投赞成票的,反而是保尔森和布什总统的同僚—共和党人居多。对此,电影里的保尔森一脸无语。
但保尔森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准备了新方案,并通过布什总统施压。另外,他们发现Plan A的7000亿美金购买不良资产计划实施需要时间,远水不解近渴,于是团队专项Plan B,直接向银行注资。对这种“国有化”行为,伯南克坚决支持。
四天后,努力终于见到成效,国会通过了保尔森的新方案。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如何说服华尔街那些桀骜不驯的大佬,接受政府的注资。电影中有个意味深长的镜头:保尔森走过树立在财政部大楼前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雕像。
汉密尔顿是美国建国元老,第一任财政部长,他信奉“暗含权利论”和“宽泛解释论”,认为宪法如果授予政府某项权力,政府就获得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实现这种权力的准许,而宪法更是需要宽泛解释,才能让政府在应付纷繁复杂的状况时拥有强大能力,不能固步自封作茧自缚。
保尔森显然也是这种人,他身上既有银行家的精明,也有政治家的铁腕。于是再一次,华尔街的CEO们,坐在政府部门的办公室里,等待保尔森给他们“布置”新的任务。
交给各位CEO们的,就是保尔森的资深顾问Dan Jester起草的Plan B方案:政府向银行注入资金,成为银行的股东,银行拿到钱之后积极放贷,进而激活已经冰封的信贷市场。按照老习惯,保尔森还是威胁+利诱的方法。
巴菲特重仓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资本金充沛,号称“拥有雄厚的资本”,不想接受政府的注资。保尔森马上“诚恳地”告诉他:我会让你明天就发现,你并不像你想的那样有钱。一副纸牌屋的范儿。
最终,摩根斯坦利的CEO约翰麦克率先破局,签了注资协议,其他各家CEO也纷纷联系董事会,请求批准。不过,在会议室之外,财政部下属建议在注资的同时,提一些要求,保尔森听了连连摆手,说要是要求太多,他们就不想要这个钱了。
公共事务助理部长米歇尔·戴维斯(Michele Davis)不无讽刺地总结道:这些金融大鳄把整个美国经济都拉下水了,我们还得给他们注资1250亿美元,而且连加点限制都不行,因为害怕他们不一定接受!
这“大而不倒”的威力。君不见,国内某些巨鳄,这些年疯狂负债扩张,等债务到了一定的级别,反而更加安全了,监管部门也是投鼠忌器,甚至连负面报道都帮你抹掉。要妖精易,除妖精难。
电影至此已经到了尾声,最终全部9家华尔街银行都接受美国政府注资,整个华盛顿团队努力了这么久,终于有了积极的结果。在一片庆祝声中,伯南克问:他们会把钱贷出去吧?
保尔森犹豫了一下,说:“当然会。”然后他扭过头,看着窗外,表情凝重起来。拿到注资的金融大佬们,究竟有多少真心,会放在支持实体经济上,作为曾经的华尔街CEO,保尔森心里很清楚。
因此,最后画面上出现了如下的字样:
接受政府注资后,银行发放的贷款反而少了,市场继续动荡。失业率超过10%,数百万家庭失去了住房。到了2009年,市场终于稳定下来,银行退还了政府注资,到了2010年,华尔街发的奖金飙升到1350亿美金。十家银行控制了77%的美国银行资产,他们是真正的大而不倒。
电影以保尔森凝视着窗外收尾。假如换成真保尔森,他或许会在望着窗外时想:我的那帮中国老朋友,会怎么对付这帮不听使唤的银行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