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8|回复: 0

[故事分享] 《真实故事计划》第214期:被偷走的情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偷走的情书 

 2017-09-01 骆淑景 真实故事计划


20多天没有收到他的来信,又听说310国道上出了车祸。我认定他出事了。

这是真实故事计划的第 214 个故事

2014年3月23日,我学会了发微信。这天下午,我用刚买的手机给老公发了一条微信:晚上请按时回来吃饭。5秒种后,收到他的回复:好的,一定。这种手指间的即刻传递,让我一瞬间有些恍惚。

我想起30年前的春天,我收到他的第一封求爱信。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煎熬了15天后,他才等到我的回复。

当时我正在黄河北岸一个叫岭根的小镇上教书。小镇上一条土街。街上有一个乡政府,乡政府对面搭着大戏台,戏台旁边是供销社的门市部。一条公路从中条山上蜿蜒而下,在这里和土街形成一个“丁”字路口,每天有班车在这里停靠一下,就是车站了。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丁字路的西边。那里有一个小小的邮电所。

我那时刚开始异地恋。这个小镇上的邮电所,就成了我和恋人之间的纽带。我俩约定,收到对方的信立即回信。这样信写了发出去,在路上要走七天。他回信后再走七天到我手。也就是说,每半个月收到对方一封信。

我在月圆之夜的思念,他要到初一才知晓。而他初一的喜怒哀乐,我要到下一个十五才能体会到。

这是在正常情况下,若是收到信没有及时回复,或者他出差了,下乡了,或者我进城了,去培训了,或者邮局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收到信的时间就会更长。

据说邮电所是我来之前的一年设立的。它由两间小平房组成,前面一间是业务室,办理信件、包裹、电报等业务,后面一间是工作人员的宿舍,再后面还有一个小院。

多少年过后,我还记得业务员是一对夫妻,那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名字叫朵朵。每次我去送信,朵朵都笑嘻嘻地说:“又写信了?放这儿吧,没问题,今天就能发走。”遇着吃饭,她还总是让我。

他曾给我分析说,邮路之所以这样漫长,是因为我们隔着黄河的缘故。

现在看来,两地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自驾的车程不过两、三个小时,但在当时却极不方便。我每次来回,不管走水路或是陆路,都要一整天,还要起五更打黄昏。

路上没有固定的车船,顺利抵达与否全凭运气。有一次,我一天坐了六种运输工具,分别是自行车、拖拉机、机帆船、小蹦蹦、货车,最后是班车。

漫漫邮路,把人的思念拉长再拉长,把人的耐心锤炼再锤炼。

校园很空旷,土围墙外面就是庄稼,苹果园,还有枣树。围墙有许多豁口,都是学生或村里人翻墙形成的。有时候我不想走正门,就翻墙过去,走过坑坑洼洼的小路,路过高高低低的人家房舍,走到公路北边的邮电所去送信。

星期天,老师和学生都回家了,空旷的校园只剩下我一个人,我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给恋人写信。一段时期的心情,读书的感悟,大自然的朝晖夕阴,都是写信的内容。

图|当年的校舍

从信寄出的那一刻,心里便多了一种期待。每天下午四点,我都会跑到学校的收发室问一下,有我的信没有。

有时候信意外地来早了,我就会迫不急待地跑回宿舍,关上门窗,一个人独享这一份美好。要是到了时间信还没来,我就心神不宁,胡思乱想。学校收发室没有,就跑到邮电所去追问。直到收到信,心才安稳下来。

最初两个人写信,像打太极一样,你来我往,迂回曲折。童年啊,故乡啊,人生啊,理想啊,还有诗歌。

那时全民写诗,诗人就是青年人心中的神。他在信里大谈他喜欢的诗人,周涛,杨牧,马丽华,舒婷。诗人们有了什么新作,他都第一时间知道并抄写引用。

接到他的来信,我也很高兴,除了诗,就和他谈这里的山川地貌“中条山下,黄河岸边”,以及天气,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站在校园里,眺望远处的中条山“那一抹紫蓝紫蓝的岚烟”,还有春天来了,“走在金黄的菜花田里,让金黄的花粉敷了我一头一脸”。等到关系确定了,才慢慢畅开心扉,直抒胸臆。

寒冷的冬夜,从黄河滩上刮来的风,吹着尖利的呼哨,打着漩儿,把校园后面斑驳的土墙打的“扑嗖嗖”、“哗啦啦”,墙土直落。

我坐在宿舍里,给他写信,在纸上给他唱“望星空”、“十五的月亮”。他则用马丽华的组诗《我的太阳》鼓励我,“从未相许的是我的太阳/永不失约的是我的太阳。”

那高昂悲壮的格调,使我暂时忘掉眼前的寒冷、寂寞以及困苦。他还用马丽华的诗句“我们一群是中国最后一代浪漫主义”来自诩。

有一次,我有20多天没有收到他的信。我坐立不安,一天两次到收发室探问,但总是没有。

我又到邮电所问,还是没有。正在这时,电视台播送了一条消息,说河南豫西境内发生特大交通事故,310国道一辆大客车翻到深沟里去了,死了40多人。上封信里他曾说,他最近要去市里开林业现场会。莫非他就坐在这趟车上?

我越想越怕。同事见状提醒我,赶紧发个电报问问啊。然而三天过去了,电报也不见回。

我又几次三番跑到邮电所去问,一向脾气很好的朵朵也烦了:“没有嘛,没有嘛,有消息我能不赶快给你送去?”等不来电报,我愈发认定他出事了。我沉浸在自己的悲剧中,痛不欲生。

天色渐渐暗下来,又一个白天就要过去了。我躺在床上有气无力,这时同事从街上捎回一封电报,上写“平安无事”。

图|他的信

看着电报,我喜极而泣,一下子来了精神。随后他来信说,原来他搞森林普查去了,钻在深山老林里,写不成信,也看不到电报。信中还摘录南阳诗人陈俊峰的诗句“深山里没有邮局/没有邮局就没有邮局吧”。

那时发电报一个字是七分钱,挺贵的,一般都是尽量减少字数。但名字地址总得有,只好把说事情的字数减到最少。

经常写信,邮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最初一张邮票是八分钱,后来涨到两角。一封平信要贴两角邮票,挂号信通常是四角。一般的信纸写上七页,正好,若超过七页就超重了,就要多贴一张邮票。为节约邮票,我有时也在信纸反面写字。

有一次,我弄到两本文学名著《红与黑》与《忏悔录》,我看了以后,把书邮过去让他看,他看了以后,又写了一大篇读后感给我邮来。这次的信,不但超重,还挂号,结果一下子贴了四张二毛钱的邮票,我觉得他很傻,又写信数落他。

在这荒原上的小镇,写信成了一种最自由的创作。在雪白的信纸上,信马由缰地表达着自己的爱恨情仇。恋人之间那种令人脸红耳热的情话,如果面对面,很难开口,但写在纸上,就顺利了。

2016年春天,我们驾车回到那个小镇,它比三十年前更荒凉了。

乡政府在几年前被撤销,学校也改成了工厂。但那个邮电所还在,只是在原址盖了新房。我站在门口,怅然若失。


到成人师范上学后,依然是在一个小镇,小镇上也有一个邮电所。但这次不是我一个人写信盼信,而是一群人。

班里20多个女生,有的结婚了,也有的在谈恋爱。

她们的未婚夫有的在军营,有的在外地工作。每天一下课,三三两两就跑到学校大门口的收发室去看信。学生的信,有时是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再交到每个人手里。有时门卫也把信放在桌子上,或者外面窗台上,让大家自由取。

寑室里谁的夫婿来信了,大家都跟着高兴,让她给大家买糖块瓜子花生吃,哄哄嚷嚷,这一天就像过节一样。

女伴们的信少,写得也没有我们长。班里最小的一个女生小美, 18岁,天真活泼。有一次她说,你的信象树叶一样。

她不明白我们每封信都七八页、十来页,密密麻麻都说些啥,因此很好奇。她说她写信老没啥说,就要求看我的信,说向我学习写信。看她很真诚的样子,我有时也把信让她看。

一个午后,我几次去门岗看信都没有。心里犹豫不决,正准备和朋友到街上去发信,走出教室,忽见班主任手上拿着我的信,我高兴至极。但朋友却死拉硬拽让我和她到街上去。

等我回来时,信早已让小美取走,并拆开先睹为快了。我心里很不高兴,但又没法发作。

图|那些发黄的信

又有一次,是个冬日的下午,门岗告诉我,有我一封信。等我做完功课去取时,信却不翼而飞了。我以为门岗看花了眼,他却很肯定地说,有,绝对有,我看得清清楚楚。

回到教室,我问遍了所有女生,还说,谁把信拿出来,给她买好吃的。但她们都说没看见,不像开玩笑的样子。

我绝望了。好不容易盼来了恋人的信,却丢失了。我的心情糟糕到极点,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我坐在教室里,忍不住嘤嘤哭泣。

一天过去了,没有消息,两天过去了,也没有人承认。

无奈我又给他写一封信,说明情况,让他再回信时把这封信补寄过来。谁知这天晚上睡觉时,却在枕头下发现了那封丢失的信。信纸已被揉得皱皱巴巴,但还一页不少。

可能是拿走我信的人,看我真心痛苦的样子,良心发现,偷偷送回来的吧。信失而复得,我不由得又高兴起来,顾不上埋怨偷信的人。

现在看来,恋爱中人说的话,有时就象高烧中的呓语,一结婚都原形毕露了。

从初恋到热恋再到谈婚论嫁,我们不断对自己提出新要求,建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学习爱的艺术,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还制定了详细规划。第一年怎么怎么,第二年怎么怎么。现在看来都是笑谈,但那时却是真诚的。

在我急切地渴盼他信的同时,他也在急切地盼望着我的信,甚至更迫切。

“昨天雨后的黄昏,传达室那位和蔼的老头把你的信递到我的手中,我故作神秘地掩饰着自己的喜悦,一溜疾步来到洛河滩的杨树林里。我对着未拆开的信封,看着你娟秀的笔迹,象是对你说,对不起,稍等片刻,让我调整一下呼吸,让我用几秒种时间想象一下你要告诉我什么。”

“昨天中午一下车,一进场门,我第一件事就是取你的信,读你的信。”

“今早提笔铺纸给你写信时是读第四遍了。第三遍是昨天下午我独自一人去洛河滩畅游后读的。雨后的河水有一丝凉,但分明身心溶在盛夏的氛围里。那河面辽阔,那河水柔情,我赤身裸体躺在温热的沙滩上,墨绿的岸,墨绿的山,蓝色的水,蓝色的天,我枕着清悠而执着的涛声,闭着眼睛接受阳光的沐浴,风的柔指抚摸着我的全身,惬意极了。”

那时我们都很穷,记得那一年物涨飞涨,白糖由8毛涨到1.3元一斤,我都舍不得吃。那时他一个月工资50多元,还要抽出五分之一来支助我的学业,然而我们讨论的话题却很高蹈。

图|她的信

他在信中说:“对于人生,我是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的。对于爱情,我这样认为,真诚的爱就是在你思念那个人的时候,自己的人格升华了。对于友谊,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应该广交不同层次的朋友或年令相仿或忘年之交,但绝不交酒肉朋友,就是宁缺勿滥。”

每当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和环境产生深刻矛盾时,每当内心充满困惑,一丝倦意袭上心来,我就想把内心的烦恼和困惑都倾诉给他:

“今晚又是周末,寝室只剩下小美和另一个女生,借着蜡烛的光给你写信。你此刻在干些什么,在这寒冷的夜晚,只有想起你,才使我感到温暖,感到踏实和希望。相形之下,这冰冷的宿舍,这充满冰凉气息的教室,作业本,教科书,都是多么可厌啊。”

大集体生活热热闹闹,却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连写个信都是慌慌张张。总是在课间或者大家催促关灯的叫喊声中匆匆画上最后一个标点。有

时也不是没有时间,但那种美好的气氛和美好的心境总是被人破坏。有时候实在找不到宁静的场所,我就拿上纸笔,跑到操场边,或者坐在田野里写信。

5月的早晨,天气晴朗,麦穗轻扬。望着西边如黛的群山,一抹岚烟轻绕,说不出的生动、美好。那灿烂的朝霞,隐隐的青山,习习的清风,都润泽着我的心。这时写出的信就诗意盎然,充满喜悦之情。如果心情不好,写的信也潦里潦草。

“在水一方情如故,离愁别绪终有期。”信写到第84封,我们终于调到一起,结束了两地分居。

这些上世纪80年代的情书,现在看来宛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几次搬家,都想把它丢掉。老公却说:“你呀,没有一点收藏意识。你想,你现在手里要是握有许多封100年前人的情书,该有多大价值?”我说:“想的美,你又不是什么名人!”

这些信,我们已经保存了三十多年。

作者骆淑景,现已退休

编辑 | 赵枢熹

 播音 | 黛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0 11:50 PM , Processed in 0.0259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