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2|回复: 0

惠誉退出在华合资公司,寻求在中国独立运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0 08: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惠誉国际评级已把所持在华合资公司联合资信49%的股权出售,料将由此成为第一家在中国独立运营的大型国际债券评级机构。


18.jpg
图片来源:REINHARD KRAUSE/REUTERS
SHEN HONG
华尔街日报  2018年 01月 30日 08:03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料将成为第一家在中国独立运营的大型国际债券评级机构。该公司周一表示,计划退出其在华合资公司。

惠誉表示,已将所持联合资信(China Lianhe Credit Rating Co.) 49%的股权出售给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交易金额未对外披露。

惠誉与在华合作方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Lianhe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Co.)长达11年的合作关系宣告结束。该交易标志着中国评级行业自去年5月份以来的首个重大转变,当时中国在与美国达成的一项贸易协议中承诺将对外放开国内评级行业。

在去年11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访问北京后不久,中国采取行动进一步放开国内金融业,宣布对证券和银行业外资参股限制松绑。

两名知情人士向《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透露,惠誉目前准备向中国监管部门申请在华独立运营许可,不过审批进程将取决于中国政府相关指引的发布。

惠誉一名发言人表示,中国监管环境的变化创造了一个机会,惠誉想趁此考虑并评估未来如何能够最好满足中国国内以及全球资本市场的需求。

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早已垂涎中国11.7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但他们与中国的关系并不稳定。去年,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和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出于对债务不断累积的担忧而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与中国的关系因此恶化。

这一下调最初引发中国政府强硬回应,甚至一度令人们对上述评级机构在中国的前景产生怀疑。

华创证券(Hua Chuang Securities)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屈庆称,他认为中国政府的确希望惠誉这样的评级机构能够来到中国,帮助打造一个更健康的信用文化,但正是由于目前尚缺乏这种文化,意味着这些评级机构未来还有艰难的路要走。

在中国债券市场上,大多数付钱获取评级的债券发行人,已经习惯国内评级机构授予较高信用评级。惠誉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去适应这样一个市场。

在中国的4,599家公司债发行人中,4,025家(约占88%)的国内信用评级为AA或更高,而穆迪、标普和惠誉只会把这样的评级授予安全性和财务健康状况最佳的公司。

同一家中国债券发行人从中国评级机构获得的评级通常要高于上述三家国际评级机构。

比如,湖南省重型设备生产商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1157.HK)获得了惠誉前合资公司联合资信的AAA评级,而惠誉本身对该公司的评级为B-。

华创证券的屈庆称,中国本地债券发行人会说,当可以轻松从国内评级机构处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好看评级时,为什么还要付更多钱去获得一个更低评级。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惠誉正考虑把其在印度、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做法复制到中国。为了迎合当地市场,惠誉在这些国家采用了一套不同的评级体系。

上海耀之资产管理中心(Shanghai Yaozhi Asset Management Co.)首席运营长王鸣称,如果惠誉能在中国这样做,将是一件好事,不然可能在投资者和发行人之间引起极大的困扰。

王鸣称,在中国独立运营后,惠誉可能会发现保留或吸引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和相对成熟的私营企业等客户会比较容易。不过他表示,对于规模较小、风险较大的公司,情况可能会不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1 12:25 PM , Processed in 0.0277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