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尼德罗
孩子很快就要7个月了,最近长了两颗牙,让我们异常兴奋。作为新手父母,我们不可避免地沉浸在目睹孩子点滴成长的喜悦之中。不过,妻子的产假早已结束,依靠她所在单位领导的慷慨体谅,所请的2个月假也即将结束。对于我们来说,一个重要的抉择摆在了眼前:妻子是否要辞职,然后开启为期几年的全职育儿。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全职育儿的好处看起来非常明显,简单来说,主要由父母养育的孩子,内心相对更有安全感、性格更为乐观开朗。不过,我比较庸俗,我认为全职育儿真正的好处在于,可以省钱、省时和省精力。当然,前提是我们都希望做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在这个前提之下,早几年的全职投入可以“事半功倍”。
这样的观点很可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归因偏差”。但每个人都有其个人视野、认知能力上的局限,在育儿问题上,或者说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已经趋于僵化,一时难以改变。只不过,我和妻子所认定的“起跑线”,算是有一些不同。
一提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人就会来气:孩子们的人生应该是开放的,他们奔跑的方向各不相同,起跑线都不一样,哪来不要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一说?
一般意义上的“孩子的起跑线”,指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才艺技能。比如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和高考,每一关都是一轮竞赛,每一轮竞赛都有分数线,自然也有起跑线。而在质疑者眼中,孩子们的人生道路、职业选择可以丰富多彩,不该用这些人为设置的起跑线,绞杀孩子们学习以外的兴趣和可能性。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作为需要进入社会并获得成员资格的人,的确存在一条起跑线。但这条起跑线不是智商,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好学校,更不是那些看得见的技能。如果要引入智力、物质资源,那么“人生而不平等”,人与人之间根本没法比。
在提到希望孩子将来过怎样的生活时,我和很多人的想法类似,我希望他可以成为一个活得开心的人。活得开心当然不仅仅是要没心没肺,事实上,活得开心最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朋友关系和陌生人关系。所以,如果人生有一条起跑线,我认为这就是迈向“活得开心”的起跑线。
▍培养孩子的“社会兴趣”
回到开头,妻子全职育儿和孩子将来活得开心,乃至不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我认为其中的关系十分重大。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过一个“社会兴趣”,又叫“社会感”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对社会怀有积极的看法,并且对增进社会福利怀有强烈的兴趣。相信自己能与他人友好合作以实现共同增进社会利益的目标,并能与大家一同造福社会。
拥有“社会兴趣”的人,有几个基本特点:具有充沛的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利他主义观念,拥有充分的共情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固然在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进行,但毫无疑问的是,在3岁之前——拥有明确的记忆之前,孩子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耳濡目染并习得这些品性。
在一些早教班以及幼儿园的课程中,家长更加看重的是一些具体技能的获得。比如认识多少字,会某一样乐器,学会画画等。不过,相对于这些认知技能,社会兴趣所包含的能力主要是一种非认知技能。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非认知技能,也就是阿德勒意义上的“社会兴趣”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精神愉悦的主要因素。
当然,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的习得都不会孤立的,但在幼儿和童年时期,更应该侧重的是非认知技能的获得。例如,学习中的分享精神、合作能力、利他主义表现,这些能力的获得比具体技能的优劣更加重要。而且,一旦孩子获得了具有充沛的社会兴趣,他会很自然地投身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相对更容易获得专注力,也更容易应对失利局面。一个社会兴趣特别浓厚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是水到渠成的,无需格外担心。
《裸猿》三部曲的作者莫里斯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3岁之前的孩子是“抱紧我”,童年期之前的孩子是“放开我”,青春期的孩子则是“别管我”。只有一开始“抱紧他”,孩子才能具备更充分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能大胆与人交流,才能做出利他举动。后边的放开我、别管我,实际上是孩子自我锻炼独立能力的必经之路。
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这是习得非认知技能最好的“窗口期”,是获得社会兴趣最好的阶段。相较于很多父母在小学阶段,或者青春期才介入,那时候,父母只能更多地通过各种培训班提升其“认知技能”,在非认知技能的提升上,难度非常之大,花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也更多。所以,如果一定要在孩子的起跑线上比个输赢,我和妻子都认为,选择在0-3岁介入。这样做相对省心省力,甚至也可能省钱。
▍不可忽视的风险
当然,事情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有效和美丽。我们之所以犹豫不决,踌躇反复,因为这个看起来很美的情景背后,同样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有关全职主妇的问题种种,大家曾有多篇专栏参与讨论,这里我自然不敢班门弄斧。但从我不长的“全职煮夫”的体验来看,包含育儿在内的家务劳动,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足以吞噬我们所有的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无论你投入多少时间、精力乃至金钱,你并不确定生活的秩序一定会井井有条。家务劳动难以真正市场化,原因恐怕就在于家务本身无法给出绝对意义上的衡量标准。
长期的全职状态,极度考验一个人的心理建设能力。家务、育儿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情感、信息和能力的孤岛。妻子考虑全职,虽然明确了孩子一上幼儿园马上投身自己事业的时间表。但即使如此,在3年时间里,她没有了“单位”,没有了“同事”,少了一个可以给她社会存在感的认同体,也少了一份可以让她经济独立的收入。那么,她将在一个没有明确社会认同的领域里投入无限多的精力,这一点光想想,我就觉得好残酷。
更加麻烦的是,前面说的孩子层面的社会兴趣也好,非认知技能也罢,这跟钢琴考级、奥数成绩有明确的测量标准不一样,客观上也很难做出精确度量。伴随着孩子长大,在越来越实际的社会阶段里,衡量孩子指标越来越精细、明确的童年阶段,我们是否还能保持这一份淡定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只要提出要求,双方父母都可以马上过来帮我们带娃。我们要做的是自己带还是父母帮忙带,这样一个“幸福的烦恼”。但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项选项是绝对完美的,任何一项决定都需要做出改变和调整。
很大的可能是,我们最终会选择自己来带,而妻子就需要辞职,风险就会聚拢在她身上。所以,在育儿问题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十字路口,纵使我们自己笃定了方向,但内心深处也不敢确信,所选的一定是一条正确道路。
原标题:在育儿上,我们走到了十字路口
【作者简介】
尼德罗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广州媒体人。