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此之前,苹果公司所有产品只使用全球统一的英文名称。

苹果公司最近针对中国市场做出了新的调整,在接下来的更新中,它将汉化iOS、macOS和watchOS三大系统中的原生应用,降低新用户的使用门槛。新命名的调整预计在年底前完成,到时,中国内地用户只需要更新系统,并将语言设置为“简体中文”,就可以看到新的界面和应用的中文名称。
这是苹果公司首次大规模调整旗下产品的命名,改动将覆盖三大系统、上百个应用。在iPhoneX发布时,已能看出苹果在中国市场开始汉化的苗头,比如为更方便中国内地用户理解,苹果中国官网将“FaceID”称为“面容ID”。
对首次使用iPhone和Mac的用户来说,苹果自创的功能命名可能的确很难适应。比如Mac上的Finder、Launchpad、MissionControl功能,或者iPhone上的Safari、FaceTime,AirDrop。汉化后,用户可以花更少时间熟悉这些应用和功能。
根据苹果公司透露,此次汉化时,有些应用和功能会直接翻译,例如前面提到的Launchpad译为“启动台”,MissionControl译为“调度中心”,AirDrop译为“隔空投放”。有些会采取中英文结合,Safari将变成“Safari浏览器”,iMessage变成“iMessage信息”,iCloudDrive变成iCloud云盘。还有一些功能的名称更是包含了创意思维,并追求中文翻译的“信达雅”,如将Mac里的Finder译为“访达”,iPhoneX上的新功能Animoji译为“动画表情”。
“取中文名”可以视为苹果为提升重要海外市场的用户体验。要知道在此之前,苹果公司所有产品只使用全球统一的英文名称。
中国市场一直是苹果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自2014年第四季度后,中国还超越美国成为iPhone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去年10月市场调研公司AppAnnie的报告也提到,中国成为苹果公司应用软件的全球最大市场。但近几年苹果手机销售疲软,尤其在中国市场,增长趋势明显放缓,最新推出的iPhone8也需求低迷,苹果公司的确该想想办法稳住中国消费者的心了。
你会喜欢苹果给这些应用起的中文名吗?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