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0

今日头条与信息流的红海竞争给中国用户带来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5 06: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于算法向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的新闻应用是中国移动应用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也引发了整个行业对于用户宝贵的读屏时间的激烈争夺,今日头条凭藉先发优势杀出一条血路,但也因此惹出不少争议。


11.jpg
中国的新闻应用不仅从传统新闻渠道聚合内容,还把视频网站、视频直播、社交媒体和越来越多的个人原创收纳其中。图为北京一个报刊亭老板在其摊位上。 图片来源:AFP/GETTY IMAGES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8月 25日 15:36
袁莉

在中国,网络新闻或许要受到政府的严格审查,但并未削弱中国移动用户对网络新闻的热切需求。

基于算法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新闻的应用程序是目前中国移动应用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引发了全行业对用户宝贵的读屏时间的激烈争夺。

家住深圳市、今年39岁的建筑承包商杨东每天花一两个小时浏览今日头条(Jinri Toutiao)的体育、财经和科技新闻。这款应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了解董阳的阅读习惯,为他筛选个性化内容。杨东则靠今日头条追踪他喜爱的足球队的最新情况。

在北京一家大数据公司任程序员的沈云每天上下班要花最多三个小时浏览今日头条上的互联网和科技新闻。这款应用注意到27岁的沈云喜欢在睡觉前看搞笑视频,所以每当晚上他打开应用就会收到一些搞笑视频的推送。

11a.jpg
一位知情人士说,今日头条的开发者──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超过200亿美元的估值。 图片来源:REUTERS

一位知情人士说,类似这样的成功让今日头条的开发者──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Bytedance Technology)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超过200亿美元的估值,较2016年底的110亿美元估值增加近一倍。

从手机用户在各类网络产品上花费的累计时间来看,新闻类应用程序的同比增长率在6月份拔得头筹。移动互联网数据服务供应商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新闻应用的增长率达到73%,完胜在线旅游和手机视频这两个同样增长飞快的领域。

如此巨大的需求自然引发了激烈竞争,包括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0700.HK, 简称口腾讯)和百度(Baidu Inc., BIDU)在内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以及五大老牌新闻门户网站纷纷入局。这些公司都在投资机器学习,根据用户所在位置、所用智能手机品牌、浏览历史和每篇文章的浏览时间等数以千计的数据点向用户推送个性化内容。

11b.jpg    
不过,与Facebook和谷歌(Google)推送的新闻对照一下,会发现新闻推送在中国完全是另一番面貌。首先是新闻的定义宽泛很多,中国人基本上忽略受到严格审查的官方媒体以及意识形态强烈的说教文章。

中国的新闻应用不仅从传统新闻渠道聚合内容,还把视频网站、视频直播、社交媒体和越来越多的个人原创收纳其中,通过无限量的定制内容尽可能地延长用户的逗留时间,使用户更有可能点开文章中的内置广告,这也是一个前景相当广阔的市场。

在美国,竞争是在传统媒体与Facebook、Twitter、Snapchat、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之间展开的,虽然中国的竞争格局与美国区别不大,但人工智能在中国网络新闻产业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因为新闻应用填补了主流媒体的权威真空。

传统媒体的瓦解、严格的审查和许多海外新闻来源的禁用意味着这些应用不得不上天入地去寻找内容,而这项工作机器比人做得更好,更有效率。在美国,聚合类新闻应用推送的内容大多来自主流媒体。

今日头条称自己与两万家传统新闻媒体机构存在内容合作关系,这些内容仅占今日头条推送消息的10%,除此之外还与80万新媒体内容创作者合作,这些创作者的动力和回报均来自他们吸引到的网络流量。

自五年前创立以来,今日头条已吸引了1.2亿日活跃用户,目前仅落后于腾讯的新闻门户网站腾讯网(QQ.com)。最重要的是,今日头条用户每日平均在应用上花费的时间超过70分钟,仅次于腾讯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WeChat)。

今日头条2016年实现广告收入9亿美元,为上一年的四倍。今日头条未透露是否盈利,也未预计何时盈利。

北京字节跳动高级副总裁柳甄说,今日头条掌握了先发优势,通过积累大量用户,今日头条的机器有足够数据来了解用户的需求。她说,人工智能就像孩子,需要时间来提高智力。

2012年,软件程序员张一鸣在北京创立了今日头条,以纯技术的眼光看待新闻业务,这是今日头条的成功之处,但也可能是其争议所在。

算法技术将今日头条引向了一个服务不充分的市场: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用户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首次接触互联网,他们的娱乐也依靠互联网。此前已有用户、竞争对手和行业观察人士指责今日头条推送粗俗内容和骗取点击率的标题。

柳甄否认今日头条的内容低俗,称他们的算法能在发现并传播有用的内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她以一段介绍如何养猪的视频为例,说这段视频的浏览量达到2,000万次。

当然,被指粗俗的新闻应用不止今日头条一家,竞争对手在追赶过程中也用了类似手段。

一家新闻门户的高管说,如果不跟今日头条学,就没法活下去。

(本文作者袁莉是《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文中所述仅代表她的个人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4 02:23 AM , Processed in 0.0739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