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年代前后,村子大部分人都还在农田务农挣工分。
一工分五毛钱,一成年人一天满工才 10 工分,也就是 5 块钱。
已经是很勤快的农民才能干到这份上。
我爸一辈子都觉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没出息,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倒腾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了。
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倒腾一木板车西瓜到火车站,挨个卖。
那时候火车站没有自来水,瓶装水都还没在广州出现呢,渴了只能买西瓜吃。
生意倒是不错。
后来也倒腾过荔枝,到从化收来一大车荔枝,到步行街附近摆着卖,几分钱一斤那时候。
直到现在,家里买荔枝,他就会指着说:我只要看一眼这荔枝,就知道甜不甜,核大不大。
据我爸说,他还倒腾过冰棍。
到批发部批发几大箱冰棍,趁着天气热拉到客运站、火车站什么的,用棉被盖住卖。
我听着都觉得神奇。
那些年,我爸才十几岁。
用现在的话说,我爸那时候属于走资派,是要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
那时候,80 年代公务员或者国有单位的职工一月工资大概也就 30 多块钱。
我爸倒腾一天,大概也能赚个十几块,几十块什么的。
也就是说,他那时候的收入,比一个职工高了八到十倍。
很惭愧的说,我至今的收入,远远超越不了同龄人八到十倍。
上面的回答,可能对于本题来说,是偏题了。
不过是提供一个思路。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和父母辈当年是完全不一样的。
单纯地比较收入的数字,或者收入的结构,来比较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营生能力。
是极其不当的。
很客观的说,在营生能力,或者逆境中生存的能力上比较,
我至今无法超越我的父亲。
在思维的活跃程度上,在生活技巧的变通和灵活上,
我远远落后于 30 多年前的父亲。
只是在这样的一个既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选择了一种相对安全安逸的生活方式,在收入的数字上,或者在一些所谓先进的生活方式或者理念上,超越父母的,我一点没觉得有多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