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时七浦路还很热闹,早市商贩们在微弱的光线下卖衣服。)
樊德贵是七浦路市场资深的老板之一。作为上海本地人,樊德贵家的老房子就在七浦路上。上世纪90年代,尚在外企上班的樊德贵将七浦路的店铺租给别人卖服装。“那时一年的租金是十多万,但他们卖服装一年挣的比这个多很多倍。”
于是,看得眼热的樊德贵辞掉了工作,决定下海一博,转行服装批发。新七浦市场2001年开业,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樊德贵一口气拿下了10个铺位。
“那时好像什么都能卖掉,做服装也不需要什么眼光。”虽然此前并未接触过服装行业,但樊德贵的转型异常顺利,“周边都是做服装的,耳濡目染我也知道他们在哪儿进货,去了广州住到酒店,大家一聊,还能互相介绍货源。”当时的服装市场采用代理制,樊德贵跟着外地同行很快拿下一些服装厂的上海代理:“2005年是巅峰期。”
“不用担心卖不掉,就是担心抢不到货。”樊德贵回忆说,那个时候自己每天都蹲点广州负责抢货,店铺从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发货,“上午9点钟基本就可以打烊了。”他每天每个店铺的流水至少有一两万元,而且利润可以达到30%。
“一些老板确实赚到很多钱!”卢强见证了市场最兴盛的时候。十年前,七浦路的老板们每年可以赚上几百万元。去年,新七浦市场四楼的店铺公开出售,一些大铺的总价超过千万,业主一次性就能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