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进入网贷行业的玩家们,一定数量为国资企业和上市公司)
而混沌行业生态中的另一角,另一些手握资产端和资金端从业者们,则计划撬动利益的杠杆,上演又一场末日狂欢。
“金融讲求规模效应,在达到特定的规模之前,一些平台难以盈利。”钱君近来注意到,近期有一些小的平台,由于亏损严重、日子难熬,又开始重操现金贷的旧业。
他在和一些同行交流中发现,一些同行已经押注这次备案延期,会延迟到明年的6月份。“这部分人准备就做一年,把钱捞过来就走。”
而《棱镜》在此前与多位行业分析人士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目前这样的平台不在少数,自年初至今,现金贷又有死灰复燃的态势。
“百分百的利润就会让人铤而走险,更何况是百分之几百的利润。”钱君抱怨说,这种状况令其感到痛苦,因为合规经营的平台,已完全被戴住了镣铐,但那些不合规的平台,却能够在监管的空档期展开不合规的业务,随时准备赚钱走人。
在此前6月14日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谈到,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处置各类隐患,以经常的“小震”释放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大震”。
他表示,目前我国现阶段的金融问题具有极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面对的矛盾更为复杂,有些风险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处置各类隐患。总体上,要用事先的而不是事后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整体的而不是零散的方法,去矫正各种偏离,及早恢复经济金融平衡。
而对于在不断的“小震”之中,如何协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则考验着各方的智慧。
对此,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还是要聚焦平台、资产本身,不要太在意所谓的“背景论”。
在其看来,不少“上市公司系”的平台,上市公司股东实质上为“ST股”,存在着经营不善、股东大比例质押的情形,在近期的市场环境下,风险系数其实很高。
而对于网贷行业的未来, 一位业内人士对《棱镜》表示,自己自2013年入行,也算是一名躲过枪林弹雨的老兵,现在 “就算是在战壕里,合上眼睛也能立马睡着”。
互金行业最初的几年,吸引了无数热钱涌进,市场极度膨胀。在他看来,现在市场确实到了行业生态需要自我清洁的时候。
他还记得自己最初入行时,一位老师告诉他的话,“好的时代也好,坏的时代也罢,钱都是一个稀缺资源。”只不过,在他看来,金融其实有它自己的逻辑,互联网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它的效率,但是没有办法改变它的本质。
“你永远都要对这个行业充满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