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4|回复: 0

[文化教育] 交锋 | 杨早:不学文史哲,也要学好文史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9 07: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交锋 | 杨早:不学文史哲,也要学好文史哲 

 2017-06-29 杨早 大家


文 | 杨早


到了报志愿的时节,谁都是一把亲友咨询。不过,我周边问要不要读文史哲的,几乎没有。

张向荣博士的《学好文史哲,走遍天下都不怕》,按说是替我们人文学科张目的,该当鼓掌。然而我读完之后,却总觉得哪里不对。

“志愿的作用不应被过分夸大”我是同意的,“热门的专业总会变冷”我也同意,包括说文史哲易学难精,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与更多的精力,我还是同意。只是“学文史哲”与“学好文史哲”之间,实在划不上等号。

这个问题可以拆成两句话:

(1)不学文史哲,是不是就不要学好文史哲?

(2)学了文史哲,是不是就理应“学好文史哲”?

所谓“学好”,其实也有两重含义:一种是学有所成,专业从事;另一种是获得文史哲学科对“完整的人”的充分滋养。前者是少数人的选择,当然需要热爱,不仅需要热爱,还需要有物质的保障,因为从事这一行当的回报率不高,如果你要成为“好学者”。

后者呢,应该是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达致的程度。然而,“应该”往往意味着“稀少”,漫说应用学科的芸芸众学子,就算是文史哲的本科生,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对个人灵魂、思想和价值观的重塑,也就是对生活的超越”,能做到“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视界在扩大,仿佛山登绝顶,能看到旁人看不到的风景;你也会发现自己的感知力在增强,能感受到旁人毫无知觉的痛苦、喜悦和崇高;你还会觉得,自己对一些外在功利、世俗浮躁的关注在下降。你开始习惯于沉思,很多你曾经为之忧虑、为之困惑、为之恐惧的人和事,你都会慢慢的找到答案”?

上面这些话有点虚,我们要考虑国情,事实上,一位在中国接受主要教育的年轻人,能够做到(1)保持对阅读持续的热情;(2)知道应该在时代与环境的大前提下理解人与事;(3)认同人生的价值实现不是只有一条标准,参差多态的社会更幸福。我认为这就是“学好”文史哲了,无论TA选了什么专业。

一起学球,教练说“我看见字儿就犯晕,看看电视还行”,有朋友开玩笑说:要是我家孩子看见字儿就犯晕,还不如掐死算了。

玩笑是玩笑,后面就透出一层浓重的焦虑:我们这些深受文史哲恩养的父母,对于儿女能否感知同样的恩泽,无法抱有足够的信心。视听资源的极大丰富,绘本的流行与囤集,浅阅读、碎片阅读的深入人心,让“识字”似乎变成越来越不必须、不重要了。小儿这一代普遍识字年龄后移,这是让我们无可奈何的事。

我又来忆苦思甜:在我们小时候,如果你不认识字,就意味着你与知识世界完全断绝,即使是“小人书”即连环画,里面也有相当的文字含量。一个人的知识范围,基本上依靠自主阅读获取。“无书可读”是那个时代无数偏远地方好学者的哀鸣。

现在则是无数信息与知识都在往你眼球前、耳朵里涌,千方百计喊着“选我,选我”,这个时代长大的孩子真正是知识世界的“小皇帝”,大家都来供献、奉养你,变着花样儿给你做滋味佳易消化的吃食,只要你打赏小小银两。

有一个词,我怀疑已经成为“死词”,哪位帮我查查《现代汉语词典》还收录吗?就是“涵泳沉潜”。它与“信息快速处理反应机制”之间的区别,就像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区别:前者两分钟必须有爆点,后者常常一个空镜头就是两分钟。时间并不公平,不同的使用方式是一道选择题。

我曾经也是对文史哲,对人文思维的乐趣充满信仰的少年。但既是公众言论,我们确实不能只讨论小众选择,而是要针对“大多数的可能性”。鲁迅在报纸上主张少读或不读中国书,私下却给许寿裳的子侄开国学书目,就是这个道理。



先说一点很重要的判断:学历在下沉,选择在延后。民国时高小毕业生就业无比正常,后来就是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也不知道是社会进化导致人可以用在学习阶段的时间越来越长,还是时代多元让人习得谋生技能、选择终生路向的节点越来越后?

好大学都在改,一年级通识教育,到了二年级甚至三年级才确定专业。不怕来不及,研究生基本上快成必修学历了。

总有一天,高考之后选志愿会成为“从前我们是这样的”那种怀旧报道吧?高考完就是选学校,大学新鲜人先听遍所有基础课程再说。

我一向有个信条,自己发明的:“本科靠自己,硕士靠氛围,博士靠导师”。虽然过了一二十年,想来还可以让现在的学子借镜一下。是不是只适用人文学科?不保证,吃吃看。

“本科靠自己”,说的是本科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建立自己的阅读路径,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而不是等着老师开书目,从资料中选择要研究的题目。不怕浅,不怕重复,关键要通过这种浅层但逐渐深化的研究确定自己究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对什么专业感兴趣”是很大而化之的说法——现在书店摆放图书,都不敢将书分为“文学”“历史”“哲学”等大类了,“小说”都不行,得是“中国当代小说”这么细的分类。所以一个人的学术兴趣是从小问题开始,多去探索几个为什么,基本弄清楚了,自己想学的而不是父母老师要自己学的是啥,也就浮出海面了。

“硕士靠氛围”,因为硕士阶段已经入了研究之门,或至少应该窥见门内的风景。但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氛围,培养出来的学生,意识、眼界都迥乎不同。同样是读了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有人早就进了门庭,已经学会了一套太祖长拳,有人离大门还有二里地。所以本科考得不太理想的同学,就更得加油靠自己,争取成年之后的研究生考试转换一下氛围。

博士靠导师”,你可以说是要靠导师扶持提携,介绍工作,参与课题什么的,而更重要的是,导师是你自己选的,你也是导师选的,希望前提不是他有资源你有姿色,而是师生有共同的学术兴趣与学术思路,前人所谓“家法”,大体如此。如果要“学好文史哲”,没有自家面目根本要不得,自家面目如何得?不外是师承与自觉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上述信条为基础,再来返观高考后的报志愿,可依可援的操作法则就比较清楚了:

(1) 尽量选择中心城市,尽量选择高档次学校。211以上,根本不要去想“好不好找工作”这种假命题,什么专业都行,反正人生选择已经延后了;

(2) 如果没法选好学校,那么尽量选择挨好学校近的地方,至少可以蹭课,蹭讲座,蹭图书馆,在好学校找个男女朋友也是打入内部的捷径;

(3) 本科专业反而尽量要选出路广,转型易的,给自己留一个二次选择人生的机会。千万不要选那种上了四年,要么一条道走到黑,要么虚掷四年光阴的——文科里面,文史哲都是万金油,所以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学好文史哲,走遍天下都不怕”。

大学教育的功利化,非自今日始,亦无可能至今日终。闹得最厉害的,我读本科的那所985高校,谣言风传,说中文系要改名“大众传播系”,历史系要改名“旅游观光系”(确实开了导游专业,专科),哲学系要改名“行为管理系”,或是笑谈,图书馆系倒确实先改名“图书情报系”,再改名“信息管理系”,也不知道有没有促进就业的功效。

我也曾经是急功近利的年轻人。现在人到中年,回首漫漫学途,最大的遗憾就是念中文系,却没有去完整学一遍跟社会隔得几乎最远的古文字学。后来才知道,这样的学问,用处不是一般的大,所谓“国学”以小学为本,果然不是说说而已。


【作者简介】 

杨早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知名文史学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3 12:04 AM , Processed in 0.0303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