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在两场听证会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实质上是美国甚至世界互联网行业的缩影,全世界的各大软件都在努力收集并商用用户的大量信息。从商业角度来看,脸书和互联网行业整体能够做出的改变都十分有限。通过吸引用户注意力和分析用户行为来投放广告是最通行也最成熟的商业模式,用户交出自己的数据以换取免费高效的互联网服务。在这一过程中,用户能否控制自身的那些数据被第三方使用的问题长期以来缺乏讨论。而在政府监管缺失的情况下,普通用户没有任何武器来保卫自己的隐私。
这次8700万人的信息在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被抓取的事件,也是美国互联网行业监管长期空白的反映和结果。在警钟终于敲响后,各方需要寻找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避免未来出现类似甚至更加严重的泄漏事件。新泽西州众议员弗兰克 · 帕隆(Frank Pallone)说到:“我们需要对互联网运营商、数据代理商、应用开发者和任何通过使用我们的数据来运营的人进行基本监管。我们需要找到保证这些公司在没有媒体曝光的情况下依然能负责运营的方法。”
虽然,脸书首席安全官亚历克斯 · 斯塔莫斯(Alex Stamos)在推特上表示:“我不认为存在一个数字乌托邦,让所有人都能拥有隐私、匿名和选择权,且坏人神奇地无法进入。”但作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企业是否应该负起更多责任,让用户对自己的数据有基本的掌控能力?在隐私的边界愈发模糊的今天,用户又能够以什么方式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接下来的数年内,我们将看到各方博弈的精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