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只松鼠,被誉为“主板零食第一股”的来伊份也遭遇过类似尴尬。2012年,来伊份递交招股书申报稿一周后,央视二套《消费主张》栏目报道其存在产品质量问题。随后证监会依此对来伊份上市申请作出了不予核准的决定。这一拖就是四年,来伊份直到2016年才成功上市。
“食品安全问题在行业内很常见,所谓枪打出头鸟。”朱丹蓬说,代工模式更是加大了风险,质量不可控,而且随着规模扩大,压低代工厂的价格,可能引起工厂在质量上的反弹。“一分钱一分货嘛。”
代工在国内零食行业颇为常见,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来伊份均是如此。原因在于零食品类繁多,动辄上千个SKU,而且食品因区域气候不同对技术和厂房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广东和北京的干燥标准就完全不一样,品牌无力支撑。“如果自己开工厂的话,供应链和产业链会‘搞死人’。”
小松透露,核心产品为薯片的卡乐比,也面临农产品和工业品之间如何打通的问题,卡乐比的做法是,参与土豆种植,和上千家农民发生关系。
朱丹蓬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在国外因为行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企业一般以大单品为主,所以自己能够支撑得起生产线。
在招股说明书中,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均表示,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有部分用于强化供应链建设,包括加强质量检测的职能。
不过,上述三只松鼠内部人士否认了食品安全导致过会取消的说法。一位业内人士猜测,三只松鼠可能难以逃脱淘品牌们的魔咒,此前裂帛、茵曼的IPO道路都遭遇过滑铁卢,普遍面对销售渠道过于依赖淘宝天猫的尴尬。
此外,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过于依赖营销,在研发上的投入偏低,使得物流费用、平台佣金、推广费为主的销售费用过高,净利率低得可怜。
根据披露的数据显示,2014-2016年三只松鼠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5.35%、25.35%和20.75%;2015-2017年,良品铺子对应的数字为22.84%、22.19%和19.46%。与之相比,在研发上的投入要少得多,2014-2016年三只松鼠研发投入比重分别为0.20%、3.3%和2.7%;2015-2017年良品铺子对应的数字为0.17%、0.59%和0.37%。
从已公开的数据字看,零食企业的净利率普遍偏低,只有个位数。2015-2017年,良品铺子净利率分别为1.51%、2.45%和2.18%,三只松鼠2014-2016年为-1.39%、0.44%和5.35%。好想你2015-2017年净利率为-0.29%、1.89%和2.39%,来伊份为4.21%、4.14%和2.79%。盐津铺子最高,达到10%,原因是模式不同,品牌参与了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
“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比原来开夫妻老婆店的同行们进了一大步,但是技术含量低,在口味和研发上做得还不够多。要想长远走下去,按照国际大品牌的发展规律,获得资金后都将走上产业升级的道路,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小松说
瞅准机会,花大钱在营销上,这也是徐新的个人风格,相宜本草、都市丽人,概模如是。徐新曾告诉章燎原,不要着急挣钱,要先把品牌塑造起来,当品类机会到来时,要敢于花钱,舍命狂奔。既要投线上广告,也要投线下广告,线上用于获取流量,线下则是占领消费者心智。“品牌赚的是明天的钱。公司做到10个亿再不投广告,就来不及了。”
但只注重广告不注重研发是难以持久的,最典型的失败案例就是碧生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股价如今跌到只有0.4元,缩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