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顶级芯片代工厂商台积电2018年最先进7纳米制程首批客户名单中,比特大陆赫然与高通、辉达、AMD、海思这些知名厂商并列。2017年的新一轮融资,比特大陆吸引了红杉和IDG入场,估值达“数十亿美元”。
研制出世界首台ASIC矿机的南瓜张,也不逊色。他所领导的公司嘉楠耘智,在借壳A股公司鲁亿通失败后,提交了挂牌新三板市场的申请,并在新一轮融资中估值达33亿元人民币。《棱镜》获悉的数据显示,受益于2017年比特币价格的惊人涨幅,2017年全年,嘉楠耘智营收超过20亿元,大部分来自于矿机销售。与此数字对应的,是仅仅30人的研发团队。
在垄断了全球的矿机市场份额之后,两家公司发现了新的兴奋点:借助于比特币矿机的算力技术积累,他们可以将经验复制至世界技术最前沿——人工智能领域。
嘉楠耘智的一位人士介绍,在实现人工智能的要素中,算法是普遍最被重视的一环,算力却一直被忽视。在算法上,芯片厂商AMD和英伟达通过他们设计生产的显卡(GPU)进行深度学习,走在了最前端。不过,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算法已经很成熟,算力要素成为制约人工智能的最大短板。“为何一些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不能直立行走?根本原因还是在算力上面。”
在芯片层面,比特大陆产品战略总监汤炜伟预判,比特币矿机芯片走过了从CPU到GPU再到ASIC专用芯片的进程,与之类似地,人工智能芯片也将重演从CPU到GPU再到ASIC的进程。
“以GPU为代表的图形处理器推动了第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成熟,随着体系架构不断快速演进,到2020年专用芯片(即ASIC)数量将会超过GPU芯片。” 汤炜伟笃定。
比特大陆在2018年1月发布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芯片品牌“算丰”,嘉楠耘智的相关动作也在紧锣密鼓中。
“这是在芯片领域,中国拉近、甚至是超过美国的契机。”在比特大陆“算丰”发布仪式上,其负责AI产品技术的总监王俊兴奋地称。
不过这一次,两家公司面临的,是阵容颇为强大的对手。谷歌、AMD、英伟达等顶尖选手,无论在研发资金支持上,还是在技术和数据的积累上,均不可小觑。
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观察人士指出,因为“人工智能训练的算法可能会改变,训练的数据和生态也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他表示出对后路的忧虑。
但他也看到了积极面,两家公司选择了最有经验优势的ASIC方向,是在区块链生态中孕育出的力量,并向传统芯片厂商发起冲击。
深圳的那些代工厂与华强北的商户,应该很期待这一市场尽快爆发。当矿机这种技术主导的“中国制造”的、产品热销之后,没有人会怀念天天打价格战的“山寨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