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源济

[男女之间] 敬平:“蒋介石婚恋”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美龄:赌气不回家,违反法定的同居义务? 

 2017-07-17 敬平 法之彬彬

两口子闹别扭,女的赌气回娘家,扔下男的,一个人在家,是件司空见惯的事。


寻常人家如此,贵为第一夫人的宋美龄也如是。


所不同的是,宋美龄没有住到娘家,而是一个人待在香港。



今天,我继续讲蒋宋二人为蒋纬国身世闹别扭的事。与之前不同,这回,我不讲夫妻忠实义务,我只讲夫妻同居义务。




1、我们先回顾一下宋美龄赌气不回家的背景


蒋介石1927年迎娶宋美龄之前,公开登报,自曝婚史,说自己与原配离婚了,与两个妾断绝关系了,家中只有两个儿子。寥寥数语,看似坦坦荡荡,其实,有些家庭秘密,蒋介石一生都没有提起,即使对宋美龄,他也守口如瓶。


大儿子蒋经国是原配所生,当时在苏联留学。这,蒋介石对宋美龄如实相告了。


小儿子蒋纬国,是把兄弟戴季陶与一个日本姑娘婚外恋生下的私生子。这,蒋介石不仅只字未提,反而糊弄宋美龄,说蒋纬国是自己亲生的。


为了与宋美龄结婚,蒋介石请第一个妾姚冶诚,带上自小由她抚养的蒋纬国,离开自己的故乡祖屋,回她自己的老家苏州生活。


蒋介石对宋美龄坦言相告,姚冶诚不是蒋纬国的生母。那么,蒋纬国的生母到底是谁?


蒋介石闭口不答,就是不说。


我猜测,蒋介石之所以没有告诉宋美龄真相,恐怕是因为私生子的出身不名誉,蒋介石不愿意伤害蒋纬国。穷其一生,蒋介石都没有告诉蒋纬国,他是一个私生子。民国时代,私生子不仅道德上遭人讥笑,法律地位上也逊于婚生子。


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的时候,蒋纬国12岁。当时,蒋介石风闻姚冶诚要带蒋纬国大闹婚礼,吓坏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蒋宋结婚之后,蒋介石一直没有安排继母宋美龄与继子蒋纬国见面。


1936年,蒋纬国从苏州的东吴大学毕业,去德国留学。这时候,蒋介石可能想过母子见面的事,然而,没搞成。非但没搞成,可能还因此闹出了夫妻矛盾。


四年后,蒋纬国留学归来,途经香港。恰巧,宋美龄在香港看病。蒋介石希望宋美龄与蒋纬国在香港见面,安排情商很高的大儿子蒋经国赶赴香港,从中斡旋。


1940年10月27日,宋美龄与蒋纬国平生第一次见面。


宋美龄表面上谈笑风生,实际上心中不悦。涵养甚好的宋美龄,对继子蒋纬国保留了一个长辈应有的慈爱姿态,对老公蒋介石却是一肚子气。


2、蒋介石生日,宋美龄不回家,圣诞节,也不回家


四天后,蒋介石农历生日,本来,夫妻俩约好,宋美龄赶回重庆,陪蒋介石过生日。


时间到了,两个儿子都来了,可是,宋美龄没有回来。非但人没回来,连个祝贺的信函电报都没有。


蒋介石知道宋美龄赌气了。


蒋介石很快知道,宋美龄是为蒋介石闭口不谈小儿子身世而赌气。


差不多一个月过去了,12月24日,平安夜。两夫妻都是基督徒,对他俩而言,这个夜晚弥足珍贵,需要阖家团圆,共同庆祝。可是,宋美龄留在香港,就是不回来。


蒋介石难过得要命。回头想想,过去三年,三个圣诞节,虽然对日战争,血雨腥风,困难无其数,蒋介石依然觉得,宋美龄没有回家团圆的这个圣诞节,是一个“最为烦闷”的圣诞节。


这一天,回国之后去故乡转了一圈的蒋纬国,回到重庆,来到蒋介石身边,陪老爸过节。


蒋纬国给老爸讲了讲浙江老家奉化的情形,蒋介石愁苦的心情,略略好转了一些。


3、蒋介石对待蒋纬国,视同己出


蒋纬国虽然不是蒋介石亲生的儿子,蒋介石对待蒋纬国,视同己出,感情非常深厚。


历史学家研究了蒋介石的日记,从小到大,两兄弟之中,最能满足蒋介石父子之间天伦之乐的,是蒋纬国。与宋美龄结婚之前,战事吃紧,进退维谷,心情郁闷的时刻,蒋介石特别想念蒋纬国,时常派人接他到军营,陪他一起睡觉。


蒋纬国在蒋介石的日记中,是个乖巧的讨人喜欢的孩子。五六岁的时候,蒋介石出征,与蒋纬国道别,这孩子抱住他的大腿,哭着喊着,要跟他一起去。蒋介石在日记中唏嘘不已。


现在,夫人为了蒋纬国跟他闹情绪,不回家,怎叫蒋介石不烦恼?


8岁的蒋纬国与蒋介石




4、宋美龄元旦不回家,春节也不回家


接下来,1941年元旦前后,蒋介石日记中,充满了孤独寂寞的字眼,心烦意乱。


不知道蒋介石的心理地图中,家事国事天下事分别占据了多大的区域。皖南事变,震惊中外,蒋介石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的时候,不忘惦记宋美龄,还在为宋美龄烦恼,“为家事,心多抑郁”,劝自己“澹定处之”,不要乱了分寸。


国事纷扰,日子要过。1941年1月14日,蒋介石放下皖南事变、新四军这些恼人的词,带着蒋纬国放松心情,游园赏梅。看梅花盛放,蒋介石睹物思人,又想起宋美龄,遗憾万千:可惜啊,老婆今年没有同游。


2月4日,农历新年过去十天了,宋美龄还是不回来。


接到宋美龄不回重庆的电报,蒋介石的倔脾气上来了。长期以来委曲求全的蒋介石,回复他的达令(darling,“亲爱的”,蒋介石经常用这个英文单词称呼宋美龄),“夫妻各尽其道”。意思是说,你自己看着办,回家也行,不回家也行。


这话,我作为不明真相的群众,看上去,一头雾水。


5、蒋介石这话是什么意思?


从传统道德,或者现代法律,两个不同的角度,理解起来,意思完全不一样。


从传统道德的角度看,蒋介石这句话,有点儿“封建”的味道。


什么叫各尽其道?妻子尽其道,就是所谓的“守妇道”。


妇道是什么?蒋介石儿时熟读的《孟子》,有一句话,“以顺为本者,妾妇之道也”,做妻子的,做妾的,一定要把顺从丈夫当作“妇道”。


蒋介石当年赢取宋美龄,婚礼的定位,不但是文明婚礼,还是革命婚礼,蒋介石本质上可能不是一个夫权主义者,应该不会用三从四德要求宋美龄,所以,即使蒋介石真的拿“妇道”说事,估计也是气话。


6、法律规定宋美龄要跟蒋介石同居


从现代法律的角度看,蒋介石这句话,真没有偏离婚姻法的精神。


蒋宋结婚第二年之后实施的《中华民国民法》第1001条规定,夫妻互负同居义务。结婚的目的,是双方永远在一起共同生活。你宋美龄既然嫁给蒋介石,就得承担与蒋介石同居的义务。


在哪同居?《中华民国民法》第1002条规定,以丈夫的住所为同居的住所。


丈夫蒋介石的住所在哪?在重庆。


依法,宋美龄应当跟随蒋介石住在重庆的官邸,履行妻子的同居义务。除非宋美龄作为妻子,有不能同居的正当理由,否则,是不能独自住在香港的。


宋美龄去香港,目的是看病。病看完了,身体无碍,还不回家,何来正当理由?


哪怕我们按照现代法律的精神,反对妻子以丈夫的住所为住所,对当时的蒋介石也是不适用的。当时,人家蒋介石是中国领袖,中国抗日战争的领导者,战时首都在重庆,他怎么可以离开重庆?所以,宋美龄与蒋介石各自履行同居义务,都得住在重庆。



7、依法,蒋介石可以起诉宋美龄,要求她回家同居


如果宋美龄就是固执,就是不肯让步,不愿回家,蒋介石依法可以到法院起诉的。


1932年,北京,一位张的女士,不堪忍受公公的调戏,老公的殴打,离家出走。老公告到法院,请求法官主持公道,让老婆履行同居义务,回家和他一起过。


法官判决老婆回家,理由是,公公也好,老公也罢,错误很小,还没到不能同居的地步。


按照这个判决的话,宋美龄似乎也没什么抗辩事由。


应该说,蒋介石担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颁行的《中华民国民法》,比之前的法律进步多了。


之前,民国大理院按照“大清刑律民事有效部分”,处理同居问题,违反者,有可能被处以刑罚。事情追溯到蒋宋二人结婚的时候,假如宋美龄拒绝同居,被认定为“弃夫逃亡”,蒋介石可以告官,宋美龄有可能遭受刑罚。


8、蒋介石以静制动,宋美龄回家了


扯远了,回到蒋宋二人赌气的话题。


当晚,蒋介石在日记中,自己评价自己,“淡泊静宁,毫无所动也”。蒋介石表扬自己内心一片安静,没有因为妻子电报说她不回家,就烦躁不已。


这蒋介石也是凡人一个,跟妻子冷战,居然用上了政治生活中斗智斗勇的伎俩,开始以静制动。


像对敌斗争一样,蒋介石效仿王阳明的心法,果然起了作用。2月12号,未经蒋介石催促,宋美龄从香港独自回到重庆。回家了。


回家之后,宋美龄还在生气。


蒋介石大将风度,临阵不乱,在日记中提醒自己,“家事不宜过于勉强”,顺其自然,不能“太直”,不能“太急”,也不能“太认真”,一方面要“委曲求全为主”,另一方面“澹然处之”。


将近一个月之后,宋美龄过生日,蒋介石邀请三五好友,其乐融融。宋美龄气消了。


又过了将近一个月,蒋介石举行了期盼已久的“认母仪式”,蒋纬国给宋美龄磕头,一切很合蒋介石的心意。这是后话,我下次再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继母如母:蒋经国兄弟认继母宋美龄为亲妈 

 2017-07-23 敬平 法之彬彬

不知道宋美龄,是否感叹过“后妈难当”?


今天,我说说蒋经国、蒋纬国兄弟认母的故事。你会发现,即使贵为第一夫人,后妈也不好做。夹在继母与继子之间的亲爸,哪怕是蒋介石这样的强人,为了继母继子和谐相处,也免不了焦头烂额,费尽心机。


(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


1、蒋介石托人传话蒋经国,见到宋美龄,喊妈妈


1937年4月下旬,蒋经国在杭州,第一次见到宋美龄。


此时的宋美龄,作为他的继母,已经十年了。


十年前,宋美龄嫁给爸爸的时候,蒋经国17岁,正在苏联留学。


15岁那年,蒋经国一再请求父亲,让他去刚刚成立的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


那是一所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学,意在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


蒋介石同意了。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与共产党决裂,蒋经国从此沦落为苏联的人质。


整整十年之后,蒋经国从海参崴,乘轮船,回到小时候读书的上海。


蒋经国得以回国,既要感谢父亲的期盼,继母的斡旋,也要感谢国共合作打日本,父亲与苏联关系的改善。


1937年4月19日,蒋经国踏上故土的时候,父亲蒋介石刚刚在故乡奉化,为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办完丧事。


父亲没有留在故乡,等他回家。


蒋介石把父子见面,继母继子见面的地点安排在杭州。


蒋经国到达上海那天,蒋介石请自己的把兄弟、蒋纬国的生父戴季陶去接。【当时,除了蒋、戴二人,没人知道戴季陶是蒋纬国的生父。】


戴季陶说,我不认识经国啊。


蒋介石想想也是,就请一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远房侄子,带着蒋介石信任的一名侍卫官,去上海迎接。


这个远房侄子,小时候跟蒋经国一起光屁股长大的,认识经国。


蒋介石交代这位远房侄子,劝蒋经国夫妇,见到宋美龄,要叫姆妈。


“姆妈”,是宁波方言中的“妈妈”。


2、蒋经国不认宋美龄为母,蒋介石就不认蒋经国为儿


蒋介石接回了蒋经国,并没有马上见他。


肯定不是因为忙,父子12年未曾相见,有什么事比这还重要?


我猜,蒋是故意冷落儿子两天,让他从思想上回国,减除苏联共产党的影响,并以传统礼教,对待宋美龄。


蒋经国27岁了。他毫无疑问地希望儿子,像孙中山的儿子孙科那样,介入政治生活。


如此一来,蒋经国必须与宋美龄相处,而且要处好。


宋美龄不是蒋经国亲妈那样的女人。结婚十年以来,宋美龄已经深深介入蒋介石的政治生活。落幕不足半年的西安事变,若无宋美龄,蒋介石可能早就殉国了。


过去十年,蒋介石与将蒋经国音讯隔绝,蒋介石并不知道儿子的灵魂深处,是一派怎样的光景。


一年前,儿子以给亲妈写信为名,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数落父亲过去怎样家暴母亲,把母亲从楼上打到楼下。


蒋介石大抵明白,儿子骂他是被逼的,写的是违心的话。但,早年,蒋介石确实当着幼小的儿子的面,轻微地家暴过儿子的亲妈。


天底下,哪个儿子不心疼弱小的被爹欺负的娘?相对于蒋介石,蒋经国的生母,自然是弱小的。蒋辱骂撕扯他的生母,不是欺负是什么?


如今,蒋介石想让儿子依旧礼教,认继母为母,可能有点儿担心,儿子会不会按自己的想法办事,按旧律习俗对待继母。


传统社会,儒家坚认“继母如母”。


继母嫁给爸爸,和继子女就是一家人。


父母是一体的,妻子法律上没有独立人格,继母嫁给爸爸之后,她的法律人格被爸爸吸收了,与爸爸合二为一。继子不孝敬继母,就是不孝敬爸爸。一个继子,怎样孝敬亲妈,就应该怎样孝敬后妈。


唐朝法律明确规定,继母过世,继子的丧服是斩縗三年,与亲妈过世一摸一样。


继父就不一样了。即使继父养育了继子,过世之后,继子为继父服丧的时间,远没有为亲爸服丧的时间长。


同样是“继”字辈的爹妈,为什么继母的待遇远高于继父?


因为继父和继子是两家人,继子跟亲爸姓,不会跟随继父姓。


蒋介石的母亲,对他同父异母的哥哥而言,是继母。


蒋这位哥哥,依旧礼教,应当像孝敬亲妈一样孝敬继母。蒋介石的爸爸临终前嘱咐哥哥,一定要孝敬后妈。


这位哥哥没有谨记父亲的遗言,没有遵循“继母如母”的古训,还欺负后妈,蒋介石的日记中,充满对他的怨憎。


不知道,是不是母亲的经历,影响了蒋介石,蒋介石无论如何,要求两个儿子对待宋美龄,像亲生母亲。


很多年之后,蒋介石去世也像父亲当年一样,临终前,嘱咐蒋经国孝敬后妈。


我想,在宋美龄流产不再生育的背景下,每逢蒋介石思恋蒋经国的时候,可能都免不了担心继母与继子的关系。1935年2月13日,蒋介石白天与宋美龄谈到儿子,晚上在日记中写下:


任何人认我为父,就必须承认我妻美龄为母。


换句话说,如果蒋经国不认宋美龄为母,他就不认这个儿子。


(宋美龄与蒋纬国)



3、蒋介石让蒋经国先见继母,再见亲妈


蒋经国被父亲冷落几天之后,终于来到蒋介石住在杭州的“澄庐”,宋美龄到门口迎接他一家三口,蒋介石则在客厅看报。


宋美龄比蒋经国只大13岁。


蒋经国亲切地喊宋美龄“姆妈”。“姆妈”高兴地领着蒋经国一家三口,穿过草坪,走入客厅,劝蒋介石父子团圆开心一点。


蒋介石把目光从报纸上移开,流泪了。


蒋经国认母的以上情节,是蒋介石的侍卫官的回忆。


这位侍卫官是以目击者的身份,讲述蒋经国认母往事的。他陪同蒋介石的远房侄子一起去接,这些事实可能不假。但是,我怀疑他的回忆,夹杂着很多想像的成分。比如,蒋介石流泪。


比较而言,我更愿意相信Jay Taylor,蒋经国的传记作家,讲述的认母故事。


这位哈佛大学的教授,曾在台北“美国驻华大使馆”任职,遍访过当年的知情人。


他是这样说的:


蒋介石的侍卫们,从上海黄浦江边的码头,接到蒋经国一家三口,直奔火车站,去杭州拜见蒋介石夫妇。


蒋介石在当天的日记中说:先母在天之灵,一定很欣慰。


可是,蒋没有马上接见分别12年的长子。


蒋经国也不敢丢下蒋介石夫妇,直接去故乡奉化,看望已经和爸爸离婚的亲生母亲。


父子不见,蒋经国当然着急。


蒋经国赶到南京,拜访爸爸的老朋友。长辈们指点迷津,建议他给爸爸写信,请求宽恕。


蒋介石读完信,同意见他。


在杭州,在“澄庐”,父子相见。


门一关上,蒋经国跪下,向父亲大人三叩首,磕了三个响头。


十年前,40岁的蒋介石迎娶宋美龄,举办文明婚礼,倡导社会新风,不磕头,只鞠躬。


如今,儿子归来,蒋介石关上门,封建了一回。


之后,蒋介石领着儿子,去客厅,见宋美龄。


蒋经国喊宋美龄“母亲”。


蒋经国不是第一次喊蒋介石的女人妈妈。他在上海念小学的时候,跟爸爸的宠妾陈洁如经常见面,喊妈喊得比较亲切。


蒋经国认母之后,宋美龄与蒋介石共同接见苏联儿媳与苏联血统的孙子。


告退的时候,宋美龄给了蒋经国一叠钞票,嘱咐他给一家三口添置衣物。


你可以把这叠钞票当作见面礼,认母的红包。


至此,蒋介石担忧多年的蒋经国认母,合乎心意地完成了。


蒋介石原本可以在奉化老家,见儿子,可他偏偏安排在杭州。我猜,是希望儿子先见自己和宋美龄,再见亲妈,以示认母之庄重。


见过父亲和继母,当然可以回家见亲妈了。


蒋经国回家的消息,亲妈不信,以为是蒋介石唬弄她,安慰她。


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亲妈,在蒋经国11岁的时候,就离婚了。离婚不离家,蒋介石同意原配认婆婆为干妈,变成自己的干姐姐,继续住在蒋家故居。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干姐姐在干弟弟回故乡的时候,也会做几个菜送过去,偶尔,还见个面。


蒋经国15岁去苏联,两年后,了无音信,干姐姐数次捎话干弟弟,她要儿子。


这回,说儿子回来了,亲妈怀疑是假的,就让蒋经国姑妈走在前头,自称亲妈,自己藏在一众女眷后头,看这个蒋经国能不能分辨出来。


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蒋经国一眼就认出了亲妈。


其乐融融,不像见继母那么做作。


我在网上看到传言,蒋经国先见继母再见亲妈,被他舅舅骂作猪狗不如。


我怀疑,这是今人根据今天的观念,穿凿附会的臆测。在当时,依据当时的观念,别说他的舅舅,甚至他的亲妈,很可能也认为蒋经国的做法是对的。


(宋美龄与蒋介石父子)


4、蒋纬国认母,磕了三个响头


蒋经国认母的故事,我看过几个版本,都没有蒋经国给宋美龄磕头的情节。


四年后,蒋经国的弟弟蒋纬国认母,给宋美龄当众磕了三个响头。


之前,蒋纬国在香港已经见过宋美龄,当着哥哥蒋经国的面,叫过“妈妈”,还按照西方礼仪,亲吻了后妈的脸颊。


几个月后,蒋介石在重庆的家,邀请了三五亲友,举办了一个小规模的认母仪式。蒋纬国当众磕头叫妈妈。


如此仪式化的场景,估计是蒋介石意志的体现。蒋介石对仪式感的在乎,可能是因为:


香港认母,爸爸不在场,不正规,不算数;


蒋纬国的身世,蒋介石一直瞒着宋美龄,夫妻俩为此冷战、分居,爆发了感情危机。儿子当众磕头认母,可以缓和夫妻矛盾,避免母子冲突。


5、蒋介石处理继母继子的原则,不是法律,是伦理


像蒋经国这样亲妈健在,非让人家先见继母,遵循“继母如母”的古训,今天看来,也是醉了。当年,一部分立法者,也认为不近人情。


蒋经国叫宋美龄“姆妈”之前的1930年 ,《中华民国民法》改写了继母千年以来的法律地位。


按照这部民法第969条的规定,蒋经国对宋美龄而言,属于“配偶之血亲”,不能结婚。除此之外,继子蒋经国与继母宋美龄之间,互相不负其他权利义务。


这在当时的中国,石破天惊。


按照新的法律,继母与继父的法律地位,差别二千年 ,一天扯平了。


法律的变化,背后是观念的变化。民国立法者移植了西方法律,把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截然分开,摒弃了二千年的封建伦理。


《中华民国民法》提交立法院审议前,报请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核定。我估计,当时,蒋介石的表态,是同意。


然而,面对家事,蒋介石的处理原则,显然是伦理,而非法律。


我们如此评价蒋介石,不是为了嘲笑他,而是借此说明封建伦理退场的艰难。


你想,蒋介石宋美龄留学日美,都是海龟,蒋经国兄弟留学苏德,也是海龟。夫妻也好,兄弟也罢,都是立志反封建的革命者。他们一家对待继母继子的立法精神,尚且如此,遑论一般人家?


当年,立法者之间也炒得不可开交。


赞成者认为,旧律习俗以继母为生母,强人所难,反人性。


反对者认为,法律应当承认千年礼俗,把后妈当亲妈,否则,继母怎么愿意养育继子女?


蒋介石的老对头,立法院长胡汉民,公开对记者说:敝人舌战群儒,两面为难啊。


我们无从知晓,蒋经国兄弟内心深处,是怎么看待继母如母的,但他们终其一生,对这位没有亲生子女的继母,保持了足够的尊重。


蒋介石身边负责接电话的侍卫官回忆,蒋经国每次打电话,都要叫声“姆妈”。宋美龄夸他很有礼貌。


也许,继母如母,也是蒋经国认定的准则。


 6、如果换在今天,法律怎样界定继母宋美龄与继子蒋经国兄弟的关系?


按照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宋美龄作为继母,与蒋经国的关系,没有蒋纬国亲。


宋美龄跟蒋介石结婚的时候,蒋经国虽然不足20岁,还是未成年人,但是,蒋介石跟他失去联系,十年间无法通信。


宋美龄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抚养蒋经国。


继母没有抚养过继子女,继子女跟继母法律上就不负有任何权利义务。


所以,换在今天,蒋经国完全可以无视宋美龄。


蒋纬国则不行。


宋美龄嫁给蒋介石的时候,蒋纬国11岁,蒋纬国虽然不跟宋美龄居住,生活费是蒋介石给的,学费也是蒋介石给的。根据当时的法律,蒋介石为蒋纬国花费的钱,也有宋美龄的一半。


也就是说,宋美龄抚养过蒋纬国。


根据我们今天的婚姻法,有过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法律上等同于亲生女儿。宋美龄老了,蒋纬国有赡养的义务。


同样按照我们今天的婚姻法,蒋介石去世,宋美龄成为遗孀,即使蒋纬国单身,两人情投意合,也不能结婚。因为法律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拟制为血亲的母子关系。儿子怎么能娶母亲?!


蒋经国呢?完全不受此限。因为他和宋美龄之间,只是伦理上的母子。法律上,他们一个是路人甲,一个是路人乙。法律不能禁止他们结婚。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无聊?蒋经国怎么可能在老爸去世之后,娶宋美龄?宋美龄又怎会嫁给蒋经国?


是的,是这样。我以他们为例,不是为了扯淡,而是把他们当作假设的案例,讲解今天继父母继子女之间的关系。


当你遇到现实中的问题,把宋美龄换成现实中的继父母,把蒋经国兄弟换成现实中的继子女,答案不就一目了然了?


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我算的上用心良苦吧?


同意的话,点个赞。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蒋经国:写公开信,断绝父子关系 

 2017-07-26 敬平 法之彬彬

“断绝父子关系”,这六个字,你是不是偶尔听说过? 


生活中,时常听到愤怒的父亲,或者激愤的儿子,大声地喊出这六个字。


 1、承认爸爸是反革命分子 


1921年4月18日,17岁的蒋经国,走上莫斯科中山大学的某个讲台。


 他个头不高,看上去有几分农民的粗犷和质朴。 


他的俄文名,叫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伊利扎洛夫。


他的头衔是“同志”。 


面向愤怒不已的学生同志,蒋经国通知首先声明: 我现在发言的身份,不是蒋介石的儿子,而是一名共青团员。 


他是蒋介石的儿子,所有的听众都知道这个事实。 


蒋介石,是他们今天聚会的由头。 


六天前,身为黄埔学校校长的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捕杀共产党员。 


四一二政变,历史教科书中说过,我就不说了。总之,这导致孙中山联俄联共的政策失败,国共合作走向破裂。 


消息传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迅速集会,严讨蒋介石,背叛中国革命。


 中山大学,是联俄联共的历史产物,1925年成立的。 学校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旨在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教官都是苏联人,学生则来自中国。 


第一批赴苏联留学的学生,不是共产党员,就是国名党员,大概五六百人。 


蒋经国是国民党员。


与他同行的,很多是国民党高官的子女,是“官二代”。 


冯玉祥的女儿,也是第一批留学生,来苏联不久,就与蒋经国拍拖,谈起了恋爱。 


无论是国民党籍的子女,还是共产党籍的子女,都是追求革命的。


破坏国共合作,是反革命行为。 


蒋介石领头破坏国共合作,就是反革命头领,罪魁祸首。 


对于一个17岁的少年来说,承认自己的父亲,是个反革命,是何等的痛苦。


昨天,父亲是中国革命的领袖,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路攻城略地。作为儿子,他是何等的光荣。 


8岁的蒋经国与父亲


 2、蒋经国公开致信蒋介石:我不再认你为父 


入学后马上成为共青团员的蒋经国,面对同学,情绪激昂地谴责蒋介石,是叛徒,是杀人凶手。 


蒋经国赢得了掌声。


 这还不够。


 蒋经国又通过苏联报刊,发表了一份声明,断绝父子关系:


 过去,蒋介石是我的父亲,是我的革命战友,而今,他是我的敌人;


 过去,蒋介石是革命者,而今,他是反革命分子;


 过去,蒋介石对革命说尽了好话,而今,他背叛了革命; 


打倒叛徒! 


打倒蒋介石! 


还嫌不够。 


几天后,蒋经国又写了一封给父亲的公开信,摘要发表在著名的苏联《消息报》上。


他说:现在,革命是我唯一的追求,今后,我不再认你为父。


 3、蒋经国转危为安,成了人质 


毫无疑问,蒋经国与父亲决裂,赢得了苏联共产党的赞许。


共产国际方面派人联系蒋经国,告诉他,他可以提前七个月毕业,不必按照中山大学的规定完完整整地学习两年。


这年秋天,父亲蒋介石在上海紧锣密鼓,张罗迎娶宋美龄的婚礼。蒋经国进入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一个为苏联红军培养干部的军校。


 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苏联元帅,担任蒋经国的军事战略老师。 


17岁的蒋经国,在爸爸与苏联决裂之后,竟然毛发未损,还迎来一片灿烂的阳光,实在是奇迹。


至于这奇迹的发生,是因为反对父亲,还是苏联人别有用心,我们不得而知。


十年后,蒋经国回到中国,回到父亲的身边,奉父命,写了一本回忆录《我在苏联的日子》。


 回忆录中,他说他很想回国,也提出了申请。


四一二政变,恶化了国民党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当年8月,国民党要求苏联将中山大学200多国名党籍学生送回中国。


蒋经国也申请回国,苏联人没有答应。因为,他是蒋介石的儿子。


从此,他实质上成了苏联的人质。


 4、蒋经国断绝父子关系是被迫的吗? 


今天,通读各种资料,我无法得出结论,蒋经国与父亲断绝关系,是完全被迫的?还是完全自愿的?或者,既有被迫他谴责父亲的客观环境,也有真诚反对父亲的主观意识? 


蒋氏父子一直没有公开回应过这个问题,蒋介石在日记中,也没有说过这件事。 


蒋介石捧读过儿子远在苏联的公开信。外电及时做过报道,武汉的报纸,也公开转载过儿子直呼“介石”的公开信。  


蒋经国去苏联留学,是自己的想法。 


可能是受革命者蒋介石的影响,蒋经国十四五岁,在上海念中学,就参加学生运动,反抗北洋政府,游街示威,还被关押过两个礼拜。 


获释后,蒋经国跑到广州,找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爹。 


中山大学要招收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蒋经国请求老爸,让他去留学。


当时与他爸爸共同生活的蒋介石的宠妾陈洁如,晚年在回忆录中说,蒋介石不同意蒋经国去苏联,借口说付不起学费。 


可能经不住儿子一再请求,也可能对苏联对共产党尚不反感,蒋介石最终同意了。 


四一二政变不像一年前的中山航事件,不是偶然事件,是一场有阴谋的政变,蒋介石完全可以预料到苏联的愤怒,也会事先考虑到儿子的安危。 


但是,他毅然决然地发动了政变。 


5、蒋介石为何不顾儿子的生死 


虎毒不食子,何况蒋介石对儿子爱得那么深沉。蒋介石不顾儿子安危,发动政变,无疑有他自己的逻辑。 


捧读儿子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的公开信,他会检讨自己,感到内疚吗?还是一如旧社会旧传统,认为儿子大逆不道?


 旧社会,身为帝王将相的父亲,为国杀儿,不是稀罕事。有时候,还会受到忠义的喝彩。


法国大革命中,革命画家创作过一幅世界名画《扈从把儿子的尸体送给布鲁图 》,画的是罗马共和制度的缔造者,指挥刽子手,杀死两个捍卫帝制反对共和的亲生儿子。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一年前,一直在读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书《革命心理》。难道,蒋介石受了法国革命家的影响?不知道!  


6、旧社会,父子关系是可以断绝的,但是,主动权在父不在儿 


你看过《水浒传》吗?还记得宋江与老爸断绝父子关系的事? 


时任山东某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宋江,私通梁山,一个试图颠覆国家政权的犯罪集团,被小妾阎婆惜发现。阎婆惜接机讹诈宋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藏身老爸家。 


县公安局派人来宋家搜查,宋江老爸说,自己跟儿子好几年都没有来往了。说着说着,向他们出示了一份断绝父子关系的法律文件。 


宋江老爸解释说: 


家门不幸,出了个麻烦制造者。


几年前,我去县有关部门,告他忤逆不孝,把他逐出家门,与他断绝父子关系。


县里的同志理解我同情我,给我出具了断绝父子关系的法律文书,把他的户籍,从我家的户口本上删除了。


从此,我们不是父子,是路人。 


秦朝之后,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长是家族的老大。像宋江老爸这样的老爸,不仅有父权,还有家长权。极端情况下,别说断绝父子关系,以忤逆不孝为由,杀了儿子都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蒋经国扬言断绝父子关系的时候,《中华民国民法》还在酝酿起草,未及问世,匡正亲子关系的法律,精神上还是清朝的。父亲固然不能动手杀儿,教令与惩戒的权力,仍然握在父亲手中。 


像蒋经国这样,以儿子的身份,站出来,跟老爸说,我要跟你断绝父子关系,估计见多识广的蒋介石闻所未闻。


旧中国断绝父子关系,应该和古代罗马断绝父子关系差不多,主动权在父亲。因为,只有父亲,才可以凭借父权和家长权,跟儿子说,滚,你跟我再也没关系了。 


我一直好奇,蒋介石看到远在苏联的儿子,写给自己的公开信,有没有震怒?那一刻,涌上心头的滋味是什么?


蒋经国回国后与父亲的合影


 7、今天,我们能不能依法断绝父子关系?


亲生的,不能。


收养的,能。


蒋经国声称断绝父子关系三年之后,《中华民国民法》颁行。两千年的父子关系,法律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高高在上的父权、家长权,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退得不干净,作为家长的父亲,对子女的人身支配权,还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嫡子、庶子之类的区别,也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开始简化为两类新型关系: 


一类是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通俗地说,就是亲生的;


 一类是拟制血亲的养父母子女关系,通俗地说,就是收养的。


 养子养女不是养父养母自己生的,没有血缘关系,万能的法律通过“拟制”的方法,假设他们有血缘关系,法律上叫做拟制血亲。


 蒋经国是蒋经国亲生的,是自然血亲。 


按照我们今天的法律,自然血亲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是无法断绝的。 


未成年之前,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对子女的监护权,是不能放弃的。


依照今天的法律,虽然蒋经国口口声声说,蒋介石,我不再认你为父,如果尚未成年的他,真在外面惹祸了,侵权了,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作为监护权人的蒋介石逃不了干系,蒋介石不能说,他都广而告之了,跟我断绝父子关系了。 


成年之后,子女就像长大的小鸟,自由地飞翔,不受父母干涉,他们只是在父母年老需要赡养的时候,承担赡养义务,除此之外,与父母没关系。


总的来说,自然血亲,是一种事实状态,你改变不了。谁叫你是他们亲生的? 


收养的,就不一样了。 


养子可以愤怒地告诉养父,我跟你断绝父子关系。然后,依法解除双方的收养关系。


这,在法律上是可行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9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下野当天,思恋儿子,担心断了香火,对不起父母 

 2017-07-29 敬平 法之彬彬

1931年12月27日,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寺,44岁的蒋介石,突然思恋远在苏联的长子蒋经国。

 

蒋经国去苏联六年了。最近四年,杳无音信,生死两茫茫。

 

儿子刚去苏联的时候,他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如果他没有发动四一二政变,破坏国共合作,与苏联交恶,儿子就不会沦为苏联的人质。已经21岁的儿子,也许已经娶妻生子。

 

此时此刻,儿子生死未卜,自己已不再是中国领袖。这一次,回到故乡雪窦寺,山枯草黄,叶落水稀,不是度假,不是参禅,是解甲归田。

 

他下野了,被逼的。

 

1
下野当晚,他在日记中写下父亲对儿子的思恋


这年秋天,日军在东北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


国难当头,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四届一中全会,恳请支持立法院长胡汉民的广东籍中央委员,不再另组政府,悬崖勒马,团结一致,共赴国难。


之前,胡汉民与蒋介石政见不合,分裂中央,蒋介石一怒之下,拘禁了胡汉民。


广东籍中央委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另组政府,扬言北伐,打倒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占领沈阳,这时候还打内战,怎么向全体国民交待?


蒋介石脸红脖子粗,低声下气,释放了胡汉民。双方坐下来谈判,胡汉民坚持蒋介石下台,放弃独裁统治,否则,没得谈。


蒋介石无奈,从了。虽然手握重兵,毕竟不是军阀时代,内斗,不能玩枪。


下台也要有程序。国民党中央开会,蒋介石“主动”递交辞呈,中央说,准。

 

蒋介石对逼他下野的那拨人,不无怨气地说:

 

党中央的会议开完了,我的任务结束了。兄弟我马上回老家,住到山里,静静修养,谢谢你们还我自由的田园生活。请你们不要给我拍电报。你们要是不听,非要给我拍电报,兄弟我一定不会拆开,绝对不看。

 

当天,蒋介石就带着宋美龄返回溪口故乡,住到雪窦寺的妙高台。

 

这是他第二次下野。

 

第一次下野,是1927年夏天。那时候,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宋美龄身上,给宋美龄写求爱信,问她是否愿意接受他这个举世厌烦的乡野村夫。

 

这一次,宋美龄陪着他一起回故乡,做起了乡野村妇。

 

当天晚上,蒋介石在日记中提起蒋经国,叹息自己,自从儿子去了苏联,他已经数年没有见到儿子,思恋之情,跃然纸上。


2
下野第二天,蒋介石再次想起儿子,心生惭愧


第二天,蒋介石再次在日记中提到儿子,满心愧疚地检讨自己: 既未能忠于党国,又未能孝敬父母,照顾子女,真实惭愧。

 

他在日记中说起了去年的一段往事,一个本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赎回儿子的机会。 

 

一年前,一个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高级干部,被国民党逮捕了。

 

这个干部,同时负责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共产党活动,位高权重。被捕之后,苏联非常重视,请亲苏亲共的宋庆龄出面斡旋。苏联人愿意用蒋经国交换。

 

宋庆龄是孙中山的遗孀,宋美龄的二姐,于公于私,都有非凡的影响力。但是,蒋介石很固执,坚决不同意。

 

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蒋经国在苏联发表公开信,与他断绝父子关系,不再认他为父。蒋介石得知,默默无语,没有在日记中留下只言片语。

 

这一回,宋庆龄的斡旋,勾起了蒋介石对儿子的思恋之情。蒋介石在日记里记下他对经国的感情:   

 

“我非常想念经国,我没有好好照顾他,实在不对。我对此殊觉抱歉。”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可谓蓄谋已久,他事先完全可以预料到儿子在苏联的安危。但他不为所动,依然跟苏联走到了对立面。

 

他这段满怀歉意的话,大概与此相关。

 

现在,下野归来,想到儿子,他对一年前的决定,表示不后悔:

 

孙夫人要求我释放牛兰,换取经国回国,可是我宁愿让经国远谪苏联,甚至命丧异域,也不能放走一个罪人换他回来。人是否有后,国家是否受侵凌,都是天命注定,我岂能逆天?我不能违反法令、背叛国家、伤害父母令誉或虚掷生命。为了我儿,牺牲国家利益,并不值得。


3
宋美龄流产一年后,蒋介石在日记中间接提及蒋经国,这是儿子去苏联五年之后的第一次


1931年1月25日,儿子去苏联五年之后,蒋介石在日记中第一次提到蒋经国,虽然没有点名,说的肯定是他:

 

“我年轻时,没有努力学好约束自己,因此上不知孝敬父母,下不知疼爱子女。今既思之,实在遗憾。”

 

这一年,蒋介石可能不止一次与宋美龄谈及子嗣香火问题。

 

1929年夏天,宋美龄流产,蒋介石一连数日,在日记中,记载了宋美龄的痛苦与郁闷。

 

一位给蒋介石夫妇看病四十年的医生,在回忆录中说,宋美龄特别喜欢孩子,非常渴望有个女儿,没有孩子,是宋美龄莫大的遗憾。

 

自蒋介石宋美龄结婚,到这一次蒋介石在日记中遗憾自己不知疼爱蒋经国,三年多过去了,宋美龄一直没有生下孩子,不知道蒋介石对儿子的思恋,是否与此相关?从他之后的日记看,是有可能的。在他之后的日记中,后继有人传宗接代,是孝敬父母的重要内容。

 

蒋介石很可能是个多子多福主义者。

 

但他只有蒋经国一个亲生儿子。

 

当时,除了戴季陶和他本人,估计世间没有人知道,蒋纬国是戴季陶的亲生儿子,不是他的血脉。


 两个儿子,有一个不是亲生的


蒋经国的诞生,是他23岁的事情。

 

那时候,他和蒋经国的生母结婚已经八年了。

 

蒋介石跟蒋经国的生母成婚之后,没过多久,外出读书,留学日本。回国之后,久居上海,与妻子聚少离多。

 

蒋经国出生前一年,蒋介石回到上海,知道儿子媳妇感情不和的蒋母,亲自把媳妇送到上海,与儿子团聚,希望他们完成造人大业,延续香火。

 

两人春风一度,真的怀上蒋经国。

 

蒋经国出生之后,初为人父的蒋介石,日记中没有留下什么大喜过望的笔墨。可能,那时候,他还年轻,对子嗣之事,没那么在意。何况,那时候,他已经纳妾,未来,还会继续纳妾,妻妾成群,自然不会担心孩子少了。

 

然而,1931年的蒋介石恐已确信,自己除了蒋经国,不会再有儿子。他娶宋美龄为妻之后,再不做浮游浪子,没了沾花惹草的事,自然也不会有孩子。

 

宋美龄应当感谢时代的进步。换在民国之前,妻子不生孩子,丈夫可以合法地休妻。

 

蒋介石为什么要娶妻?在宋美龄没有见过面的婆婆看来,最要紧的,可能是生孩子续香火。蒋母大概没有读过《礼记》,但她必定明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结婚宗旨。传宗接代,对于那个时代的婚姻,是不言而喻的真理。

 

无子,在汉唐明清的法律制度中,在两千年的时光中,都是丈夫休妻的法定理由。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唐朝的法律将“无子”,放在丈夫休妻的七种情形之首。

 

1931年的民国,颁行不久的《中华民国民法》虽然排斥纳妾,传宗接代仍是不少男人光明正大的纳妾理由。


像蒋介石这样唯一的亲生儿子死生不明,换了一般的男人,想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能立马就动了纳妾的心思。


蒋介石非但没有这样的心思,还一再拒绝回复昔日宠妾陈洁如的来信,被陈洁如骂作心如黑炭的薄情郎。

 

对宋美龄,对爱情,蒋介石算是忠贞了。


4
愿以自己的命,换蒋经国的命


回到文章开头的1931年12月27日,子嗣问题,依然是蒋介石反思过去,思恋儿子的要点。

 

他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反思过去,不是像之前那样为自己不知疼爱儿子而惭愧,相反,他为自己担心没有子嗣的“小我”而惭愧。

 

他说:


“一个人得到后世记住,是因为他具有道德情操和功业成就,不是因为他有子嗣。中国历史上多少英雄、烈士、大官……都没有子嗣,可是他们的精神和成就永垂人世。我为自己担心经国遇害而断了子嗣,大为惭愧。”

 

不知儿子生死的蒋介石,接着在日记中自言自语:


“如果经国未被俄国敌人杀害,即使我可能再也见不到他,我深信,他在我告别人世之后还是会回来。”

 

此时此刻,蒋经国正在莫斯科郊区做农民,还当上了那个村的村委会副主任。

 

本来,蒋经国在莫斯科的一个工厂中做工人。拼命干活的蒋经国,受到上级赏识,受荐担任主管生产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但是,中共代表王明打压他,没当上领导,还被下放农村。

 

到达农村的第一天,蒋经国连张睡觉的床铺都找不到。次日清晨,从教堂的车库爬起来,他听到农民嘲笑他,只会吃面包,不会翻土。

 

蒋经国日后回忆:他从一位老农手里,接过一匹马,开始翻土,就像中国农民,牵过一头牛,下田犁地。

 

在蒋介石年底写日记倾吐思恋之情的时候,蒋经国已经赢得了农民的信任,赢得了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当上了村干部。在艰苦的环境中谋求生机,小心翼翼地盼望着,有朝一日回归中国。

 

故乡的爸爸,继续在1931年12月27日的日记中说:“如果我死,他才能回国,我真心希望早早谢世”。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天动地,父爱如山?

 

别急,还有七个字没说完:“以告慰双亲之灵”。

 

为什么愿意以自己的命,换儿子的命?希望保留后代,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说来说去,重点还是自己能否敬孝。

 

其实,孝,在当时,已不是《中华民国民法》的要义。

 

根据这部效仿德国的民法,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已从传统的孝道伦理,转变为亲子关系中的权利义务。

 

依照当时的民法,对于已经过世的父母,蒋介石作为儿子,已经没有任何义务。他内心的愧疚,内心的孝敬,都是他内心深处的伦理要求。

 

对于已经成年的蒋经国,法律上,他也没有义务。

 

倒是前几年,蒋经国没满20周岁还是未成年人的时候,他这个父亲,法律上有义务抚养他照顾他。

 

根据新的民法,对于未成年子女,父母的义务聚焦于抚养,抚养聚焦于子女利益最大化。父母怎样做,对于未成年子女最有利,就怎样做。


当时的蒋介石,怎样做才对儿子最有利?


当然是把儿子解救回来。可是,作为国民政府主席,他必须将这个职位对他的要求,与父亲这个角色对他的要求,区别开来。基于国家利益,他不同意用儿子交换罪犯,你很难说他做错了。

 

但是,从孝敬双亲,传宗接代的角度,关心儿子的生死,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上去,总觉得有点儿别扭。

 

很多年以后,如果蒋经国看到父亲日记中的自己,他会怎么想?


出生于如此显赫的家庭,有这样权贵的父亲,幸,还是不幸?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蒋经国:到底是谁的儿子 

 2017-08-01 敬平 法之彬彬

1948年的某一天,蒋介石在家族修谱的时候,亲笔写了一段自己小家庭的历史,再次确认38岁的长子蒋经国,是弟弟的儿子。

 

你是不是惊讶,蒋介石还有个弟弟?

 

是的,蒋介石确实有个弟弟


01

蒋介石说弟弟天资过人


蒋介石8岁的时候,妈妈生了个弟弟,爸爸取名为瑞青。

 

蒋介石印象中,弟弟蒋瑞青聪敏过人,天资很高,村里孩童,无人能及。

 

弟弟三四岁的时候,蒋介石牵着弟弟,携手同行,觉得弟弟“潇洒逸逸”,一举一动,像个大人,稳稳当当。

 

兄弟俩一起玩耍,十二岁的哥哥,对弟弟欣赏不已,认为弟弟“妙言巧歌”,口齿伶俐,说的像唱的一样好听。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顽皮而有分寸,肯定是天份。蒋介石回忆自己的弟弟,一见到长辈,恭恭敬敬,彬彬有礼。与小孩子相处,也是相亲相爱人畜无害的好宝宝。

 

弟弟三岁,蒋介石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

 

母亲再次成了寡妇。

 

蒋介石的妈妈是个命苦的女人。嫁到蒋家前,蒋母是另外一户人家的妻子母亲。怎奈,丈夫和儿子相继死去,迫使她带发出家,住进尼姑庵。

 

几年之后,在堂兄的撮合下,蒋母再嫁蒋介石的父亲,做了蒋父的继室。

 

蒋父续娶蒋母为继室之前,娶过两任妻子,遗憾的,先后去世了。

 

蒋母嫁给蒋父,十四年内,生了四个孩子,除了蒋介石兄弟二人,还有一个小女儿。

 

对蒋母这位再婚的女性来说,嫁到蒋家,儿女满堂,其乐融融,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呢?

 

哪知道,天有不测风云。蒋介石最小的妹妹出生不久,53岁的蒋父突然去世。

 

再度守寡的蒋母,痛哭流涕。

 

三岁的蒋瑞青,听到妈妈的哭声,趋步向前,依偎在妈妈身边:妈妈不要伤心,你哭,我也忍不住要哭了。

 

蒋母闻言,努力控制哀伤的情绪,停止哭泣。

 

等到蒋介石放学归来,弟弟拉着他,双双围在妈妈身旁,缓解妈妈的忧伤。

 

23年后,蒋介石回忆亲爱的弟弟,说自己不如弟弟懂事。


02

弟弟夭折了


有一天,弟弟突然感冒。

 

病情渐趋凶恶,有时候,喘得厉害。

 

前前后后,二十天,忽好忽坏,起落浮沉,蒋母急得要命。

 

有一回,弟弟病情似有好转。小家伙强打精神,走几步,跑到门槛上坐着,等哥哥蒋介石回家。

 

看到哥哥回来后,小家伙“嘻嘻来迎”,欢天喜地,迎接哥哥。

 

蒋介石看着弟弟,“病容苍白,体貌憔悴”,当时不过13岁的蒋介石心下吃惊,怎么病得这么重?!

 

没过几天,夜晚,弟弟骤然病重,“寒冷孤影,倍极凄凉”。见妈妈心疼心忧,小家伙反过来劝慰妈妈:没事的,妈妈,你累了,早点睡吧,别担心我。

 

蒋介石日后撰文,怀念亡弟,写到这些细节,说,没见过弟弟的人,可能觉得我胡扯,大人也难说出这些懂事明理的话,何况一个不足四岁的小朋友?

 

但,弟弟真的如此早慧。蒋介石肯定地说。

 

日后,蒋介石疼爱年幼的蒋纬国,是不是觉得蒋纬国就像早年夭折的弟弟?

 

03

蒋母命令蒋介石把蒋经国过继给小儿子


蒋母心碎神伤,像安葬成人一样,殓葬了小儿蒋瑞青。

 

许多年以后,蒋母还跟蒋介石聊起弟弟病危不忘母忧的情形,每每说起,泪满衣衫袖。

 

蒋介石坚定地相信,如果弟弟蒋瑞青不死,长大必定是国家栋梁,最差也可以在故乡守护家业,侍奉老母,替他教育蒋经国蒋纬国,代他行孝,减轻他为人父母教育儿女的责任。

 

蒋介石一生景仰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国藩有个弟弟在故乡侍奉父母,教导子侄,免除大哥很多后顾之忧。

 

蒋介石说弟弟的时候,可能想起了曾国藩,对小弟之死,扼腕长叹。

 

蒋介石的妈妈,更为小儿不能成人,锥心哭泣,痛哭不已。

 

蒋母决定为小儿子瑞青配阴婚,定子嗣。

 

当时,溪山镇上,有一个小姑娘夭折。小姑娘的爸爸是个杂货店主,蒋家父母是个盐铺店主,算得上门当户对,蒋母闻讯,托人商量。经人家同意,为小儿娶了阴亲。

 

这在当地,是合乎伦理习俗的。

 

当年是1894年,大清皇帝高高在上,娶阴亲,配阴婚,符合礼法治国的精神,溪口蒋家没有异议。

 

立子嗣,就有闲话了。

 

立子嗣,今天是一个陌生的词语。

 

一个男孩,长大,娶妻,生子,是延续子嗣的寻常途径。

 

现在,这个男孩死了,怎么延续子嗣,后继有人呢?

 

蒋母作主,把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过继给小儿蒋瑞青,让蒋经国认叔叔蒋瑞青为父,延续叔叔的香火。

 

我没有查到详细的史料,我估计,过继这件事发生在1910年春天,蒋经国出生的时候。

 

十几年之后,蒋母还恋恋不忘小儿立嗣,可见,蒋母对这个孩子的思念有多深远。

 

蒋经国坐在奶奶腿上,爸爸妈妈坐两侧


04

亡弟立嗣,蒋介石很头疼,难办


这事,对蒋介石来说,很头疼。

 

孝顺母亲,他得从命。

 

对照族规,他办不了。

 

一个成年男子,无后而亡,父母作主,把某个侄子过继给他,为他服丧守孝,继承他的财产、身份,是常有的事。


想当年,蒋介石参与推翻的溥仪皇帝,之所以继承大统,做了皇帝,也是因为过继给伯父光绪皇帝。

 

过继,对无后而亡的成年男子,意义重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男人没有留下子嗣,就撒手而去,对父母是不孝的。

 

不孝,在民国以前,在人们的道德观念中,与禽兽无异。

 

蒋介石一旦把蒋经国过继给弟弟蒋瑞青,弟弟就有“儿子”,有子嗣,不但延续了弟弟的香火,还成全了弟弟的孝道。

 

蒋母可以命令蒋介石,把儿子过继给弟弟蒋瑞生,但,得取得族长的同意。否则,不能写入家谱,也不能把蒋经国的名字,以“儿子”的名义,刻在蒋瑞青的墓碑上。

 

过继立嗣,图的就是一个名分,家谱上不能写,墓碑上不能刻,玩什么玩?

 

蒋介石的头疼,就在这里。

 

他这位亲爱的弟弟,是位幼年夭折的男孩。

 

按照蒋家族规,只有无后而亡的成年男子可以立嗣,幼年夭折的男孩,不能通过立嗣传宗接代。

 

这是家规,虽然是民国时代,依然是“大清刑律中的民事有效部分”,依国法也是需要遵守的。

 

怎么办?

 

在家规与老妈之间,蒋介石选择老妈。1918年,老家修谱的时候,蒋介石给家乡族长,写了篇情真意切的《亡弟瑞青哀状》,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情况说明”,作为证据材料,提交给族长,希望取得族人的谅解,得遂母意。

 

我前文所说的那些细节,引用的蒋介石的话语,都出自这篇“情况说明”。


蒋介石的文采的确不错,这篇“情况说明”很有明清时代小品文的韵味,有点儿像清代散文名家袁枚的《祭妹文》。

 

当时,孙中山反对北洋政府,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组建自己的“粤军”。陈炯明是总司令,蒋介石是作战科主任。

 

提笔写“情况说明”的时候,蒋介石正在广东汕头,准备进攻福建的北洋军。

 

这时候的蒋介石,不过31岁,但是,作为孙大总统身边的红人,蒋介石在故乡,有着足以颠覆习俗的影响力。

 

果然,蒋家族长同意蒋经国过继给叔叔蒋瑞青。名义上,蒋经国成了蒋瑞青的儿子。

 

蒋介石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蒋瑞青夭折,论理,不能过继。蒋经国是蒋介石的长子,论理,也不能过继。


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回到阔别12年的故乡,见过母亲,就去祭祖,叩拜名义上的父亲蒋瑞青。


从未见过的叔叔,竟然是自己族谱中记载的父亲。不知道,蒋经国长大成人之后,是否觉得好笑?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粗略估计,蒋介石的妈妈并不是什么明事理识大体的女性。在她那个年代,识大体,就不会违反族规,命令蒋介石把孙子过继给夭折的小儿子;明事理,就不会过继长孙。


05

从立嗣到收养


1948年,蒋介石在蒋家续谱的时候,以小家庭家长的名义,给负责修谱的家族长老们,写了篇小家庭的情况介绍,其中两点是:


长子蒋经国过继给弟弟蒋瑞青;


次子蒋纬国是唯一继承他的后代。


这样的表述,是对历史事实的承认,法律上没有意义。十七年前,《中华民国民法》颁行,立嗣正式退出法典,被收养替代。


今昔对比,从立嗣到收养的转变,是两千年未有之“盛事”:


过去,立嗣是男人的权利,女人不可以立嗣,收养没有这个限制,女人也可以收养子女;


过去,立嗣对象必须是同宗的男孩,女孩不可以,收养呢,不论男女,也不问同宗与否。


十七年之后,蒋介石不顾民法典的立法精神,高调回顾、承认了自家立嗣的历史往事。


你也不能过于笑话蒋介石封建。立嗣是千年国粹,立法学习欧洲,否定立嗣,也没把立嗣连根拔起。民法典委婉地“暗示”,没有亲生子女的人,可以通过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的方式,“变相立嗣”。


这根立嗣的小尾巴,就是为蒋母这样的前清遗民留的。


时至今日,大陆民间还有立嗣的影子。后天,我接着说,今天的法律怎样评价立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处罚张学良:西安事变中的皇家私法 

 2017-08-06 敬平 法之彬彬

“姓名?年龄?籍贯?”


“张学良;36岁;辽宁海城县人。”


这是一场军事审判笔录的开头。


不用我多嘴,大家都知道这场军事审判的背景。


1、义弟张学良坐上被告席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古城西安,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兵变,武力逼迫蒋介石停止剿共,联合抗日。


1936年12月31日,在好友宋子文的公馆闷头闷脑住了多日的张学良,走上了军事法庭。


审判地点就在今天南京城的羊皮巷,如今,羊皮巷地处南京最繁华的商圈,充满了市井气息,当时,作为南京军事法庭的处所,可是一片肃杀之气。

  

这天早上,冬日慵懒的太阳刚刚睁开眼睛,身着长袍的张学良,就随宋子文来到了人人戎装的军事法庭。


看到张学良带着一把小手枪,一位审判员颇为惊讶。张学良解释说,审判结束之后,他就不能再回宋公馆,如果关押之处,有特殊羞辱,他就自杀了事。

  

开庭了,国民党元老李烈钧以审判长的身份,往庭中一坐,礼貌地对宋子文说,这是军事法庭,秘密审判,不便旁听,宋先生请回吧。


而后,李烈钧对张学良说,汉卿啊,你去那边去坐。所谓的“那边”,应该就是军事法庭的被告席。

  

我在这里讲述的细节,都是当年目击者的回忆,根据他们的叙述,军事法庭的审判,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剑拔弩张,杀气腾腾,多多少少有点自己人走过场的味道。

  

2、想当年,来南京,结拜兄弟,好风光


当时的张学良可是中国第二号军事领袖,是名义上仅次于蒋介石的副总司令。


张学良随同蒋介石回南京的时候,表面镇定,内心深处,应该是灰暗的。


回想十年前,张学良自沈阳到南京,何等风光,何等体面。


1930年10月9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热忱邀请张学良到南京会晤。


蒋介石对张学良的热忱,估计不是逢场作戏。过去两年多,张学良的两次支持,对蒋介石而言,生死攸关。


张学良第一次支持蒋介石,是1928年底。兵多将广的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至此,蒋介石领导的北伐战争大功告成。


张学良第二次支持蒋介石,是1930年春。当时,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联合反蒋,挑起中原大战。起先中立的张学良,是双方争取的力量。紧急关头,张学良入关支持蒋介石,击败了反蒋联盟。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学良来南京,受到的礼遇,岂是当下所能比的。


当年来南京,张学良和夫人、弟弟100余人,一路上都是迎接与欢呼。大小车站贴满了标语:


“张副司令是和平息戈的使者!”


“张副司令是国家统一的表率!”


火车抵达南京,宋子文等率领700余名高级官员,早已恭候多时。


那时候,长江上没有大桥。火车只能停在长江以北。去长江以南的南京城,需要换乘专轮渡江,从码头上岸。


上了码头,南京城内狮子山炮台,鸣炮19响。整个南京城,都为这位二十九岁的少帅而轰动。


张学良的专车抵达国民政府,满身戎装的蒋介石热忱地走向他,张开臂膀,拥抱张学良。


这是西方人才有的见面礼,非同寻常。


据说,这在国民政府接待贵宾的仪式中,还是第一次。


蒋介石如此这般,无非告诉张学良,他很感激他,器重他。


南京之行,蒋介石与张学良并肩偕行,姿态极为平等。


不知是谁先提议的,也不知在什么场景下提出的,反正,两人义结金兰,拜了把兄弟。


蒋介石比张学良大14岁,当然是义兄。


张学良应该也知道,中原大战中,与蒋介石厮杀的李宗仁、冯玉祥,都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


或许张学良也有自己的盘算,他不仅自己与蒋介石义结金兰,还让夫人与宋美龄结为金兰姊妹。


那一年南京之行,“兄弟”携手同行,姊妹不离左右,真的是亲爱精诚。


十年之后,再回南京,张学良明白,自己距离阶下囚,只有一步之遥。


3、蒋介石训词,埋下从轻发落义弟的伏笔

 

如何处置张学良,显然不是军事法庭的事。军事法庭说白了,就是一个执行蒋介石意图的橡皮图章。


早在蒋介石返回南京之时,蒋介石的大笔杆子就以他的名义在报纸上发表了他对张学良的“训词”。


他说,自己行动起居过于简单,防范疏忽,给反动派煽动部下起事,留下可乘之机,终致于“毁法荡纪”的西安事变风云突起,弄得机关劳碌,人民不安,国家蒙受损失,思来想去,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国家,所以,他首先要向国民党中央引咎辞职,向全体人民群众请罪。


“训词”中说,张学良作为直接带兵的将官,必须承担责任,听候党中央的裁处。考虑到你张学良觉悟尚早,没有将事态扩大,党中央应该能够宽大处理。

  

训词发表没几天,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党务会议就作出决议:“慰留”引咎辞职的蒋介石;将张学良交由军事法庭依法审判。


有了蒋介石的训词,国民党中央的决议,军事法庭审判张学良的过场,就容易走。


今天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留下了当时的审判笔录。笔录不长,因为审判的时间很短。


审判结束后,张学良返回宋子文的公馆。

  

判决很快送达宋公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别军事法庭判张学良犯“胁迫上官罪”,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张学良与蒋介石


4、义兄蒋介石为义弟张学良说情


当天,跟张学良拜过把子的蒋介石,上书国民政府,为迷途知返的“义弟”说情,请求宽大赦免。


当然,蒋介石请求宽大赦免的理由不是义兄义弟。


毕竟是民国,义结金兰,究竟法律性质,连亲属关系都算不上,怎么可能成为冠冕堂皇的理由。


“特赦令”很快下来了,徒刑免了,牢不必坐了,但是,“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这一管就管了40年,直到蒋介石父子谢世、李登辉出任总统,这个不可一世的少帅才获得一个普通人的自由。


张学良晚年口述历史,没有怪罪蒋介石,他说,军人叛变是死罪,而他却活了下来。失去40年的人身自由是公平的。

  

公平地说,这个说法是法盲的说法。西安事变,于当年国民政府的法律,毫无疑问是有罪的,蒋介石的军事法庭可以像傅斯年等知识分子当年所说的那样“对张惩处极刑”,却不可以在依法判决有期徒刑并赦免之后,用国家暴力机器剥夺了40年的人身自由。


5、义兄义弟的遗憾:封建家长的那一套


西安事变是政治问题,政治问题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蒋介石却用政治手法解决了法律问题。而这个政治手法,说到底,就是数千年来宫廷政变中哥哥处置弟弟的皇家私法。


这个说法,是我发自内心的评价,没有证据。我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蒋介石终其一生,都没有摆脱兄弟、亲戚、师生之类恩义关系的束缚。


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点。后面,我还会接着说蒋介石与其他把兄弟的故事。你会发现,在抗日战争这些国家大事上,蒋介石跟部下的电报往来,充满着私人之间辜不辜负信不信任的话,蛮有三国演义的封建意味。


蒋介石对恩义关系,应该是重视的,虽然他跟把兄弟们的关系,大多弄得很糟糕,他内心还是希望大家重情义的。


张学良受审前后,蒋介石同父异母的哥哥去世了。蒋介石以长兄如父的姿态,大办丧事,公开发表了一篇缅怀哥哥的祭文,肝胆欲裂,感天动地。


其实,蒋介石日记中,对这个哥哥烦透了。


哥哥的去世,与张学良有关。本来,哥哥在老家看戏,志得意满,突然听说西安事变,弟弟危在旦夕,惊吓过度,中风,死了。


蒋介石转危为安后,家人问他丧事怎么办?他说,等我西安事变中受伤的腰好了,隆重下葬。


我认为,蒋介石这么做,可能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张学良,告诉他应该怎样做弟弟。


别笑,那个时代,民间社会的道德准则,就是这样的。像蒋介石这样,一帮义兄义弟反目为仇,是罕见的,不是常态。


张学良自己事变后,决定陪蒋介石回南京,很可能也有义弟的愧疚。


放眼全球,西安事变发生的时代,正是文明国家法治昌盛的时代。如果国民党的两个最高军事领袖,还在用封建家长制的手法处理举世关注的大事。这样的党,这样的领袖,退出历史舞台难道真的是历史的偶然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法律怎样评价义结金兰 

 2017-08-10 敬平 法之彬彬

大前天,我说了蒋介石与 “义弟”张学良之间的恩怨情仇。【蒋介石处罚张学良:西安事变中的皇家私法


今天,我聊聊法律怎样评价义兄义弟义姐义妹。


1
“义结金兰”,源自高大上的“易经”


生活中,你可能见到过义兄义弟,义姐义妹。


夸张的,会像古人那样喝鸡血,换金兰帖,搞“义结金兰”的仪式。


“义结金兰”这个词,来源于《易》经,高大上吧?


《易经》说:


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别误会,这个“臭”字,不是臭的意思,而是闻香。


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人同心协力,力量之大,可以斩断金属,情感之美,就像闻到兰花的香味。


古人从这么古老美好的金句之中,挑了一个“金”,一个“兰”,你说,义结金兰,美不美?


当然美。不美,怎么有桃园三结义的传说?不美,蒋介石怎么拉着张学良义结金兰,还让宋美龄与张学良的夫人义结金兰,做义姐义妹?


2
法律不承认义兄义弟义姐义妹


蒋介石张学良两夫妇义结金兰的时候,《中华民国民法》可能已经颁布了。【不好意思,临时赶稿,来不及查对。】


这部法律对亲属关系的界定,不包括义兄义弟义姐义妹。


至今,无论是我们大陆,还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法律都不承认义结金兰的干亲。


民法当中,兄弟姐妹之间互为继承人。但是,义兄义弟之间,义姐义妹之间,不可能有继承权。


刑法当中,“近亲属”包括兄弟姐妹,不包括义兄义弟义姐义妹。


《梦幻西游》的游戏玩家,或许很喜欢结义的感觉,那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深情大义,游戏江湖很感人,现实法律不买账。


我见过学者写论文,建议公务员回避制度改革,把义兄义弟义姐义妹也列为回避的对象。


我认为,这个建议不靠谱,这不是承认义兄义弟义姐义妹的合法地位吗?


蒋张两家:义兄义弟义姐义妹


3
法律不反对义兄义弟义姐义妹


法律不承认义结金兰,这事还能做吗?


能!


你和某人相交甚欢,情投意合,同性恋都可以,义结金兰拜把子,又有什么不可以?


前年,福建有个县公安局政委被法办了。报道说,他跟县领导、科局长拜把子,影响极坏。有人说,这是因为义结金兰不好。


我觉得不会。党员干部拜把子,搞小团体,可能违反党纪,不至于违法犯罪。司法机关法办他们,一定是把义兄义弟在一起干了作奸犯科的事。


你作为普通老百姓,义结金兰,互认义兄义弟义姐义妹,不必担心违法犯罪。我肯定,义结金兰不违法,更不会被法办。至于说义兄义弟抱成团违法犯罪,那是另一回事,法律惩处的是违法犯罪行为,而不是结拜。


总之,结拜是一个民间习俗,法律没有禁止,不反对,你想跟谁结拜想跟几个人结拜都没关系,不像古代,还有“同姓不结”、“世仇不结”、“同辈不结”的禁忌。


4
义兄义弟义姐义妹本质上是朋友关系


这个标题,不用解释了吧?


好,今天就聊到这。


喜欢的,给我点赞,鼓励一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张学良,你看我怎样做弟弟 

 2017-08-18 敬平 法之彬彬

同父异母的胞兄,异父异母的义兄,谁亲?


依照蒋介石的伦理观念,可能一样亲。


1936年12月12日,异父异母的义弟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吓死他同父异母的胞兄蒋介卿。


蒋介石脱险之后,软禁义弟,厚葬胞兄。


当时,国事维艰,蒋介石大办丧事,除了遵循长兄如父的旧道德,可能还与西安事变有关。


我猜,蒋介石可能还想借题发挥,教训张学良,以下犯上,背离当年义结金兰的诺言,忘了传统中国法中“兄友弟恭”的伦常之礼。


1、胞兄去世了


1936年12月27日,星期天,南京城天气晴朗。


隆冬时节,遇到晴天,寻常人会有愉悦之感,蒋介石呢,情绪不佳。


刚刚过去的这一天,蒋介石从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中脱险,发动这场事变的张学良亲自送他回到首都南京。南京城内,鞭炮噼噼啪啪,一片欢腾,他的声望,一下子冲到历史高点。


此情此景,蒋介是似乎没有理由不开心。


但他27号这一天,确实不开心。查阅他的日记,三件事让他很不开心:


其一,是伤病,腿部疼痛。


12月12号凌晨5点左右,住在西安近郊华清池的蒋介石,被枪声吵醒,知道情况不妙,就从卧室的往外逃,摔伤了后背和腿部。


半个月过去,这腿还疼的很。


其二,是胞兄去世了。


蒋介石西安遇险的消息,传到慈溪,正在老家看戏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蒋介卿大惊失色,跌倒在地。


其实,蒋介石西安被捉,已经十来天了,他的弟媳宋美龄早已飞往西安斡旋救蒋,苏联也反对杀蒋,蒋介石性命无忧。但是,那个时代,不是今天这样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得慢,再说,西安谈判的情势变化,也不是蒋介卿所能掌握的。


蒋介卿的害怕,可以理解。


蒋介卿本来就有病,哪里禁得住这番惊吓。回家之后,一病不起。


当时情势,蒋介石生死不明,家人哪敢报告蒋介石。等到蒋介石飞离西安,经洛阳,返回南京,蒋介卿的女儿闻讯,才给叔叔蒋介石拍了一封电报,告知老爸气息奄奄。


蒋介石回电嘱咐胞兄“在家静养”,同时派人送去一堆人参。


人参可能还没送到家中,蒋介卿已经撒手人寰,去世了。


蒋介石中午时分得知死讯,心情灰暗。于日记之中,留下孤苦伶仃的叹惋。


蒋介石在日记中,将哥哥的死,归咎于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用他的话说,“蒙难之中,使病兄惊悸,致其速亡”。


蒋介石略感宽慰的是,哥哥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知道他已经脱离险境,从西安回到南京了。


2、义弟不知悔过


张学良不知悔过,是蒋介石不开心的第三件事。


27号这天晚上,蒋介石忍着心伤腿痛,召见张学良。


依蒋介石的理解,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简直就是误党误国,干了一件需要捶胸顿足后悔不跌的傻事。


蒋介石告诉他,要把他送到军事法庭,先被判刑,后被特赦。


蒋介石的口气,可能是兄长式的。他勉励36岁的张学良,迷途知返,特赦之后,戴罪立功。


此时此刻,已非彼时彼地,南京不是西安,不是张学良的地盘。然而,张学良表现得无所畏惧,跟蒋介石说话,态度强硬。在人屋檐下,就是不低头。


张学良要求蒋介石,按照西安事变中的承诺,改组国民政府。


蒋介石在日记中评价张学良,“毫无悔祸之心”。


这天晚上,24年前读完《曾国藩全集》,以曾国藩为师的蒋介石,戒急用忍,没有耍大哥脾气,面对张学良,一再“善言慰之”,推心置腹,说好话,劝慰他。


无奈,张学良听不进去。蒋介石在日记中,记录了张学良与他谈话之后的表情,“昂昂然而去”。昂首挺胸地走了。


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蒋介石的内心感受,大概是什么样的。


3、押义弟回故乡,葬胞兄于故里


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离开南京,踏上赶往浙江溪口的旅途。


溪口,是义兄蒋介石的故乡。


十几天前,作为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军事法庭以“胁迫上官罪”,判他有期徒刑十年。


蒋介石向国民政府请求特赦,免了他的牢狱之灾。


国民政府同意了蒋介石的请求,牢房不必坐了,管束不能没有。


负责管束的军事委员会,根据蒋介石的意见,决定将张学良送往溪口,软禁在那里。


一周之后,蒋介石也到了溪口,请假疗伤。


此次回乡,蒋介石待了三个多月。除了去上海治疗、去杭州修养、去南京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其余时间都住在溪口。


蒋介石住在蒋母过去的平房。不远处,就是软禁张学良的雪窦寺。


这时候,张学良的夫人,也赶到溪口,请求蒋介石释放张学良。


7年前,张学良的夫人曾与宋美龄结拜为姐妹,她向蒋介石求情,多少有点儿托亲戚走后门的意思。


蒋介石有自己的政治考量,不可能给老婆的干妹妹这个面子。


他要给胞兄面子,让他享尽哀荣。


4月14日,胞兄蒋介卿出殡,蒋介石依照长兄如父的旧礼,亲自主持葬礼。


这是溪口小镇上从未有过的隆重的葬礼。


主祭人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


前来吊唁的,有阎锡山、冯玉祥、何应钦、宋子文等民国历史上的达官贵人。


蒋介石兼任校长的武岭学校,所有童子军全部出动,维持秩序。


当天,溪口街上人流涌动,丧事中颇有几分喜事的味道。


很多人赶到蒋家祠堂,吃丧饭,流水席,前面一桌人离开,后面一桌人马上补上。


据说,摆了一桌又一桌,真的像流水,哗哗的。


蒋介石童年时厌恶年轻时忿恨的胞兄蒋介卿


4、介石为什么为胞兄大办丧事


当时,国事维艰,行事越来越低调的蒋介石,为什么如此大操大办?


蒋介卿之死,虽与西安事变有关,毕竟是家事,是私事,犯不着如此兴师动众。


以功勋而论,蒋介卿对这个国家,似乎没什么大的贡献。


蒋介卿在浙江老家,做过法官,做过县长。后来,兄因弟贵,做过上海光复军执法科长,广州地方法院的法官,跑了一圈,还是回故乡,做了浙江海关的监督,浙江省政府的委员。


西安事变的时候,他已61岁,告老还乡,做蒋氏家族修谱的大总裁。身份固然显赫,口碑谈不上多好,赌博,纳妾,嫖娼,开钱庄,不纳粮。


回头看,蒋介卿为官,没听说什么政绩,倒是给弟弟蒋介石丢了几回人。


一次是,当县长,挪用公款,被继任者扣押;


一次是,拒不交税纳粮,被人举报到蒋介石那里,害得蒋介石给老家父母官写信,请他们转告胞兄“万不可学从前大官之恶习”。


蒋介石主政中国之后,对自己、家人的要求,算得上严格。这一回,给胞兄大办丧事,我猜测,除了遵循旧道德中的礼,可能也有做给张学良看的意思。


注意啊,我说“可能”,是因为我不能确定。


这里,有个背景知识,今天的人,可能不容易理解。那就是,依据蒋介石的伦理观念,我和胞兄蒋介卿是兄弟,和你义弟张学良也是兄弟。


封建伦理中,同父同母的兄弟,同父异母的兄弟,义结金兰的兄弟,都是五伦中的兄弟。1930年,蒋介石在南京与风光无限的张学良义结金兰,换了兰谱,天下皆知。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在伦理道德中,就应当像同父同母的兄弟肝胆相照,共赴生死。


蒋介石对待张学良,感情可能非常复杂,有恩有仇,又爱又恨。


于公于私,张学良都有恩于蒋介石。


从北伐战争,到中原大战,没有张学良关键时刻的支持,蒋介石能否统一中国,主政中国,很难说。蒋介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张学良义结金兰,成为义兄义弟的。


蒋介石第二次被迫下野,一个来月之后,就能东山再起,多多少少,也有义弟的张学良的支持。


蒋介石器重张学良,也很信任张学良。


曾经,蒋介石甚至动过念头,将张学良培养成他的接班人。蒋在日记里提过他与张学良的一次对话。对话中,蒋介石谈到死后的人事安排,只是没有开门见山地说清楚。蒋介石在日记中自言自语:不知道张学良听明白了没有。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邀请蒋介石去西安,蒋介石没有怀疑张学良图谋不轨,轻车简从,毫无戒备地去了西安。


下榻西安的住所,是张学良安排的,除了门岗是自己的贴身卫士,围墙以外的警戒部队,全是张学良的人。

可见,蒋介石对张学良是深信不疑的。


在西安,两人单独说话,蒋介石经常大发脾气,像一位严厉的长兄,责骂自己的弟弟。态度之粗暴,声音之大,很多年之后,他当年的侍卫依然印象深刻。


蒋介石讲究修身克己,注重雍容庄重,如果不把张学良当作弟弟,恐怕不会如此粗暴。


等到被张学良武力挟持,开枪开炮,蒋介石才意识到,弟强不由兄,率领几十万大军的义弟,对义兄的尊重,不是没有条件的。


很多年以后,蒋介石已经作古,张学良接受日本记者采访,回顾往事,仍然承认“蒋先生和我在感情上是兄弟”,发动西安事变,主要是因为政见不同。


蒋介石当年可能也是这么理解的。不然,他怎么解释张学良把他送回南京,置自己于危墙之下呢?他自己又为什么不把张学良枪毙了呢?


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在日记中,批评不愿剿共的张学良“无知”,“小事精明”,“做事无最后五分钟之坚定”。作为义兄,他的感受是“痛心”,是“可叹”,是“悲愤”。


今天,透过蒋介石的日记,我觉得蒋介石对张学良,确实像个恨弟不懂事的哥哥。日记中,每每提及张学良,都称呼他“汉卿”。


“汉卿”是张学良的字,蒋介石这样称呼他,口吻是亲切的。


西安事变发生之后,蒋介石日记中,对张学良的称呼,立马就见外了,称呼他“张”。


张学良呢,倒好像没有什么见外的表示。担心蒋介石被杨虎城下毒手,张学良把蒋介石转移到自己家中。


住在义弟家中,蒋介石对张学良也没什么信任。每次,张学良见他的时候,都要流泪一番。蒋介石日记中评价他的泪,是“伪泣”,是假哭。


在张学良家里,这位义弟向义兄“表示悔悟之意”,蒋介石将信将疑,说他“似甚诚”,好像很诚恳。


张学良决定送蒋介石回南京的前一天,中共方面谈判时声明,如果讨伐张学良大逆不道的中央军没有撤到潼关以东,就把蒋介石留在西安。


这,与宋子文之前跟蒋介石所说的,完全不一样。


蒋介石认为,这是张学良的主意,请中共唱黑脸,他自己唱红脸,做好人,“卖情讨好”,目的是将来取得蒋介石的谅解。


张学良跟蒋介石回南京之后,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感受,从私情出发,可能是愧疚的。


本来,蒋介石不同意张学良跟他回南京,“再三辞张”,可是,张学良非要跟着一起走,蒋介石“无法阻止,乃准其同飞”。


到了南京,张学良住到蒋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家,听候蒋介石的发落。


蒋介石召集部长级高官开会,讨论怎么处理张学良。大多数人不同意放张学良回西安,但是,宋子文不干。


回到家里,宋美龄也不干,也希望放张学良回去。


这兄妹俩都觉得,扣留张学良,失信于人的事,不能做。


蒋介石批评宋子文,“只知私人感情”,不顾国家利益。


蒋介石铁定心,再也不能放张学良回西北。他认为,张学良回到西安,一定为所欲为,一旦之前谈判的条件有一件不兑现,他就会叛变。西北动摇,全局受损。


蒋介石希望想出个“公私两全之法”,对国家,对义弟,都有交待。


想来想去,没有两全其美之策。


最终,蒋介石决定,“不准其再回西北”,“而保全其生命”。


以上,我巴拉巴拉说了这么多情节,意在说明,蒋介石对张学良感情复杂,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简单的下属,多多少少顾及到义兄义弟的情义。


由此,我想进一步说明,蒋介石为胞兄蒋介卿大办丧事,很可能与张学良有关,比如,做给张学良看:你瞧瞧我蒋介石是怎么做弟弟的。


5、蒋介石对胞兄蒋介卿真的有感情吗


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蒋介石对胞兄蒋介卿的感情,可能没有他通过葬礼所传递的那么深厚。


蒋介卿是蒋介石老爸第一个妻子生的,比他大12岁。


蒋介石老爸娶过三个女人,第一个就是蒋介卿的生母。


蒋介卿的生母,生了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孩,老二就是蒋介卿。


那个女孩,作为蒋介石同父异母的姐姐,小时候对蒋介石挺好的,给蒋介石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蒋介卿则不同。蒋介石的童年记忆中,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给母亲,给他带来了很多痛苦的回忆。


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王晓华说,蒋介卿好赌,而且赌品极差,输了钱,回家与蒋介石的妈妈寻衅滋事,闹得继母继子失和,最终分家了事。


蒋介卿在溪口,算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小时候,蒋介卿志在科举,读书读得不错,中过秀才。


长大了,科举制度废除,蒋介卿去宁波一所专科学校学习法政,后来做了法官。


然而,蒋介卿不通事理,没有遵循旧道德,有违伦理。


弟弟蒋介石九岁的时候,他就闹着分家,还欺负继母与弟弟,处处占便宜。


依据旧道德,继母如母,蒋介卿应当孝敬蒋介石的妈妈。蒋介石长大成人之后,蒋母跟他说起哥哥往日所做之事,凄凉,哽咽,一把鼻涕一把泪。


依据旧道德,长兄如父,蒋介卿应当协助继母,抚养蒋介石兄妹三人。


蒋介石自日本留学归来,很快出人头地。从此后,三天两头,给蒋介卿擦屁股。不是要钱,就是闯祸。


仅1920年这一年,蒋介石日记中至少八次,表现出他对哥哥的恼火。不是说哥哥“欠通情理”,“可叹”,就是说哥哥“贪劣”,“不可感化”,或者说哥哥“恶劣狡诈”,几乎使他晕倒。有一次,见到哥哥,就在日记中说,心里非常“恨”。


蒋介石有时候也反思自己,怎么对哥哥有这么多的“怨语”,提醒自己不能这么做。但他平心静气地想想,又觉得责任确实在于哥哥,“品行心地”不怎么地。


哥哥做县长的时候挪用公款,蒋介石公事公办,没有站在哥哥这一边,哥哥赌气,跑到蒋介石母亲坟墓的东边,给他老婆建墓地。


蒋介石见状,气得半死,认为哥哥心术不正。东边,是紫气东来的地方,依旧伦理,晚辈切不可跑到长辈的东边。


虽然如此,蒋介石对胞兄蒋介卿还是很敬重的,特别是年岁渐长,官职渐大之后,对待胞兄蒋介卿,完全按长兄如父的旧礼相待。


蒋介石迎娶宋美龄的时候,蒋介石请蒋介卿做主婚人。一身黄袍马褂的蒋介卿,婚礼上与宋子文平起平坐,风光无限。


这回,蒋介卿去世,蒋介石对哥哥“品行心地”的评价,很高。


蒋介石在公开发表的《祭长兄锡侯先生文》中,评价字“锡侯”的胞兄,“宅心笃厚”,意思是,为人处事,居心仁爱,待人宽厚。


回顾过去,蒋介石在祭文中说,母亲去世后,自己与哥哥“形影相依,出入相慰”。


事实应该不是这样,前面说了,哥哥挪用公款,闯了祸,蒋介石公事公办,哥哥赌气,在蒋母坟墓之东,为嫂子修墓,气得蒋介石在日记中破口大骂。


蒋介石赞美哥哥,在家忙活,为他报效国家免除了后顾之忧。他在祭文说得深情款款:“弟之疏漏,惟兄谅之,弟之事业,惟兄成之”。


蒋介石说的是:哥哥啊,我的事业,都是靠你成就的,对于我的疏漏,请哥哥你九泉之下,多多谅解。


这话也是场面上的恭维话。当年,蒋母病逝,哥哥蒋介卿连丧事都没参加,免了蒋介石什么后顾之忧?


蒋介石在悲伤的祭文中,问天上的哥哥:从此之后,我孑然一身,谁能帮助我呢?谁能懂我呢?


末尾,蒋介石在祭文中表态:哥哥啊,从此之后,我要继承你的遗志,兴教劝农,整饬门户,和睦乡里,做好事,好好做事。


结合蒋介石日记对哥哥的百般恶评,你会不会怀疑:蒋介石写给胞兄的祭文,是否虚伪?


我觉得,事实有虚构的成分,敬重可能是真诚的。


首先,人死为大,长兄亡故,哪有不说好话的呢?


其次,蒋介石恶评胞兄,多是35岁之前的事。蒋介卿去世,蒋介石已经50岁了,知天命之年,对哥哥做人做事的要求,不像年轻时那么苛刻。对哥哥的感情,也容易由年轻时的厌烦,转变为年长后的耳顺。


再次,蒋介石孝敬父母,重视伦理,对哥哥的敬重,本质上是对父亲的孝敬。


所以,我认为,蒋介石对这个哥哥缺乏发自肺腑的爱戴之情,但是,关心哥哥,敬重哥哥,不失兄弟之义。


你看他得知哥哥死讯那天的日记:


说到哥哥之死,用的是“逝世”,措辞恭敬;


说到自己的心情,他用了古汉语中的“呜呼”,顾影自怜,叹息自己“兄弟三人今只残余一人矣”;


说到兄弟之间的牵挂,他说,我脱离危险的消息,哥哥临时前已经听说了,这“当可慰其灵”,足以安慰他的灵魂。


 蒋介石1937年12月27日的日记


6、张学良认为蒋介石对他有兄弟情义


蒋介石没有邀请张学良出席胞兄的葬礼。


张学良应该知道义兄蒋介石在故乡为胞兄举行葬礼。


我不知道,当时也在义兄故乡的张学良,是怎么想的?他会不会觉得义兄蒋介石在无声地训诫他?


我不知道。


曾几何时,他是义兄蒋介石心中的未来接班人,斗转星移,他成了一无所是的阶下囚。只是顾及到私人情感,义兄才保全他的性命,饶他不死。


那时候,他还梦想着,有朝一日脱离蒋介石的软禁,去抗日。他没料到,自从1937年12月27日那晚“昂昂然而去”,此后二十年,他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当年结义时生死相约的义兄。


二十年间,张学良多次拜托蒋介石的多位亲属,一再恳求义兄蒋介石见他一面,以慰思兄之情,蒋介石始终不肯相见。


如果不是蒋经国从中斡旋,精心设计1958年深秋的“台湾偶遇”,张学良可能再也见不到这位义兄。


那天傍晚时分,蒋介石在客厅门口,亲自相迎。


分别21年,义弟给义兄敬礼。


义兄将义弟请入书房。


义弟说“总统,你老了”,义兄答“你头秃了”。


义弟恭问“身体安好,精神、饮食如何?”,义兄答“都好”。


义兄问眼病好些了吗?义弟答这样这样这样。


义兄又问近来读什么书啊?义弟答最近眼睛有毛病,没看书,过去常看《论语》。


义兄鼓励他,读《论语》,是好事,将来返回大陆,还能为国家做贡献。


义弟有了话题,接着问义兄,我应该读哪些书啊?


义兄说,多读《大学》、《阳明传习录》。


本来说的挺好,不知怎地,义兄突然煞风景,说,西安之事,对国家损失太大了。


义弟“闻之甚为难过”,“低头不能仰视”。


以上情节,不是我编的,是张学良自己在日记中记录的。日记中,这位当年桀骜不驯的少帅,对昔日义兄,谦恭不已:


提到蒋介石,不是“老先生”,就是“总统”;


吃点茶点,还说蒋介石“赐以茶点”。一个“赐”字,多少意味?


想当年,中原大战结束时,张学良去南京,蒋介石鸣炮迎接,平等相待,并肩偕行,还破天荒地,在官方接待中,行西式礼,张开臂膀,拥抱张学良。


如今见面,再无昔日繁华友爱之情,连自居义兄的高声喝骂也没有了。


西安事变的话题,导致了短暂的沉默。


年逾七旬的义兄打破沉默,说,等我到高雄,你住的地方,我们再谈。


此后,他们终其一生,再也没有谈过一句。


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蒋介石去世入殓之前。宋美龄领着张学良,看一眼棺材中再也不能言语的蒋介石。


张学良私下写了一幅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可见,在张学良眼中,义兄蒋介石在私人情谊上,是待他如兄弟的。


等到蒋经国也去世了,凭借寿数的张学良,终于获得自由,可以无所顾忌地评说义兄。他说,蒋介石很关怀他,曾经嘱咐台湾省长安排最好的医生,给他看病。


对蒋介石恭敬有加的张副司令学良


7、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张学良真有兄弟之情吗


我怀疑,蒋介石晚年对张学良可能没什么兄弟之情,不像张学良自己所想的那样。但我相信,蒋介石对张学良,有一种基于儒家道德的义兄的责任感。这与蒋介石对待胞兄蒋介卿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与其说兄弟之情,莫如说兄弟之礼。


我印象中,有篇网络文章,说到一则传言:蒋介石脱险回南京之后,送张学良去军事法庭之前,将他们当年义结金兰的兰谱,送还张学良,意思是:从今之后,我们割袍断义,再无兄弟情义。


我估计,这则传言不可信。一来,我没在历史学家的著作中看过这个情节。二来,蒋介石与儿子蒋经国,始终以结拜兄弟的方式,对待软禁中的张学良。


你要说蒋介石与张学良没有血缘关系,与蒋介卿也不是一母所生啊。蒋介石跑回家,在胞兄入殓之前,见他一面,与宋美龄安排张学良,在义兄入殓之前见一面,没什么差别。


蒋介石一生把兄弟很多,虽然最终翻脸的多,对于没翻脸的,蒋介石向来不失义兄义弟的礼仪。败退台湾之后,有个义兄的遗孀去世,子孙立碑,上刻“某太夫人某某之墓”,蒋介石因为义兄亡故,特地以自己的名义立碑,上刻“嫂夫人某某之墓”。


张学良晚年评价蒋介石是个“守旧的人”,张学良自己何尝不是。张学良年过古稀,在台湾见到父亲的姨太太,依然跪在地下磕头。你再看前面所说的台湾秘会蒋介石的情节,谈的书,都是孔子的书,王阳明的书。


按照这些旧书的精神,朋友之间拜了把子,换了兰谱,义结金兰,就成了三纲五伦中的“兄弟”。兄弟应当怎样相处?旧书说,兄友,弟恭。做哥哥的要友爱兄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哥哥,两者之间有人身依附关系


消除兄弟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中华民国民法》,在西安事变前几年就实施了,但是,他们仍然按照兄友弟恭的古训,确定彼此之间的关系。


他们在某些方面比同时代的人具有更多的现代意识,所以,张学良可以从自己的政治主张出发实施兵谏,蒋介石也可以摆脱私人情感,把他终身软禁。制造西安事变回到南京的时候,张学良还在检讨中,跟蒋介石说,不要以私人情谊处理他。


蒋介石确实没有用私人情谊处理他,他被送上军事法庭,罪名是“胁迫上官”,而非“胁迫兄长”。军事法庭衡量张学良行为的前提,是上下级关系,而不是兄弟关系。


然而,他们终究不能摆脱传统中国法中“礼”的束缚。


蒋介石不念胞兄蒋介卿的旧恶,隆重安葬胞兄,遵循的是传统中国法中的礼。


张学良台湾密会蒋介石,写个日记还恭敬得要死,遵循的也是传统中国法的礼。那天,见过张学良,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到1937年12月27日晚间分别之后的张学良,“其身体、态度、言行一如二十年前相同。”


回看张学良日记中恭敬有加的措辞,你就知道,很多年前,这个义弟面对义兄,也挺恭敬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换在今天,蒋介石有没有花钱安葬同父异母哥哥的义务? 

 2017-08-21 敬平 法之彬彬

最近,我陆续写了蒋介石的几个兄弟,有同父同母的胞弟蒋瑞青,有同母异父的胞兄蒋介卿,还有既不同父又不同母的义弟张学良。


通过蒋介石的日记,我们能够看出蒋介石对这些兄弟亲疏不一的感情。有人问我,如果换在今天,套用今天的法律,蒋介石跟这些兄弟之间,究竟谁亲谁近?


张学良是义弟,依法不属于“亲属”,今天的法律不予评价,我们就不用讨论亲疏远近了。


值得讨论的,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与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之间的亲疏远近。


在离婚率越来越高,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兄弟姐妹越来越多的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对你们也许有点儿实际意义。起码,餐桌上吹牛,可以说几句,是不是?


如文章标题所示,我打算从蒋介石有没有义务花钱安葬蔣介卿说起,考虑到分析与逻辑,我们把这个问题,作为全文的最后一部分。


01

法律对兄弟关系的理解,不是“兄友弟恭”的伦理,是法定的权利义务


法律关系与伦理关系不同。


兄弟之间的法律关系,不像伦理关系,法律对兄弟关系的追求,考虑的是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是蒋介石念念在兹的“兄友”“弟恭”。


1895年,蒋介石父亲去世之前,把大儿子蒋介卿喊到身边,嘱咐他照顾未成年的弟弟蒋介石等人。


那时候,是清朝。长兄如父,是礼法赋予蔣介卿的义务。


蒋介卿没有这么做,在今天的法律看来,也不违法。


善良的你,看到这里,可能觉得不舒服,然而,法律就是这样,它所追求的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今天的法律,评价兄弟关系的时候,大致有三个角度:


一个是扶养,父母去世,或者无力抚养子女的时候,哥哥有没有义务扶养弟弟?如果哥哥扶养了弟弟,弟弟在哥哥年老力衰贫病交加的时候,有没有义务扶养哥哥?


一个是继承,兄弟之间有没有法定的继承权?


一个是代理,哥哥涉嫌犯罪关进去了,弟弟有没有权利为哥哥申请取保候审?


02

依据今天的民法,同父同母的蒋瑞青,和同父异母的蒋介卿一样,都是蒋介石的“兄弟”


蒋介石的父亲先后娶过三个妻子,生了三个儿子。第一任妻子生了大儿子蒋介卿,第三任妻子生了二儿子蒋介石、三儿子蒋瑞青。


就是说,蒋介卿是蒋介石同父异母的哥哥,蒋瑞青是蒋介石同父同母的弟弟。


从血缘关系来看,蒋介石与哥哥蒋介卿是半血缘关系,与弟弟蒋瑞青是全血缘关系。蒋介石按照当时流行的称谓,称哥哥蒋介卿为“胞兄”,称弟弟蒋瑞青为“胞兄”,都是“胞兄弟”。


按照我们今天的继承法,他们也是“亲兄弟”,都是第二顺位的继承人,有着相同的权利义务。我们的法律没有因为子宫的不同,对他们区别对待。


无论是全血缘关系的兄弟,还是半血缘关系的兄弟,都有平等继承遗产的权利,不存在子宫的差异。


同父异母的“胞兄”蒋介卿


03

依照今天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同父异母的蒋介卿与义结金兰的张学良一样,都不是蒋介石的“亲属”,只有同父同母的弟弟蒋瑞青才是“亲属”


1905年,18岁的蒋介石反抗税务官员重复收税,受到抗税的指控,关进县城的牢房,成了今天所说的犯罪嫌疑人。


换在今天,同父异母的哥哥蒋介卿,没有权利为蒋介石申请取保候审,因为他不是同父同母的哥哥。


当然,你可以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合理。这是另外一回事,我也觉得不合理,特别是今天离婚率这么高,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兄弟姐妹这么多的情势下,更有修改的必要,但是,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我们搁下,暂时不表。


回头看刑事诉讼法,只有同父同母的弟弟,才有权利申请取保候审。


由是观之,您说,同父同母的弟弟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哪个更亲?


04

依照今天的法律,同父异母的哥哥,对于尚未成年的蒋介石,有附条件的扶养义务


1895年夏天,蒋介石的父亲感染瘟疫,撒手人寰。


蒋父临终前,嘱咐蒋介卿照蒋介石的时候,蒋介石才8岁,弟弟蒋瑞青还在母亲肚子里。


依照长兄如父的伦理要求,当时的蒋介卿确有扶养同父异母弟弟的义务。遗憾的是,蒋介卿不但没有扶养弟弟,还欺负继母。日后,蒋介石发达了,倒是按照长兄如父的伦理,请他做自己的主婚人,为他举办隆重的葬礼。


因此,今人说起蒋介卿,有很多的口水,责备他,瞧不起他。


我们今天的法律,部分吸收了长兄如父的伦理观念,要求同父异母的哥哥,像同父同母的哥哥一样,在特定条件下,承担扶养幼弟的法律义务。


我所说的特定条件,有三个:


其一,弟弟尚未成年,不满18周岁。


其二,父亲死了,继母也死了,或者,继母虽然健在,但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劳动能力。


其三,哥哥有负担能力,扶养弟弟,扶养得起。


[注意,注意,注意,我说哥哥弟弟,不说姐姐妹妹,是为了讲述的方便,你不要误解,以为只适合于兄弟,不适用于姐妹,只适用于哥哥,不适用于姐姐,只适用于弟弟,不适用于妹妹。事实上,今天的法律是将“兄弟姐妹”放在一起说的。同理,适用于同父异母的,也适用于同母异父]


一旦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蒋介卿拒不扶养弟弟,按照今天的刑罚,可能涉嫌遗弃罪。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呢。


看看蒋介石的历史资料,我们知道,对照这三个特定条件,蒋介卿还真的没有扶养弟弟蒋介石的义务。


蒋父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固然倒了,家里的盐铺没有关门,田地还有佃农耕种,蒋母是有生活来源的。


两年后,蒋介卿与继母分家,虽然占了很多便宜,给蒋介石留下了童年阴影,蒋母依然分得祖室若干,薄田二十亩,竹山一片,养活蒋介石弟妹几个没有问题。


05

照今天的法律,蒋介石有没有义务出钱为同父异母的哥哥大办丧事?


蒋介卿死前,蒋介石派去送去人参数支,蒋介卿死后,蒋介石大办丧事,虽说哥哥之死与西安事变有关,但是,蒋介石不能拿公款,为一个平民办丧事,他得自己出。


蒋介卿的遗孀,借此挣了蒋介石一笔。据说,蒋介石的这位嫂子,去找总管丧事的晚辈蒋孝祥,说,“阿叔”蒋介石不在乎钱,这也是“阿叔”最后一次帮他家的忙,“你在账目中可以多报一些”。


按照今天的法律,同父异母的弟弟如果符合特定条件,需要履行扶养同父异母哥哥的义务,确实要出丧葬费。


问题是,蒋介石按照今天的法律,有义务扶养蒋介卿吗?


我们先说法律的一般规定。


同父异母的弟弟,像同父同母的弟弟一样,在同时满足以下四个特定条件的时候,有义务扶养同父异母的哥哥,并为他送葬:


其一,同父异母的哥哥在自己的年幼的时候,扶养过自己;


其二,同父异母的哥哥没有生活来源丧失了劳动能力;


其三,同父异母的哥哥没有能力养活自己;


其四,同父异母的哥哥没有妻子,没有儿女,或者说,虽然有妻有子女但是没有扶养能力。


对照一下吧,蒋介石即使活到今天,也不必为蒋介卿办理丧事。人家蒋介卿去世前过得很滋润,不但有妻子,还有几房妾,儿子也在蒋介石的教育提携下,颇有出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为什么喜欢义结金兰 

 2017-08-24 敬平 法之彬彬

前一段时间,写了蒋介石一堆义兄义弟的事。有人问我,蒋介石是不是太封建,太江湖,没有现代政治家的味道?

我觉得,蒋介石确实有很多江湖人士的味道,但是,蒋介石喜欢义结金兰,不全是蒋介石个人的癖好。在那个旧体制崩塌新体制又没有建立的转型时代,有时代的因素。

今天,我说说蒋介石的义兄黄郛,从这个故事出发,再说说蒋介石义结金兰的时代因素。

1
长城抗战,败兵折将,谁人可以收拾残局?蒋介石想到了义结金兰的“二哥”黄郛


1933年春夏之交,53岁的黄郛,应义弟蒋介石的邀请,中断莫干山隐居生涯,从江南乘火车,咣当咣当,来到当时的北平,今天的北京,收拾残局。

这一年新年第三天,日军占领了山海关。明清以来抵御外辱的长城,没能挡住日本关东军冲出关外的野心。

三个月后,等到火急火燎的蒋介石抵达石家庄,当时的热河省省会承德,已经失守。

蒋介石权衡再三,让义弟张学良辞职,以谢国人,借以缓和国内舆论。

不但国内舆论压力大,国外舆论压力也大。蒋介石心里恨,想打,可是,中日实力悬殊过大,蒋介石心理清楚,这仗,打不得。

历史学家所说的“长城抗战”,就在如此尴尬的境地中,无可奈何地打了两个月。

长城沿线二百公里,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深山老林的蔽护,又不能构筑掩体,日军的飞机大炮处处占优势,好比现代与古代的战争。


期间,除了宋哲元将军的大刀队夜袭日军,赢得一星半点的胜利之外,长城抗战完全是灾难性的。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到各个参战师团的战斗结果,叹息连连,他说,“各团反攻时”,有的团,只有“六人生还”。

5月下旬,日军已经占领了唐山、密云等地,距离北京城只有五十公里。

北京一旦失守,国运堪忧。

如此危机关头,外交谈判势不可免。

谁来主导谈判?

蒋介石不可能自己主导谈判。弱国无外交,在此一败涂地的局势下,谈判意味着委屈求全,委屈求全就会被舆论指责为卖国贼。

蒋介石不愿意被人骂作卖国贼。

其它蒋介石看得上的人,也不愿意。谁愿意背负卖国贼的骂名?

这时候,蒋介石想到了结义兄弟黄郛。

22年前,蒋介石与黄郛、陈其美,在上海义结金兰。带头大哥陈其美,比蒋介石、黄郛年长,毫无疑问是老大,蒋介石最小,叫黄郛“二哥”。 

三人在兰谱上写下: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蒋介石是忠于兰谱誓言的。当年,“大哥”陈其美被袁世凯下令暗杀,万马齐喑的时刻,义弟蒋介石不顾生死,为义兄陈其美收尸,下葬。这份信义,黄郛是钦佩的。

蒋介石相信,黄郛跟自己的私交,不是汪精卫他们可比的,虽然汪精卫也为他妈妈写过墓碑。

蒋介石相信,当年兰谱上的话,在黄郛心中,是有分量的。

黄郛是个重义的人。虽然他以文官的形象落幕,当年也是打仗玩枪的人。上海光复后,谁当沪军都督,革命党内抢夺很厉害。最后,黄郛掏出手枪,意思是,争个屁,当然是我义兄陈其美,都给我闭嘴。

除了私情,留学日本、著作等身、做过高管、与日本高官有私交的黄郛,其能力,其资历,其人脉,都是蒋介石心目中的理想人选。

2
想当年,义结金兰,约定“共尝艰苦”,如今,义弟艰苦,义兄怎么忍心拒绝义弟蒋介石


5月17日,黄郛抵达北京。蒋介石给他的头衔,是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

出发前,夫人激烈反对。明眼人都知道,这不是一般的苦差,对于当过国务总理的黄郛来说,这是一个可能毁掉一生名节的差事。

对日谈判,离不开实力。中国有什么实力?

国际上,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哪个国家真的会制裁日本;

军事上,中国军队没有还手之力。

当过外交部长的黄郛肯定明白,手里没有牌,做什么外交?

靠他与日本方面的私人情谊?这点情谊,除了有利于接洽,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呢。

除此之外,主政中国的义弟蒋介石,为了保住领袖的声誉,还可能让他这个义兄代义弟受过。

这事,蒋介石不是没干过。

6年前,义弟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北伐,挑动了日本人的神经。日军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枪杀中国军民。黄郛受命交涉。为了北伐大局,黄郛委曲求全,弄得一身臊,举国辱骂。

寻常百姓的辱骂,黄郛理解,也接受。

一般高管唱高调,矮化他,他也能理解,也能接受。

等到义弟蒋介石顺应舆论,劝他交上外交部长的乌纱帽,引咎辞职,他就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了,觉得难过,觉得寒心。

黄郛从政二十年,经历过沉浮荣辱,不是风一吹就乱动的小草。然而,眼见义弟蒋介石爱护羽毛,牺牲自己的政治声誉,他还是很受伤。

黄郛给蒋介石的另一位结拜兄弟写信诉苦,一声“呜呼”,几多悲叹:“人生二十年以上之朋友,能有几人?不为利合而以义聚者,能有几人?历辛苦而不变者,能有几人?”

这回,蒋介石再次请他出山,他之所以不顾家人亲友劝阻,坚决北上,我估计,原因有二:

一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作为一个老革命,为个人私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说不过去;

二来,当年与蒋介石有过“共尝艰苦”之盟约,今天,义弟有难,岂可坐视不管?何况,济南惨案外交事务的不愉快,经过六年的岁月打磨,气也消的差不多了。


留学日本的黄郛(左)与蒋介石


3
老弟啊,你义兄我眼泪往肚子里流,你肯定可以体谅,能够想象得到


到达北京的第一天,黄郛在一堆军人列席的会议中,听得心惊肉跳。

北京时局的艰苦,可能远远超出黄郛的想象。

率领大刀队取得局部胜利的宋哲元,说到他的兵,令人欲哭无泪:进时如虎,退时如狗,此时则如绵羊,驱之不动。

黄郛认为,华北危在旦夕,其时间,不能以日为计算单位,而应以小时为计算单位。

上任第五天,黄郛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说,这五天,危急,疑虑,震撼,不可言喻。

他提醒义弟,华北情势,可能异常纷乱。

当夜,黄郛十二点赶到一个私人朋友的住所,不露声色,与日本方面的几位武官,讨论停战,讨论到天亮。

这是黄郛的职责,作为委员长,蒋介石要求他专职负责处理对日交涉停战事宜。他的目标是,拼尽全力,争取以最小的代价,保住中国在华北的主权。

这天夜里的谈判,黄郛事先没有报告蒋介石。天亮归来,讲究组织原则的黄郛,没摆义兄的资格,规规矩矩地,按照下属的身份,给义弟蒋介石拍了一封电报,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事先沟通停战谈判策略。

对此,黄郛向义弟表示,自己“至为惶恐”,紧张不安。

电文末尾,他以“兄”的口吻说:“兄泪内流,兄胆欲裂,想吾弟亦必能想象也。”

言下之意,哥哥我与日本人进行停战谈判,眼泪往肚子里流,肝胆都要破裂,我的感受,老弟你肯定可以想象得出来。

今天的你,看到如此重大的电文,频频出现“兄”“弟”的称呼,是不是觉得挺不严肃?这到底是下级向元首汇报工作,还是义兄义弟之间谈心?

其实,当年蒋介石与人沟通,经常如此。

蒋介石之所以启用黄郛,也是因为他们可以在工作汇报中称兄道弟,彼此之间,心知肚明,容易心领神会。

当年,蒋介石虽然大权在握,但是,谈不上众望所归,不听话的,捣蛋的,比比皆是。

广州方面,倒蒋的声调,一直很高。他们为什么不顾实力,高调抗日?有时候,也是在野势力故意给执政的蒋介石出难题。

福建方面,这年底,直接发动武装叛变,直接倒蒋。

这样的情势下,蒋介石启用义兄,义兄在电报中犹如兄弟谈家常,你还觉得奇怪吗?

4
老弟啊,你既然对老哥我委以重任,就应该给我同等的信任


远在南京的义弟蒋介石,接到黄郛的电报之后,或许能够想象到义兄“泪内流”、“胆如裂”的窘迫,但是,回复义兄的电报,看不到多少兄弟之间的体谅,看到的是委婉批评,是蒋一个人的高调独白。

今天,我们知道,他们电报沟通的停战谈判,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塘沽协定》。

具体内容,黄郛已在5月23日联名何应钦等人,向蒋介石报告得清清楚楚,我方底线也很清楚,是时任行政院长的汪精卫事先确认过的,比如:不承认伪满洲国。

站在蒋介石的立场上,他不可能公开表态,说他赞成对日和谈,因为他是军事统帅,关系着军心、民心、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心。

这一点,义兄黄郛当然心知肚明,可是,你蒋介石不能自己高调,陷我于不义。


蒋介石在电报中告诫黄郛:“最高无上之决心,不可须臾或忘。弟以为不有一北平死战,决不能满倭寇之欲,亦不能得国人谅解也。”

这话,黄郛看得极其不舒服。

5月27日,黄郛给义弟回电,说,你蒋介石说什么“应下最高无上之决心,以求得国人之谅解”,我得跟你理论理论,辩一辩:

当初,我在南昌答应你,来北京收拾残局,就有了“最高无上之决心”,不需要等到今天才下。

你不要张口闭口国人谅解,过去两年,国事坏到这个程度,根子都在对内求国人谅解,对外误信国际援助。

黄郛在这封长长的电报中,要求蒋介石,你老弟既然勉强我,请我肩扛如此重任,你就应该给我足够的信任,不要听那些蛊惑人心的言辞,动摇我们的既定方针。

黄郛动之以理的同时,不忘晓之以情。他对蒋介石说:“兄山居六载”,老哥我在山里隐居了六年,不敢说自己达到悲智双修的境界,但我自信,悲,不至于卖国,智,不至于误国。

最后,黄郛有点耍小孩脾气,要挟蒋介石,“弟如要兄”依旧留在北京,处理这事那事,“希望今后彼此负责地遵守’共尝艰苦’之旧约”,不要动不动来一番“表面激励之辞”。

黄郛的意思真明白不过,如果你蒋介石不能遵守我们过去义结金兰的盟约,老是装作慷慨激昂的样子,我就不干了。

黄郛也是一个老江湖。他可能明白,蒋介石对他在停战协定中的立场,是理解的,接受的。但是,蒋介石担心后人批评他意志不坚,故意说这些“表面激励之辞”,使得后人仅凭这些往来电文,把蒋介石当做爱国领袖,把他黄郛当做误国之人,就是电报中所说的“疑爱国者为弟,误国者为兄也”。

也许是觉得话说重了,黄郛最后说,我“赤手空拳,蹈入危城,内扰外压,感慨万端,神经刺乱,急不择言,唯吾弟其谅之。”希望我的兄弟,你多谅解。

蒋介石读完黄郛的电报,立马回复,予以解释,好生安慰,说,兄长啊,误会,误会。

5
义弟暗暗责难义兄“无能”,12年后,又高调赞扬义兄“忍辱负重”


5月30日,义弟黄郛等人,签订了《塘沽协定》,华北危机暂告一段落。

丢了面子的蒋介石,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依然不能自持,在远方,在日记中,一边自叹惭愧惶恐,一边责骂义兄“无能”。

之前,要面子的蒋介石一再跟义兄强调,一定要“文字斟酌,打磨干净”,“用语必须堂皇”,话要说得漂亮。

蒋介石之所以骂黄郛“无能”,据他自己在日记中的解释,是因为“文字实令人难堪”。

不知道蒋介石暗暗责骂义兄的时候,是否记得不久前,义兄在电报中所说“彻夜周旋,心酸胆裂。”

“无能”的义兄,一肚子苦水。

不但义弟对结果不太满意,来自老百姓卖国贼的舆论压力,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在上海,爱国者用炸弹、恐吓信,表态他们对黄郛卖国的愤怒。

有一次,黄郛见到一位著名记者,跟人家说,你以为我天生贱骨头,甘作卖国贼啊?

日本人,在黄郛看来,气量小,力气大,欲望无穷。

自己人呢,黄郛气咻咻地说:眼光短,调子高,肩头不负责任。


夹在他们之间,回想对日议和这一年,黄郛痛苦地说,对外, 没做什么事,对内呢,却要时时刻刻反反复复做解释工作,对外做孙子,对内,也要做孙子。

我图什么呢?

黄郛说,我都五十多了,大大小小的官,也不是没干过,连代行总统职权的官都做了,我求什么?如果不是国家需要我唱这出戏,做这个孙子,我为什么要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他说的没错,当初义弟蒋介石在江西恳请他出山的时候,就是以国家的名义,劝他的。

义弟当然也不傻,对记者谈话一年后,黄郛病逝,国民政府褒奖他“隐忍求全”,体谅他“心孤事苦”。不知道,这份以国家名义发出的悼词,是否出自义弟的看法?


1945年,义弟在黄郛传记的序言中直抒胸臆,表扬义兄献身国家,不计个人毁誉。回想义兄在华北对日议和,说他“忍辱负重”,不是“常人所能堪”。体谅之情,跃然纸上。

6
蒋介石喜欢义结金兰的深层原因


蒋介石启用黄郛的具体原因,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蒋介石喜欢义结金兰的深层原因。

我的看法是:社会导致的。

蒋介石投身革命的时代,是一个旧体制崩塌新体制又没有建立的尴尬的时代。

蒋介石主政中国的历史使命,在于政治体制的顶层设计,创设一个与共和相匹配的上层建筑。你赶走皇帝,但不能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人身依附关系,变成契约关系、权利义务关系,怎么搞共和?怎样完成顶层设计?

可是,民国初年,权利义务关系,是个陌生的关系。即使黄郛、蒋介石这样的先锋青年,也高度认同人身依附关系浓郁的义结金兰。

蒋介石是人身依附关系的参与者,也是获益者。不与陈其美、黄郛义结金兰,就可能得不到陈其美的提携。没有陈其美的提携,就可能接触不了孙中山。没有孙中山的赏识,就可能没有蒋介石的光荣。

我们不能简单地嘲笑蒋介石,说他投机,利用义结金兰。在一个旧体制急速崩溃,新体制又未形成的时代,你要创设一个新的政治体制,没有落后的人身关系,你其实很难做事。

那个时代,你不能完完全全拼打拼杀。你要服从新体制。蒋介石第一次下野、第二次下野,都不是因为军事实力不敌政治对手,而是因为共和色彩浓郁的政治竞争规则不容他。

这时候,你没有自己人,当然玩不转。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后,个把月时间,王者归来,多多少少归功于义弟张学良的帮助。

当时的社会习惯与明朝清朝相似,农业社会嘛,重信守义,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有了义结金兰,你就可以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如此情境下,你让蒋介石如何例外?

有人笑话蒋介石义结金兰,翻脸如翻书。这也是蒋介石的尴尬之处,你不义结金兰,国事就不能当作家事办,不能尽心尽力。你要把家事当作国事,公事公办,就得经常翻脸。

所以,蒋介石日记中,遇到义兄义弟的冲突,老在想,怎样“公私两全”?

这个思维方式,在当时是有共性的。黄郛答应蒋介石,对日和谈,想的也是公私两全。

蒋介石是靠军队起家的。或者说,军队,是蒋介石改造社会的工具。而他的军队之中,人身关系非常浓厚。公私不能两全的时候,假公济私就在所难免。

这与美国军队相比,霄壤之别。蒋介石讨厌美国总统罗斯福派给他的参谋长史迪威,向罗斯福总统告状,罗斯福一声令下,史迪威乖乖地回国了。

回顾往昔,蒋介石北伐,进攻南昌之前,他作为总司令,想把第六军划给第三军指挥,还要低三下四地给第六军军长拍电报,称兄道弟地喊他“某军长某某兄”,说自己这样做,对该军长是“屈尊”,请该军长“谅解”。

蒋介石军队中,上下级之间称兄道弟,不直呼其名,哪怕在公文中,也是用“字”相称。这个习惯,搞了二十多年。如果不是1947年学习美军,这样的公文格式,不知道还要延续多少年?

好了,打住,不扯了,你知道我在说什么,我就不再举例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家谱上,关于两个“妾”,为何没有一个字 

 2017-09-19 敬平 法之彬彬


1
蒋介石手书个人历史,压根没提两个妾


蒋介石做事严谨,细致,临危不乱。


1948年春夏之交,国内战争如火如荼,国民党军队节节被退。危局之下,蒋介石不忘浙江奉化武岭蒋氏修谱之事,亲自提笔,写了一篇一丝不苟的《世碟》,介绍自己和妻儿。


在这篇两三百字的《世碟》中,蒋介石既写了原配毛氏,也写了“继配宋氏”。


说到“继配宋氏”,蒋介石介绍她,名“美龄”,毕业于“美国韦恩斯莱大学”,学位“博士”,曾任“立法院立法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说到“毛氏”,他的第一任妻子,蒋经国的妈妈,连个名字都没有。不知道字斟句酌的蒋介石当时是怎么想的。


可怜的是,他生命中另外两位女性,第一个妾姚冶诚,第二个妾陈洁如,《世碟》中只字未提,好像她们在蒋介石的个人历史中,从未出现过。


蒋介石此举不可能出于疏忽。


这是为什么?


同样是妾,我们就拿姚冶诚说事,暂时不表陈洁如,因为问题是一样的。


2
为了迎娶宋美龄,蒋介石与姚冶诚“脱离关系”


此时的姚冶诚,住在苏州一幢考究的花园洋房,吃的,用的,花的,都是蒋介石安排的。


在蒋介石的副官眼中,“脱离关系”21年之久的姚冶诚,任然是蒋介石的“姚夫人”。


姚冶诚和蒋介石的关系,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蒋介石:新青年的第一次自由恋爱】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三言两语,介绍一二。


姚冶诚,是个苏州姑娘,早年嫁给一个没有本事的本地青年,后来,随这个青年去上海打工,在一个“青楼”做“姨娘”,为妓女们梳妆打扮,接应男宾,干的是卖艺不卖身的技术活。


当时,二十五六岁的蒋介石在上海做沪军团长,经常伴同沪军都督陈其美,约名妓,喝花酒,一来二往,认识了护送名妓往返的姚冶诚,进而于1913年纳姚冶诚为妾。


姚冶诚随蒋介石回归奉化蒋氏故里,你侬我侬,过了段恩爱日子。


姚冶诚身为偏房,住在蒋母屋后的房间,与原配毛氏相距不远。蒋的原配未必待之如姊妹,虐待使唤之事倒也没有听说过。


考虑到姚冶诚没有文化,蒋聘请了一位私人家庭教师,教她习字读书。


无奈,姚冶诚出身青楼,性喜热闹,不是读书的料。很快,她因为贪赌,引得蒋介石骂骂咧咧,苦不堪言,悔恨自己年少无知纳妾受累。


七八年后,蒋介石在上海偶遇初中女生陈洁如,百般求爱,狂追滥打,第二次纳女为妾。


不久,蒋介石蒙孙中山厚爱,当上黄埔学校校长,陈洁如随蒋介石出入黄埔,人前人后,“校长夫人”,风光一时。[蒋介石的宠妾:风光一时的“校长夫人”]


见惯男人三妻四妾的姚冶诚,似乎不曾争风吃醋,安之若泰。


每逢“校长夫人”不在广州,蒋介石忙中偷闲,见缝插针,电邀姚冶诚,携小儿蒋纬国,与他同居,没有陈洁如那样的地动山摇,有的是寻常夫妻的彼此关照。


读蒋介石与陈洁如同居之后的日记、信件,蒋介石有了新欢陈洁如,并没厌弃旧爱姚冶诚。


在蒋介石日记中,姚冶诚固有贪赌之恶习,“刁诈”之性格,仍是“冶诚吾妹”,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


蒋介石从广东广西寄往奉化,写给姚冶诚的信,就像常年在外务工的丈夫,总不忘叮嘱家庭琐事,比如清明节如何祭祖植树,如何买房置业照顾孩子。


姚冶诚与前夫没有生育子女,与蒋介石也没生孩子。


1919年,蒋介石的把兄弟戴季陶为私生子烦闷,蒋介石答应收养,对外宣称孩子是他的,取名蒋纬国,交姚冶诚抚养。


自己没有孩子的姚冶诚,对聪明伶俐的蒋纬国,非常疼爱。蒋介石也很感谢姚冶诚对蒋纬国的养育。


如果没有宋美龄,蒋介石或许不会与姚冶诚脱离关系。


1927年秋天,蒋介石与姚冶诚、陈洁如脱离关系,在大婚之前,连续三天登报声明,已与“二氏”“脱离关系”。[蒋介石:“订婚”当天,自登广告,自曝婚史


姚冶诚


3
脱离关系,管你衣食无忧


“脱离关系”是个法律用语。


按照中华民国法律,蒋介石与姚冶诚的关系,不是夫妻关系,是家长与妾的关系。家长与妾不再往来,不叫离婚,叫脱离关系。


当时的法律侧重于女性权益,姚冶诚可以单方面决定“脱离关系”,但蒋介石不可以。人家姚冶诚没有通奸之类的重大过错,蒋介石不能单方面强行解除家长与妾的关系。


你蒋介石想脱离关系也可以,你得与姚冶诚协商,征得她的同意,双方协议解除。


我不知道蒋介石与姚冶诚有没有签署书面协议,但他俩确实协议解除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条件是:


姚冶诚搬离奉化蒋家,以蒋纬国养母的身份,带着养子回故乡苏州定居,从此不再以蒋介石侍妾的身份,抛头露面;


蒋介石为姚冶诚在苏州置房,管她一辈子衣食住行。


且不论姚冶诚替蒋介石养育小儿子,仅就“脱离关系”而言,哪怕官司打到“大理院”,蒋介石强行脱离关系,法院也会判他支付“养赡费”。


所以,蒋介石供应姚冶诚各种开销,算得上大方,谈不上恩典。


4
非妾之妾,姚冶诚与蒋介石始终隔着一座城的距离


姚冶诚搬到苏州,蒋介石着实费了心思,连自己的妹妹妹夫也跟着搬过去了。


房子是蒋介石的把兄弟、铁杆部下吴忠信安排的。


起初,姚冶诚借居在吴忠信的苏州宅院。一段时间之后,吴忠信建好了苏州南园的花园别墅。姚冶诚带着孩子,正式定居苏州。


这座花园别墅,占地十几亩,门外一座拱形小木桥,碧水潺潺,较之姚冶诚童年故居,何止一丁半点的差别?


多年后,蒋介石的一位侍从副官回忆,那幢花园别墅,有卵石小道,有绿茵茵的草坪,有古老的雪松,还有湖石假山四角方亭。


这位侍从副官1936年拜见姚冶诚,不是为了看望她,而是带蒋纬国去南京,让他们父子小聚。


刚回苏州定居的时候,姚冶诚时常与蒋介石的妹妹一起打麻将,后来,礼佛诵经,闲居度日。


那个侍从副官说,第一次见姚,就在她的佛堂。


年近半百的姚冶诚,诵完经文,请副官入座,言谈举止,留给副官的记忆,雍容、庄重、善良,丝毫不见蒋10年前日记所述之“刁诈”。


这位副官说,姚给附近庙宇捐钱,叮嘱人家不要说谁捐的,以免招摇过市,坏了蒋家的名声。


这位副官还举了好几个例子,说明姚为人善良、谦卑、低调。


从这位副官的回忆看,姚冶诚虽与蒋介石法律上脱离关系,生活中,还是一位不同居的家属,非妾之妾。


逢年过节,姚冶诚还会给蒋介石送苏州特产。


苏州乡下有个小镇,菜油枣泥麻饼很有特色。姚每年定制百来个,连同她亲手制作的菜花头干、嫩青菜,一并送到南京,请昔日家长品尝。


苏州大闸蟹背青肚白,爪金毛黄,肉质甜嫩。每逢秋风起菊花黄,姚冶诚就去挑选中意的大闸蟹,送给蒋。


蒋宋夫妇吃大闸蟹的一套工具,是姚送的。


蒋吃面条时滴的蟹油,也是姚熬的。


姚冶诚知道蒋介石不喜油腻,喜食清蒸鳜鱼,经常托顺路车,给蒋介石送鲜活的鳜鱼。


与陈洁如不同,姚冶诚与蒋介石“脱离关系”之后,蒋介石终生没有弃之不顾。自从姚冶诚搬离奉化,他们一直比邻而居,始终是一座城的距离。


姚冶诚住在苏州,蒋介石住在南京。


等到抗战爆发,蒋介石迁都重庆,姚冶诚也搬离苏州,去了重庆附近的成都。


抗战结束,蒋介石还都南京,姚冶诚又回到苏州。


蒋介石败退台湾,住在台北,姚冶诚居住在附近的桃园市。


蒋介石亲笔题写的序


5
宗谱中为何没有妾


宗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族谱,家谱。国有国史,家有家谱。蒋介石发达之后,对宗谱修订之事,很上心。


武岭蒋氏宗谱,每三十年修订一次。1918年修订宗谱的时候,蒋介石虽是武岭名人浙江新贵,还算不上大人物。


1948年修订宗谱的时候,蒋介石贵为大总统,世界四强的元首,是个世界级的大人物。


这一次修谱,实际上是蒋介石主导的。他还以第二十八代孙的名义,写了个考证自己系周公后裔的序。


早在抗战还没胜利的时候,蒋介石就想到1948年修谱之事,交待蒋经国遣部下返回奉化,秘取宗谱,送到重庆。


毕竟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蒋介石不可能为修谱费心思。等到抗战胜利,蒋介石来了劲,请他最为信任的“国民党文胆”陈布雷,担任《武岭蒋氏宗谱》的总编纂,重开三十年一回的盛事。


著名学者沙孟海,当时在国民政府当秘书,协助陈布雷编纂宗谱,熟知内情。


《武岭蒋氏宗谱》为什么没有姚冶诚、陈洁如?


沙孟海不知道。他说,宗谱中,“蒋介石”这一条,是他自己写好,交给他们的。他们就是一个文抄公,你蒋介石怎么写的,我们就怎么抄。照抄不误。至于蒋介石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写,沙孟海不知道,估计,他也不敢问。


我想,原因可能在于她们俩的身份是妾,而且无子。


官方放任民间修谱起于北宋。北宋时期,民间社会按照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洵创造的欧苏体例,宗谱中一律不写“妾”。如果蒋介石按照宋朝的规矩,给他送大闸蟹做蟹油的姚冶诚,确实不能记入《武岭蒋氏宗谱》。


然而,明朝的体例改了,妻妾同书。妾,开始堂而皇之地记载于宗谱。


蒋介石不循明朝的宗谱体例,是不是因为清朝改回来,继承了欧苏体例?或者因为他们蒋氏宗族有自己的规矩?


我不知道。


按理,蒋介石不会刻意隐瞒这件事。早在21年前,他娶宋美龄之前,他就登报承认过两个妾的事实,之后隐瞒已无必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5 06: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依法,很难抛弃宠妾陈洁如 

 2017-09-25 敬平 法之彬彬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迎娶宋美龄,感天动地,华美无双。如果说,这场举世瞩目的世纪婚礼,为蒋介石的人生披上了一袭华美的袍服,哭哭啼啼的陈洁如,则是袍服中的一粒虱子,别人看不见,烦乱全在蒋介石一个人的心田。


陈洁如,是蒋介石的宠妾。蒋介石对她,爱之,恨之,又怜之。


蒋介石要想跟宋美龄结婚,必须与身份为“妾”的陈洁如、姚冶诚脱离关系。


姚冶诚相对好办,让她定居苏州,保她衣食无忧,再添个养子蒋纬国绕膝于前,彼此之间保持一座城的距离,足矣。[蒋介石家谱上,关于两个“妾”,为何没有一个字]


难办的是陈洁如,从小住在上海,学在上海,母亲弟弟亲戚朋友都在上海,你让她背井离乡,犹如拔她的根。你让她留在上海,与宋美龄一家共居一城,相距不过几条街,蒋介石宋美龄可能都感到别扭。


蒋介石决定劝陈洁如赴美留学。

1、陈洁如说,蒋介石是这样劝她留洋的---

很多年以后,年迈的陈洁如,回忆蒋介石哄她分手的往事,百感交集。


她说,1927年8月1日,蒋介石带着一拨侍卫,来到上海,陈洁如妈妈的家。


侍卫们留在院子里,佣人给他们送上茶水。


蒋介石独自进屋,向陈洁如妈妈解释,为什么要把陈洁如送到美国。


这时候,陈洁如母女都已知道,蒋介石打算迎娶宋美龄。


陈洁如说,为了中国革命,她愿意让出“蒋夫人”的头衔,但是,她不乐意离开上海。


依照陈洁如的回忆录,蒋介石跟她解说的蒋宋联姻,是一桩政治婚姻,表面上娶的是宋美龄,实际上娶的是宋氏家族显赫的政治地位、富可敌国的财富势力。蒋介石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统一中国,需要陈洁如给宋美龄腾位子。


所以,终其一生,陈洁如都认为自己默然让贤,是为中国革命作出的牺牲。


她说,蒋介石曾经跟她说过,爱情有多伟大,要看双方为爱情作出的牺牲有多大。


陈洁如不能接受,既要让位,又要出国,这样的牺牲她不乐意,觉得这是流亡。


蒋介石恳求她,只要五年。


陈洁如的妈妈,问蒋介石,五年之约,是不是骗人的谎话?


蒋介石发誓,绝不说谎。


陈洁如的妈妈请蒋介石对着佛像,在菩萨面前发誓。


陈洁如的妈妈相信了蒋介石,接过蒋介石递来的三张船票。


一张是陈洁如的,两外两张,分属于“二先生”的两个女儿,两个陪她读书的大姑娘。


“二先生”,就是蒋介石的义兄张静江,中华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蒋介石革命之初的“导师”。


8年前,32岁的蒋介石,就是在“二先生”家,邂逅陈洁如的。当时的陈洁如,还是一个不解风情的14岁的初中生。[蒋介石的宠妾:风光一时的“校长夫人”]


18天之后,陈洁如在上海码头,登上了驶往美国旧金山的轮船。


以上,是陈洁如回忆录中的情节。在她的回忆录中,蒋介石登门送票佛前立誓的那一天,烈日当空,暑气逼人。


历史学家考证说,那一天,身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正在徐州前线督战,不可能出现在上海。


历史学家们还证实,陈洁如回忆录中很多时间、地点、人物,都经不住推敲,可信度低。


所以,我无法确认,陈洁如所说的,蒋介石哄她出国的故事,究竟是真是假,或者几分真几分假。


同样无法确认的是,陈洁如所说的默然让贤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仅仅让出“蒋夫人”的头衔,依然保留“妾”的身份,还是一刀两断,脱离夫妾关系,从此是路人?


今天,这个问题是多余的。在当时,一妻一妾,是可以的。

2、如果没有宋美龄,陈洁如完全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合法的蒋夫人

我想,陈洁如可能以为出国五年之后,自己还是蒋介石的妾。不然,到美国之后,看到蒋介石登报声明,已经与她脱离关系,她为什么那么激动,徘徊街头,几度想死?


如果没有宋美龄,以“校长夫人”奔走于广东、上海的陈洁如,完全有可能登堂入室,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蒋夫人”。


蒋介石与陈洁如虽然没有婚约,没有结婚仪式,不是法律上的夫妻关系,在蒋宋大婚前,世人一直把她当做“蒋夫人”。


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当上校长的时候,与元配妻子毛福梅已经离婚,陈洁如经常随侍左右,人人叫她“蒋夫人”。她以“校长夫人”的名头,与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廖仲恺夫人何香凝、汪精卫夫人陈璧君等人来往频繁。


她跟蒋介石多年没有生育,廖仲恺夫人何香凝怕她寂寞,特地为她领养了一个女儿,名叫蒋瑶光。


当时的陈洁如年岁虽小,已然是广州政界的知名夫人。1926年12月4日,陈洁如随同蒋介石登临庐山,当时著名的《申报》报道此事,对陈洁如的称呼就是“蒋夫人”,报道中,名字紧跟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之后。


等她下船上岸,来到旧金山,国民党檀香山支部还打出欢迎旗帜:中国国民党檀香山忠实同志欢迎蒋夫人大会。不明真相的党员群众,乐滋滋地跟蒋夫人合影留念。


初次来美的陈洁如,在一个接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中,迎来了她的美国之旅,直到蒋介石在中国接受记者采访,说“陈洁如女士”不是她的妻子,并在《申报》申明“现已脱离关系”。


蒋介石《申报》申明

3、蒋介石为什么要劝陈洁如出国留学五年?陈洁如究竟有没有答应蒋介石脱离夫妾关系?

不管陈洁如是怎么理解的,也不管蒋介石哄她出国之前私下怎么说的,反正蒋介石在蒋宋大婚之前,斩钉截铁地告诉公众,他们之间脱离了夫妾关系。


脱离夫妾关系,一定要出国吗?


人家姚冶诚也是妾,不是住在苏州吗?


我想,蒋介石之所以劝陈洁如出国五年,其目的,可能有两点考虑:


其一,妨碍蒋宋两人的关系。


陈洁如赴美前几个月,蒋介石邀请宋美龄去庐山游玩,宋美龄不干,究其原委,都因为陈洁如在庐山,碍手碍脚,有碍观瞻,有碍声誉。


想想也是。陈洁如赴美几个月之后,蒋宋两人,在上海,隆重举办了一场惊艳全球的世纪婚礼,过去与陈洁如要好的廖仲恺夫人何香凝,不仅到场祝贺,还担任了蒋介石的证婚人。如此情景下,如果陈洁如也在上海,大家情何以堪?


其二,希望陈洁如学点东西,将来自立。


蒋介石一直觉得陈洁如不懂事,大事干不来,小事不肯做,不爱学习,不会治家。1926年7月30日,蒋介石于繁忙的军务之余,抽出时间,写信给陈洁如,劝她在家多多读书,不要光想着玩乐,买房。


当天,蒋介石同时给“二先生”张静江写了一封信,请他叮嘱同住上海的陈洁如,“不管闲事,安心学习五年”,“或出洋留学,将来为我之助”。


陈洁如说,蒋介石劝她出洋的时候,一再勉励她,将来为国民政府做贡献。


我估计,蒋介石不会真心认为国民政府需要陈洁如做什么贡献,但他或许真心认为陈洁如需要好好学习,以图自立。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临终之前,喊来一众侍妾,分给她们金钱细软,嘱咐他们各自散去,练习女红,学个做鞋之类的一技之长,也好谋生于乱世。


蒋介石未必知道这个小故事,但我相信,他肯定希望陈洁如离开自己之后,也能过得好。

4、如果陈洁如不同意脱离夫妾关系,蒋介石依法能不能一刀两断

如果蒋介石当初真的说服蒋介石脱离夫妾关系,那么,蒋介石以什么理由说服陈洁如的?是否真的像陈洁如所说的那样,打着“中国革命需要陈洁如牺牲爱情”的幌子?


今天,这些细节,无从确知。可以确知的是,陈洁如接受了从蒋夫人到路人甲的事实。无论她内心深处多么地不情愿。


其实,如果陈洁如执意反对脱离夫妾关系,蒋介石依法办事,很难一刀两断。


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身为家长的蒋介石,是不能单方面解除夫妾关系的。


蒋介石登报申明夫妾关系已然脱离的时候说,他与陈洁如“本无婚约”,这话,是实话,可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妓女与嫖客的关系,双方结合的目的,出于永久共同生活。双方的关系,是家长与家属的关系,是丈夫与妾的关系。


这种情况下,民国时代的大理院出于保护女性权益的考虑,反对丈夫遗弃小妾。


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要想合法地脱离夫妾关系,需要陈洁如的同意,两人协议解除夫妾关系。


当时的大理院,也不是绝对不同意丈夫单方面脱离夫妾关系,特殊情形下,丈夫可以驱逐小妾脱离关系,比如说,小妾与人通奸。


陈洁如虽有蒋介石反感的这样那样的毛病,贪玩啊,不会治家啊,但是,这些毛病,不能成为蒋介石单方面解除夫妾关系的理由。假设陈洁如不同意脱离蒋介石,跟他对簿公堂,蒋总司令还真不能把娶宋美龄,当作背信弃义单方面解除夫妾关系的正当理由。

蒋介石与陈洁如

5、脱离夫妾关系之后,蒋介石依法应不应该补偿陈洁如一笔钱

陈洁如赴美不久,经济困顿,三天两头给蒋介石写信,要钱。


蒋介石呢,给她汇钱,但是,从不回信。


汇钱这件事,开始还算得上积极,过了一年半载,就消极了。


陈洁如独在异乡为异客,英文不好,没有工作,要交学费,要交房租,压力很大,就不厌其烦地给“二先生”的宠妾写信,哭诉手头拮据,请这位闺蜜转告“二先生”,捎信给蒋介石,请他汇钱。


1929年2月17日,陈洁如在信中,对“二先生”宠妾说:


“可恨介石,要他的钱,总是半吞不吐的”;


“我要他给我三百元美金一月,他音信不通,当我死在外面了,并且汇来的钱亦迟了两个月,他是不要紧,但是我不能没钱租屋的,并且我又无一个亲人及朋友,你想我这生活如何维持下去,他真要想逼死我唉。”


“为何我这样没有眼睛的爱了这样一个没良心的东西,破碎了我的青春,尚要这样的摆弄我,真使我有冤无处可诉。可否请姐姐费心与二先生商量,问介石可否给我吗三百元一月。”


“二先生”的宠妾,是陈洁如蒋介石相爱的牵线人。“二先生”,是陈洁如蒋介石“五年之约”的保证人。


蒋介石不给钱,陈洁如急得嗷嗷叫,只好催逼“二先生”。


“二先生”的话,可能说多了。蒋介石烦了,叫“二先生”别管了,联系人改成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的陈果夫。


1929年8月28日,陈洁如在一封写给“二先生”宠妾的信中,问闺蜜:


“为何世界上的男子这样黑心?自我离祖国以来,一个字的音信,介石亦没有给我过。尤其是朋友的交情亦没有,你想要气死人吗。”


她抱怨“介石不应该使我出洋,而使我母女相离异地”。


说到经济窘迫,她对闺蜜说,“我实在难以维持---已将自己的钱汇来用了。”


末了,这位不幸的姑娘,诞下脸皮,不堪地说:


“我已有信去弟弟,由其转告陈果夫,由陈果夫再告介石,未知他能否明白我的痛苦。如其不明白,请姐转告二先生劳心,到时他们见面的时候提起一句。真正谢谢,时常劳烦你们两位,临时只能谢谢你们,以后当面谢。”


今天,我们不知道蒋介石为什么如此抠门?


是蒋介石有了东,就忘了西,不念旧情吗?


有人分析,蒋介石不是不义气,而是希望通过钱,把陈洁如“摁在”纽约,以免她拿到钱,一时兴起,或者突然不开心,买张船票就回国了。蒋介石铁定心思,这辈子与宋美龄白头到老,再也不愿陈洁如跑回来搅局。


当然,这样的分析,也许高看了蒋介石的善良。 


我们不论感情,回到当时的法律,蒋介石有没有负担陈洁如在美费用的义务?


我觉得有。


即使陈洁如与蒋介石之间没有解除夫妾关系的书面协议,蒋介石与她脱离关系,送她去美国念书,由他支付所有费用,从历史资料推测,应该是他们约定的内容。


既然如此,蒋介石给钱不爽快,是不对的。


大理院在蒋介石陈洁如脱离关系前,曾经判决丈夫对妾,虽然没有“养赡之义务”,但是,因为解除夫妾关系的责任在于丈夫,依妾之请求,“仍应给予相当之慰藉金”。


“慰藉金”,相当于今天人们挂在嘴边的补偿金,精神损失费之类的钱。


从当时的司法实践来看,慰藉金的多少,还要考虑到丈夫的财富、身份、地位。


凭蒋介石的财富、身份、地位,陈洁如跟蒋介石要钱,不算过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0 11:55 PM , Processed in 0.0441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