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需要那么大的贸易顺差”
有观点认为,中美贸易失衡严重,是贸易战无可避免的根本原因。不过,在不少与会嘉宾看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进入调整周期。
前中国央行行长戴相龙则表示,所谓“贸易战”是支流。他引用中国经济成长的贡献率数据说,出口对中国经济拉动仅有9%,而消费和投资的拉动率是59%和32%。这位前央行行长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更加注重质量的阶段。
戴相龙同时认为,中美贸易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中美双方可以通过谈判达到互相协调,共同发展。在他看来,中美贸易简单来说就是买卖,美国发美元来购买中国的商品本来是好事,“原来就是他争取的,现在变成不好的事情了。中国并不需要那么大的贸易顺差,现在进出口拉动中国经济的占比是9%,这一比例有所下降。所以,贸易顺差减少不一定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何况不从美国进口,还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也提到,现在市场上有人担心中国大量出售美国资产,从而导致美国利率上升。但在他看来,中国通过降低汇率、减持外汇储备来抵消美国提升中国关税影响的可能性很小。外储减持是一个金融问题,涉及到资本项目,应该与贸易问题切割开来。
张宇燕同时提及,中国的贸易顺差从2007年10%的峰值下降到现在的2%,至于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得看中美双方之间的贸易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