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3|回复: 0

[父母心声] 父母为带孙子都分居了,还催我要二胎 | 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5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母为带孙子都分居了,还催我要二胎 | 人间 

 2017-12-04 钟传锦 人间theLivings


 《推手》剧照


年轻人挣到钱的在外面成家立业了,年纪和我差不多的都去到城里帮子女带小孩了,农村人苦啊,年轻的时候种地累死累活,年纪大了又要到外面去帮子女带小孩,只有过年才能回来,老了只能被赶回老家来了。




1


没有孩子以前,我一直觉得祖辈没照看孙辈的义务,可等到自己面对如何带孩子的时候,发现各种现实问题的紧逼下,只能让自己的小孩跟很多朋友、同事的孩子一样,“父母生,老人养”。

我在杭州,我哥在厦门,我们兄弟俩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做留守儿童,都想让小孩在自己身边,对如何帮我们照看小孩的事情,在江西农村老家的父母很是为难。

儿子出生前,我每次与母亲电话时都会问,将来怎么安排照顾两个孙子?母亲含糊其词,没个准话:“后面再说,现在说也说不好。”

妻子快到预产期时,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里,催促母亲来杭州,母亲问我:“能不能把你侄子带来杭州,一起照顾?”

我一听就急了:“两岁的小孩那么吵,到时她怎么做月子啊?我要上班,你怎么照顾一大两小!”。

最后,母亲来杭州,父亲留在江西老家,在厦门的嫂子辞了职照顾小侄子。

母亲刚到杭州时很不适应,父亲不在身边,她在杭州度日如年:受不了空气中那股煤油味和三天两头的雾霾,嫌水中有漂白粉的味道,蔬菜也不够鲜嫩,更别说去不掉腥骚味的肉类了,一切都不如老家。念叨着各种不适请,就开始担心在家无人照顾的父亲,父亲生活上很依恋母亲,自从把母亲娶回家后就从来没有下过厨,家务事都是靠母亲操持。

直到我儿子出生后,母亲忙得脚不沾地,才开始无暇去想其它事情。

一晃就过年了,父亲和哥嫂都来杭州团聚。年后,哥嫂回厦门的前一晚,父亲问:“你们怎么打算?村里面有工作要做,我不能到厦门带小孩,你们两兄弟要商量好。”

我和哥哥都没有说话,其实我俩心里都很清楚,父母很想把两个小的带回老家去养。一阵沉默之后,隐隐听见父亲叹了一口气,最后依然是维持现状。


    ●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刚进门,母亲就对我说:“你爸爸这几天高烧,饭都烧不了,现在还饿着肚子睡觉,刚刚打电话诉苦,说从结婚后从来没有分开过,现在老了开始吃苦头了,我们把他一个老头子扔在老家,不管他。”

母亲眼睛红红的,似乎刚哭过,见我在看着她,就背过身去掩饰。

“妈,要不你回去照顾爸爸,小孩让她辞职在家带?”我也有些纠结起来。

“年纪轻轻不出去挣钱,在家带什么小孩?”母亲说。

“要不我们请保姆?” 

“你放心吗?再说你有钱请保姆吗?杭州一个保姆至少5000块一个月。”原来这些母亲都已经了解过了。 

“要不叫爸爸来杭州,住一起?”

“你爸不肯来,他有高血压,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母亲情不自禁地说出了担心。

晚些时候我给父亲电话,问父亲愿不愿意到杭州来住一段时间。

父亲电话里却说:“等这一届村支书干完再说,你妈在杭州不习惯,睡不好,白天还要带小孩,很辛苦,平时要多关心下你妈。”

我很诧异,因为平时母亲从未跟我说过这些。

“那是她怕你担心啊,她荨麻疹最近历害了许多,杭州医疗条件好一些,你带她去看看能不能治好。”父亲又说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我赶紧问母亲:“妈,你在杭州是不是睡不好,吃不习惯?”

“吃倒还好,就是晚上身上痒,睡不好。”

“那你也不和我说一下,爸爸还以为你生病了我都不带你去看呢。”我埋怨母亲。

“老家的医生都说了这病治不好,去看也是浪费你们的钱。” 母亲说。


    ●    

在我的坚持下,母亲跟我去了医院。母亲对医生描述完病情后,说了句:“最近痒得厉害,睡不好,白天带小孩都有气无力的。”

医生面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说:“是不是妈妈痒得晚上睡不好了,影响带孩子了你才带来看?”我连忙解释,医生笑笑:“干嘛那么紧张,我就开个玩笑——不过像你妈妈这种情况的老人不在少数,难搞。”

我没敢接话,因为我不知道医生是在说母亲的病情还是说养孩子的模式,无论是哪种都只会让我难堪。

治疗荨麻疹要每个星期去医院一次,每次去母亲都会问花了多少钱,我骗她说中药便宜,花不了几个钱。结果在去了医院几次后,母亲从医生那里知道去一趟要花不少钱之后,说什么也不肯去了,不停地责怪父亲多嘴。


2


前年10月,老家村干部换届结果一出,我哥就打来了电话:“爸爸又被选上了——前段时间爸爸还说他不想当了,事多、钱少、又没退休金,还要被镇上的年轻干部呼来唤去,你问下爸爸,到底是怎么决定的?”

我笑道:“哦,你是不是想让我去和爸爸说让他别当了,到厦门去帮你带小孩?” 

哥哥说:“也不是这样说,爸爸一个人在老家我不放心,生病了也没人照顾。”

这时我听见手机里传来了嫂子在一旁的抱怨声:“他儿子有你妈带当然可以这样说,我们自己带,我不能上班,你工资又低,经济压力大,站着说话不腰痛。”

我心里有些内疚——其实我家也差不多,如果只有一个人工作的话,连房也供不起,更别说请保姆了。

后来我也没有打电话问父亲村干部换届的事,工作一忙,也就把这件事情抛在脑后了。


    ●    

一个月后,母亲对我说:“你爸不当了,你嫂子不上班的话,靠你哥一个人太难了,再说让你嫂子辞职在家带孩子,而我却在杭州帮你带孩子,他们也会有意见的。”

“你们不是已经把我侄子带到三岁了吗?”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你还小,不懂事。”母亲叹了一口气。

父亲到厦门带小侄子,同样水土不服,身体老是不好,每隔段时间,都会听到母亲说“今天你哥又带你爸去医院了”,接着便埋怨父亲不争气,看病花了我哥不少钱。每次说完,母亲总是有意无意地说:“要是我们在一起就好了,相互有个照应。”

“妈,你别担心,哥会照顾爸爸的了,爸爸要是在厦门待腻了,可以过杭州来住一段时间。” 

“算了,你侄子要上学,你爸来杭州,到时没人接送。”


    ●    

父亲脾气不好,侄子调皮,没少挨骂。

对于父亲带小孩的方式,嫂子平时也不吭声。但有一次,在父亲骂侄子时,嫂子却突然插嘴责怪父亲骂孩子骂得太多了,父亲气急,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公公儿媳便冷战了一些时候。父亲很是不忿,向母亲抱怨,母亲劝父亲不要随便骂孙子,“现在的小孩金贵不比以前”。父亲在电话里叹气:“其实他们嫌我脾气不好,是想让你帮忙带小孩,虽然不明说,但看得出来。”

于是母亲在对我唠叨父亲在厦门的近况时,又暗示说:“我也难分成两半啊,你爸又带不了很小的小孩,不然我可以和你爸换一下。”又说:“要是你们俩兄弟在一个城市上班就好了,这样我和你爸就不用分开了。”

我说:“工作找到这里,我也没有办法啊,你们老了我回老家去吧。”

看着母亲只是笑笑不说话,我突然觉得这句话和小时候对她说“妈妈我长大了挣的钱都给你花”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小时候是真心实意的,而现在更像是一种敷衍。

 

3


侄子暑假的时候,父亲在杭州来住了一段时间。母亲对嫂子颇有微词,说她自从不帮哥嫂带小孩之后,打电话过去,嫂子连“妈”都不叫,也从不打电话过来关心一下,“以前在老家帮他们带小孩的时候,电话也会打的,‘妈’也会叫的”。

父亲也跟着说气话:“没办法,他们啊,都认为咱俩帮带小孩是天经地义的,有时候真不想帮他们带。”

母亲又赶紧说软话:“你不带,到时没人管,孙子就要吃亏了,他们俩下班晚,放学后没有人接孩子,回家来也没有口热饭吃。” 

父亲说:“我还不是心疼孙子,怕孙子吃亏,不然谁还带啊。”

其实这只是父亲嘴硬,他之前也说过,觉得嫂子上班很辛苦。


    ●    

有天晚饭后闲聊,父亲又感慨:“以前觉得生儿子好,现在想想还不如生个女儿,女儿体贴孝顺。” 

“生儿子是个名声,生女儿是福气。你看看村里阿三,人家三个女儿,你看看现在他多享福啊,小孩不用带,女儿又贴心,你看我们,累死累活的整天,还落下埋怨,嫌我们小孩带得不好,现在连过年都不回家。”母亲说完朝我看一眼。

我知道母亲又在提及旧事——前年我哥和我春节时都没有回老家,只留下父母在家过年,为此老两口没少被村里人背后议论,说是“儿子再有出息,不顾父母也没啥用”,为此父母很介意。

“不是因为小孩小回家不方便嘛,以后过年我们都回老家过。”我安慰母亲。

“现在你这么说,到时你们还不是听老婆的,儿媳妇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现在你看看有几个儿媳对公婆好的。”母亲说完叹口气。

“早知道不让他们兄弟上学了,上完大学,都到外面去了,老了也不会回来了——要是没读书,打工不可能打一辈子,迟早要回老家的,不会在外面成家立业。”父亲也开玩笑地跟母亲抱怨,“以前深怕他们没出息在家务农,可老了却盼着他们能在身边。


    ●    

当天晚上,我打电话和我哥说起父母的抱怨,说,爸妈现在担心养老的事情,这段时间提了好几次。

“爸妈一直都这样,一直都很担心老了没人照顾,过于担心了。”哥哥说。

“也不能怪爸妈,两人都没有退休金,老了不靠我们靠谁啊?那你到时会回老家去吗?看态度爸妈不可能待在杭州或者厦门养老的。”我还是担心。

“我不知道,回家找不到工作啊!到时候再说吧!你呢,你会回去吗?”我哥把问题反踢回来。

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也不确定真的到了爸妈老得需要有人照顾的那一天,我是否真的能回去。


4


暑假过后,父亲回厦门继续带侄子。

过了一阵时间,母亲再次试探着问我,能不能让侄子也到杭州来,两个老人照顾两个小孩,彼此之间也可以相互照应。

我想都没想,拒绝了:“爸爸来我这儿没有问题,但是小的一起过来我们怎么照顾呢?小孩应当由父母照顾,万一到时学习不好,他们要怪我们的。”

我说得冠冕堂皇,但心里想的却是,侄子长期住我们这里不就等于我生二胎了?平时还好,要是一生病,两个小的就会相互传染。

母亲呆了半响没说话,过了一会儿说:“你爸爸身体这样下去不好,其它倒是没什么。”


    ●    

去年年底因行业不景气,突如其来的一场大裁员,让公司人人自危。要是自己被裁掉,家里的经济压力会非常大,那段时间我情绪一直很焦虑,下班回家后,忍不住和母亲抱怨。

“要不小的带回老家?这样你们压力小些。”母亲问我,“在老家自己也能种地,你们寄点儿奶粉回来就行,我跟着你们,增加你们的经济负担。”

“带两个小孩吗?我怕你们吃不消,万一你们或者小的生病了呢。”我还是不放心。

“别家两个老人带四个小孩都能带,我们带两个还带不好啊?”母亲低声说道,“再说你爸爸在厦门老是生病,我很担心啊这样。” 

我虽有些不放心,但还是答应了。

不过我担心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了:父亲母亲把侄子和我儿子带回老家去后,没过多久,两个小的就得了疱疹性咽峡炎,高热不退。县城医院束手无策,一番折腾,转院到市里的儿童医院后才好转。期间我父母一直看着两个孙子没敢睡觉,吓得够呛。

这事之后,父母再也不提把小孩带回老家去带了,还是老样子——父亲在厦门,母亲在杭州。


    ●    

我所住的小区是拆迁安置房,周边的学校在杭州市排名垫底。为了儿子几年后上学,我选了一处中等水平的学区房,凑齐首付交了后告诉母亲,母亲沉默半天有些失落:“你们计划好就行,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了,老了,不中用了。” 

后来父亲偷偷告诉我,母亲一直觉得在买房子的事情上亏欠我们,当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给父亲打了电话。父亲说,要不把家里的田地卖掉减轻儿子们的负担?母亲不同意,说:“卖掉祖产,老家没有根了,留什么给孙子?”

母亲在电话里埋怨父亲没本事,买房的事情上没能帮上我们兄弟俩,老两口居然还吵了一架,几星期没有通电话——若在平时,他们一天至少两通电话。

自从我们买房之后,妻子给母亲零花钱的时候,母亲却怎么都不肯收下,总是说自己不需要用钱。但是一到周末,母亲总是6点不到就起来去乔司镇制衣作坊钉扣子,工作14个小时换来50块钱,每次晚上回来后,坐在沙发上就不知不觉睡着了。我怕母亲太累,拦她不要再去,可母亲一个劲儿地说比在老家干农活时轻松多了。


    ●    

有一天,母亲突然问我想不想生二胎。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母亲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高兴,而是脸色喜中带忧。

我觉得很诧异,以前父母怕我不肯生二胎,总是向我灌输两个孩子的好处,于是问:“妈,怎么我想生二胎,你好像不高兴嘛?”

“不是我不高兴——你要生我当然高兴,但是你什么时候生?你们要生早点儿生!” 

“妈,现在我们压力好大,小的还小,过些时候再说吧。再说国家现在光喊着让我们生二胎,但相关政策都还没有,经济压力这么大,没法儿生。”

“两兄弟都这么说!什么经济压力不压力的?我以前生你们时,分家时只有两副碗筷,还不是过来了!现在不生,等我们七老八十你们再生,还怎么帮你们带小孩啊?”母亲有点不高兴。 

我不明就里,后来打电话问我哥才知道,原来,母亲在问我之前。已经问过我哥了。我哥的回答也是:“现在我哪里有精力生二胎啊,我刚买房子,也没钱。”

我妈当时就有些急,跟我哥说:“你们现在不生,我和你爸都越来越老了,到时候你弟弟生,你也生,谁帮你们带孩子啊。”

我哥也有点不耐烦:“哎呀,妈,你怎么什么都管啊,管这管那,我什么时候生孩子你也要管啊。”

母亲气得一下就把电话给挂断了,然后又找了个机会问我什么时候生二胎,又生了顿气——跟我哥聊完,我算了算,如果父母把我和我哥的二孩带到6岁,那就意味着他们至少还要分开7年——真到那时,父亲都70多岁了,母亲也60多了。


5


今年5月,母亲说要和父亲一起回老家待上一个月——因为前几天母亲得知,老家成材的杉木已经被同村的人偷得差不多了,前些年种的红豆杉树林已经长满了杂草,死了一大半,果树也基本上不结果了,再不回去除草,几年的心血就可能付之东流。

刚好我休假,便趁这个机会陪父母回老家一趟。

前一天早上出发,第二天太阳下山时才到家。一年多没有回老家了,家门口长满了杂草,母亲说:“要不我们趁天还没黑,借两把锄头把门口的草先锄掉?大门口的长杂草不吉利!” 

我在邻居家敲了老半天门,没响应,后来才知道,邻居全家都在县城里帮儿子带小孩了。

母亲让我送她去看看外婆,从外婆家出来时,我发现路上人很少,路两旁的水田全都长满杂草,放眼望去,一片荒芜。

我问母亲:“怎么现在家门口的田都没有人耕了?”

“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吧,家里又挣不到什么钱,年轻人现在谁还种田啊?” 

“那年纪大的也没有看见过几个啊。”

“挣到钱的在外面成家立业了,年纪和我差不多的都去到城里帮子女带小孩了,农村人苦啊,年轻的时候种地累死累活,年纪大了又要到外面去帮子女带小孩,只有过年才能回来,老了只能被赶回老家来了。”母亲说道。

回到家, 同村一个和母亲相仿的女人,拉着母亲聊了很久。女人走后,我问母亲:“她不是在跟着他儿子在广州带小孩吗?”

“她在广州不习惯,老生病,再加上和儿子媳妇相处的不好,大吵一架就跑回家里来了,小孩现在也带回来了。两个老人带三个小孩,三个媳妇一个月一共才给1000块生活费,真是造孽啊。”母亲愤愤不平,“子女不给钱,只好一个人在家里带孩子,另外一个人找点活做挣点钱了。”

原来那女人找母亲聊天,是来诉苦的。父亲接过话头,说,村里让老人帮忙带小孩、又一分钱也不给父母的年轻人也不占少数,“给钱算好的了”。


    ●    

隔几天,我跟着父母去锄草。

母亲看着杂草丛生的农田,对父亲说:“等带大了孙子,我们两个就可以回来耕田了,把门口的池塘清理下,养些鱼,再把几块水田翻一下,随便种点东西,到时俩儿子一个月给我们寄几百块钱,也可以养活我们两个了,安度晚年,也蛮好的。”

父亲叹了口气,泼冷水说:“你想得真好!他们两个都要生二胎,又都刚买房子,欠了那么多钱,都还不想生。等带大他们的二胎,你还干得动吗?年轻时吃了那么苦,老了不躺在病床上就很不错了——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希望他们两个早点儿生二胎,早点儿带大孙子好回家养老,就这么简单。” 

母亲拄着锄头,呆呆地看着杂草,没再说话。

父亲也沉默着,一阵风刮过,片片树叶随风离枝而去,渐渐地都不见了。


 编辑:许智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 06:47 PM , Processed in 0.0307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