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而惨淡的融资路
刘波的完美计划是,通过关联交易、资产注入等一系列手段,主导已经改名为诚成文化的长印股份配股融资,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但当时股票监管对配股的限制仍然是: 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
1998年,刘波刚刚接手上市公司,就通过关联交易增厚公司利润。长印股份当年主营业务收入2.89亿元,净利润2701万元,但其中承接诚成文化《传世藏书》印刷业务,交易额4371.8万元,利润1075万元,占净利润近40%。
1999年,诚成文化主营业务收入2.74亿元,净利润4921.8万元,看似不错。但利润主要来自于“传世藏书”项目资产注入。1999年12月,武汉诚成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印文化娱乐公司”与海南诚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传世藏书”进行资产置换,长印文化娱乐评估价值870万元,传世藏书评估价值6528万元,形成5658万元投资收益和净利润3805万元。这一笔交易就占到了净利润的77%。
然而好景不长,2000年4月,监管部门否决了这笔利润,投资收益不能确认进1999年报表。诚成文化当年配股梦碎。
刘波并没有气馁,他开始积极运作增发事项。中国证监会2000年7月24日颁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购买或出售资产行为的通知》为诚成文化打开了增发融资的大门。刘波依然坚持用自己手中唯一像样的项目“传世藏书”为上市公司输血。2000年,诚成文化主营业务收入2.38亿元,净利润3097万元。但是其中有3000万元利润来自于售出了1090套“传世藏书”。
由此也能看出,刘波很难算作一个成功的商人,除了定价明显虚高有骗贷嫌疑的“传世藏书”之外,他投资的药厂、地产项目、北京娱乐会所、书籍印刷销售网络几乎无一能够产生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