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0

从网易严选到京东京造,精选电商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 |CBNweekly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7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网易严选到京东京造,精选电商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 |CBNweekly 

 2018-01-28 黄瀚玉 第一财经周刊

另一个问题是,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扎堆做起了这门生意?


当大家还在讨论网易严选的某个东西是否是山寨品、它的酒店值不值得去住一宿的时候,京东也在1月悄然上线了自己的自有品牌精选电商京造。 


目前,京造上面只有几十种商品,涉及家居、餐厨、日用、箱包、洗护、穿搭6个领域。从页面上呈现的商品看,它所售的化妆棉、棉棒、拖鞋,好像都和网易严选上的样子差不多。


遮住logo,你能分清这是网易严选还是京造吗?

 

商品差不多的也许并不只是这两家公司。2017年时,小米和淘宝的精选电商米家有品和淘宝心选也上线了。这几个电商的自有品牌都有类似的特点:声称产品走优质代工厂代工再统一贴上公司的品牌,同一个品类下的商品种类并不算太多(当然网易严选最近已经有点儿“变异”了),走高性价比路线,风格则以小清新、性冷淡为主。 


这类细分领域,我们可以称之为精选电商。如今,互联网公司似乎笃定精选电商能够成事。那么这到底是一门怎样的生意,我们对其中4个具体问题做了一些总结。


 国际大牌的供应商

真的看得上这些互联网公司? 


这些精选电商都表示,它们的代工厂是国际大牌的供应商。网易严选对这方面的强调最为强烈,毕竟,它长时间都将“XX大牌供应商”作为自己产品的宣传亮点。


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名头并非空穴来风,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一带,不少代工厂都从同国际大牌的合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供应链优化能力,甚至是产品设计能力。他们中的不少,已经跻身国际顶尖制造商之列。 


但这些代工厂并非没有焦虑。长期居于幕后让它们并不太知晓消费者最新的喜好,特别是在线上销售崛起之后,就连它们长期合作的国际大牌的生意也受到了冲击。而互联网公司自带的流量、与消费者更近的属性,都能让代工厂更了解消费者最近喜欢什么。 


此外,国际大单做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物料、人工成本的节节上涨,欧美市场经济的不景气,也让那些原来专注于同国际大牌合作的代工厂,愿意和又有资本又有流量的国内互联网公司试着合作一把。 


 精选电商的商品都长得差不多

背后的“门道” 


恐怕不只是彼此之间长得差不多,它们和一些国际大牌的经典款也长得差不多。 


站在消费者或者原创品牌拥有者的角度,这当然有抄袭之嫌。但站在精选电商运营者的角度,恐怕这才是最保险的道路。 


在中国市场,想要从无到有地做一个设计风格自成一派的品牌,不仅需要强大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团队,以及重金投入,背后还关系着规模化生产一个陌生产品的的成本和宣传推广成本。种种资源投入之后,品牌也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 


而无论是RIMOVA的箱子还是MUJI的床上用品四件套,它们都是已经经受过市场检验的产品。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模仿前辈让它们能用较少的投入,在最快时间内获得大批的流量。


在网易严选能买到和RIMOVA经典款相似的旅行箱。


也许这些精选电商会计划着,等到靠性价比和大牌基本款先吸引来一批用户后,再谈自主设计和品牌风格的塑造,就像网易严选从最开始卖大牌同款到现在大力宣传“黑凤梨”系列一样。 


 为什么最开始售卖的商品

都以家居杂货类为主 


新一代消费者希望提升生活品质自然是很重要的市场需求。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妨想一想,你是否还记得家里的拖鞋、抹布、收纳盒是什么品牌? 


相比服装配饰、个人护理、数码电子产品等,家居杂货怕是中国市场里,给消费者留下品牌印象最少的领域之一,也就是说,并没有什么大品牌在这个领域做得特别出色。 


这给了互联网公司一个绝佳的机会,它们可以在一个没有巨头的领域大显身手,甚至,自带的流量和雄厚的资金,还能让它们成为巨头。 


也许消费者对于家居杂货更看重实用性,而非品牌本身,所以他们对原创设计、知识产权的考虑也更弱。说得通俗一点,即使有一条毛巾照抄了某某大牌,恐怕消费者也不会太在意。对于日常生活所需的那些小商品,至少目前,他们要求的只是性价比高、质量好、功能佳而已。


家居杂货品类为互联网公司做品牌提供了绝佳机会。


 所以,精选电商未来能成事儿吗? 


凭借产品的高性价比和互联网的流量,这些精选电商当然可以吸引到一批消费者。另一个问题在于,它们以后会怎样。 


如果一个品牌只靠价廉物美来吸引人,那它算不上一个伟大的品牌。对经典款外观设计的纷纷效仿会让各个精选电商变得没有差异,消费者的忠诚度也不会太高。 


但这种以性价比为特点的精选电商,一旦想要做出格调、做出品牌溢价,结果又会如何呢?消费者当初是为了价廉物美才选择了某个精选电商,既然品牌没有从一开始就对品牌风格下足够大的投入和决心,想让人们接受其升级和转型,于人于己都不会太容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1 12:35 PM , Processed in 0.02687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