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8|回复: 0

[亲亲宝贝] 魏阳: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不再拿孩子的丁丁开玩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阳: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不再拿孩子的丁丁开玩笑 

 2017-06-01 魏阳 大家



文 | 魏阳


“一次一次,大家这样逗他:“先生,你没有小丁丁”。然后,他(年幼的路易十三)会回答:“在这儿!”一边笑一边用手指托起来。不仅仆人这么说,没脑筋的小年轻,或者轻浮的女人比如国王的情妇,都和他这么开玩笑。连王后也会摸着他的小丁丁说:‘我的儿,我握着你的水管子呢’。……他(年幼的路易十三)和妹妹一起赤身裸体和父王在床上躺着,亲吻着,叫唤着,极大地逗乐了父王。父王问他:‘我的儿,你的小丁丁在哪里?’儿子就给他看,说:‘爸爸,小丁丁里面没有骨头耶。’然后,随着小丁丁稍微变大,他又说“现在有骨头了,有时候有骨头在里面呢。”(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英文版第101页,本文作者的翻译)


▲ 路易十三


上文并非一段黄色小说,而是十七世纪法国宫廷医生为年幼的法国王子所作的一段日志。在现代人看来,这令人瞠目结舌。可是,在当时的欧洲,这种逗小孩的行为,却司空见惯。在时人眼中,这只是家庭成员和好友之间表达亲密的一种方式。现代人认为绝不可侵犯的儿童性器官,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几乎是一件公共的玩具。连法国王子的小丁丁,也难逃一劫。


就笔者亲身经历,这种用性玩笑逗乐儿童的习惯,在二十年前的中国,也不难见到。


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无法容忍这种行为了?


法国学者菲利普·阿利埃斯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儿童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中,阿利埃斯认为:“儿童”绝非永恒不变的生物学存在,而是一种我们头脑中,不断变化的观念,让我们在不同的时代,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理解、养育、对待儿童。不是儿童造就了我们的观念,而是我们的观念造就了儿童,


阿利埃斯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观点,是中世纪的欧洲没有“儿童阶段”这个观念;他认为,“儿童阶段”这个概念是在十七世纪的欧洲被创造出来的。在中世纪,童年并不被当作一个独立、有别于成人的成长阶段;那时,儿童只是缩小一号的大人。人们使用和成年人基本相同的标准对待儿童。儿童与成人的世界没有本质的界限。



《儿童的世纪:家庭生活的社会史》中文版封面


年龄在现代社会是个人的重要属性。但是在十八世纪之前,欧洲人只有关于年纪的模糊的概念。一个人不是因为年纪而被看作是“婴儿”、“青年”、或者是“老人”,而是因为他的大致相貌和生活习性而被冠以此类称呼。一个看起来年幼的七岁儿童依然会被认为是“婴儿”,而一个长相年轻的四十多岁中年人依然会被当作是“青年”。中世纪的“儿童”,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概念。阿利埃斯认为,对年龄的认真计算和记录在欧洲是一种现代的发明,是随着近代政府、教会、和公司仔细记账、记录数目字的创新而产生的。


在精确计算年龄的传统被发明之前,儿童仅仅被视作小一号的成人。所以在中世纪的绘画中,儿童的体貌和特征显得与成人一致,只是按比例缩小一些。米开朗基罗笔下的儿童,个个都像是成年人一样肌肉发达,只不过在尺寸上小一些。在中世纪,儿童甚至很少成为绘画的中心题材。只有到了近代,儿童才成为核心家庭的中心,并在各种绘画中被突出表现。


造成近代儿童观念变化的原因,阿利埃斯认为,是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中世纪过高的儿童死亡率让父母不愿在情感方面过分投入。如蒙田所说,小孩子“没有思维活动也没有可辨别的形体”,他们是一种“危险地存在于生存与死亡之间的中性生物”(英文版39页)。但是,随着近代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父母对儿童投入了更多的关爱和情感。越来越多的美术作品突出表现儿童,有些特别表现死亡的儿童。阿利埃斯认为,这种趋势表明儿童的重要性在上升。失去一个孩子正在变得越来越值得哀悼。


自十八世纪开始,随着核心家庭出现并远离其他社会组织,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被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呵护。中上层阶级愈发关心子女的礼仪和教育。在十九世纪,欧洲社会甚至出现了一种可称为“儿童崇拜”的文化,整个家庭围绕着儿童旋转、组织、和运作。儿童在家庭中从此达到了“神圣”的高度。中世纪不被特别关注的“小大人”,终于在现代成为了家庭的绝对核心。


与此同时,近代欧洲出现了一种“儿童文化”。比如,现代法语中出现了儿童特有的词汇。儿童专有的语词、表达、甚至病句,都受到大人追捧和偏爱。在十七世纪之前,儿童的衣服与大人的完全一样,不过尺寸小一些而已。在近代,社会上出现了儿童专有的衣服和头饰,突出表现儿童的特征——比如一直流行到现在的带蝴蝶结的丝带。同样的变化也出现在游戏、娱乐和节日之中。人们开始把某些童话故事,家庭游戏,和节日(比如万圣节)当作是儿童特有的文化。在中世纪,这些仙女故事曾经是所有人(无论大人和小孩)共同的娱乐。再比如,打雪仗这样的游戏,和万圣节要糖果的传统,以前也是社区所有人共享的。现在,大人们对这种“孩子气”的活动失去了兴趣。


新的“儿童文化”在近代欧洲的兴起,重新塑造了人们的行为模式。


上述法国王子小丁丁的“遭遇”,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阿利埃斯认为,十七世纪欧洲人对于儿童生殖器的随意态度,说明人们没有将儿童视作性对象;人们觉得儿童完全与性无关,不会懂得与性相关的兴趣和欲求——只有成年人才懂。正因如此,大人可以随意与儿童开性玩笑,而不必担心不妥。小孩子不懂玩笑里的性含义,更不会被冒犯。


然而,从十八世纪以来,现代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关于儿童的性观念和法则;新观念提醒人们:儿童是性犯罪的潜在受害者,他们在性方面的纯洁随时会遭到玷污,所以必须加以特别的保护。法国王子遭遇的性玩笑,无论是在口头上、还是在行为上,变得难以被现代人接受。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兴起,欧洲的教会人士和学校教师,越来越担忧儿童成为性欲的牺牲品,开始密切监视学生的性行为;既忧虑儿童之间的性行为,更担忧成年人对儿童的性侵害。学生任何与性有关的言行被越来越多的规范;与性有关的玩笑、自慰、婚前性行为等等,都被教会和学校严格禁止。现代教育体系认为儿童在性方面纯洁无辜,正因为如此,他们绝不可以受到任何性的侵犯和污染。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教导学生如何在性方面自律,以免因为性欲而走上人生歧途。


从中世纪的“小大人”,到现代社会的家庭核心,关于儿童的观念一直在变化。今天,人们普遍将儿童视作一个特殊的阶段:一个纯洁、无辜、却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的阶段。十九世纪欧美进步主义的发展和对于人权的重视,首先体现为儿童权利至上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二十世纪为欧美各国带来了一系列保护儿童的立法。


美国的梅根法案,是其中最显著的例子。1994年,美国新泽西州汉密尔顿小镇一个7岁的女孩梅根·坎卡在邻居的房子里被残酷奸杀。罪犯有两次性侵儿童的前科,可警方和社区对此一无所知。为吸取教训,新泽西州通过了“梅根法案”,不再保护有犯罪前科之人的隐私,强制登记并公开有性侵儿童记录者的个人信息,通知其即将搬入的社区。今天,在美国大多数州,有性侵儿童记录的人,其住所可以在网上公开查到;有些州甚至要求其所居住的房屋窗户张贴明显标识——这种措施实质上让这类人只能在偏远地方居住;另外,此类人不得居住在学校,幼儿园附近,更不能在学校和医院工作。此后,各发达国家陆续通过类似的法案,加重对性侵儿童者的处罚,与一定年龄以下的儿童发生性关系一律认定为强奸。在美国加州,德国和韩国,性侵儿童的累犯者将被强制化学阉割,或终身监禁。



阿利埃斯笔下,生殖器被当作玩具的十七世纪法国王子,放在现代社会,只是一个不当性玩笑的受害者和迫切需要保护的儿童。近代以来的欧美进步主义运动,不仅重新塑造了“什么是儿童”的观念,更逐渐改变了大人们和整个社会的行为模式。


这种变化,实在是值得人类自豪的一种进步。


原标题:纯洁无辜的儿童是何时出现的


【作者简介】 

魏阳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2 11:57 PM , Processed in 0.0429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